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传递遗传信息的“媒介”是什么
“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在这里,“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其中,“媒”字,在先秦时期是指媒人,后引申为事物发生的诱因。《诗·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文中子·魏相》:“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而“介”字,则一直是指居于两者之间的中介体或工具。
在英语中,媒介"media"系"medium"的复数形式,它大约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义是指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这种广义的“媒介”,不仅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时有所闻(如“蚊虫是传播疾病的媒介”,“绣球是传递爱情的媒介”等),就是在传播学着作中也屡见不鲜。在麦克卢汉(M.MeLuhan,1964)的笔下,媒介即万物,万物皆媒介,而所有媒介都可以与人体发生某种联系,如石斧是手的延伸,车轮是脚的延伸,书籍是眼的延伸,广播是耳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媒介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
即使在狭义的层面上,人们对“媒介”的理解和运用也是各不相同和相当混乱的。有时它与符号混淆:“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前者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等;后者如声波、光、电波等。” (龚炜,1988)有时它与传播形式相混:“媒介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术语,通常用来指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乐。” (巴勒特,1986)有时它与渠道、讯息混淆:“严格地讲,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语单词、印刷单词等等。但是,这一术语常常用来指渠道和信源两者,有时甚至包括讯息。”“当我们说到‘大众媒介’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仅指大众传播的渠道,而且指这些渠道的内容,甚至还指那些为之工作的人们的行为。”(戴维·桑德曼等,1991)我们认为,媒介概念的混乱,会引起论述的混乱,而论述的混乱又必然导致理论的混乱,而混乱的理论是无法指导传播实践的。所以,对于媒介的概念,必须予以澄清和定位。
媒介 引申
2.传播媒介与传播符号、传播形式、传播渠道的区别
(1)传播媒介有别于传播符号。符号是指表达或负载特定信息或意义的代码(如语言、文字、图像等),而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作为一种代码或手段,符号反映了人对事物认识的过程和信息表达的逻辑特点,因此往往具有抽象性、有序性、思维性和意识性的特点。作为一种物质实体,媒介反映了物质和能源的本身特点和存在形貌,如石碑坚硬,纸张薄软,大喇叭粗犷,电视机精致……它们都有形体、有重量、有尺寸,可移动、可保存、可毁坏。信息与符号、符号与媒介之间关系,犹如毛与皮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传播媒介不同于传播形式。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如口头传播形式、文字传播形式、图像传播形式和综合传播形式等。在政治传播中,过去人们常采用文艺形式、音乐形式、忆苦思甜形式、参观访问形式等。在文字传播形式中,人们可以运用书籍、报纸、杂志、传单、小册子等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一种传播形式可以动用不同的媒介,而一种媒介也可以服务于不同的形式,如电视就可以显示这一功能。但传播形式表明的只是传播活动的状态、方式和结构,而传播媒介显示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物体。
(3)传播媒介还有异于传播渠道。英语“Channel”(渠道)一词,原意是指航道、水道、途径、通路、门径、渠道等。在传播学中,它是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如人际传播渠道、组织传播渠道、大众传播渠道。不同的传播渠道需用不同的传播媒介相配合,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定型。例如,人际传播渠道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决定了只能使用人体器官媒介(如发射媒介——嘴,接收媒介——耳)和空气媒介。但是,信息一旦通过广播、电视传播,就又是大众传播渠道了。人际传播媒介可以随意进入各种传播渠道,并与其间的特定媒介配合使用,而不会改变其渠道形态,但大众传播媒介则完全不同。可见,传播媒介并不等于传播渠道。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
贡献者(共5名):
wthr、363538493、paja_lucy、zbhmark、bay890103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大话西游、人体艺术、玫瑰乙女、粒子、网络语言、流通手段、氢经济、西学东渐、转导子、浆料、静电力、贸易、利斯特、vector、正畸目标、立克次氏体病、印刷媒体、谜目、高能化合物
“媒介”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网络词典):
.传播媒介与传播符号、传播形式、传播渠道的区别
(1)传播媒介有别于传播符号。符号是指表达或负载特定信息或意义的代码(如语言、文字、图像等),而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作为一种代码或手段,符号反映了人对事物认识的过程和信息表达的逻辑特点,因此往往具有抽象性、有序性、思维性和意识性的特点。作为一种物质实体,媒介反映了物质和能源的本身特点和存在形貌,如石碑坚硬,纸张薄软,大喇叭粗犷,电视机精致……它们都有形体、有重量、有尺寸,可移动、可保存、可毁坏。信息与符号、符号与媒介之间关系,犹如毛与皮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传播媒介不同于传播形式。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如口头传播形式、文字传播形式、图像传播形式和综合传播形式等。在政治传播中,过去人们常采用文艺形式、音乐形式、忆苦思甜形式、参观访问形式等。在文字传播形式中,人们可以运用书籍、报纸、杂志、传单、小册子等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一种传播形式可以动用不同的媒介,而一种媒介也可以服务于不同的形式,如电视就可以显示这一功能。但传播形式表明的只是传播活动的状态、方式和结构,而传播媒介显示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物体。
(3)传播媒介还有异于传播渠道。英语“Channel”(渠道)一词,原意是指航道、水道、途径、通路、门径、渠道等。在传播学中,它是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如人际传播渠道、组织传播渠道、大众传播渠道。不同的传播渠道需用不同的传播媒介相配合,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定型。例如,人际传播渠道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决定了只能使用人体器官媒介(如发射媒介——嘴,接收媒介——耳)和空气媒介。但是,信息一旦通过广播、电视传播,就又是大众传播渠道了。人际传播媒介可以随意进入各种传播渠道,并与其间的特定媒介配合使用,而不会改变其渠道形态,但大众传播媒介则完全不同。可见,传播媒介并不等于传播渠道。
Ⅱ 生物媒介传播和动物传染源有什么区别 作为生物媒介传播的动物会得病吗
生物媒介传播是一种传播途径,不是传染源.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本质的区别就在与
传染源是活的发病的生物
所以在生物媒介传播中,生物媒介传播的动物是不得病的!
(你见过哪只蚊子得艾兹的!)
Ⅲ 什么是生物媒介
媒介就是中间者或者借用者的统称……生物媒介通常用在转基因技术以及克隆技术中,也可以叫母体!
Ⅳ 媒介生物指的是什么
媒介生物是指直接或间接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按动物分类学上,通常指二大类,即节肢类昆虫和啮齿类动物。
由媒介生物(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称媒介生物性疾病,包括完全或部分由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媒介生物性疾病习惯上又称虫媒传染病。
媒介生物
Ⅳ 如何辨析媒介
媒介: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名词)
“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在这里,“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其中,“媒”字,在先秦时期是指媒人,后引申为事物发生的诱因。《诗·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文中子·魏相》:“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而“介”字,则一直是指居于两者之间的中介体或工具。
在英语中,媒介"media"系"medium"的复数形式,它大约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义是指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这种广义的“媒介”,不仅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时有所闻(如“蚊虫是传播疾病的媒介”,“绣球是传递爱情的媒介”等),就是在传播学着作中也屡见不鲜。在麦克卢汉(M.MeLuhan,1964)的笔下,媒介即万物,万物皆媒介,而所有媒介都可以与人体发生某种联系,如石斧是手的延伸,车轮是脚的延伸,书籍是眼的延伸,广播是耳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媒介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
即使在狭义的层面上,人们对“媒介”的理解和运用也是各不相同和相当混乱的。有时它与符号混淆:“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前者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等;后者如声波、光、电波等。” (龚炜,1988)有时它与传播形式相混:“媒介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术语,通常用来指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乐。” (巴勒特,1986)有时它与渠道、讯息混淆:“严格地讲,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语单词、印刷单词等等。但是,这一术语常常用来指渠道和信源两者,有时甚至包括讯息。”“当我们说到‘大众媒介’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仅指大众传播的渠道,而且指这些渠道的内容,甚至还指那些为之工作的人们的行为。”(戴维·桑德曼等,1991)我们认为,媒介概念的混乱,会引起论述的混乱,而论述的混乱又必然导致理论的混乱,而混乱的理论是无法指导传播实践的。所以,对于媒介的概念,必须予以澄清和定位。
吴东权在《中国传播媒介发源史》(1988)一书中认为,将“media”,翻译成“媒介”不太稳妥,不如译成“媒体”。因为“体”字本身含有身体、本体、形质、形状的意思。多少是有实体的感觉,并且作为一种“媒”之“体”,也应该含有一种实体的意义,即它是有形状存在而构成传播功能的实体。因此,“媒体是一个电视台、报社、广播电台、或通讯卫星地面接收台……能够发挥传播功能者。”但是,吴东权最终还是向“约定俗成”屈服了,仍采用了“媒介”一词。
在媒介研究大师麦克卢汉笔下,“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可以是万物,万物皆媒介,所有媒介均可以同人体器官发生某种联系。媒介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施拉姆曾经赞扬麦克卢汉使得“媒介这个曾经主要是艺术家、细菌学家和大众传播学家才使用的词风靡一时”。但是,这种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媒介理论忽略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正如美国学者切特罗姆所指出的:“他的技术自然主义强调媒介是人的生物性延伸,而不是人的社会性延伸。虽然他想通过传播媒介来追踪人类文化的发展,他的历史学却难于置信地缺乏真正的人民。”
德弗勒也从广义的层面建构媒介:“媒介可以是任何一种用来传播人类意识的载体或一组安排有序的载体。” 即使在狭义的层面上,对媒介的认识也有分歧。有时它与符号混淆:“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前者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等;后者如声波、光、电波等。”(龚炜,1988)有时它与传播形式相混:“媒介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术语,通常用来指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乐。”(巴特勒,19860)有时它与载体、渠道、讯息纠缠:“媒介就是传递大规模信息的载体,是通讯社、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等的总称,一般又称大众媒介。” “严格地讲,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语单词、印刷单词等。但是,这一术语常常用来指渠道和信源两者,有时甚至包括讯息。”“当我们说到‘大众媒介’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仅指大众传播的渠道,而且指这些渠道的内容,甚至还指那些为之工作的人们的行为。”(戴维·桑德曼等,1991)
浙江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邵培仁则认为,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
其实,人们不仅对“媒介”这个概念的认识和采纳过程十分缓慢,而且媒介作为一个实体其变化也是缓慢的。在大约10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一直将媒介当作一个微型实体理解,直到电视事业获得惊人发展,人们才意识到仍用“报业”这一概念来描述他们为之工作的报社、杂志社、广播台、电视台等机构并不准确,而且还有误导之嫌,于是新闻记者仍找到了“媒介”这一可以作为一种普通类别而非分类形式的通用术语。随着电视的到来,然后是有线电视和卫星广播、卫星电视的出现,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的相继出现,跨媒介联合的逐步普及与推广,人们理解媒介已不只是一个大型实体,而且还是一类或多媒体联合的实体。对此,美国媒介研究专家利奥·博加特写道:对于媒介“传播形式的传统划分,已不再适用于一个由于电脑技术的出现,而使广播电视与印刷媒介界限变得模糊的世界。媒介联合企业的发展表明,现在,创造性的产品已能从一种媒介形式转换到另一种媒介形式,而且会继续转换成玩具、装饰品甚至食品类的非媒介形式。它们的基本原则是:象征性讯息跨越媒介疆界而进行转移时,可以发挥‘协同’作用,从而使整体较之个体的总和更大,更能赢利。此刻,‘媒介’这个词精确地描述了一种现实,而不是一种政治概念。由于单个媒介只适应各自的技术与历史状况,因此它们的特点、内部经济和功能都各有差异,而且明晰可辨。但是,现在单个媒介更多的是作为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运作。这种系统必须被视为不可分割的实体,而且拥有共同所有权、管理机构和才华出众的合伙人,无论我们将报纸、连环漫画中的英雄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抑或根据一部电视剧改编成小说,还是建议观众把一部电视商业片当成报纸广告来收看,都表现了媒介的相互渗透和内涵的不断扩大”。
同时特别强调一点:拉丁文中讲媒介解释为“中间的”、“一般的”、“不偏不倚的”。这很重要,从而已经给媒介做了定性,往后我们对新闻之类的性质界定也是从这里的来的。
我的本科毕业暨学位论文《“融媒”时代我国报业的走势研究》即是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讨论我国报业的发展前途。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媒介高度融合的时代,媒介的界定以及划分变得更为复杂,没有定论。我们在谈到媒介时总要回顾前人对他是怎么界定的,并且很难有所超越。
综合前人的界定,在批判的继承上我对媒介是这样界定的:媒介是能让人与人、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产生关联的任何物质。
我相信这应该属于一种大媒介观,这里的物质可分为有形和无形的东西,比如在我们国家,就不得排除这个物质里应该具备的政治因素,其实其他国家也不能回避这样的一个政治事实。还有一点,我相信这个界定相对于目前比较普遍的定义有一种超越的因素,目前已有的定义都不能摆脱传受者的因子,也就是说它们是局限在一种小媒介观范围内的。我的界定似乎有点麦克卢汉式,但我认为这是有所区别的,因为我排除了机械的技术决定论。同时对的物质的内涵有所拓展。
Ⅵ 什么叫媒介生物
媒介生物是指直接或间接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按动物分类学上,通常指二大类,即节肢类昆虫和啮齿类动物.由媒介生物(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称媒介生物性疾病,包括完全或部分由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媒介生物性疾病习惯上又称虫媒传染病.
媒介生物不仅可以传播几十种人类疾病,同时还骚扰,吸血,寄生,致敏,污染食品和粮食,给工业,农业,旅游,电讯,水利,仓储,文物等造成破坏,危害相当严重.
媒介生物性疾病传播方式有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二种.前者如苍蝇传播肠道传染病,后者如蚊虫传播疟疾等.常见的媒介生物有:蚊,蝇,鼠,蟑螂,臭虫,虱子,跳蚤,蚂蚁,蜱,螨,另外还有蠓,蚋,虻,白蛉等.重要媒介生物性疾病有: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疟疾,乙型脑炎,淋巴丝虫病,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莱姆病,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西尼罗病毒病等.另外,苍蝇,蟑螂,蚂蚁等在传播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等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Ⅶ 生物媒介传播是什么
指病原体通过生物作为媒介进行传播,如疟原虫通过蚊子传播疟疾。
Ⅷ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中的生物媒介有什么区别
生物媒介传播是一种传播途径,不是传染源。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本质的区别就在与
传染源是活的发病的生物
所以在生物媒介传播中,生物媒介传播的动物是不得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