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些
1、加强统筹协调。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国务院专门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由分管副总理任主任。我们要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的领导下,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统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进一步强化部门协调、联动,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问题形成合力。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遗传资源的多样性,涉及到多部门,我们国家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国家委员会,这在国际上也是少有的。
2、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法律体系。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保障,加快推进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公园法、湿地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的制修订工作,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律法规,这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
3、完善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技术标准体系。
这方面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抓紧摸清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本底状况,包括加快整合各类生物遗传资源的信息,建立完善基础信息库,实现数据共享。
4、健全并完善生物多样性评估体系。
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评估。我们要说清各种保护工程、保护项目,包括保护地的建设,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际成效如何。有些建设开发活动,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我们也要分析清楚,采取相应的对策。
5、持续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不断完善我国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网络。就地保护就是保护地体系建设,迁地保护就是动物园和园圃建设。
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办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邀请各方到昆明参加会议,我们也希望这次会议办成一次富有成果、承前启后的重要会议,当然这需要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㈡ 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多种生活污水中有机物黑藻绿藻,达到污水净化的作用。
㈢ 湿地保护的措施
湿地保护涉及水量、水体形态和水质方面的保护,还包括水陆消涨带和水生生物种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水量、水质和水体形态保护措施
(1)减少流域上游河流的拦截量;
(2)压缩中下游地区地下水的开采量;
(3)治理点源和面源污染,降低湿地的污染负荷。
2.湿地生物保护措施
(1)禁止对水生和湿生动植物的过度利用行为;
(2)在生境适宜的湿地中,人工种植植物,以提高湿地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
(3)确定合理的水产养殖模式。
总之,湿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利用好、保护好湿地是当代人类为谋求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是造福于子孙后代不可推卸的责任。
㈣ 湿地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湿地是地球之肾!人的肾有多重要?不用我说了吧. 湿地作为一种资源,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湿地可以调节降水量不均带来的洪涝与干旱,将过多的降雨和来水存储、缓冲,然后逐步放出发挥着蓄洪抗旱的功能;湖泊、江河、水库等大量水面及其水生植物可以调节气候,水体的热量调节和蒸发作用可以使周围地区的酷热降温,空气湿度增加;湿地植被的自然特性可以防止和减轻对海岸线,河口湾的江河、湖岸的侵蚀,使植被根系及堆积的植物体稳固基地、海浪和水流的冲力削弱,沉积物沉降,促淤造陆速度是裸地的3-5倍;在地热较低的沿海地区,下层基底是可以渗透的,淡水一般位于较深的咸水层上面,通常由沿海的淡水湿地保持,因此,湿地可以防止海水入侵,保证生态群落和居中的用水供应,防止土地盐碱化;湿地流入到蓄水层的水,可以成为浅层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使之得以保存和补充;湿地生态系统大量介于水陆之间,具有丰富的动植物物种,如我国40多种一级保护的珍稀鸟类中,约有一半生活在湿地中,我国着名的杂交水稻所利用的野生稻也来源于湿地,所以湿地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是其他任何生态系统无法代替的;另外,湿地中还有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它们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金属及一些有害物质,很多植物还能参与解毒过程,对污染物质进行吸收,代谢,分解,积累及水体净化,起到降解环境污染的作用。如同肾能够帮助人体排泄废物,维持新陈代谢一样,湿地对于地地球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㈤ 怎样保护湿地
1 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非法捕杀行为,合理种植保水植物,保证微生物种群的正常代谢。
2 保护水源,避免其被污染 主要是不能超过湿地对污染物的承受负荷
3 适当补水,保持湿地的正常水环境 特别是在结冰期和枯水期
4 开发湿地的景观价值和生态价值 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关注湿地 保护湿地
以下是粘贴来的一些 也可作为参考
4.1 加快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速度
四川湿地位置特殊、资源丰富、功能多样,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意义。国内外实践证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湿地的有效途径。目前全省只有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炉霍县的卡沙湖、德格县的新路海、理塘和稻城县的海子山等4处湿地自然保护区。此外,有部分湿地资源置于其他类型的保护区内,但多数湿地尚未划定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因此,通过各级政府解决我省湿地保护区布局欠合理、类型单一、结构不完整的问题显得很有必要。建议尽快组织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在资源调查和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界定范围,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成立管理机构,落实人员,真正起到保护区的作用。
4.2 创造有利于湿地资源保护的法制条件
湿地资源保护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和完善专门的湿地保护的法规显得十分必要。只有创造一定的法制条件,才能使日趋减少、面临威胁的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目前,国家、省尚无专门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我省地方性法规或条例基本上是空白,只有凉山州通过了《邛海保护管理条例》,但多数湿地仍处于非严格意义的保护状况。因此,应健全相关的法规条例,加大执法力度,禁止一切破坏或不利于湿地资源保护的行为发生。
4.3 摸清家底,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至目前,我省尚未开展专门的湿地资源普查,其资源仍处于家底不清的状况,这给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规划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应尽快组织湿地资源调查队伍,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调查现有湿地的类型与分布及面积、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湿地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等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全省湿地资源信息库。
4.4 理顺关系,协调管理,综合治理
湿地作为生态系统,包含许多资源,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如林业、农业、渔业、牧业、水利、环保等。如何协调好这些部门的关系,关系到湿地资源保护事业的兴衰成败。我国加入《湿地公约》后,明确了由林业部门承头负责湿地管理工作。为此,各级林业部门应认真负责,加强部门间的联系与协调,努力在湿地资源保护上达成共识,采取协调一致、多管齐下的保护行动,运用植树造林、退田还湖、修筑工程等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和保护。
4.5 积极引导湿地周边群众参与湿地管理
湿地周边群众与湿地间的关系密切,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到湿地资源的存在。社会各界都应积极创造条件,向湿地周边群众宣传湿地效益、功能、价值以及湿地对他们及其子孙后代的生存影响等,并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湿地作为开发示范点,摸索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实施“参与式”的管理方法,使周边群众与湿地融洽相处,共生共荣。值得注意的是,湿地一旦划归保护后,便会存在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处理不好,可能激化矛盾,造成更严重的破坏。因此,解决因湿地保护而使其周边群众经济受损的经济补偿问题显得非常关健。
㈥ 保护湿地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1、自然恢复方法
湿地恢复的过程就是消除导致湿地退化或丧失的威胁因素,从而通过自然过程恢复湿地的功能和价值通常自然恢复方法的成功依赖于以下几个因素:稳定的能够获取的水源、最大限度地接近湿地动植物种源地被动恢复的优势在于低成本以及恢复的湿地与周围景观的协调一致。
2、人工促进恢复方法
人工促进自然恢复涉及到自然干预,即人类直接控制湿地恢复的过程,以恢复、新建或改进湿地生态系统当一个湿地严重退化,或者只有通过湿地建造和最大程度的改进才能完成预定的目标时,人工促进恢复方法是一个最佳的恢复模式人工促进恢复方法的设计、监督、建设和花费都是可观的。
(6)如何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扩展阅读:
中国的湿地状况令人担忧。从沿海潮间带,到淡水湖和沼泽地,中国至关重要的湿地都在迅速消失。
1994-2010年期间,渤海湾的原始潮间带消失了约三分之一。在北戴河,滨海湿地正受到新建高速公路和新河拦水坝的威胁。
最低限度而言,湿地迅速消失的情况令人担忧。湿地是地球生命支持功能的关键组成部分。湿地能帮助我们抵御风暴、控制洪水、清洁空气和水,是地球上最具多样性,也最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湿地
㈦ 用高中地理知识谈谈如何保护湿地
高中课本上重点讲东北湿地.
该区域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过度开垦以及过度樵采,导致林间湿地和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
1 具体措施: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2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保护意识.
3 坚持可持续发展,开展生态农业,保护湿地.
4 植树造林、退田还湖,保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
5 加强管理,合理利用.
㈧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湿地
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自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还湿,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 。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非法捕杀行为,合理种植保水植物,保证微生物种群的正常代谢。保护水源,避免其被污染 主要是不能超过湿地对污染物的承受负荷。适当补水,保持湿地的正常水环境 特别是在结冰期和枯水期。开发湿地的景观价值和生态价值 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关注湿地、湿地。
加快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速度。造有利于湿地资源保护的法制条件。摸清家底,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理顺关系,协调管理,综合治理。积极引导湿地周边群众参与湿地管理。 保护动物,控制非法捕杀行为 保护水源,避免其被污染
㈨ 怎样保护湿地生态
1998年,“绿色营”为保护湿地生态,奔赴东北三江平原。
当时,“湿地”这个名词对许多人来说,都是陌生的。一般说来,湿地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地带的滩涂、红树林和珊瑚滩,还包括生态功能有限的人工湿地。湿地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科学研究越来越表明它的重要,它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以及生物量较大的生态系统;它在调节气候、蓄水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有其特别功能,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二是湿地还向人类提供大量的粮食、肉类、鱼、药材、能源、水源、工业原料,以及湿地所特有的鹤类、鹳类、鹮类等大型水禽和湖沼海岸风光所具有的美学源泉。
此次“绿色营”考察的东北三江平原就是重要湿地,位于黑龙江省东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处)。三江平原地貌广阔低平、降水集中、径流缓慢,以及季节性冻融的黏重土质,促使地表长期过湿、积水过多,形成了大面积沼泽水体和沼泽化植被、土壤,构成了独特的沼泽景观。这里的沼泽与沼泽化土地面积约240万公顷,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当人们还不认识湿地之前,把三江平原称为“北大荒”,看做“不毛之地”,并且把它当成了开发的首要对象。三江平原被开垦后建有许多大型国有农场,“北大荒”已变成了“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开垦的同时,该区生态平衡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气候条件恶化,旱涝灾害增加,风害加重,水土流失严重,珍稀动植物减少。这种开发的规模和速度,和人们对湿地保护必要性的认识,刚好相悖。
因此,“认识湿地,宣传湿地,保护湿地”是1998绿色营的基本任务,也是1998年的环保焦点。“绿色营”在选拔营员的时候,要求每个人都要收集和学习有关湿地的资料,写一篇学习心得。出发之前,营员们听了“湿地国际”组织陈克林、刚从湿地考察归来的沈孝辉、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资源研究所马逸清研究员的报告,对湿地的生态、现实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再加上出发之前的讨论和野外拉练,为此次活动都做好了精神准备。
1998年7月24日是绿色营出发的日子。每个人的营服上都印着四个大字“保护湿地”。其实,怎样保护湿地?只是一个抽象的愿望,谁也拿不出什么意见和建议。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和调查研究,大家脑子里就开始有些想法了。在营员开会的时候,唐锡阳提出了三点看法:
(1)我们不能等湿地没有了,再来认识和保护湿地。在当前保护和开发日益矛盾的情况下,新建和扩大保护区的面积是个有力的措施。尽管保护区目前存在各种问题,改进和完善还需要时间,但毕竟多了一个阵地,多了一个实体,也就少了一点可惜和遗憾。
(2)政府应该和湿地学家合作,总结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在保护湿地方面搞个立法。譬如什么地方可以开发,什么地方不能开发,如何开发,都要以科学为依据,有章可循。如有的地方营养土层很薄,若把下面的沙层和黏土翻上来,不仅粮食产量很低,而且造成风暴沙暴,后患无穷。即使允许开发的地区,也应该改变单纯农垦的方式,以开发稻田为主,努力创建稻-苇-鱼、稻-鱼-麻、草基鱼塘、垛田鱼塘、果基鱼塘等水陆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态模式,以迈入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使在开发的区划之内,也应该划出一定比例的自然湿地保护区或保护小区,这不仅能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也有益于改善农业生态的局部环境。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由于接触国内各地知识分子以及日本、美国的专家比较多,环境意识比较强,所以在建立现代化洪河农场的同时,又划出32.7万亩湿地建立了洪河自然保护区,还在农场内大幅度扩大水田,以增加人工湿地面积。这种举措,就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范例。
(3)加强对湿地的宣传。保护森林,保护动物,道理比较好懂;保护湿地,就不那么好说了,特别是要让群众听懂,领导听懂,让他们懂得保护湿地与目前和长远的利益都是攸关的大事,就真要下一番工夫。也只有群众懂了,领导懂了,湿地才能真正保护下来。但从我们接触的群众、领导,甚至包括湿地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来看,多对湿地缺乏认识,因此创造多种形式宣传湿地,是当务之急。特别是今年江河横溢,早在意中,名曰天灾,实为人祸。道理很简单,树被砍了,湿地被占了,长江和许多河流“发话”了,使许多人猛省。我们应该借助于大自然现身说法,努力宣传好保护湿地。我们今年把绿色营开往东北三江平原,我也努力把这篇文章写好,也是一种形式,如果大家重视,形式会是很多的。
1998年8月12日,是“保护湿地”活动临近结束的日子,好几个营员在“营员日志”上深情地写着,或者亲口对唐锡阳说:“希望绿色营永远不结束。”唐锡阳便翻出了东北林业大学送给他的一个漂亮的小本,并且在上面写了一段话:
亲爱的营员:
我们来自昆明、南宁、重庆、成都、上海、北京、哈尔滨。我们的心愿是共同的,相逢是偶然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我们阅读了祖国东北的湿地景色,看到了乌苏里江、野荷和白鹳。各种经历、困难、碰撞以及思想的火花,将永远镌刻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
在即将分手的时候,我希望在“东林”送我的这个小本上,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1998年,8月17日,在返回北京的火车上,唐锡阳收回那个小本的时候,它已经写了多半本,不同的字迹,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不同的心情。唐锡阳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页一页读下去。唐老师:
一路风尘,我们又走过了二十多个日夜,绿色营再次让我感动,您再次让我钦佩!
1996年,是马霞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于是1997年我报名参加了绿色营,有幸在您的带领下走过拉萨。那次西藏之行,不仅让我结识了许多有着一样的理想和热情的朋友,更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西藏之行,将是我一生的财富。正因为如此,当您提出想让我筹备1998大学生绿色营的时候,我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这项任务。
几个月来,我经历了从营员到队长的成长,经历了从参与者到组织者的变化。由于我个人的能力实在有限,这次绿色营的活动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此,我感到非常内疚和遗憾,但是我真诚地请您相信,我尽了最大的努力!
这次绿色营让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让我更深刻地体验了自然的美和人性的善,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经过思想的交流、碰撞和融会之后,我们确实长大了,成熟了。
(北京师范大学)郎艳
唐老师:
我衷心地感谢您和马霞女士创办了绿色营。
绿色营给每个营员以走进大自然的机会,不仅欣赏自然,更重要的是看望伤痕累累、问题重重的自然母亲,去感受她经历的痛苦,她给人类骄横行为的教训。绿色营给每个营员以这样的使命与任务——唤醒人的良知,深爱自然,保护家园。
(云南大学)您的学生:陈雪凛
唐老师:
一个68岁老人,应该颐养天年,但却仍在为中国的绿色事业,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奔走呼号。您的性格、您的修养、您对大自然的信仰,让我由衷地敬佩。
真的很感谢绿色营,感谢唐老师给了我和全国15所高校的同学们相识的机会。希望唐老师身体永远这么硬朗。
(哈尔滨工业大学)您的学生:苗红波
唐老师:
从马霞的感人事迹中,让我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去看待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从和您的亲切交谈中,让我领悟到了真正、纯粹的环保主义思想,感悟到了什么才是人类的至真、至善、至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不论我将来走到哪里,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都会高举绿色旗帜,让绿色融入我的人生!
(东北林业大学)您的学生:郭旭光读完这个本子里营员们的话后,唐锡阳说:“人近七十,我还需要什么,要钱?要名誉?要地位?都不要,就要这种缘于大自然的至高无上的情谊,字里行间充溢着亲切、真挚和共同的抱负。这种人和自然相互交汇与默契的情谊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力量,意味着事业,意味着绿水青山千秋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