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类风湿初期打生物制剂可以根治吗
生物制剂疗效不确切,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有游走性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晚期则表现为关节僵硬和畸形,功能丧失,导致残疾.若不能及时控制或治愈,终钭导致残废.类风湿在没有变形之前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如果变形就只能控制不发展.治疗用中药追风舒筋疗法就可以经济实惠,不要用西药,副作用太大,不要用冷水,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好心情.
生物制剂的早期应用是在医生全面评估病情后对预后不良的高危人群而选择的,并不是所有类风湿早期都要用生物制剂,治疗应当因人、因病而异,应当个体化治疗。建议你们先找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断,因为根据你提供的症状还不足以说明就是类风湿,祝早日康复!
2. 类风湿怎么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关节炎症反应,抑制病变发展及不可逆骨质破坏,尽可能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最终达到病情完全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的目标。
治疗原则包括患者教育、早期治疗、联合用药、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功能锻炼。
1.患者教育
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信心和耐心,能够与医生配合治疗。
2.一般治疗
关节肿痛明显者应强调休息及关节制动,而在关节肿痛缓解后应注意早期开始关节的功能锻炼僵直。此外,理疗、外用药等辅助治疗可快速缓解关节症状。
3.药物治疗
方案应个体化,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免疫和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等。
(1)非甾类抗炎药 有抗炎、止痛、解热作用,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最为常用的药物,适用于活动期等各个时期的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双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2)抗风湿药(DMARDs) 又被称为二线药物或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静注;柳氮磺吡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以及羟氯喹、来氟米特、环孢素、金诺芬、白芍总苷等。
(3)云克 即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是一种非激发状态的同位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缓解症状的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小。静脉用药,10天为一疗程。
(4)糖皮质激素 激素不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但在下述四种情况可选用激素:①伴随类风湿血管炎 包括多发性单神经炎、类风湿肺及浆膜炎、虹膜炎等。②过渡治疗 在重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用小量激素快速缓解病情,一旦病情控制,应首先减少或缓慢停用激素。③经正规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加用小剂量激素。④局部应用 如关节腔内注射可有效缓解关节的炎症。总原则为短期小剂量(10mg/d以下)应用。
(5)生物制剂 目前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上,已经有几种生物制剂被批准上市,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尤其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几种生物制剂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①Infliximab也称TNF-α嵌合性单克隆抗体。临床试验已证明对甲氨蝶呤等治疗无效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Infliximab可取得满意疗效。近年来强调早期应用的效果更好。用法静点,每间隔4周重复1次,通常使用3~6次为1个疗程。需与MTX联合应用,抑制抗抗体的产生。②Etanercept人重组TNF受体p75和IgG Fc段的融合蛋白。Etanercept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AS疗效肯定,耐受性好。目前国内有恩利及益塞普两种商品剂型。③阿达木单抗(修美乐)时针对TNF-的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不易诱导抗抗体的产生。④抗B细胞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⑤抗CD20单抗Rituximab(美罗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Rituximab也可与环磷酰胺或甲氨蝶呤联合用药。
(6)植物药 目前,已有多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植物药,如雷公藤、白芍总甙、青藤碱等。部分药物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4.免疫净化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中常有高滴度自身抗体、大量循环免疫复合物,高免疫球蛋白等,因此,除药物治疗外,可选用免疫净化疗法,可快速去除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和过高的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细胞过多,还可采用单个核细胞清除疗法,从而改善T,B细胞及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降低血液黏滞度,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同时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目前常用的免疫净化疗法包括血浆置换、免疫吸附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去除术。被置换的病理性成分可以是淋巴细胞、粒细胞、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等。应用此方法时需配合药物治疗。
5.功能锻炼
必须强调,功能锻炼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得以恢复及维持的重要方法。一般说来,在关节肿痛明显的急性期,应适当限制关节活动。但是,一旦肿痛改善,应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进行功能活动。对无明显关节肿痛,但伴有可逆性关节活动受限者,应鼓励其进行正规的功能锻炼。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在风湿病专科及康复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6.外科治疗
经内科治疗不能控制及严重关节功能障碍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科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外科治疗的范围从腕管综合征的松解术、肌腱撕裂后修补术至滑膜切除及关节置换术。
3. BMJ: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其他疾病,生物制剂怎么用
4. 类风湿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包括各种免疫调节药,如胸腺素(肽)、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等。还有一些新的生物制剂,如针对特异细胞表面分子(CD4、CD5)的单克隆抗体、白介素受体拮抗药、TNF单克隆抗体等,这些生物制剂,有些已经试用于临床,有些尚在研制之中。像胸腺素、干扰素、免疫球蛋白这些生物制剂早已被试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但效果也不甚理想。副作用常见的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
5. 怎样用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生物制剂的疗效令人困惑
重组蛋白和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不断涌现,的确给千百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带来了福音,但目前不少生物制剂的疗效与治疗的理想目标仍然有一定差距。据统计,接受TNF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约有60%未达到“真实的临床应答”水平。多伦多大学的Keystone博士将“真实”定义为符合ACR50标准,即肿胀、触痛关节计数和其他疾病严重度的客观量度减少50%。除许多患者在初次治疗时对TNF抑制剂不应答外,还存在二次治疗失败的问题,平均每年约有10%的患者不得不因此停药。而研究显示,最近获批的名为“abatacept”的药物和利妥昔单抗可用于经缓解病情类抗风湿药(DMARDs)治疗无效的患者。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Strand教授在ACR年会上表示,生物制剂的临床疗效让人捉摸不透。由于它们在动物、体外模型与在人体上的作用机制可能不同,因此其疗效及副作用难以预测。纽约大学、关节病医院的Pincus博士也表达了同样的忧虑:临床试验的结果通常与临床药物应用的表现大相径庭,因此临床试验的结果不一定能应用于临床实践。他举例说,有关DMARDs治疗在进行到一年时,结果可能显示受试生物药物的疗效无显着差异,但将该试验时间延长至5年,各药物的疗效差异则暴露无遗。另外,临床试验对个体的选择条件非常严格,使得个体差异较小,这会影响到对药物临床应用表现的评估,因为入选标准会使95%的初选患者被排除,结果很可能是临床试验对象不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此外,某些临床试验过分关注指标,例如肿胀和触痛关节计数,而忽视了整体生命质量。Pincus博士推荐应用健康评定调查问卷(HAQ),“这只需花费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对于临床实践和临床试验都切实可行”。
尽管如此,Strand博士仍满怀信心地说:“新的生物制剂有望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带来新希望。Belimumab、atacicept、AMG623、B3-FCc和BR3-Fc等都处于早期临床试验阶段,其疗效与利妥昔单抗不同。而利妥昔单抗和abatacept是迄今为止被批准用于经TNF抑制剂治疗无效的患者的仅有的两种生物制剂。”多伦多大学的Keystone博士也介绍说,最近由欧洲和加拿大风湿病协会制订的利妥昔单抗临床应用指南指出,该药可在对TNF抑制剂无效患者、B细胞淋巴瘤患者、结缔组织病或自身免疫紊乱患者中应用;乙型肝炎患者属于禁忌人群,因为利妥昔单抗可增加乙型肝炎病毒活性。利妥昔单抗的初次治疗时间不应少于16周,患者初次治疗有效但随后恶化或疾病活动度未改善可被认为是复发。
▲新生物制剂研究值得期待
抗TNF-α药物的出现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重大进展。来自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ACR年会上介绍的聚乙二醇化人TNF-α单克隆抗体Fab片段塞妥珠单抗(certolizumab pegol)的两项III期临床试验表明,塞妥珠单抗与标准剂量(每周至少10毫克)的甲氨蝶呤联用,可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触痛和肿胀症状显着改善,同时疾病的进程也会延缓。其中一项名为“类风湿关节炎PID1”试验的结果显示,根据ACR50标准,近40%接受塞妥珠单抗+标准剂量的甲氨蝶呤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获得改善,而安慰剂+标准剂量甲氨蝶呤组的这一比例仅为7.6%,具有显着性差异。类风湿关节炎PID2试验则通过X射线衡量关节的破坏程度。其结果显示,塞妥珠单抗+标准剂量甲氨蝶呤比单用甲氨蝶呤能更有效地阻止类风湿关节炎的进展。据该医学中心的Heijde博士报道,塞妥珠单抗在人群中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包括轻微的高血压和背部疼痛。但是,与安慰剂相比,塞妥珠单抗可稍微增加感染和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他们下一步的研究将专注于塞妥珠单抗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疗效。以往有许多试验表明,应用抗TNF-α药物越早,则长期疗效越佳。
Heijde博士还介绍说,单克隆抗体家族中的后起之秀——denosumab能显着延节炎患者骨侵蚀的进程。研究表明,densoumab可靶向作用于人核因子活化因子受体配体(RANKL),一年两次皮下注射给药即可。遗憾的是,该药对骨间隙狭窄或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症状的疗效并不显着。Densoumab的主要适应证是骨质疏松症,目前处于临床试验的后期阶段。其对RANKL的亲和力非常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表明,denosumab与安慰剂一样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由于类风湿关节炎是诱发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denosumab无疑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既可以延缓骨质丢失,又可以预防骨侵蚀。然而,对于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由于densoumab未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因此需联合应用其他抗风湿药物,但联合用药的安全性需要进一步评价。
斯坦福大学开展的两项III期临床试验都证实,一种已经在日本上市的、被用于治疗罕见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的新型白细胞介素-6(IL-6)抑制剂——tocilizumab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和疾病活动度。一项名为“bbedTOWARD”的试验显示,采用tocilizumab治疗(剂量为8毫克/千克,治疗24周),38%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症状改善达到ACR50标准;另一项名为“OPTION”的试验则表明,44%的患者应答达到ACR50标准。
斯坦福大学的Genovese博士兴奋地说,IL-6的作用非常广泛,包括激活T细胞和破骨细胞,促进B细胞的生长,这些均与类风湿关节炎密切相关。Tocilizumab是一种靶向作用于IL-6受体的单克隆抗体,而目前尚无其他作用于IL-6通路的药物。临床试验表明,tocilizumab对经DMARDs治疗无应答的患者有效。
维也纳医科大学的Smolen博士说,依靠目前已有的治疗手段,仍然有超过5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未达到50%的改善水平。健康评估问卷(HAQ)和36-整体健康调查问卷(SF-36)调查均提示,tocilizumab能有效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两项试验证实,tocilizumab改善疲劳症状的功效是安慰剂的两倍。但放射照相数据表明,tocilizumab对关节损伤无效。由于IL-6参与炎症的各个环节,因此除类风湿关节炎外,tocilizumab还可能对其他炎症性疾病有效。
6. 有类风湿关节炎怎么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小关节滑膜病变所致的关节肿痛,继而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晚期因严重骨质破坏、吸收导致关节僵直、畸形、功能障碍。在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女性多于男性,约2-3:1,20-50岁多见。
临床表现:
1、疼痛:本病早期即有关节局部痛感,尤其是在活动期,并伴有触痛及压痛,此为最早出现、也是患者最敏感的体征。
2、僵硬:受累关节僵硬,尤其在晨起开始活动时最为明显,但活动一段时间后,将会逐渐有所改善。
3、肿胀:受累关节周围软组织呈弥漫性肿胀,且表面温度略高于正常关节。
4、畸形:后期病例一般均出现掌指关节屈曲及尺偏畸形;如发生在足趾,则呈现爪状趾畸形外观。
5、皮下结节:30%~40%的患者可出现皮下结节,此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
治疗:
1、非甾类抗炎药有抗炎、止痛、解热作用,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最为常用的药物,适用于活动期等各个时期的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双氯芬酸钠、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2、 抗风湿药(DMARDs)又被称为二线药物或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静注;柳氮磺吡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以及羟氯喹、来氟米特、环孢素、金诺芬、白芍总苷等。
3、糖皮质激素不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药物。
4、生物制剂。
7.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制剂有哪些
您好:目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生物制剂常用的是益赛普,类克等。患类风湿关节炎建议注意应戒烟、防寒保暖避免受凉,要适当的锻炼,最大程度的改善和保存受累关节的功能。
8. 治疗类风湿的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止痛药”,国产的和进口的区别在于止痛药的时间长短、止痛效果,贵与便宜的差别。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侵犯损害关节为主的多器官多系统的慢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风寒湿热杂至而成。是世界性医学界难题之一,素有慢性癌症之称的绝症。
1、目前西医、中医常规治疗只能给病人用激素抗炎、生物制剂—“止痛药”、非淄体抗炎解热止痛药、抑制免疫药物、活血通经、疏风止痛以及各种药物着掺杂激素或免疫抑制药物等等各种治疗可稍缓解症状,这些常规的治疗仍停留在对炎症及后遗症的对症治疗,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只是一时的止痛,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正所谓的治标不治本,也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只是应付性的治疗。还有所谓的液体刀、人工关节置换术(截肢)、滑膜切除术等手术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毁坏了关节。
2、长期用激素治疗引起高血压、糖尿病、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皮肤黏膜溃烂、代谢紊乱等疾病,长期用免疫抑制剂易诱发严重感染、致癌、致畸、不育、消化性溃疡、内分泌失调及代谢紊乱、免疫力低下。
3、长期用药吃药引起胃炎、癌胃、消化性溃疡、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体质下降、缩短寿命等严重性损害。
4、类风湿必须特色治疗。
9. 治疗类风湿的生物制剂是什么
经过临床验证类风湿患者合理服用生物制剂是可以避免关节残疾的。现在最新的治疗方案液体刀滑膜切除术就是采用大分子生活活性物质来直接作用于病变的关节阻断关节畸形的一种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