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破伤风的检查
破伤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一般无特异性发现,当有肺部继发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增高,痰培养可发现相应的病原菌,伤口分泌物常常分离到需氧性化脓性细菌,亦可经厌氧培养分离出破伤风杆菌,由于破伤风的临床表现较为特异,尤其症状典型时诊断不难,故作临床诊断时不要求常规作厌氧培养和细菌学证据。
❷ 怎么判断自己得了破伤风
破伤风的症状是,牙关紧闭,脚弓反张,对刺激的声音敏感,光线敏感,
要是伤口做了清创和消毒,得破伤风的几率就不大,不要那么担心
❸ 细菌性,病原性传染病的微生物学诊断原则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主要包括:病原体侵入人体──定位和寄居──通过各种致病因子或机体反应造成机体损伤──病原体从体内清除、排出、携带、潜伏或者导致患者死亡等。发病机制中的阶段性与临床表现的阶段性大多数是互相吻合的,但有时并不一致。例如,在伤寒第一次菌血症时还未出现症状,第四周体温下降时肠壁溃疡尚未完全愈合。
传染病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这三环节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才能形成流行过程。如果缺乏某一环节或阻断三者的相互联系,流行过程就会被中断。
二、传染病的特征
(一)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特异的病原体。比如水痘的病原体是水痘病毒,猩红热的病原体是溶血性链球菌。
2、有传染性: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从一个人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每种传染病都有比较固定的传染期,排出病原体,污染环境,传染他人。
3、有免疫性:大多数患者在痊愈后,都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
4、可以预防: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增强抵抗力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5、有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流行过程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并表现出多方面的流行特征。
(二)流行特征
1、强度特征传染病流行过程中可呈散发、暴发、流行及大流行。
2、地区特征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只限于一定地区和范围内发生,自然疫源性疾病也只限于一定地区内发生,此等传染病因有其地区特征,均称地方性传染病。
3、季节特征是指传染病的发病率随季节的变化而升降,不同的传染病大致上有不同的季节性。季节性的发病率升高。与温度、湿度、传播媒介因素、人群流动有关。
4、职业特征某些传染病与所从事职业有关,如炭疽、布鲁氏菌病等。
5、年龄特征如某些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发生率高。
三、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是指非针对病原而对机体具有支持与保获的治疗。
1、隔离
根据传染病传染性的强弱,传播途径的不同和传染期的长短,收住相应隔离病室。隔离分为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接触与昆虫隔离等。隔离的同时要好消毒工作。
2、护理
病室保持安静清洁,空气流通新鲜,使病人保持良好的休息状态。良好的基础与临床护理,可谓治疗的基础。对休克、出血、昏迷、抽风、窒息、呼吸衰竭、循环障碍等专项特殊护理,对降低病死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3、饮食
保证一定热量的供应,根据不同的病情给予流质、半流质软食等,并补充各种维生素。对进食困难的病人需喂食,鼻饲或静脉补给必要的营养品。
(二)病原与免疫治疗
抗生素疗法,病原疗法中抗生素的应用最为广泛。选用抗生素的原则是:
1、严格掌握适应症。先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
2、病毒感染性疾病抗生素无效不宜选用。
3、用抗生素前需要作病原培养,并按药敏试验选药。
4、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未明热患者,不宜继续使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的使用发生菌失调或严重副作用者,应停用或改用其它合适的抗生素。
5、对疑似细菌感染又无培养结果的危急病人,或免疫力低下的传染病患者可试用抗生素。
6、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必须目的性明确。
免疫疗法:
1、抗毒素(sntitoxin)用于治疗白喉、破伤风、肉毒杆菌中毒等外毒素引起的疾病。
2、免疫调节剂(immunomolator),用于临床的有左旋咪唑,胎盘肽,白细胞介素-α等。
(三)抗病毒疗法
1、金钢烷胺、金钢烷乙胺可改变膜表面电荷阻止病毒进入细胞,用于甲型流感的预防。
2、碘苷(疱疹净)、阿糖腺苷、病毒唑等用于疱疹性脑炎、乙脑炎、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治疗,此类药可阻止病毒基因的复制。
3、干扰素、骤肌胞等药用于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的治疗,此类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基因起作用。
(四)化学疗法
常用磺胺药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氯化喹啉、伯氨喹啉治疗疟疾,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和肺吸虫病,灭滴灵治疗阿米巴病,海群生治疗丝虫病。喹诺酮类药物如吡哌酸、甲氟哌酸、丙氟哌酸、氟嗪酸、氟啶酸等对沙门氏菌,各种革氏阴性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
❹ 破伤风的致病条件和防治原则,谁知道啊
破伤风的发生与创伤的性质和部位及伤口的处理等因素有关
破伤风患者常有外伤史
特别是有被铁锈或粪土等污染的伤口存在。
对破伤风病人如果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还是有治愈希望的
一般来说早期的破伤风患者的表现为肌肉痉挛
即人们常说的“抽筋”。多数患者最早的症状是面部肌肉痉挛,其表现主要是嘴张不开,咀嚼食物时,双耳前方的肌肉痉挛疼痛。不少患者误以为是牙病而去口腔科就诊。口腔科医生检查时往往只发现咀嚼肌、颞肌痉挛,但口腔内却无引起张口困难的牙病。越是要患者张大口,患者越是张不开,甚至反而越闭越紧。此时若稍有疏忽,即可不了了之而被延误,但如有这方面的诊断知识,想到是破伤风并获得及时治疗,多数是可以痊愈的。但不少口腔科医生不一定都有这方面的知识,因而延误者众。待一旦出现全身肌肉痉挛抽动,再转过头来想到破伤风,预后就非常恶劣了。
早期诊断破伤风的压舌试验法。其检查方法是:对某一近期有过割破刺伤皮肤的破伤风可疑患者,将一块压舌板或其它消毒干净了的光滑小木板,甚至筷子、汤勺等,轻轻放人其口腔内的舌中部,用力下压。如果患者立即出现牙关紧闭,并将压舌板咬住,不易拔出,则为阳性,可判断为破伤风早期表现。这些人在4~30小时内,将全部出现典型破伤风症状。
❺ 破伤风是一种什么概念的一种病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感染引起的,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当伤口过深而又处理不当就可能引起感染。一般的擦伤或浅层割伤不会感染。破伤风算是微生物寄生吧,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并且它的代谢产物对人体产生毒理反应。
❻ 为什么破伤风不是非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梭菌可产生大量外毒素(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主要是痉挛毒素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典型症状为肌紧张性收缩(C)。根据外伤史及典型临床表现诊断破伤风并不困难。厌氧菌培养属于特殊培养,阳性率不高,不能作为诊断依据。由于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只有在缺氧的环境中才能生长繁殖,因此,受伤后早期彻底清创、改善局部循环,是预防破伤风发生的关键。
❼ 破伤风的诊断
答:破伤风梭菌分布广泛,如果病人无临床症状,即使伤口找到破伤风梭菌也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故破伤风的诊断主要根据有无创伤病史和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作微生物检验,仅在必要时才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