① 硝酸盐如何变成亚硝酸盐加维生素c可以预防硝酸盐如何变成亚硝酸盐吗
硝酸盐+硝酸还原酶—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微生物—亚硝酸盐增多。
亚硝酸盐+微生物菌群—亚硝胺(致癌物)。
蔬菜天生就含有硝酸盐、亚硝酸盐。炒熟的蔬菜久存之后,会有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的问题,这是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导致的。很多细菌都有硝酸还原酶,能够把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使其含量上升。而在特定的条件下,如酸性环境、微生物菌群和适当的温度下,增多的亚硝酸盐会转化成致癌物亚硝胺。
很多人没有这方面的意识,经常把剩菜放进冰箱冷藏,然后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四天加热来吃,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解决问题的方法:
1.
蔬菜,最好是吃多少、买多少、做多少。不产生剩菜,也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2.
当蔬菜买多了、做多了,估量吃不完,那么在烹调之后,动筷子开吃之前,马上拨出一部份,装入干净容器不再翻动,尽快放入冰箱冷藏,第二天的亚硝酸盐上升很少。因为一旦动筷子开吃,口腔里的微生物会带入菜肴里,亚硝酸盐会大量增加。
附带说一句,冰箱不是越大越好。小冰箱,存货少,周转快,才有益于健康。
详见
大象0308: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
② 硝酸盐怎么转化成亚硝酸盐
不是所有的硝酸盐都能转化为亚硝酸盐,只有K,Ca,Na 这3种非常活泼的金属硝酸盐才可以,
以钠为例:
2NaNO3=2NaNO2+O2 (条件:加热)
③ 硝酸盐在什么条件下会转化成亚硝酸盐
固体的硝酸盐加热时能分解放出氧,其中最活泼的金属的硝酸盐仅放出一部分氧而变成亚硝酸盐,其余大部分金属的硝酸盐,分解为金属的氧化物、氧和二氧化氮。
硝酸盐可以发生分解反应,产物可以是:亚硝酸盐和氧气(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硝酸盐)。硝酸盐在高温或酸性水溶液中是强氧化剂,但在碱性或中性的水溶液几乎没有氧化作用。硝酸根和金属离子可以按多种方式配位,包括单齿、双齿、叁齿或端梢、桥式等。
亚硝酸盐中毒预防措施:
1、蔬菜应妥善保存,防止腐烂,不吃腐烂的蔬菜。
2、食剩的熟菜不可在高温下存放长时间后再食用。
3、勿食大量刚腌的菜,腌菜时盐应多放,至少腌至15天以上再食用;但现腌的菜,最好马上就吃,不能存放过久,腌菜时选用新鲜菜。
4、不要在短时间内吃大量叶菜类蔬菜,或先用开水焯5分钟,弃汤后再烹调。
5、肉制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用量要严格按国家卫生标准规定,不可多加。
6、苦井水勿用于煮粥,尤其勿存放过夜。
7、防止错把亚硝酸盐当食盐或碱面用。
8、多食入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以及新鲜水果等。
9、蔬菜食用前沸水浸泡3分钟处理,马铃薯放在浓度为1%的食盐水或维生素C溶液浸泡一昼夜。
④ 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并最终转化成氨气为什么
土壤中的反硝化细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不会转化成氨气。
硝酸盐在特定情况下很容易被还原成亚硝酸盐(微生物因素)。
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自然界中的含氮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逐渐分解成氨,若有氧存在时,氨可进一步被微生物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亦可还原为亚硝酸盐。
大量的亚硝酸盐被血液吸收后,可使正常的血红蛋白(二价铁)变成变性血红蛋白(三价铁),从而失去携带氧气的功能,出现组织缺氧现象。
⑤ 水里的亚硝酸盐是怎样形成的
在自然界中有两种细菌,一种叫硝化细菌,一种叫厌氧菌。硝化细菌专门以氨为食物,通过吃水中的氨,把氨分解为亚硝酸和硝酸。而厌氧菌又以硝酸为食把它分解为氮气和亚硝酸盐。这样通过两种细菌的接力,就把水中的氨分解为氮气和亚硝酸盐了。
⑥ 硝酸盐如何变成亚硝酸盐
开水长时间的煮沸,里面含的微量硝酸盐就会分解产生亚硝酸盐,还有就是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也会形成亚硝酸盐
⑦ 在什么细菌作用下,硝酸盐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生物
包子在冷冻时是不会产生亚硝酸盐的。亚硝酸盐是蔬菜中的硝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成亚硝酸盐,这个转化过程可以由蔬菜中本来的还原酶来实现,另一种途径是细菌的作用。煮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会大量生长,而生长过程中硝酸盐就可能转化成亚硝酸盐。
⑧ 植物中的硝酸盐合成动物中的硝酸盐是通过什么生物转变成亚硝酸盐的
硝化细菌中的亚硝酸菌。硝化细菌包括两种类型,分别是硝酸菌和亚硝酸菌,两者分别把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相互转化。
⑨ 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的细菌是什么
不存在。
硝化细菌的生命活动:亚硝酸细菌(又称氨氧化菌),将氨氧化成亚硝酸。反应式:2NH3+3O2→2HNO2+2H2O+158kcal(660kJ)。硝酸细菌(又称亚硝酸氧化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反应式:HNO2 + 1/2 O2 = HNO3, -⊿G = 18 kcal。这两类菌能分别从以上氧化过程中获得生长所需要的能量,但其能量利用率不高,故生长较缓慢,其平均代时(即细菌繁殖一代所需要的时间)在10小时以上。硝化细菌在自然界氮素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两类菌通常生活在一起,避免了亚硝酸盐在土壤中的积累,有利于机体正常生长。土壤中的氨或铵盐必需在以上两类细菌的共同作用下才能转变为硝酸盐,从而增加植物可利用的氮素营养。时至今日,人们尚未发现一种硝化细菌能够直接把氨转变成硝酸,所以说,硝化作用必须通过这两类菌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我们知道,亚硝酸对于人体来说是有害的,这是因为亚硝酸与一些金属离子结合以后可以形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又可以和胺类物质结合,形成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亚硝胺。然而,土壤中的亚硝酸转变成硝酸后,很容易形成硝酸盐,从而成为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土壤中往往出现较多的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可以提高多种磷肥在土壤中的速效性和持久性,可以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等植物病害,甚至可以使碱性土壤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良。所以说,硝化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农业上可通过深耕、松土提高细菌活力,从而增加土壤肥力。但硝酸盐也极易通过土壤渗漏进入地下水,成为一种潜在的污染源,造成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因此农业上既可采用深耕、松土的方法提高细菌活力,亦可通过用施入氮肥增效剂(即硝化抑制剂),以降低土壤硝化细菌的活动,减低土壤氮肥的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
⑩ 绿叶蔬菜中的硝酸盐什么情况下,会转变成亚硝酸盐
绿叶蔬菜中的
硝酸盐
在以下情况,会转变成亚硝酸盐:
1、贮存过久的新鲜
蔬菜
、腐烂蔬菜,以及放置过久的煮熟蔬菜,此时原来菜内的硝酸盐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
2、腌不久的蔬菜(暴
腌菜
)含有大量亚硝酸盐,一般于腌后20天消失;
3、食用蔬菜(特别是叶菜)过多时,大量硝酸盐进入
肠道
,若肠道消化功能欠佳,则肠道内的
细菌
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为避免因蔬菜食用不当而造成亚硝酸盐中毒,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1、蔬菜应妥善保存,防止腐烂,不吃腐烂的蔬菜;
2、食剩的
熟菜
不可在
高温
下存放长时间后再食用;
3、勿食大量刚腌的菜,腌菜时盐应多放,至少腌至15天以上再食用;但现泡的菜,最好马上就吃,不能存放过久,腌菜时选用新鲜菜;
4、不要在短时间内吃大量
叶菜类蔬菜
,或先用
开水
焯5分钟,弃汤后再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