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经呼吸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有哪些

经呼吸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10 13:22:36

❶ 列举通过呼吸道传播的5种病原体以及所致疾病

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例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脑膜炎球菌、结核杆菌等。
常见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
病原体(pathogen)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能感染人的微生物超过400种,它们广泛存在于人的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皮肤中。

❷ 人类常见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名称,传播途径

题目太大了。

经空气传播

经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包括下列三种方式:

1.经飞沫传播(droplet transmission)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粘膜表面的粘液中或纤毛上皮细胞的碎片里,当病人呼气、大声说话、嚎哭、打鼾、咳嗽、打喷嚏时,可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病原体的粘液飞沫,体积较小(约15~100μm),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不久(通常不超过几秒钟)。飞沫传播的范围仅限于病人或携带者周围的密切接触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等均可经此方式传播。拥挤的临时工棚、看守所或监狱、旅客众多的船舱、车站候车室是发生此类传播的常见场所。

2.经尘埃传播含有病原体的分泌物以较大的飞沫散落在地上,干燥后成为尘埃。落在衣服、床单、手帕或地板上。当整理衣服或清扫地面时,带有病原体的尘埃飞扬而造成呼吸道传播。凡耐干燥的病原体,皆可经此方式传播,如结核杆菌、炭疽芽孢等。

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大多有季节性升高的特点,一般多见于冬春季。在缺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人们常在儿童时期感染而获得免疫力,对免疫力持久的疾病,以儿童多见,故常称为“儿童传染病”。影响空气传播的因素很多,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及易感者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三者有关。

(二)经水传播

经水传播(water-borne transmission)包括两种传播方式。一类是由饮用粪便污染的水之后而引起的疾病,另一类是由于与“疫水”(感染的水体)接触而引起的疾病。

经饮水传播的疾病有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及甲型肝炎等。它的流行强度取决于水源类型、供水范围、水受污染的强度及频度、病原体在水中存活时间的长短、饮水卫生管理是否完善及居民卫生习惯等。

经饮水传播常呈爆发或流行,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相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除哺乳婴儿外,不拘年龄、性别、职业,凡饮用生水率相似者其发病率无差异,暴饮生水者,发病尤多。在水型流行中很难从水中检出病原体。如停止使用被污染的水源或经净化后,流行或爆发即可平息。如水源经常被污染时,病例可终年不断,发病呈地方性特点。

经接触疫水(感染水体)传播的疾病,如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其病原体主要经皮肤粘膜侵入体内。此类疾病的流行特征是病人有接触疫水的历史,如在流行区游泳、洗澡、捕鱼、收获、抢险救灾等暴露于疫水而遭受感染。呈地方性或季节性特点,一般在水网地区较常见,若大量人群在流行区与疫水接触后,可呈爆发或流行。

(三)经食物传播

所有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及个别呼吸道病(如结核病、白喉等)可经食物传播(food-borne transmission)。

引起食物传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另一种是食物在不同条件下被污染。

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的情况:如感染绦虫囊虫的牛、猪,患炭疽的牛、羊,患结核或布鲁菌的乳牛所产的奶,沙门菌感染的家畜、家禽和蛋,携带甲型肝炎病毒的毛蚶、牡蛎、蛤、贝壳等水生物等。如食用未煮熟或未经消毒的上述食物,即可受到感染。如1988年1至3月,上海市发生大规模肝炎流行,急性肝炎病人达20余万人。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甲型肝炎病毒,故证实这次流行为甲型肝炎流行。调查发现,这次流行是由于当地居民有生吃或半生吃毛蚶的饮食习惯。毛蚶等贝类水生物养殖区水体因受污染而引起这次大规模甲型肝炎流行。

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饲养与销售的各个环节均可被污染。常见的原因有:①污染的手直接接触而使之污染,如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菌及葡萄球菌等;②用污染的水洗涤水果、蔬菜、食具等;③经空气、飞沫、尘埃使食品污染;④携带病原体的昆虫、鼠类及其排泄物直接污染食物;⑤生吃经含有病原体的粪便施肥、灌溉而未洗净的瓜果、蔬菜及水生动植物等。

食物传播与食物性质、污染程度、饮食习惯及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贮存有关。

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①发病者吃过污染的食物,不吃者不发病;②易形成爆发,累及人数与吃污染食物的人数有关;③停止供应污染食物后,爆发即可平息。

(四)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contact transmission)包括两类传播方式:

1.直接接触传播(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指传染源与易感者接触而未经任何外界因素所造成的传播。例如,性病、狂犬病、鼠咬热等。

2.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指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而造成的传播。被污染的手在间接接触传播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例如,接触被肠道传染病患者的手污染了的食品经口可传播痢疾、伤寒、霍乱、甲型肝炎;被污染的衣服、被褥、帽子可传播疥疮、癣等;儿童玩具、食具、文具可传播白喉、猩红热;洗脸用被污染的毛巾可传播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便器可传播痢疾、滴虫病;动物的皮毛可传播炭疽、布鲁菌病等。

间接接触传播所引起的传染病,病例多呈散发、亦可形成家庭或同室内传播;无明显季节性,流行亦较缓慢;通常多见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卫生条件不佳者。如切实改善公共卫生条件及个人卫生习惯后,可以减少或制止发病。

(五)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borne transmission),指经节肢动物叮咬吸血或机械携带而传播的传染病。

1.经节肢动物的机械携带而传播如苍蝇、蟑螂携带肠道传染病病原体,后者一般只能存活2~5天。当它们觅食时接触食物、反吐或随其粪便将病原体排出体外,使食物污染,人们吃了这种被污染的食物或使用这些食具时而感染。

2.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处于菌血症、立克次体血症、病毒血症、原虫血症的宿主,使病原体随宿主的血液进入节肢动物肠腔或体腔内经过发育及(或)繁殖后,才能感染易感者。病原体在节肢动物内有的经过繁殖,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在蚊体内;有的经过发育,如丝虫病的微丝蚴在蚊体内数量上不增加,但需经过一定的发育阶段;有的既经发育又经繁殖,如疟原虫在按蚊体内。节肢动物自吸入病原体至能够感染易感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称为外潜伏期(extrinsic incubation period)。换言之,吸血节肢动物感染病原体后,不立即具有传染性,必须经过一个外潜伏期后,方有传播能力。

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为数极多,其中除包括鼠疫、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疾病外,还包括200多种虫媒病毒传染病

节肢动物的孳生繁殖和活动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因而它的媒介作用也受后者的影响。所以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的发病一般均具有地区性和季节性升高;有些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具有明显的职业特点(例如森林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发病年龄有差异,新疫区各年龄组发病无差异,老疫区多集中于儿童。

(六)经土壤传播

土壤受污染的机会很多,如人粪施肥使肠道病病原体或寄生虫虫卵污染土壤,如钩虫卵、蛔虫卵等;某些细菌的芽孢可以长期在土壤中生存,如破伤风、炭疸、气性坏疽等,若遇皮肤破损,可以经土壤引起感染。

经土壤传播(soil-borne transmission)的病原体的意义大小,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与土壤的接触机会及个人卫生习惯。皮肤伤口被土壤污染易发生破伤风和气性坏疽;赤脚下地在未加处理的人粪施肥土地上劳动,易被钩蚴感染;儿童在泥土中玩耍,易感染蛔虫病。

(七)医源性传播

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 transmission)是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传播,称为医源性传播。

医源性传播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指易感者在接受治疗、预防或检验(检查)措施时,由于所用器械、针筒、针头、针刺针、采血器、导尿管受医护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的手污染或消毒不严而引起的传播;另一类是药厂或生物制品生产单位所生产的药品或生物制品受污染而引起传播,如用第Ⅷ因子引起的艾滋病。从广义上说,这两类传播方式均属于间接接触传播,是由于消毒不严、管理不善所造成的。目前,第一种传播方式以乙型肝炎多见,此外,丙型肝炎、艾滋病亦可通过此方式传播;第二种传播方式与第一种相比,虽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往往波及人群数量较多,故危害也较大。此种情况在国内外曾有报道,值得注意。

(八)垂直传播

在产前期内孕妇将病原体传给她的后代,称为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此种传播是孕妇与胎儿两代之间的传播。垂直传播与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是相应的。从广义上说,垂直传播可包括下列几种方式:

1.经胎盘传播受感染的孕妇经胎盘血液使胎儿受感染,称为经胎盘传播。经胎盘传播的有风疹、乙型肝炎、腮腺炎、麻疹、水痘、巨细胞病毒感染及虫媒病毒感染、梅毒等病。如孕妇在怀孕早期患风疹往往使胎儿遭受危害,使胎儿发生畸形、先天性白内障。

2.上行性传播病原体经孕妇阴道通过子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称为上行性传播。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及白色念珠菌等。

3.分娩引起的传播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穿出而暴露于母亲严重污染的产道内,胎儿的皮肤、呼吸道、肠道均存在受病原体感染的机会。如孕妇产道存在淋球菌、结膜炎包涵体及疱疹病毒等疾病的病原体时,则有可能导致相应的感染。

❸ 经呼吸道感染的寄生虫有哪些

导致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的是毛滴虫。人体寄生虫病(钩虫病、绦虫病、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和其它重要寄生虫病的病原生物学、流行...畜禽寄生虫病(肝片吸虫病、线虫病、绦虫病、姜片虫病、牛新蛔虫病的病原学、感染规律、免疫诊断及防治);鱼类贝类...

寄生虫的生活史因种不同,有的比较复杂,寄生虫病的流行因素也多种多样,因此,要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必须在了解各种寄生虫的生活史及流行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措施。从政府角度可通过普查普治带虫者和患者,查治或处理动物宿主。此外,还应做好流动人口的监测,以控制流行区传染源的输入和扩散等。对于个人来说,必须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粪便和水源管理。
据卫生部疾控司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现有寄生虫病约有60种,其中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的大约有10多种,以包虫病为例,主要流行于西部的新疆、青海、甘肃等地,患病人数约130万,其中重病人估计有50万~70万人, 1.寄生虫(parasite)——营寄生生活的低等小动物(动物性寄生物)
寄生虫的分类
原生动物门( Phylum Protozoa)—— 原虫

�6�1 扁形动物门( Phylum Platyhelminthes)—— 吸虫、绦虫

�6�1 线形动物门( Phylum Nemathelminthes)—— 线虫

�6�1 棘头动物门( Phylum Acanthocephala)—— 棘头虫

�6�1 节肢动物门 (Phylum Arthropoda)———— 医学昆虫
习惯上分为:蠕虫 ( 吸虫、绦虫、线虫 ) 、原虫、医学昆虫三大类。
2.宿主(host)——能够为寄生物提供居留场所,满足寄生物营养需求使之发育繁殖的一类生物。
作为宿主的条件
解剖学和生理学上的特点允许寄生虫的入侵和在其体内生存
宿主与寄生虫之间有食物链关系
合适的外界环境条件
寄生虫感染的诊断

�6�1 流行感染史调查

�6�1 病原学检查 —— 从血液、组织液、排泄物、分泌物及活体组织中检查寄生虫的某一发育期

�6�1 免疫学检查 —— 皮内试验、血清学试验

�6�1 分子生物学检查 ——DNA 探针、基因扩增技术 (PCR) 等

�6�1 其他辅助检查 ——X 线、 B 超、 CT 等

六、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 一 ) 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与影响因素

�6�1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6�1 传播途径

途径:土源性(水、食物、土壤、空气)

生物源性(中间宿主、昆虫媒介)

方式:

�6�1 经口感染

�6�1 经皮肤感染

�6�1 经节肢动物叮刺感染

�6�1 经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6�1 其他途径:经输血、呼吸、乳汁及自身感染等

�6�1 易感人群

�6�1 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二)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6�1 地方性

�6�1 季节性

�6�1 自然疫源性

动物源性疾病

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

(三)寄生虫病的防治

防治原则

�6�1 消灭传染源

�6�1 切断传播途径

�6�1 保护易感人群

似蚓蛔线虫(人蛔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一、蛔虫的形态与生活史

1 成虫与虫卵形态

�6�1 成虫:外形、唇瓣、内部结构

�6�1 虫卵:受精卵、未受精卵、

脱蛋白质膜的受精卵

�6�1 生活史

小肠 随粪便排出 人误食

食管 , 胃 , 小肠内第四次蜕皮

60—75 天 寿命一年左右

�6�1 生活史特点

�6�1 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

�6�1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适宜条件下发育 3 周为感染期虫卵

�6�1 经口感染

�6�1 幼虫经肠外移行后定居小肠发育成熟

二、蛔 虫 的 致 病

幼虫致病 蛔蚴性肝炎

蛔蚴性肺炎

成虫致病

�6�1 肠蛔虫病消化道症状

�6�1 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6�1 过敏性症状

�6�1 消瘦、营养不良

外科并发症

三、蛔 虫 感 染 的 诊 断

粪便查找虫卵或成虫

直接涂片法镜检虫卵

�6�1 改良加藤氏法(定量透明法)镜检虫卵

�6�1 浓集虫卵检查(沉淀法、浮聚法)

�6�1 粪便内发现成虫

四、蛔虫感染的流行与防治

毛首鞭形线虫
Trichuris trichiura

形态:成虫似鞭状,虫卵腰鼓形

生活史似蛔虫, 不同点:

�6�1 成虫寄生于人的结肠

�6�1 幼虫无肠外移行

致病性弱,一般无症状,重者可引起脱肛

诊断、流行特征及防治同蛔虫
回答者:supersu3 - 魔法学徒 一级 1-27 22:32

--------------------------------------------------------------------------------

多了~~~一个正常的人身体内寄生菌总重量有5斤左右呢,大小肠里的寄生菌最多了~~什么大肠杆菌,螺栓菌~`大部分是有益菌,人离了它是活不了的,小孩子身体里会有蛔虫,那个可以吃要打掉~~
回答者:H5N1禽流感 - 助理 二级 2-2 21:29

--------------------------------------------------------------------------------

专家认为,寄生虫的生活史因种不同,有的比较复杂,寄生虫病的流行因素也多种多样,因此,要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必须在了解各种寄生虫的生活史及流行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措施。从政府角度可通过普查普治带虫者和患者,查治或处理动物宿主。此外,还应做好流动人口的监测,以控制流行区传染源的输入和扩散等。对于个人来说,必须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粪便和水源管理。
据卫生部疾控司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现有寄生虫病约有60种,其中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的大约有10多种,以包虫病为例,主要流行于西部的新疆、青海、甘肃等地,患病人数约130万,其中重病人估计有50万~70万人, 1.寄生虫(parasite)——营寄生生活的低等小动物(动物性寄生物)
寄生虫的分类
原生动物门( Phylum Protozoa)—— 原虫

�6�1 扁形动物门( Phylum Platyhelminthes)—— 吸虫、绦虫

�6�1 线形动物门( Phylum Nemathelminthes)—— 线虫

�6�1 棘头动物门( Phylum Acanthocephala)—— 棘头虫

�6�1 节肢动物门 (Phylum Arthropoda)———— 医学昆虫
习惯上分为:蠕虫 ( 吸虫、绦虫、线虫 ) 、原虫、医学昆虫三大类。
2.宿主(host)——能够为寄生物提供居留场所,满足寄生物营养需求使之发育繁殖的一类生物。
作为宿主的条件
解剖学和生理学上的特点允许寄生虫的入侵和在其体内生存
宿主与寄生虫之间有食物链关系
合适的外界环境条件
寄生虫感染的诊断

�6�1 流行感染史调查

�6�1 病原学检查 —— 从血液、组织液、排泄物、分泌物及活体组织中检查寄生虫的某一发育期

�6�1 免疫学检查 —— 皮内试验、血清学试验

�6�1 分子生物学检查 ——DNA 探针、基因扩增技术 (PCR) 等

�6�1 其他辅助检查 ——X 线、 B 超、 CT 等

六、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 一 ) 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与影响因素

�6�1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6�1 传播途径

途径:土源性(水、食物、土壤、空气)

生物源性(中间宿主、昆虫媒介)

方式:

�6�1 经口感染

�6�1 经皮肤感染

�6�1 经节肢动物叮刺感染

�6�1 经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6�1 其他途径:经输血、呼吸、乳汁及自身感染等

�6�1 易感人群

�6�1 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二)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6�1 地方性

�6�1 季节性

�6�1 自然疫源性

动物源性疾病

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

(三)寄生虫病的防治

防治原则

�6�1 消灭传染源

�6�1 切断传播途径

�6�1 保护易感人群

似蚓蛔线虫(人蛔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一、蛔虫的形态与生活史

1 成虫与虫卵形态

�6�1 成虫:外形、唇瓣、内部结构

�6�1 虫卵:受精卵、未受精卵、

脱蛋白质膜的受精卵

�6�1 生活史

小肠 随粪便排出 人误食

食管 , 胃 , 小肠内第四次蜕皮

60—75 天 寿命一年左右

�6�1 生活史特点

�6�1 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

�6�1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适宜条件下发育 3 周为感染期虫卵

�6�1 经口感染

�6�1 幼虫经肠外移行后定居小肠发育成熟

二、蛔 虫 的 致 病

幼虫致病 蛔蚴性肝炎

蛔蚴性肺炎

成虫致病

�6�1 肠蛔虫病消化道症状

�6�1 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6�1 过敏性症状

�6�1 消瘦、营养不良

外科并发症

三、蛔 虫 感 染 的 诊 断

粪便查找虫卵或成虫

直接涂片法镜检虫卵

�6�1 改良加藤氏法(定量透明法)镜检虫卵

�6�1 浓集虫卵检查(沉淀法、浮聚法)

�6�1 粪便内发现成虫

四、蛔虫感染的流行与防治

毛首鞭形线虫
Trichuris trichiura

形态:成虫似鞭状,虫卵腰鼓形

生活史似蛔虫, 不同点:

�6�1 成虫寄生于人的结肠

�6�1 幼虫无肠外移行

致病性弱,一般无症状,重者可引起脱肛

诊断、流行特征及防治同蛔虫

❹ 病原微生物可经多种途径传播,需采用不同的什么

秋冬季节,如何预防传染性疾病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传染病不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而且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甚至改写人类的历史。在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在秋冬季节来临之时,如何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传染病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一)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将病原体排除体外的人和动物,主要有四个方面:

1.患者:是大多数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

2.隐形感染者:在病原体被清除前是重要的传染源

3.病原携带者:慢性病原携带者无明显症状而排除病原体。

4.受感染的动物:以啮齿类动物最常见,其次是家畜、家禽。

(二)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病原体存在于空气的飞沫或气溶胶中,易感者吸入时获得感染,如结核病、禽流感等。

2.消化道传播:病原体污染食物、水源或食具,易感者于进食时获得感染,如细菌性痢疾。

3.接触性传播:易感者与被污染的水或土壤接触时获得的感染,如血吸虫病等。

4.虫媒传播:被病原体感染的吸血节肢动物,如按蚊、鼠蚤等,于叮咬后把病原体传给易感者,而引起疟疾等相关的疾病。

5.血液、体液传播:病原体存在于携带者或者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中,通过应用血制品、分娩或性交等传播,如疟疾、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等。

6.医源性感染:指在医疗工作中造成某些传染病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

三、如何预防传染病

(一)管理传染源:早期发现传染源才能及时进行管理,这对感染者个体及未感染的群体均很重要。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及医疗废弃物,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二)切断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隔离和消毒。

1.隔离:是指将患者或病原携带者妥善地安排在指定的隔离单位,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的措施。

2.消毒: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消除或杀灭体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一系列方法。

(三)保护易感人群:主要包括两方面措施

1.非特异性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改善营养、科学运动、合理睡眠、心态平衡等,可以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避免与患者接触。

2.特异性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采取有重点的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对传染病的控制和消灭起着关键性作用。

❺ 引起鸡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有哪些

引起鸡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很多,给你提供一些做参考,需要药物找东东商城

  1. 雏鸡沙门氏杆菌病。因以排白色糊状粪便为特征,养殖户一般称之为白痢,该病多发于雏鸡,一旦发病,死亡率相当高。凡患白痢的雏鸡,绝大多数具有呼吸道症状,表现为羽毛蓬松,双翅张开,后腹呈现一收一缩的呼吸加快动作,若将雏鸡捉住置于耳边细听,可听到“哔卜哔卜”的呼吸声,少数有咳嗽声。
    2.传染性鼻炎。是一种急性上呼吸道疾病,有时上呼吸道炎症可蔓延至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病鸡发生呼吸困难,并出现呼吸啰音,不少鸡都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3.禽霍乱。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一旦侵害呼吸道会表现呼吸道症状,特征为鼻流黏液,鼻窦肿大,喉部蓄积分泌物,导致病鸡呼吸困难。
    4.大肠杆菌病。病型复杂,只有鸡患气囊炎时,才出现呼吸道症状,病菌通过血液循环或呼吸道侵入气囊而引起急性炎症,病鸡咳嗽、呼吸困难。有时也可由“慢呼”、“传支”和新城疫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而引起呼吸道症状,这在临床上有时难以区别,必须借助实验室检验才能确诊。
    5.败血性支原体病。鸡败血性支原体病感染可引起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慢性呼吸道病,其特征为咳嗽、流鼻液,呼吸道啰音和张口呼吸。该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成年鸡多为隐性感染,可在鸡群中长期存在,一旦应激即可发生蔓延。本病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6.曲霉菌病。主要病原为烟曲霉菌,多见于雏鸡,感染后病程稍长时,可见呼吸困难,伸颈张口,细听可闻气管啰音。有时可发生曲霉菌性眼炎,眼睑肿大、凸出,下眼睑有干酪样物,严重时可失明。
    7.禽衣原体病。病原体为鹦鹉衣原体,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鸡呼吸困难,表现单侧或双侧性结膜炎,眼睑肿胀和鼻炎,眼鼻有浆液性脓性分泌物,发病率10%~80%,死亡率可高达30%。
    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病
    1.新城疫。以下痢、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为特征,尤其是发生急性型新城疫时,病禽上呼吸道分泌多量黏液自口鼻流出,黏液有时悬挂于喙端,常摇头想甩掉。喉部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好似从水中发出的,病程后期,呼吸极度困难,因血液中氧气不足,使冠髯变为青紫色,死后尤为明显,冠髯边缘呈紫黑色。
    2.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发病后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并迅速涉及全群。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畏寒,喘息,咳嗽,喷嚏,有气管啰音,鼻孔中流出分泌物。本病多呈肾型病变,剖检可见肾肿大,苍白,整个肾呈槟榔状色斑,故称为“花斑肾”。
    3.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A型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病鸡主要表现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低头缩颈吸气,咳嗽,甩头,甩出带血的黏液。特征性症状为流鼻液和呼吸时发出湿性啰音,随后出现咳嗽、喘气,最后由于血黏块阻塞喉头引起窒息死亡。
    4.鸡痘。可通过上呼吸道感染发病,临诊上表现为皮肤型、黏膜型及混合型。当发生黏膜感染时,口腔、喉头及气管黏膜出现溃疡性黄白色病灶,伴有严重的呼吸道症状,不少病禽都是因为呼吸道假膜太厚而引起采食和呼吸困难,可用镊子将其剥离,溃疡部涂以碘甘油。
    5.禽流感。病初即表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出现咳嗽、打喷嚏、下痢、精神委顿,蛋鸡产蛋下降或停止。特别是温和型禽流感,呼吸道症状拖延的时间较长,药物治疗效果差。
    寄生虫引起的呼吸道病
    1.隐孢子虫病。由隐孢子虫寄生于鸡呼吸道黏膜上皮微绒毛区而致病,感染后鸡呼吸道出现啰音、咳嗽、打喷嚏,渐而气喘。剖检早期可见气囊增厚并含泡沫状的光亮白色或灰白色液体,后期有白色干酪样渗出物和实变病灶。
    2.住白细胞原虫病。为鸡的血液寄生虫病,主要危害3~6月龄的鸡,鸡愈小发病愈急。一般在病程中后期,病鸡出现呼吸障碍,常因咯血、呼吸困难而死亡,病死鸡有的口流鲜血。
    3.气管吸虫病。


还有其他环境因素

❻ 常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伤口及性传播的病原生物(包括细菌、其他原

常见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病原体有: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脑膜炎双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消化道传播病原体:痢疾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伤寒(副伤寒)杆菌、霍乱(副霍乱)弧菌、痢疾阿米巴、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以及各种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绦虫病、蛲虫病、姜片虫病)等。
性接触传播病原体:淋病球菌、梅毒螺旋体、艾滋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
引起伤口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绿脓杆菌等。

❼ 目前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都有哪些

目前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有病毒,致病菌,和支原体,衣原体等。

人的身体是一个十分精密的机器,在换季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因为气温突然变化而导致呼吸道传染病的产生。对于呼吸道疾病来说,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比较典型的疾病,如果一旦产生咳嗽咳痰现象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就诊治疗,这样才可以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希望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够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3、我的个人看法是什么?

我认为呼吸道传染疾病流行性感冒是较为典型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高一爆发,临床表现为疲劳,肌肉酸痛和发烧咳嗽等症状,我们在生活中如果有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也要及时的前往医院进行就诊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对于易感人群来说,一定要及时的做好保护工作。

❽ 经呼吸道传染的病原体有哪些(列出6种)

例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结核杆菌等

❾ 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有哪些

1、什么叫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2、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常见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
3、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有哪些?
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例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脑膜炎球菌、结核杆菌等。
4、什么情况下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骤变的情况下也易发病。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❿ 经呼吸道传播的病原体有哪些(试举6种)

意见建议:你好,一般是感冒病毒和甲肝等,建议你嘴鸥好预防措施的,祝健康!

阅读全文

与经呼吸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3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