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微生物之间互生的有哪些

微生物之间互生的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08 06:26:47

❶ 生物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有哪些

一共七种关系:种间共处、互生、共生、拮抗、竞争、寄生和捕食。
种间共处:两种微生物相互无影响的生活在一起,不表现出明显的有利或有害关系。如乳杆菌和链球菌。
互生:微生物间比较松散的联合,在联合中一方或双方都有利。如氨化菌和硝化菌。
共生:两种微生物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共生体,在组织和形态上产生了新的结构,
在生理上有一定的分工。共生分为互惠共生和偏利共生。如藻类与真菌共生形成的地衣。
拮抗:两种微生物生活在一起时,一种微生物产生某种特殊的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从而抑制甚至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
竞争:生活在一起的微生物,为了生长争夺有限的营养或空间,结果使两种微生物的生长均受到抑制。竞争在自然界普遍存在,是推动微生物发展和进化的动力。
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表或体内,从后者的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取得营养,前者称为寄生物,后者称为寄主,寄生物一般对寄主是有害的。如噬菌体与细菌。
捕食:一种微生物直接吞食另一种微生物。如原生动物对细菌的捕食,捕食关系在控制种群密度,组成生态系食物链中,具有重要意义。

❷ 举出五种微生物与微生物的种间关系

1互生,两种可独立生活的微生物互相代谢活动有利于一方或互相有利,即合比分好
2共生,两种密切接触的不同生物之间形成的互利关系,两者难分难解,不可分离
3寄生
小型微生物存在大型微生物体内或体表,从中夺取营养而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关系
4拮抗
微生物在代谢活动中分泌的化学物质干扰周围它种微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的现象
5捕食
大型微生物吞噬小型微生物的相互关系,如原生动物吞噬细菌
希望对你有帮助

❸ 有什么生物是互生关系的

互生是指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可分可合,合比分好”的松散的相互关系。

土壤中好氧性自生固氮菌与纤维素分解菌生活在一起时,后者分解纤维素的产物有机酸可为前者提供固氮时的营养,而前者可将固定的有机氮化物提供给后者。两者相互为对方创造有利于各自增殖和扩展的条件。

根际微生物与高等植物之间也存在着互生关系。根系向周围土壤中分泌有机酸、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这些物质是根际微生物的重要营养来源和能量来源。另外根系的穿插,使根际的通气条件和水分状况比根际外的良好,温度也比根际外的略高一些。因此根际是一个对微生物生长有利的特殊生态环境。根际微生物的活动,不但加速了根际有机物质的分解,而且旺盛的固氮作用,菌体的自溶和产生的一些生长刺激物等,既为植物提供了养料,又能刺激植物的生长。有些根际微生物还能产生杀菌素,可以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生长。

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关系,主要是互生关系。人体为肠道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微生物能在肠道得以生长繁殖。而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可以完成多种代谢反应,如多种核苷酶反应,固醇的氧化、酯化、还原、转化、合成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作用,均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肠道微生物所完成的某些生化过程是人体本身无法完成的,如维生素K和维生素B1、B2、B6、B12的合成等。此外,人体肠道中的正常菌群还可抑制或排斥外来肠道致病菌的侵入。

❹ 有哪些生物在一起体现互生原理比如小鱼跟珊瑚。

你想问的是“互利共生”吧,共生的双方离开对方就无法生存。与微生物共生是最常见的共生关系。
比如地衣,真菌和苔藓植物的共生体,地衣靠真菌的菌丝吸收养料,靠苔藓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还有白蚁和肠内鞭毛虫的关系,也是一种互利共生关系。白蚁以木材为食,但是它本身不能消化纤维素,必须要依靠肠内鞭毛虫分泌的消化纤维素的酶,才能将纤维素分解,分解后的产物供双方利用。
还有我们吃的大豆,与根瘤菌是共生关系,根瘤菌被包围在寄主质膜所形成的侵入线中,在寄主内合成固氮酶。豆血红蛋白则系共生作用产物,具体讲,植物产生球蛋白,而血红素则由细菌合成。豆血红蛋白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对氧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因此对创造固氮作用所必须的厌氧条件是有利的。就这样细菌开始固氮。在植物体内细菌有赖于植物提供能量,而类菌体只能固氮而不能利用所固定的氮。所以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碳水化合物,根瘤菌供给植物氮素养料,从而形成互利共生关系。
其他的还有牛、羊等反刍动物与瘤胃微生物共生,人类与肠道菌群的共生。

❺ 什么是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互生关系

微物间关系(种间共处、互、共、拮抗、竞争、寄捕食共七种)

微物间相互关系
种间共处:两种微物相互影响起表现明显利或害关系乳杆菌链球菌
互:微物间比较松散联合联合或双都利氨化菌硝化菌
共:两种微物紧密结合起形种特殊共体组织形态产新结构理定工共互惠共偏利共藻类与真菌共形衣
拮抗:两种微物起种微物产某种特殊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抑制甚至杀死另种微物现象
竞争:起微物争夺限营养或空间结使两种微物均受抑制竞争自界普遍存推微物发展进化力 寄:种物另种物体表或体内者细胞、组织或体液取营养前者称寄物者称寄主寄物般寄主害噬菌体与细菌
捕食:种微物直接吞食另种微物原物细菌捕食捕食关系控制种群密度组态系食物链具重要意义

❻ 试用一些典型的例子说明微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一般分为5种
1互生:两种可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可分可合,合比分好”
互生的例子:人与 肠道中的正常菌群,正常菌群排阻、抑制外来致病菌;产生有助于消化的淀粉酶、蛋白酶;分解有毒物质;营养物质,人未其提供良好环境和无机盐等营养.
2共生: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合二为一的极其紧密的一种相互关系.“相依为命,难分难解” .
例子:地衣:真菌与藻类; 根瘤菌与植物;反刍动物(牛)与瘤胃微生物.
3寄生: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生物体内或体表,从中夺取营养进行生长繁殖,并使后者蒙受损失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
例子:人与病原微生物.
4拮抗:某种生物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抑制其他生物的生长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
拮抗的例子:青霉菌产生青霉素;乳酸菌产酸
5捕食:一种大型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的相互关系.
捕食的例子:原生动物吞噬细菌.

❼ 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有哪些类型

1互生,两种可独立生活的微生物互相代谢活动有利于一方或互相有利,即合比分好
2共生,两种密切接触的不同生物之间形成的互利关系,两者难分难解,不可分离
3寄生 小型微生物存在大型微生物体内或体表,从中夺取营养而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关系
4拮抗 微生物在代谢活动中分泌的化学物质干扰周围它种微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的现象
5捕食 大型微生物吞噬小型微生物的相互关系,如原生动物吞噬细菌

❽ 食品微生物中哪些微生物属于互生的方式

微生物之间的互生关系又称共栖关系,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两个微生物群体共栖时,双方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一个群体得益而另一个群体并无影响,这种称为偏利共栖关系;二是两个微生物群众共栖时互为有利的现象即互利的共栖关系.由于共栖可使双方都能较之单独生长时更好,生活力更强.有些具有互利关系的两个微生物群体相互更为密切,甚至形成结构特殊的共生体物,两者绝对互利,分开后有的甚至难以单独生活,而且互相之间具有高度专一性,一般不能由其它种群取代共生体中的组成成员.

❾ 生物之间的互生关系是怎样的

生物之间的互生关系是矛盾协调性表现的又一具体形式。比如,嫌气性微生物与好气性微生物的互生关系。嫌气性微生物所以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生活,是以和好气性微生物同时生活为前提的。当好气性微生物生活时,它们的呼吸作用强烈地吸收土壤空气中的氧气,造成微域环境的缺氧状态,这对嫌气性微生物正合适。换言之,恰好为嫌气性微生物的生活创造了条件。据研究,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和固氮菌之间的关系,也是互生关系的典型例子。固氮菌需要一定的含碳有机物作为碳素养料和固氮作用的能源,可是固氮菌却缺少利用土壤中纤维素物质的本领。纤维素分解细菌在分解纤维素的过程中产生葡萄糖、醇和各种有机酸,但是它需要氮素化合物养料。在广漠的自然生态中,互生关系是比共生关系更为普遍的现象。

事实上,无论是共生或互生关系,都是生物之间互相适应的结果。这类合作共存、互惠互利的协调适应在灰色综防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综防手段之间矛盾类型的非唯一性或灰色性,是灰色综防学的基石之一。传统综防学的思维定势,无法区分协调型适应与介入型适应(进化适应),因此,其肤浅性与局限性就难以避免。

❿ 微生物间的相互系有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存在4种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阅读全文

与微生物之间互生的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0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