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完成一个简单的生物表格
大熊猫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外形特征: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憨态可掬,但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其体长120~180厘米,尾长10~20厘米,白色,体重60~110千克。头圆而大,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趾外,还有一个第六趾。躯干是尾白色,两耳、眼周、四肢和肩胛部全是黑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生活在陕西秦岭的大熊猫因头部更圆而更像猫,被誉为国宝中的“美人”
食物特性:大熊猫的食谱非常特殊,几乎包括了在高山地区可以找到的各种竹子,大熊猫也偶尔食肉(通常是动物的尸体有时也是竹鼠)。大熊猫独特的食物特性使它被当地人称作"竹熊"。竹子缺乏营养,只能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营养,大熊猫逐步进化出了适应这一食谱的特性。在野外,除了睡眠或短距离活动,大熊猫每天取食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一只大熊猫每天进食12~38公斤食物,接近其体重的40%。大熊猫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含纤维素最少的部分,即嫩茎,嫩芽,和竹笋。大熊猫栖息地通常有至少两种竹子。当一种竹子开花死亡时(竹子每30~120年会周期性地开花死亡),大熊猫可以转而取食其他的竹子。但是,栖息地破碎化的持续状态增加了栖息地内只有一种竹子的可能,当这种竹子死亡时,这一地区的大熊猫便面临饥饿的威胁。
扭角羚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外形特征:大型食草动物。外形似牛,机体结实又介于山羊和羚羊之间,故称羚牛。辨识方法:全身毛色为淡金黄色或棕褐色。颌下和颈下长着胡须状的长垂毛。雄性和雌性都有粗大的角,角尖光滑,从头顶先弯向两侧,然后向后上方扭转,角尖向内。体形粗大,四肢粗壮,肩高大于臀部,体长约1.8米,成年雄性可达到2米以上。成年雄性体重200—300千克,尾较短,吻鼻部高而弯起,似羊。肩高于臀,角粗而弯向两侧。其毛色色泽依老幼而不同。遍体白色或黄白色,老年个体为金黄色,背中不具脊纹。吻鼻部和四肢为黑色。幼体通体为灰棕色。羚牛的肩高为110-120厘米,雄性体重可达400公斤,雌性250公斤,最重的羚牛甚至可达1000公斤。雄性和雌性都长有较短的角,一般长约20厘米。羚牛并不是牛,它居于牛科羊亚科,分类上近于寒带羚羊,是世界上公认的珍贵动物之一,在我国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因它体形粗壮如牛,长2.1米,约重300公斤,活象一头小水牛,而头小尾短,又象羚羊,它叫声似羊,但性情粗暴又如牛,故名羚牛。它生有一对似牛的角,角从头部长出后突然翻转向外侧伸出,然后折向后方,角尖向内,呈扭曲状,故又称扭角羚。
食物特性:它们所食植物种类多达百种,因此具有多方面的营养,有些是天然的中草药,有止泻驱虫的功能,能抵御疾病,它还喜爱舐食岩盐、硝盐或喝盐水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林中含盐较多的地方,常是牛群的集聚点。
褐马鸡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形态特征:褐马鸡成高约60厘米,体长1米~1.2米,体重5公斤,全身呈浓褐色,头和颈为灰黑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脸和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头侧连目有一对白色的角状羽簇伸出头后,宛如一块洁白的小围嘴。褐马鸡最爱炫耀的是它那引人瞩目的尾羽。其尾羽共有22片,长羽呈双排列。中央两对特别长而且很大,被称为“马鸡翎”,外边羽毛披散如发并下垂。平时,它高翘于其他尾羽之上,披散时又像马尾,故称“褐马线”。褐马鸡整个尾羽向后翘起、形似竖琴,十分美观。翅短,不善飞行,只能从山上向下滑翔式地飞行,两腿粗壮,善于奔跑。全身羽毛深褐色,头顶长着黑色的绒毛。嘴巴粉红,脸部鲜红,眼睛后面有一白色颈圈,两簇雪白的绒毛突出于脑后,象一对白犄角,因而有得名“角鸡”,尾巴蓬松上翘,很像马尾,泛着紫蓝色光亮;喙短而尖。
食物特性:褐马鸡为杂食性鸟类,大多数植物和动物都是它采食的对象。其中,植物有山尖子、松子、刺梨以及沙棘果等四五十种,动物性食物有像蝇类、蚊类、蛇类以及蝗虫类等。褐马鸡也喜欢觅食真菌类的银盘和羊蹄、荞面蘑菇等。
扬子鳄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外形特征:扬子鳄与同属的密河鳄相似,但是体型要小许多。成年扬子鳄体长很少超过2.1米,一般只有1.5米长。不如非洲鳄和泰国鳄的体型那么巨大。扬子鳄的吻短钝,属短吻鳄的一种。因为扬子鳄的外貌非常像“龙”,所以俗称“土龙”或“猪婆龙”。体重约为36公斤。它们的头部相对较大,鳞片上具有更多颗粒状和带状纹路。全身有明显的分部,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全身皮肤革制化,覆盖着革制甲片,腹部的甲片较高。背部呈暗褐色或墨黄色,腹部为灰色,尾部长而侧扁,有灰黑或灰黄相间手术纹。它的尾是自卫和攻击敌人的武器,在水中还起到推动身体前进的作用。四肢较短而有力,它的一对前肢和一对后肢有明显的区别:前肢有五指,指间无蹼;后肢有四趾,趾间有蹼。这些结构特点适于它既可在水中也可在陆地生活的特点。尾长与身长相近。头扁,吻长,外鼻孔位于吻端,具活瓣。身体外被革质甲片,腹甲较软;甲片近长方形,排列整齐;有两列甲片突起形成两条嵴纵贯全身。四肢短粗,趾间具蹼,趾端有爪。身体背面为灰褐色,腹部前面为灰色,自肛门向后灰黄相间。尾侧扁。初生小鳄为黑色,带黄色横纹。扬子鳄的吻短而纯圆,吻的前端生有鼻孔一对。有意思的是,它的鼻孔有瓣膜可开可闭。眼为全黑色,且有眼睑和膜,所以扬子鳄的眼睛可张开可合闭。
食物特性:它最爱吃的食物是田螺、河蚌、小鱼、小虾、水鸟、野兔、水蛇等动物。扬子鳄的食量很大,能把吸收的营养物质大量地贮存在体内,因而它就有很强的耐饥能力,可以渡过漫长的冬眠期。
其实一点都不简单。我只能帮到这么多了。
B. 生物实验绘图法
1、细胞要画线圈出来,细胞核不要画线圈出来,用较密的点来表示就可以了,细胞质用较稀点来表示。
C. 初一生物实验考察表
滴→撕→盖→染→看,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这个要看取的是植物哪个部分的细胞)要分析什么??
D. 如何绘制生物学精美示意图
就爱看短的版:
专业正确;通过清楚布局、平衡的颜色明确表达出要点;用心设计,简洁明确。
===================================
超长啰嗦版
===================================
突然看到一个我也很想了解的话题。
虽说我回答这个问题谈不上多够格,但是我爱生物也喜欢艺术,便检索了一些资料,也学习了。
不过首先不太清楚绘制的是手绘笔记版的还是高端论文型的。网络上主要是关于论文内图表给出讨论的,不过我想肯定也有相近之处。这是我在知乎搜到的部分看法:
论文插图终归是内容导向,数据少/逻辑简单很难画出炫酷的图;
专业图尽量用对应的专业软件画;
大力出奇迹,插图最终效果跟投入的时间成本(学习软件+绘制+调试)成正比,只要耐心好学多尝试,哪怕MS的Office系列也不会让你失望;
绘图最重要的是专业性,其次关注“矢量+配色+字体+布局”;
有时瓶颈在于思路而非工具,做科研的多浏览Nature和Science,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绘图方案;
有精力就再去学学AI和PS吧,后期如虎添翼。
作者:隐生宙
链接:http://www.hu.com/question/21664179/answer/52278440
我归纳对于配图的要点大致这几点:
科学性,准确性,专业性(把绘图方式也归进来吧~电子版合适地使用绘图工具,手绘的话,尺子和笔,嗯)
逻辑清晰,想法明确,认真设计
文字、布局的合理性
色彩的合理搭配
前两点我觉得不用刻意学习了,关键信息要正确、准确地表达,这些都是一个好图的内部主要决定因素。
后两点属于艺术设计方面的学习,算是美丽配图的外部附加点,我也查阅了相关资料。
手绘、教材、板书的图不好找,就不粘了。
E. 生物检索表怎么画
按照分类特征: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级别,在共有分类特征上不同划分,然后将不同特征分别划分,生物检索表目的是为了方便检索。
F. 生物调查表怎么写
校园生物调查报告
调查题目:调查校园陆生生物
调查目的:了解校园陆生生物对校园环境的影响,认识绿化校园、净化空气的重要性,保护校园美好的环境.
调查方法:在老师带领下实地调查.
调查结果:下表
生物类别
生 物 名 称
生物数量
生 活 环 境
植 物
法国梧桐(悬铃木)
8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女贞
1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水杉
8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泡桐
1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杨树
14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冬青(大叶黄杨)
6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樱花
14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樱桃
1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丁香
14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构树
2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桂花
3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麦冬
多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三叶草(酢浆草)
多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红叶李
10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圆柏
多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小叶黄杨
多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月季花
多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合欢
5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法国冬青
21棵
因枝叶上长有乌蔹梅,阳光不充足
白玉兰
16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乌蔹梅
多
温暖 阳光充足,缠绕在法国冬青上
银杏
3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贴梗海棠
1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紫玉兰
1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棕榈
3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海桐
1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紫荆
1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云杉
4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雪松
7棵
温暖 阳光充足 生长良好
动 物
蚂蚁
多
土壤湿润
蚯蚓
2只
土壤湿润
建议:将乌蔹梅与法国梧桐分开使法国梧桐能享受充足阳光并进行光合作用.G. 如何绘制生物图
生物图和艺术图有明显的不同,艺术图是作者站在艺术的角度、用艺术的观点去观察、分析事物,在绘画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画面的大小与长短外,作者还要根据对景物作筛选处理的经验和体会,通过艺术的手法将景物表达出来。而生物图是作者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站在科学的立场上,用科学的观点去观察所画的生物,绘图必须符合实际,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描绘符合科学的生物图,要求具有一定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要在符合科学性的前提下,注意构图、笔触、衬阴或色调等事项。这样画出来的生物图,不仅逼真,而且美观。
生物图主要供科学研究和教学应用,有的要通过印刷出版来交流、研究。因此绘图技术必须符合印刷制版的要求,具体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线条的粗细应有规律,太粗、太细或太密都不符合要求。墨色不能浓淡不匀,线条不能漏画或合并。
第二,图像的明暗表示必须用细点或线条的多寡来衬托,不能用涂色的方法表示。
第三,图面要清洁,做到黑白分明。
第四,生物图都要经过缩小后再制版。为使图像清晰,一般所绘之图二倍于书中之图为最佳。
具体参考以下资料:
参考资料:http://218.24.233.167:8000/Resource/Book/E/JYLL/TS015031/0015_ts015031.htmH. 怎样制作生物调查表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研究方向,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I. 初中生物实验画图各部分画图方式
生物画图要用铅笔,关键注意画图时的明暗。细胞核一般呈圆形,细胞核里物质多,所以要多打些点,细胞质中有基质核细胞器,基质是溶液,所以基质也要打点。另外,画完了细胞后,要有结构标注和图的标题,标注一般用平行的直线统一标在图的左侧或右侧,图的标题一般写在图的底边。
J. 人在一天中的体温的变化曲线(生物实验) 怎样设计记录过程请问表格大概要怎样画
1.每隔一小时测量自己身体同一地方的温度并记录(尽量测一天,不行话测5/6点至22/23点也行,不过不够准确)
2.总结并画图
表格:两栏:上面是时间,下面是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