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个体的生物性需要包括哪些

个体的生物性需要包括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13 03:03:16

⑴ *多选题 生物性需要通常包括()

acde

⑵ 人的生命具有生物性指的是什么

生物性是指与保持个体生命安全和种族延续相联系,是人所共有的,人的这种需要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死亡或者不能繁殖后代。

生命(即生物)的基本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物体,叫作生物,如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人、微生物等。另一类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叫作非生物,如泥土、水、金属、钟乳石、珊瑚等。

生命的基本属性有:

1、唯一性,每个生命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每个生命体的生命属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2、具有全程性,它是生命的原点,并伴随生命始终;

3、具有自律平衡性,它是影响生命体与万事万物互动时所遵循的潜在本质和规律;

4、具有不平衡性,没有一个生命体的各系统能量是完全平衡的,生命体能量场的平衡状态是无限倾向于平衡,但无法持续保持绝对平衡。

生命(即生物)的基本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⑶ 生物包括的是什么

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植物、动物等。
生物由非细胞生物、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组成,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
    生物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反应,能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并且,能够排出体内无用的物质,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
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征在于生物会进行新陈代谢及遗传两点,前者说明所有生物一定会具备合成代谢以及分解代谢(两个是完全相反的两个生理反应过程),并且可以将遗传物质复制,通过自我分裂生殖(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交由下一代繁殖下去以避免灭绝,这是类生命现象的基础。
生物学和生态学中,地球上约有870万种物种(±130万),其中650万种物种在陆地上,220万种生活在水中。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持了自然界的持续发展,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现存的动物急剧减少,只有原来地球上的动物的十分之一。
人与其它生物共同生存在生物圈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水圈。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生物圈。人类经过多次文明发展,使人类在自然界面前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能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作为一种新的地质力量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被称为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它包含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简单地说,物种多样性表现的是千千万万的生物种类。在地球上热带雨林中生活着全世界半数以上的物种(约500万种),因此,那里的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生物多样性具有很多的价值,它不仅可以为工业提供原料,如胶、油脂、芳香油、纤维等,还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特殊的基
因,如耐寒抗病基因,使培育动植物新品种成为可能。许多野生动植物还是珍贵的药材,为治疗疑难病症提供了可能。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比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滥捕乱猎等,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这是地球资源的巨大损失,因为物种一旦消失,就永不再生。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食物链引起其他物种的消失。如今,人类都在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为之付诸行动。2008年10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IUCN)公布了哺乳类动物种群的全球调查结果:“在不久的将来,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哺乳类动物会走向灭绝。”多项调查数据表明,地球上的动植物每天都在消失。古道尔用自己随身携带的加州秃鹰的世界最大的羽毛不断地向世人发出警告,濒危动物正在逝去。同时,她也在告诉人们,濒危灭绝的秃鹰是人类从其灭绝的边缘拯救回来的物种之一。人类的行为正在不断实践其对生命的伟大承诺,人类不会放弃对生命的挽救行动。

⑷ 生物学特性包括哪些方面

一、形态特征
青刺果树为落叶灌木,丛生,株高2—3m,冠幅3—4m。老枝黄褐色,幼枝青色,有刺,都有纵条纹。刺长3—6cm,坚硬,故有“青刺果”之称,刺长至一年后,开成果枝,叶近革质,单叶互生或簇生,开状呈卵开,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光滑,着生在刺的茎部,一般长5—7cm,宽2—3cm。托叶小,总状花序,腋生,白色,11月至次年2月开花,花开叶落,开成幼果后又生长出新叶。核果,初绿或红褐色,4—6月成熟时呈黑褐色。果子肾形长圆形,果长1.5—2cm,直径0.8—1cm,果实成熟后自然脱落,此时即可采收利用。
二、生长期特征
青刺果的整个生长过程中要经历幼龄、壮年和衰老三个阶段。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可分为以下4个时期:
1、营养生长期
此期为青刺果幼年阶段,即从种子萌芽到第一次开花结果。本期主要是形成树冠,高生长大于横向生长,主侧枝角度较小,根系和树冠相应垂直伸长,以后逐渐向外延伸。根据这一特点,本期应加强水土管理,以加速生长,适时进行合理整形,以调节干枝间的生长势,使其均匀地发展,构成较完整的树冠骨架,并适当培留辅养枝,增加营养物质的制造和积累,为加大树冠的主体和开花结实奠定基础。
2、生长和结果期
本期是青刺果的青壮年阶段,自开始开花结果到进入盛果期都属于这一期。本期内营养生长更旺盛,侧枝愈来愈多,树冠也逐步扩大,须根也大大增加。该期是整个生长发育周期最旺的阶段。这一阶段应加强树冠及土壤管理,促进根系进一步扩大。
3、盛果期
本期内大量结果,营养消耗量大,树体生长逐步减弱,骨干枝的生长速度减缓,其生长主要在小侧枝上,大多数小侧枝都能成为结果枝,大量开花结果。由于大量结果,营养物质需要量大,如果管理不善,营养失调,很容易出现大小年现象。
4、结果和衰老期
进入本期后产量开始下降,骨干枝发育几乎完全停止,树冠体积逐渐缩小,一些小侧枝开始死亡,新梢也大大减少。生长减弱,绝大多数新梢都成为结果枝,开花结实,但因树体减弱,籽粒变小,产量明显减少。本期除应加强土壤管理,防治病虫和增施肥料以增强树势外,必要时可以把衰老的干枝砍去,充分利用它萌芽力强的特点,进行更新复壮成株。
5、籽粒重量
青刺果干籽重量因饱满程度不同而有区别,颗粒饱满的每公斤在7000粒左右。
三、生物学特征
青刺果为阳性树种,喜光、喜暧、喜湿润的气候,但也能耐旱,耐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海拔1800—3000m的地方均可生长,但据调查,海拔在2200m—2700m范围内生长最佳。它不与其它农作物争地,不择土壤,各种土壤上均能生长,但以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红壤和沙质壤土上生长发育最好。它能耐严寒,在零下16℃的高寒山区照常可以生长,不怕霜冻,但以年平均气温10—15℃的地区结实量多,品质也最优。降雨量为700—1200mm,相对温度60—80%,植株分蘖能力和萌芽力都很强。种子繁殖的苗一年内高达40cm以上,3—5年进入初果期,6—8年进入盛果期,单株产量可达1公斤左右,果期可持续到50多年,最长可达100年以上。树体衰老后,可以砍掉,靠萌芽重新复壮成林。

⑸ 生物多样性包含哪些

一、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1. 生物多样性概念的提出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类活动范围与强度的不断增加,人类社会遭遇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等5大危机。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密切相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社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关注生物资源的保护问题,并且在拯救珍稀濒危物种、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1948年,由联合国和法国政府创建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61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建立。1971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着名的"人与生物圈计划"。1980年由IUCN等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编制完成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正式颁布,该大纲提出了要把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观点,对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生物资源的保护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在开展自然保护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各个物种之间、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自然保护仅仅着眼于对物种本身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往往也是难于取得理想的效果的。要拯救珍稀濒危物种,不仅要对所涉及的物种的野生种群进行重点保护,而且还要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或者说,需要对物种所在的整个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便应运而生了。 2.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生物多样性(英文为biodiversity 或biological diversity)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对于生物多样性,不同的学者所下的定义是不同的。例如oNorse et al.(1986)认为,生物多样性体现在多个层次上。而Wilson等人认为, 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形式的多样性("The diversity of life") (Wilson & Peter, 1988; Wilson, 1992)。孙儒泳(2001)认为,生物多样性一般是指"地球上生命的所有变异"。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1992)里,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是"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The variability among living organisms from all sources including: inter alia, terrestrial, marine and other aquatic ecosystem and the ecological complexes of which they are part, this includes diversity within species, between species and of ecosystem)"。 在《保护生物学》一书中,蒋志刚等(1997)给生物多样性所下的定义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综合各家的观点,我们认为,"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 3.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组成 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1) 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因此,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因此,可被看作是一个基因库(Gene pool)。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狭义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生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着不同的种群之间以及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世界资源研究所,1992)。此外,遗传多样性可以表现在多个层次上,如分子、细胞、个体等。在自然界中,对于绝大多数有性生殖的物种而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往往没有完全一致的基因型,而种群就是由这些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多个个体组成的。 在生物的长期演化过程中,遗传物质的改变(或突变)是产生遗传多样性的根本原因。遗传物质的突变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基因位点内部核苷酸的变化。前者称为染色体的畸变,后者称为基因突变(或点突变)。此外,基因重组也可以导致生物产生遗传变异。 (2) 物种多样性 (species diversity) 物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对于什么是物种一直是分类学家和系统进化学家所讨论的问题。迈尔(1953)认为:物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配育的、拥有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他类群存在着生殖隔离。我国学者陈世骧(1978)所下的定义为:物种是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居群组成;物种是进化的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是分类的基本单元。在分类学上, 确定一个物种必须同时考虑形态的、地理的、遗传学的特征。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物种必须同时具备如下条件:①具有相对稳定的而一致的形态学特征,以便与其他物种相区别; ②以种群的形式生活在一定的空间内,占据着一定的地理分布区,并在该区域内生存和繁衍后代; ③每个物种具有特定的遗传基因库,同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可以互相配对和繁殖后代,不同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不能配育或即使杂交也不同产生有繁殖能力的后代。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其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蒋志刚等,1997)。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在阐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时,最常用的指标是区域物种多样性。区域物种多样性的测量有以下三个指标:①物种总数,即特定区域内所拥有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 ;②物种密度,指单位面积内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 ③特有种比例,指在一定区域内某个特定类群特有种占该地区物种总数的比例。 (3) 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 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所有的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之中,不仅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从结构上看,生态系统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构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对地球上的各种化学元素进行循环和维持能量在各组分之间的正常流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其中,生境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础,生物群落的多样化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 近年来,有些学者还提出了景观多样性(landscape diversity),作为生物多样性的第四个层次。景观是一种大尺度的空间,是由一些相互作用的景观要素组成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景观要素是组成景观的基本单元,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是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程度。 遗传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施立明等1993 葛颂等1994),或者说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物种多样性是是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本单元。因此,生态系统多样性离不开物种的多样性,也离不开不同物种所具有的遗传多样性。

⑹ 生物具有哪些特性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例如:绿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金钱豹捕捉猎物。

2、生物能进行呼吸;例如: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例如:人出汗、植物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狮追捕斑马、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例如:蘑菇能从小长大、种子的萌发等。

(6)个体的生物性需要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生物是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

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反应,能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并且,能够排出体内无用的物质,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

生物由非细胞生物、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组成,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植物、动物等,其特征是可以进行新陈代谢。

⑺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哪几个层次的内容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因此,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其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所有的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之中,不仅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从结构上看,生态系统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构成。

(7)个体的生物性需要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保护措施

1、就地保护: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比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分布区,包括自然遗迹、陆地、陆地水体、海域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2、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是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种子库、基因库、水族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对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辅助的保护。

3、建立基因库:

人们已经开始建立基因库,来实现保存物种的愿望。比如,为了保护作物的栽培种及其会灭绝的野生亲缘种,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网。大多数基因库贮藏着谷类、薯类和豆类等主要农作物的种子。

4、构建法律体系:

人们还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比如,加强对外来物种引入的评估和审批,实现统一监督管理。建立基金制度,保证国家专门拨款,争取个人、社会和国际组织的捐款和援助,为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等。



⑻ 人生命有哪三个因素构成

人生命构成的三因素为:生物性、社会性、心理性。

一、生物性

生物性需要是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一些需要,如对饮食、运动、休息、睡眠、觉醒、排泄、避痛、配偶、后嗣等的需要。

二、社会性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性是生物作为集体活动中的个体、或作为社会的一员而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有利于集体和社会发展的特性。社会性是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生存的属性。

人并不是自然界中唯一具有社会性的生物。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生物看起来比人更具有社会性,如蚂蚁、蜜蜂等。在蚂蚁社会中个体的蚂蚁无论是当“工人”还是当“皇帝”都是天生的。

社会性是社会性动物的意识的表现,它使社会内部个体的生存能力远远超过脱离社会的个体的生存能力。

社会性主要包括这样一些特性,如利他性、协作性、依赖性、以及更加高级的自觉性等。

三、心理性

心理性需求罗特认知社会学习论术语。分如下六类:

1、荣誉地位需求,即个体对自己在具有社会价值的活动中被视作有能力者的需求。

2、支持需求,即个体控制他人活动的需求。

3、独立需求,即个体对自己作出决定、依赖自己的需求。

4、保护依存需求,即个体对要求他人排除挫折或帮助获得目标的需求。

5、爱与情感需求,即个体对被他人接纳和喜欢的需求。

6、生理舒适需求,即个体对避免痛苦和获得生理愉快的需求。


(8)个体的生物性需要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人类的社会性

人类并非在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动物,由于人类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审美的观念,再加之人类自我表达的欲望和相对大的大脑,人类创造了语言、宗教、艺术、以及科学。

与其他高等灵长类动物一样,人类是社会性的。人尤其擅长用口语、手势与书面语言来表达自我、交换意见以及组织。自从语言产生以后,为了辨别个体之间的差异,认知不同的个体,姓名便随之产生了;但究竟先产生“姓”,还是先产生“名”,却一直是“姓名学”争论不休的话题。

人类创造了复杂的社会结构,从家庭到国家。人类个体之间的社会交际创立了广泛的传统、习俗、宗教制度、价值观以及法律,这些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

人类希望能够理解并改造环境,试图用哲学、艺术、科学、神话以及宗教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这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导致了高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虽然人类不是唯一使用工具的物种,但是人类是已知的唯一会用火、会穿衣、会烹调食物以及其他高级技术的物种。

⑼ 生物多样性包括什么其中什么最重要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我们目前已经知道大约有200万种生物,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就构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因 )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部分组成。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生态)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点。 有人问根据对自然界的研究可以推断造物主的工作有何特点,据说英国科学家约翰·波顿·桑德森·霍尔丹(J.B.S. Haldane)回答:“过于喜爱甲虫。”因为甲虫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群。美国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特里·欧文(Terry Erwin)推断,多数未知的甲虫种类可能生存于我们无法靠近的30米高的热带森林树冠层。
编辑本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意义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直接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药物及其他工业原料。单就药物来说,发展中国家人口的80%依赖植物或动物提供的传统药物,以保证基本的健康,西方医药中使用的药物有40%含有最初在野生植物中发现的物质。例如,据近期的调查,中医使用的植物药材达1万种以上。生物多样性还有美学价值,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如果大千世界里没有色彩纷呈的植物和神态各异的动物,人们的旅游和休憩也就索然寡味了。正是雄伟秀丽的名山大川与五颜六色的花鸟鱼虫相配合,才构成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美景。另外,生物多样性还能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无论哪一种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野生生物一旦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潜在使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对于目前尚不清楚其潜在使用价值的野生生物,同样应当珍惜和保护。
编辑本段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目前,大家公认的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是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或称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这是组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基本层次。物种多样性常用物种丰富度来表示。所谓物种丰富度是指一定面积内种的总数目。到目前为止,已被描述和命名的生物种有160万种左右,但科学家对地球上实际存在的生物种的总数估计出入很大,由500万到1亿种。其中以昆虫和微生物所占的比例最大。基因多样性代表生物种群之内和种群之间的遗传结构的变异。每一个物种包括由若干个体组成的若干种群。各个种群由于突变、自然选择或其他原因,往往在遗传上不同。因此,某些种群具有在另一些种群中没有的基因突变(等位基因),或者在一个种群中很稀少的等位基因可能在另一个种群中出现很多。这些遗传差别使得有机体能在局部环境中的特定条件下更加成功地繁殖和适应。不仅同一个种的不同种群遗传特征有所不同,即存在种群之间的基因多样性;在同一个种群之内也有基因多样性——在一个种群中某些个体常常具有基因突变。这种种群之内的基因多样性就是进化材料。具有较高基因多样性的种群,可能有某些个体能忍受环境的不利改变,并把它们的基因传递给后代。环境的加速改变,使得基因多样性的保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基因多样性提供了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育种材料,使人们能够选育具有符合人们要求的性状的个体和种群。生态系统多样性既存在于生态系统之间,也存在于一个生态系统之内。在前一种情况下,在各地区不同背景中形成多样的生境,分布着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后一种情况下,一个生态系统其群落由不同的种组成,它们的结构关系(包括垂直和水平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中的关系,如捕食者与被捕者、草食动物与植物、寄生物与寄主等)多样,执行的功能不同,因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也不一样。总之,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可以说每一个物种就是基因多样性的载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形式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⑽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什么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包括 遗传多样性(又叫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因此,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因此,可被看作是一个基因库(Gene pool)。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物种多样性
这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物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对于什么是物种一直是分类学家和系统进化学家所讨论的问题。迈尔(1953)认为:物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配育的、拥有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他类群存在着生殖隔离。我国学者陈世骧(1978)所下的定义为:物种是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居群组成;物种是进化的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是分类的基本单元。在分类学上,确定一个物种必须同时考虑形态的、地理的、遗传学的特征。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物种必须同时具备如下条件:①具有相对稳定的而一致的形态学特征,以便与其他物种相区别; ②以种群的形式生活在一定的空间内,占据着一定的地理分布区,并在该区域内生存和繁衍后代; ③每个物种具有特定的遗传基因库,同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可以互相配对和繁殖后代,不同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不能配育或即使杂交也不同产生有繁殖能力的后代。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所有的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之中,不仅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从结构上看,生态系统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构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对地球上的各种化学元素进行循环和维持能量在各组分之间的正常流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其中,生境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础,生物群落的多样化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

阅读全文

与个体的生物性需要包括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