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淡水鱼缸中浮游生物怎样培养
首先从生态环境比较好的池塘打一瓶水,倒入鱼缸。之后用水要讲究点,自来水要晒几天,不然氯气会杀死浮游生物。换水是最麻烦的,要小心别把浮游生物倒掉。
如果想要使水中的养分充分些,有两种方案:A如果你的鱼缸足够大,可以直接建立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有泥沙、植物、虾蟹等小生物、鱼、浮游生物等);小鱼缸的话,可以用水浸泡土壤,过滤得到清液,混入浴缸的水中,来增加养分。
② 水产养殖水质怎样调节
1、适时适量进行追肥。无论饲养何种鱼的静水池塘,都应保持一定种群数量的浮游植物并能维持良好的生活状态。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溶氧,并可吸收氨氮以降低对鱼类的危害。追肥一般使用化肥,追肥量以少量多次为好,并要特别注意对磷肥的使用。在鱼类的生长旺季,一般每7一10天追一次肥,每亩可追施尿素0.5一1㎏,磷肥0.5一1㎏,在高温季节也可单独施用磷肥,每次每亩1一2㎏。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2、经常加注新水。向池塘经常注人新水,是改善池塘环境、保持良好水质最有效和最主要的措施。春季池塘浅注水,秋季加深池水,还是提高池塘水温和延长鱼类生长期的措施。向池塘加注新水,不仅可以增加溶氧、营养盐类及微量元素,冲淡代谢毒物的浓度,还可扩大鱼类的生活空间,相对较低鱼类的密度,防止池水的老化。在早春和晚秋,一般每15一20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20一30㎝,但在鱼类生长旺季每7一10天就要注水一次,每次可注水10一20㎝。具体的注水时间和注水量,还要根据池水的肥度、鱼类浮头情况和池塘水位的变化等,灵活掌握。凡是有条件的池塘应多注几次新水,对调节池塘的水质和提高养鱼的产量起很大的作用。
3、使用增氧机调节水质。增氧机的类型虽很多,但都是通过搅水、曝气等作用造成池水对流,提高溶氧和散发水中的有毒气体。为了充分发挥增氧机的作用,消耗较少的动力,而收到较大的效果,要正确掌握开机时间。晴天每天可从中午12时到下午3时开机2一3小时。但阴天的白天不要开机,以免破坏浮游植物的表层利用弱光进行光合作用,阴天可在清晨开机,缓和浮头的加重。连阴天池水中氧量较低,可在半夜开机,避免因严重浮头死鱼。晴天的傍晚一般不要开机,避免搅动底泥增加耗氧,延长低氧的时间。
4、利用潜水泵调节水质。在池塘的中央或一端,安装一4寸潜水泵,用支架将胶管立起,管口固定一锥型瓷碗,抽吸底层水通过环线缝隙把水喷向空中,使水雾化后落入池中,可一池使用,也可几个池塘相互循环,以达到提高池水溶氧,加快氨氮的硝化过程。其作用原理同喷水式增氧机,但可贵之处是抽吸底层水进行增氧,故改良水质的作用更好。
5、利用水质改良剂和底质改良剂。为改善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而使用的药剂。所谓生活环境,主要是水质和底质环境,也包括生物环境。实际上底质改良剂通过改善底质,间接地也改善了水质。换水不方便或周围鱼池发生病害不便换水时,可使用底质或水质改良剂,可及时有效降低池塘氨氮与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加溶氧。一般注、排水方便的鱼池,不使用水质改良剂。
6、定期泼洒生石灰。池塘定期泼洒生石灰水,是目前最有实用价值、用得最广的一种水质改良剂。也是大家公认的一种高产稳产技术措施。泼洒生石灰水可直接调整池水的PH值,增大水的硬度,破坏池水和底泥的胶体结构,释放所吸附的营养元素。因此提高池水的肥度,增大透明度,也提高了二氧化碳的储备,就可增加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形成了适合高产的池塘生态环境。同时对预防鱼病的发生也有一定作用。根据池水PH值的变化情况,一般每15一20天可泼洒一次,每次每亩用生石灰15一25kg.。但注意要同施用化肥或防治鱼病洒药的时间错开,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③ 鱼缸里怎样培养浮游生物
你是说虫子和是水草?
水草河边有的,随便捞一点放鱼缸里就解决了
虫子的话,你在露天的河里舀点水倒在鱼缸里,然后在阳光下晒几天他自己就有了
④ 如何增加鱼塘微生物
这个应该有菌剂吧。
⑤ 鱼塘中浮游动物是如何产生的
施有机肥料,喜有机质的浮游植物,如棕鞭藻、隐藻等,浮游动物如尾毛虫、周毛虫等将首先大量出现。
施无机肥料,放射硅藻、栅藻、榴弹虫、弹跳虫等,将成为主要种类。
⑥ 如何提高池塘浮游动物,如何提高池塘浮游动物知识
A、若向池塘施肥过量,会由于富营养化造成藻类等大量繁殖,进而造成水中缺少氧气,动物大量死亡,A正确; 4、鳙鱼数量减少,会使得浮游动物的数量增加,进而导致浮游植物的数量减少,4错误; C、根据能量流动和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了提高池塘鳙鱼的产量,可以通过减少其竞争者和捕食者的数量或增加其食物来源两种手段,C错误;着、投放野杂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性,可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但不能增加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着错误.故选:A.
⑦ 如何培养水体浮游生物
1、水源
培养浮游动物的水,可以用湖泊里的水,但要做好过滤措施,防止野生杂鱼和敌害进入。如果是自己家的井水,要放置2~3周沉淀过滤以后才能使用。在用自来水时,要做好消毒措施,每一升水用5毫克的硫酸钠清除水中的有害氯。
2、水温
养鱼时,要用微生物制剂来控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浮游生物的生长速度也会加快。到了冬天寒冷的季节,可以用塑料薄膜来提高温度。温差变化较大的情况下,特别要注意水温变化的幅度。
3、PH值与溶氧量
培养浮游动物最适宜的PH值是7.2~8.5,在刚开始培养时,由于经过清塘消毒处理,水中的PH值比较稳定。但在中期的时候,由于水质发生变化,会发生PH值下降的问题,可以用适量的生石灰来调节水质,改善PH水平,生石灰的用量根据池塘环境和水温来决定。
浮游生物对池塘的溶氧含量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桡足类的浮游生物,当池塘的溶氧量低于3毫克时,就会全部死亡。在溶氧偏低的环境下,应补充新水,充气增氧,以防止浮游动物死亡。
4、光照
培养浮游动物时,对光照没有太多的要求,但在高温季节,不能直接接受强光照射。高温的时候,可以用安装遮阳棚的方法,减少阳光的照射,调节水温,有利于鱼类和浮游动物的生长
5、水藻
浮游动物的饵料是微藻,要想培养浮游动物,首先就要肥水培藻。适合浮游生物生长的藻类有伊乐藻、苦草、小球藻等,根据藻种的需求,合理施加肥料和微量元素,特别是钙、磷、钾等元素,可以促进水体中的藻相平衡,避免出现倒藻的情况发生。
⑧ 鱼塘培养的浮游生物都是从粪里出来的
是的。
我国渔民在培养浮游生物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他们用施肥的方法来增加池中浮游生物量,又反过来用施肥手段影响浮游生物的繁殖。
施肥后,浮游生物最初出现的优势种类和所施肥料的性质有密切关系。施有机肥料,喜有机质的浮游植物,如棕鞭藻、隐藻等,浮游动物如尾毛虫、周毛虫等将首先大量出现;施无机肥料,放射硅藻、栅藻、榴弹虫、弹跳虫等,将成为主要种类。施肥量的多少和浮游生物种群亦有密切关系。施肥量较大,绿藻和蓝藻类中的一些种类将大量发展;施肥量小时,硅藻中的许多种类,将成为优势种类,如纺锤硅藻、圆盘硅藻等。
⑨ 怎么才能增加水中的浮游生物给鱼吃
培养方法如下:
先从生态环境比较好的池塘打一瓶水,倒入鱼缸。
之后用水要讲究,自来水先要晒几天,不然氯气会杀死浮游生物。
其次是换水,要小心别把浮游生物倒掉。
最后要想使水中的养分充分些,有两种方案:A如果鱼缸足够大,可以直接建立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有泥沙、植物、虾蟹等小生物、鱼、浮游生物等);B但如果是小鱼缸的话,则可以直接用水浸泡土壤,过滤得到清液,混入浴缸的水中,来增加养分。
⑩ 用什么可以使池塘浮游动物的量增加
猪粪或者鸭粪,把这些动物粪便倒进池塘,会令水质营养化,浮游生物量就会大量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