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洋中的动物有多少种
海洋动物门类繁多,各门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可以有很大差异。以摄食植物、微生物和其他动物及其碎屑有机龟质为生。估计有16~20万种,微小的有单细胞原生动物,大的有长可超过30米、重可超过190
吨的蓝鲸。全球海洋的水体及其上空,从海上至海底,从岸边或潮间带至最深的海沟底,都有海洋动物。
海洋动物可分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原索动物和海洋脊椎动物等3类:①海洋无脊椎动物。占海洋动物的绝大多数,门类最为繁多。主要的有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纽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等。②海洋原索动物。海洋中介乎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的动物。包括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等。③海洋脊椎动物。包括依赖海洋而生的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Ⅱ 海洋中有多少生物及种类
海洋中生物的种类与数量都非常丰富。据估计全球海洋中目前生活着各种海洋生物至少有20万种,总生物量大约342亿吨。但是,要比较准确地说出海洋中究竟有多少种生物,至少在目前还无法实现。其一,至今人类对深海水域的探测范围极其有限,估计还有一些深海生物尚未被发现;其二,由于自然杂交和遗传变异等作用,新的物种不断出现,而老的物种又在逐渐灭绝,物种的数量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其三,部分海洋生物中还存在着同种异名或异种同名现象。
海洋生物的数量,除了用种类来表述外,更多的还是用其数量的多少来进行表述。比较常用的数量表示方式有两种:一是用种群的个体数量;二是用其产量或资源量。
在已知的所有海洋生物中,若以种群的个体数量表述,要数浮游生物的数量最多,仅浮游动物中的桡足类,其个体数量即可超过全部大型海洋生物的个体总数;至于浮游植物,其数量要比浮游动物多得多。浮游生物的个体数量虽多,却因其个体一般都非常小,以至于大约需过滤1000万升海水才能获得1千克浮游生物(干品),其代价确实太大,因而至今尚无人尝试去开发利用这一丰富的生物资源。但是,作为海洋中其他生物的初级饵料,浮游生物在海洋食物链中却发挥着必不可缺的重要作用。若以种群的产量和资源量表述,海洋中以鱼类和贝类最多。海洋中鱼类的种类多达25000种,每年仅资源的增长量即高达6亿吨左右,全世界每年的鱼类捕捞量一般都在1亿吨上下。
我国有多少海洋生物我国是世界上12个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仅海洋生物的种类就有2万种之多,占世界海洋生物物种总数的25%以上。其中,有捕捞价值的鱼类约2500种,虾蟹类约800种,此外还有贝类、海藻类、海参、海胆、鱿鱼、海蜇、海豚等。仅可以入药的海洋生物就多达700余种。我国的海洋生物种类虽然丰富,但渔业资源量却不丰富,我国渔业资源的最大年可捕量只有730万吨左右,在世界上仅处于中下等的水平。
海洋生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为便于记忆和统计,人们常按其特征与属性将之分为若干个类别。海洋生物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最常见的是生物系统分类法。该方法将海洋生物先分为海洋动物、海洋植物、海洋菌类三大类,每个类别再依次按门、纲、目、科、属、种的顺序将海洋生物细分至种。全球目前已发现的海洋动物大约有18万种,海洋植物约2.5万种。
海洋植物海洋植物一般都称其为藻类,在植物系统分类学中,藻类又被分为绿藻、褐藻、红藻、硅藻、金藻、黄藻、甲藻、蓝藻等八大门类,每个门再依次按纲、目、科、属、种的顺序进行细分。有时,人们还按藻类的个体大小和生活方式,将其分为浮游藻类和大型固生藻类两大类,其中以浮游藻类的数量最多,大约可占藻类总数的90%以上。在浮游藻类中,数量最多的是硅藻,其最大分布密度是每升海水中可达100个以上。浮游藻类的个体一般都非常小,人们用肉眼很难分得清,大多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大型固生海藻类虽然数量不算多,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却更为直接。海带、裙带菜、紫菜、龙须菜(学名江蓠)、海青菜(学名石莼)等不仅是人们喜欢食用的海藻类,有些还可以作为海洋化工等产业的重要原材料。其中,海带和裙带菜属于褐藻,藻体色泽多呈褐色,幼嫩时呈绿褐色;紫菜和龙须菜属红藻,呈红褐色;海青菜属绿藻,呈绿色。螺旋藻也是人们比较常见的藻类,属蓝藻,呈蓝紫色,其个体大小犹如一小段卷曲的头发丝,是人们在最近十几年才开发的一种营养丰富的藻类,被认为是人类最优质的蛋白源之一。
海洋动物海洋动物按动物系统分类学可分为原生动物、多孔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脊索动物等十几个大门类,每个门类再按纲、目、科、属、种的顺序依次细分。海洋生物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首推海洋动物,鱼、贝、虾、蟹都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水产品,也是人类从海洋获取蛋白质的重要蛋白源。
海洋细菌海洋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也非常多,有些种类可以使海洋生物致病,如某些海洋弧菌类;有些种类则可以作为其他海洋生物的食物,如海洋酵母类、海洋硫化菌类等。虽然它们与人类的关系远不如海洋动物和海洋植物那样密切,但是在维持海洋生态平衡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除上述分类外,在渔业资源领域,人们还常按各种生物在海洋中的空间分布及其生活方式等特征,将之分为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栖生物三大类群。
浮游生物浮游生物通常是指游泳能力一般不太强,仅能长年漂浮在海水中生活的海洋生物。浮游生物又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大类群。其中,浮游植物可以利用海水中的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自身合成有机物,是海洋中有机物的生产者,也是浮游动物、某些滤食性贝类和滤食性鱼类的食物的供应者;浮游动物主要依靠摄食浮游植物、有时也可摄食海水中的有机物碎屑和其他有机质微粒生活,同时它们又是小鱼小虾的食物。
浮游生物的个体一般都比较小,有些种类只有一个细胞,被称为单细胞生物,如硅藻、小球藻、金藻等;有些种类虽然是由几个细胞组成的,但细胞之间没有器官分化,细胞脱离群体后仍可以独立生活,被称为群体生物,如螺旋藻、角毛藻等;有些种类也是由多细胞组成,但细胞间开始有器官与功能的分化,被称为多细胞生物,如轮虫、糠虾等。浮游生物中也有少数个体较大的种类,如水母类中有些种类最大的直径可达2米、须腕长超过5米。一般地讲,浮游植物以单细胞种类占多数,浮游动物一般都是多细胞生物。
世界上第一个对浮游生物进行采集研究的人是德国科学家J.缪勒(1801~1858),他从1846年开始进行环球考察,用特制的浮游生物网采集了大量浮游生物标本。
游泳生物游泳生物是指那些游泳能力较强、可以在海水中自由游动、体型相对较大的海洋生物。绝大多数鱼类、虾类,以及鱿鱼、海豚、鲸、海豹等都属于游泳生物。
底栖生物底栖生物这一术语是由德国自然科学家N·海克尔(1834~1919)提出的,是指那些大多数时间都在海底匍匐生活或固着生活,或者潜藏于海底泥沙层中过着埋栖型生活的生物,蟹类、龙虾、海参、海胆、海带以及大多数贝类(如扇贝、蛤蜊、牡蛎等)都属于底栖生物。有些鱼类,如比目鱼、鳐、𫚉等,虽然也具备一定的游泳能力,但因其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海底,因此也被划归为底栖生物。
游泳生物和底栖生物是构成海洋水产品的最主要生物,而浮游生物则是它们的重要食物来源。
Ⅲ 海洋生物有多少种
全世界的科学家正在进行一项空前的合作计划,为所有的海洋生物进行鉴定和编写名录。海洋里到底有多少种生物?一项综合全球海域数据的调查报告出炉了。已经登录的海洋鱼类有15304种,最终预计海洋鱼类大约有2万种。而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万种,预计实际的数量则在这个数字的10倍以上,即210万种。
科学家正在进行的这个计划叫做海洋生物普查,预计要花上10年时间,至少需要花10亿美元的经费,共有来自53个国家的300多位科学家参与到这个史无前例的合作计划中来,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海洋科学家可以一起合作作。从2000年开始,平均每星期就有3个新的海洋物种被发现。根据这个研究计划的估计,大约还有5000种海洋鱼类以及成千上万种其他各式各样的海洋生物还没被发现。
Ⅳ 目前已有的海洋生物约有多少万种。
一项综合全球海域数据的调查报告出炉了。已经登录的海洋鱼类有15304种,最终预计海洋鱼类大约有2万种。而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万种,预计实际的数量则在这个数字的10倍以上,即210万种。
海洋植物门类甚多,从低等的无真细胞核藻类(即原核细胞的蓝藻门和原绿藻门),到具有真细胞核(即真核细胞)的红藻门、褐藻门和绿藻门,及至高等的种子植物等13个门,共 1万多种。
Ⅳ 海洋的生物有多少种
到目前为止,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其中哺乳动物有4200种,鸟类有8700种,爬行动物有5100种,两栖动物3100种,鱼类有21000种,无脊动物约有130多万种;在植物方面,高等维管植物为25万种,低等植物约15万多种。其实,物种的实际数目比上述数字还要高得多。因为一些地区特别是热带地区物种之丰富,人们则掌握得很不完全。所以,有人研究估计,认为世界上的物种,其总数大致在500
—1000万种之间。但近年一些科学家对热带森林中昆虫分类研究后,估计地球上的生物可能要达到3000万种以上。
Ⅵ 说说海里的动植物有多少
据估计全球海洋中目前生活着各种海洋生物至少有20万种,总生物量大约342亿吨。全球目前已发现的海洋动物大约有18万种,海洋植物约2.5万种。
海洋植物海洋植物一般都称其为藻类,在植物系统分类学中,藻类又被分为绿藻、褐藻、红藻、硅藻、金藻、黄藻、甲藻、蓝藻等八大门类,每个门再依次按纲、目、科、属、种的顺序进行细分。有时,人们还按藻类的个体大小和生活方式,将其分为浮游藻类和大型固生藻类两大类,其中以浮游藻类的数量最多,大约可占藻类总数的90%以上。在浮游藻类中,数量最多的是硅藻,其最大分布密度是每升海水中可达100个以上。浮游藻类的个体一般都非常小,人们用肉眼很难分得清,大多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大型固生海藻类虽然数量不算多,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却更为直接。海带、裙带菜、紫菜、龙须菜(学名江蓠)、海青菜(学名石莼)等不仅是人们喜欢食用的海藻类,有些还可以作为海洋化工等产业的重要原材料。其中,海带和裙带菜属于褐藻,藻体色泽多呈褐色,幼嫩时呈绿褐色;紫菜和龙须菜属红藻,呈红褐色;海青菜属绿藻,呈绿色。螺旋藻也是人们比较常见的藻类,属蓝藻,呈蓝紫色,其个体大小犹如一小段卷曲的头发丝,是人们在最近十几年才开发的一种营养丰富的藻类,被认为是人类最优质的蛋白源之一。
海洋动物海洋动物按动物系统分类学可分为原生动物、多孔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脊索动物等十几个大门类,每个门类再按纲、目、科、属、种的顺序依次细分。海洋生物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首推海洋动物,鱼、贝、虾、蟹都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水产品,也是人类从海洋获取蛋白质的重要蛋白源。
Ⅶ 海洋现今中有多少海洋生物
目前全世界已知的海洋生物有三十万种。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生物资源相当丰富,已被描述和发现的海洋生物已达2万多种,实际物种数量远远大于这个数字。随着对海洋认知的深入,正不断有新的海洋生物被发现。据专家统计,在海洋植物中,我国已知大型藻类约120种,海草约13种,红树约30种。 海洋动物门类众多,比海洋植物更加繁复庞杂。我国已知原生动物门约2000种,海绵动物门已知200多种,腔肠动物门(如珊瑚、海葵、海蜇、水母等)已记录约1000种,多毛纲环节动物(如沙蚕、小头 虫等)已发现900多种,甲壳动物(如虾、蟹等)已记录约3000种,软体动物门(如扇贝、鲍鱼、乌贼等)已发现约3000种,棘皮动物门(如海星、海参等)已发现580种,苔藓动物门也已发现约470种。海洋鱼类是最重要的海洋生物,是主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在海洋鱼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已知超过3000种,约占世界海洋鱼类的四分之一。另外,海洋动物还有动吻动物门、线虫动物门、棘头动物门、须腕动物门、被套动物门、半索动物门、尾索动物门等,它们多因种类少或分布区偏狭而易被人们所忽视,但正是这多彩的动物门类才使海洋生物呈现出生物多样性,维持了海洋生态系的稳定。
Ⅷ 海洋生物一共有多少种
全世界的科学家目前正在进行一项空前的合作计划,为所有的海洋生物进行鉴定和编写名录。海洋里到底有多少种生物?一项综合全球海域数据的调查报告出炉了。目前已经登录的海洋鱼类有15304种,最终预计海洋鱼类大约有2万种。而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万种,预计实际的数量则在这个数字的10倍以上,即210万种。
科学家目前正在进行的这个计划叫做海洋生物普查,预计要花上10年时间,至少需要花10亿美元的经费,共有来自53个国家的300多位科学家参与到这个史无前例的合作计划中来,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海洋科学家可以一起合作。从2000年开始,平均每星期就有3个新的海洋物种被发现。根据这个研究计划的估计,大约还有5000种海洋鱼类以及成千上万种其他各式各样的海洋生物还没被发现。
参考资料:http://www.ie-ei.com/show.asp?ids=2124
Ⅸ 世界有多少种海洋动物
海洋动物门类繁多,但种类却很少。当今全世界动物被分成近40个门90余纲150余万种,海洋动物占有35个门74个纲,但种类仅占17余万种。在这些动物门中有不少仅为海洋中所有,如栉水母门、帚虫动物门、毛颚动物门、腕足动物门、须腕动物门和棘皮动物门等七个门,其中仅寄生在北大西洋大螯虾嘴边上的一种叫Symbion pandora的动物仅一门一个种。占有当今动物界中绝大多数种类的昆虫纲中的动物在海洋中几乎完全没有,从种类上看海洋动物比陆生动物要少得多。
海洋动物另一个显着的特点是结构一般较简单原始,这是由于海洋环境相对较稳定造成的,在这种环境中动物的身体结构发展一般比较缓慢,从而保持了较古老的特征,也保留下许多种类的古老类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与三叶虫同时代的鲎的后代,这是肢口纲剑尾目中唯一生存到今天的古老物种。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有“活化石”之称的舌形贝,人们常称它们为海豆芽;也可看到另一种腕足类动物似穿孔贝。软体动物也有不少古老型的,如新蝶贝,从形态上看不出它们和其祖先有多少差别,另外还有鹦鹉螺等。脊椎动物中最有名的大概算得上是矛尾鱼,即大名鼎鼎的拉迈蒂鱼,它的形态让我们回想到了泥盆纪时代。海洋中的一些爬行动物也是较古老的类型,如海龟和海蛇等。诸如水母、有孔虫、放射虫、珊瑚等古老类型的动物更是不计其数。
在海洋中,有不少动物曾经有过在陆地上生活的历史,后来随着各种因素的作用,它们和其远古的祖先相反,重新又回到了海洋中,如上述海龟和海蛇,再如哺乳动物中的鳍足类、鲸类等海兽,我们有时将这些动物称之为次生性海洋动物。
面对着这众多的海洋动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不难发现,它们中的一部分可以在海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我们称它们为水层动物。在水层动物中,一些种类随着海水和海流到处飘游,我们称它们为飘浮动物,如水母等;一些在表层水域繁殖生活,它们多数身体微小,我们称它们为浮游动物,如许多水蚤;还有一些则是真正的游泳能手,如大多数鱼类。另一部分则终生基本栖居于海底,我们称之为底栖动物,如那些鲆和鲽,一俟度过“童年时代”,它们就再也离不开海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