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如何对微生物的污染进行控制

如何对微生物的污染进行控制

发布时间:2022-07-14 08:07:57

A. 如何有效检测和控制微生物污染

可以采用快速测菌片针对加工现场槽液,生产用水和设备的微生物污染水平进行评估。使用迈肯快速测菌片在现场直接对样品进行检测培养,然后和标准图谱对比判断其污染水平。

MYCOUNT®COMBI快速测菌片

❖24小时显示菌落数量

❖可以随身携带,常温储藏

❖准确检测小于10∧2数量级菌落

当微生物污染水平超标情况下,现场维护人员需要针对细菌和真菌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建议采用复配型的防腐防霉剂进行杀菌处理。例如针对细菌问题,添加异噻唑啉酮(卡松,BIT,MIT)和缓释甲醛(BK,DMDMH等)类型的成分,快速降低细菌菌落数量。如果槽液中出现大量的真菌污染,建议采用BBIT,OIT,吡啶等抗真菌剂进行处理。在第一时间控制微生物污染水平,同时添加适量有机胺调整槽液pH值,稳定的pH可以有效协助金属加工液防腐防霉的效果。

根据现场微生物污染菌落情况,在浓缩液配方中采用复配型杀菌剂,采用不同杀菌机理的杀菌剂成分,有效避免槽液中可能出现的耐药性菌株。同时配方还需要考虑工人皮肤刺激性,客户对杀菌剂的法规要求。目前配方中主要使用的杀菌剂分为两大类,分别为无甲醛和缓释甲醛类型。其中无甲醛类型杀菌剂包括BIT、MIT、MBIT、BBIT、OIT等异噻唑啉酮衍生物;缓释甲醛类型包括BK、MBM等成分,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杀菌作用机理,可以配合使用从而降低单位用量,除了考虑以上因素,不同配方体系中采用不同的防锈,表活成分,因而其生物稳定性会有很大差异,可以通过迈肯微生物实验室的防腐挑战实验针对不同的配方体系,进行性能对比,确定量身定制有效的复配杀菌方案。

B. 在口服液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微生物的污染

在生产车间内,用裸手触碰增健的生产物料是明令禁止的行为,员工进入洁净区必须先给手消毒并带上手套,换上洁净的装备,保证“无尘室”里纤尘不染。

除此之外,对温度、湿度也是严格把控,车间内的温度需控制在18℃~26℃之间,湿度控制在45%~65%,增健口服液的生产车间内还配备了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对洁净区内的温湿度、压差、尘埃粒子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每瓶增健口服液都在洁净的环境下生产。

在高标准、严要求的生产环境下,增健口服液的品质才得以保障;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无限极一直备受消费者认可的原因。
整个生产过程中,从原料进厂,经过多道工序制成产品,各种格言的因素都会引起一次污染。一、原料

化妆品使用原料的种类繁多,来源各异,大多数化妆品原料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如果这些受微生物污染的原料,不经过处理直接用于化妆品生产,必然会造成化妆品严重的一次污染。

易引起微生物污染的原料包括天然动植物成分、碳水化合物和苷类、蛋白质及其衍生物、天然胶质和水溶性聚合物、粉体、色素、离子交换水、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等。油脂、高级脂肪酸和脂肪醇、醇类、酯类、香料、浓表面活性剂、多元醇类、酸、碱等受污染程度较少。

有些原料在制造过程中无法灭菌、就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事先灭菌处理,如一些粉体可实现用气体灭菌或射线辐照灭菌,在化妆品和制药工业中常用加热灭菌、微滤灭菌。需要加热配制产品,如加热至85-90℃,保持20-30min,可灭除绝大部分细菌(芽孢菌除外)。

C. 如何对无菌制剂生产车间微生物污染进行控制

如何对无菌制剂生产车间微生物污染进行控制
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原则:
1. 了解污染源
对药品生产全过程可能造成污染的来源,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从而设计一个完好的生产工艺,制定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从各个环节采取消毒和卫生措施来防止微生物污染,使产品达到所要求的卫生学质量,包括稳定性及各种微生物参数。
2. 进行微生物监测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应按GMP要求不断进行各项微生物卫生学监测。例如:对洁净室空气中的浮游菌、沉降菌的监测;对无菌设备清洁灭菌的验证;对非无菌药品进行细菌和活菌数测定和病原菌的限制性检查等。

药品生产人员卫生注意事项:
新进人员的健康检查:药品生产企业在招收新职工时,一定要对新职工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要确保新进厂的职工不患有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另外还要根据新进职工安排的具体岗位性质再确定其它具体检查的项目。
建立生产人员健康档案:药品生产企业应对职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以便于检查、了解、追踪个人健康好坏的状况

培养药品生产人员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勤洗手、勤剪指甲
定期洗澡、勤理发
勤换衣服、勤洗工作服
在生产区内做到三个严禁 :禁止吃东西、禁止吸烟、禁止大声喧哗

洁净区生产人员要求:
1. 鞋的净化:可使用一种地垫,它具有粘性表面,能杀灭细菌并经抗静电剂的处理,可除去人员脚上的尘粒。
2. 工作服的净化:工作服的使用,可沉积吸附大量微生物和不清洁物,衣服本身也会散发纤维屑,故应经常清洁、灭菌。
3. 手的净化:手是交叉污染的媒介,要教育生产人员警惕对产品的污染。用消毒皂和流水洗。
4. 头罩:头罩必须把全部毛发遮住。
5. 口罩:常用的口罩由4~6层纱布制成。带口罩一定要遮住口、鼻;不能带潮湿的口罩;使用不能超过4h;不可正反两面使用。

洁净区工作人员要尽可能少而精,只有工作需要时才能进入;
操作人员在洁净区动作尽量要缓慢,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人的发尘量;
洁净区的门应关紧,避免不必要的移动,以保持洁净区的风速、风量、风型和风压;
如果是无菌区的话,操作人员的自我约束就更多,要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执行。

D. 洁净室如何对微生物含量控制

对微生物污染的控制,从生物洁净技术的角度而言,有四个原则对进入洁净室的空气充分地进行除菌或灭菌;(如用高效滤器、电子自净气、臭氧发生器等)使室内微生物颗粒迅速而有效地吸收并被排出室外;(换气次数及最佳的进风口与回风口的设计)不让室内的微生物粒子积聚和衍生(气流组织形式及合格的净化装修);防止进入室内的人员或物品散发细菌,如不能防止,则应尽量限制其扩散.在上述原则中:两项与除菌及灭菌的措施,操作及管理有关.而两项与室内气流组织换气次数有关.良好的气流组织可以使这两项内容得以圆满完成.必须指出:洁净室微生物的污染的控制,是严格的管理和限制人员的除菌宇密切关联的.良好的除尘、除菌措施,例如:防尘服、防静电设施等均是生物洁净技术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现代的药品、食品制造业及医疗仪器制造业、生化及细菌培养等为了提高产品品质及安全卫生,就迫切的需要一种特殊的无菌生产空间。而净化工程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些需求,在药品生产中,微粒和微生物是药品生产净化环境环境控制的主要对象。在净化工程中,无尘净化车间通常分为两种生物洁净室和非生物洁净室.生物洁净工程室空气净化系统必须连续运转,非生物洁净工程室使用前空气净化系统应提前4小时开启。检测尘埃粒子用尘埃粒子计数器,在环境卫生清洁后缓冲0.5~1小时之后进行,为避免人为造成的污染,净化工程在进行静态测试时洁净室内仅限两人,注射剂的生产过程中应对关键控制点进行动态监控。净化工程对微生物含量的控制控制洁净室环境中的微生物含量仍然是靠良好的空气净化系统设施,其过滤效率可以达到99.9%~99.99%地滤除空气中的细菌和尘埃。生产中洁净室内温度严格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以破坏有利于细菌的生长条件,加之消毒液的清洁消毒,环境控制效果令人满意。

E. 饮料生产中的微生物污染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在饮料生产过程中,灌装车间的设备管道容器及环境内若有微生物存在,很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从而使得饮料微生物超标,埋下产品质量隐患。对于上述已暴露的质量安全问题和潜在的质量安全隐患,我们可以看出灌装车间的设备容器及环境卫生控制成为整个饮料生产中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关键。如何在洁净环境下灌注,使灌装后灌装容器及空间环境保持洁净以防止再度感染,达到在不加防腐剂、不经冷藏条件下得到较长质保期呢。

1、保障灌装设备的设计便于清洗和灭菌,避免灌装过程中构成二次交叉感染,并将灭菌后的灌装容器在无菌环境下,快速输送到灌装环节,以尽可能减少污染的可能性。

2、饮料容器及管道在使用后会产生一些沉积物,非常容易生长微生物,长期使用后会产生一层生物膜。这些生物膜主要是微生物混合一些杂质长期吸附在内壁上,形成粘性很强的一层膜状物,很难清除掉。生产完成后,需彻底清洗消毒。

3、灌装设备停止运行数小时后再恢复生产时,必须在设备停止运行后立刻对物料管路、料缸、灌装阀等物料通道进行清洗与杀菌,以保证与物料接触位置处于无菌状态。
4、完善制度,加大执行能力,如人员的素质培训、环境卫生保障制度、设备的及时维护等。只有在考虑到每个可能染菌的细节,才能够保障饮料产品的安全、品质及延长产品保质期。

针对饮料制品在灌装过程中易受管道及不洁空气污染、继而发生微生物超标的问题,济南辰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德国原装动态杀菌机--奥克泰士冷雾机。配合奥克泰士杀菌剂,彻底解决饮料在灌装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问题。

奥克泰士--德国原装进口,食品级无色无味无毒无残留型,主要成分为食品级过氧化氢银离子,配合空间、环境、物表等可达到食品企业消毒灭菌的要求。产品经过IFS国际食品标准认证,欧盟EMAS检测认证,ISO900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德国莱茵TUV认证等。由于其独特的作用原理,能够杀灭包括芽孢、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放射菌、分支杆菌、炭疽杆菌、霉菌、酵母菌、沉降菌、浮游菌等200多种微生物。具有杀菌彻底,不产生微生物耐药性,无任何毒性残留,不造成重复污染等特点。

F. 如何控制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及由此引起的腐败

一般情况下有几种方法:首先是减少食品的水分,例如可对食品进行风干或者烤干。其次可以选择高温灭菌。高温灭菌有很多种方法,例如巴氏灭菌。再次可以选择紫外或者放射灭菌,这类仪器比较昂贵,不适于家庭或作坊使用。最后要对灭菌食品做好密封或低温保藏,如用真空包装和低温冷冻。

G. 食品微生物控制方法

一般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由原料自带、环境污染、生产过程不卫生、从业人员不注意个人卫生、储运条件不达标等,应该针对各种情况进行控制。

1.首先要注意原材料的选择与处理,减少微生物的来源。

2.食品工厂应建在远离重工业区,周围不应有农药厂、化肥工厂、垃圾场、粪场、污水坑及大医院等。以免受到废水、废气、废渣和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污染物的污染,对食品加工厂本身的污染物也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3.食品生产的场所,应符合卫生要求,易于清洗消毒,空间可采用空气过滤器,造成洁净的生产环境;保持生产车间四周墙壁、天花板和地面等六面清洁,生产设备应该经常清洗消毒,以减少微生物孳生的场所;严格执行各项生产卫生制度。生产中应注意简化工艺,缩短生产流程,做到生产自动化、密闭化和连续化,尽量减少食品在空间暴露的时间,做到不接触或少接触人手和其他未经消毒的物品,这是降低微生物污染食品,提高食品质量的有效措施;加强用水的管理和处理。

4.食品从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常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体检,以便及时排除患者及病原菌携带者对消费者健康的威胁。从业人员应勤理发、剪指甲、洗手、洗澡,保持个人卫生;工作衣帽、口罩等要经常清洗,保持清洁,特别是操作前双手的清洗和消毒更为重要。

5.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储运食物,防止霉变。

H. 如何控制食品微生物污染求答案

微生物超标是作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是判断其保存能力的指标。食品中细菌菌落总数越多,则食品含有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大,食品质量就越差;菌落总数越小,则食品含有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小。统计发现,导致这些食品不合格的原因包括很多,微生物污染是问题食品主因,一般微生物超标原因是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如:

1、生产设备消毒不到位

2、生产环境消毒不到位

3、包装材料清洗消毒不到位

4、产品包装密封不严、

5、人员消毒不到位(更衣室,工作服等)

6、储运条件控制不当、

7、工器具等生产设备消毒不到位、

8、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

在消毒剂领域,传统的方式包括紫外线灯照射杀菌、药物喷洒灭菌、臭氧、采用初中高效三级过滤方式滤尘等。不可否认在过去的很多年中,他们在之前的食品安全上有着突出的贡献,但随着现在国家监管及食品质量的不断提升,缺点也慢慢体现出来。

紫外线灯照射杀菌:紫外线灯对人体有害,所以只能在静态(无人)的情况下使用,实际生产时为细菌二次污染食品的提供机会。紫外线灯还有一个弊端,有效辐照距离为1.5米,开启时空气中大部分细菌、病毒只是暂时击晕(隐藏在0.6M以下或辐照距离外),并未完全杀死;关闭时,待人、物流动后被击晕的细菌、病毒会反弹,使空气浮游菌数量更高。

药物喷洒灭菌: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因强烈的气化作用,刺激性很强,只能在静态(无人)的情况下使用。多数出口食品企业也不在用喷洒方法灭菌,主要原因是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化学试剂易在食品中残留,对作业人员的皮肤、神经系统、肠胃及呼吸道也有影响,长期容易患毒害性职业病。

臭氧:使用面比较广,其杀菌效果取决于车间湿度及臭氧浓度大小。在静态(无人)的状态下使用,对器具、设备有氧化、腐蚀作用。由于臭氧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危害。

初中高效三级过滤方式滤尘:目前,洁净室无法在食品行业普及(保健食品除外),原因如下:1、洁净室造价高、耗电大、易损耗品更换频繁,运行成本大;2、现有食品企业多为老式厂房,改造成本大,搬迁或重建时则报废。因此,无尘洁净室对诸多企业而言成了一种摆设,一种形象工程,只有上级检查时才开启。

通过以上常用方法比较,得出如下结论:很多企业无法稳定,有效,长期的控制微生物,究其原因就是消毒产品和消毒方案不正确的缘故。因此解决食品微生物超标的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了解客户生产工艺,制定专门的消毒方案和选择一款优质的消毒剂。

奥克泰士作为进入中国5年的品牌,深耕于食品行业,对众多产品的生产流程了如指掌,配合我们独有的消毒方案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奥克泰士己经为超过1000多家食品生产企业解决了食品微生物超标问题。

奥克泰士—德国原装进口,专为食品厂设计,奥克泰士配合空间、环境、物表等可达到食品企业消毒灭菌的要求,近来深受食品企业的青睐。其主要成分是由食品级过氧化氢和银离子组成的复合型溶剂,食品级无色无味无毒无残留型。

产品经过IFS国际食品标准认证,欧盟EMAS检测认证、ISO9001/ISO14001管道体系认证、德国莱茵TUV认证等。由于产品其独特的作用原理,能够快速杀灭包括芽孢、细菌孢子、真菌孢子、放射菌、分支杆菌、酵母菌、霉菌、病毒、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溶血性链球菌、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肉毒杆菌、霍乱弧菌、变形杆菌、空肠弯曲菌、蜡样芽孢杆菌、平酸菌、耶尔森氏菌、阪崎肠杆菌、蛔虫卵等在内的所有类型的微生物。

奥克泰士食品厂专用消毒灭菌剂,是利用消毒剂的质量特性在碱性条件下稳定,在酸性条件下杀菌效果良好的特点,利用德国技术工艺将消毒剂和酸性活化剂分别加工,经总混压片制备的同体速溶性消毒剂.是集消毒、清洗、灭菌三者合一的产品,稳定性好、无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健康安全无副作用,使用非常方便,样品在54℃上储存14天,有效成分降解率达到3.83%,通过测试,奥克泰士的稳定性良好,杀菌效果符合同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规定要求。

I. 肉制品加工企业怎么控制微生物污染

肉制品的微生物怎么预防
一,保持食物的新鲜程度
细菌的繁殖生长,离不开它适合的培养基质,一般情况下,在比较新鲜的食品上面,细菌的菌落个数是很低的,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就会有菌落密度增加的可能,所以说,保持食物的新鲜度,就可以预防细菌的污染。
二,保持保存环境的温度处于细菌不适合的状态
细菌的生长繁殖,首要条件是有合适的培养基质,这个就是我们的食品了,再次是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温度环境,当温度在30度到40度左右的时候,是细菌生长繁殖的最佳温度,而采取降低它的生长繁殖温度,就可以获得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和延缓生长速度。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的冷藏柜,冰箱就是起到了这个作用。
在温度被控制到4摄氏度的环境条件下,绝大部分的细菌都会受到强烈的抑制,细菌的芽孢则失去萌发的条件,而已经萌发的细菌,也会受到温度控制的限制而处于接近休眠状态。所以,食品才能够得到保存和保鲜的效果。
三,如果条件允许,把食物的ph值调到酸性或碱性,就可以获得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使细菌失去培养基质。
具体的方法是,利用面碱加入到粥中,使ph值达到8以上,则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了,细菌的生长繁殖的适宜ph为4.5到6.6左右,当高于此值或低于此值,细菌的生长繁殖则会明显受到抑制。或者加入酸醋,是食品呈现酸性,也不会使细菌获得适合的繁殖基质而达到保存食物的目的。
四,把食物添加盐类,使细菌的细胞渗透压遭到破坏,达到保鲜的目的,这个原理,就是我们使用腌制的方法来控制细菌等的生长繁殖,获得纯正的腌制食品。所以,添加盐类,是可以有效的防止细菌等污染食品的。把食物中的含盐量控制在波美18度左右,就会达到此目的了。

J. 如何防止微生物感染人体或污染环境

谈如何预防微生物污染食品 ----采用合理杀菌措施 提高食品卫生质量近年来,微生物超标多次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食品企业都积极采取控制措施,并制订了严格的工艺流程和消毒制度,但产品中微生物超标的问题仍不时发生。既然采取了多种控制措施,那么,微生物污染问题为何还会不断发生呢?专业从事食品杀菌消毒技术研究的上海尼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周立法先生认为,产生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食品企业在控制微生物的过程中,步入了误区,忽视了动态持续杀菌(也称动态同步杀菌)的重要性;如果采用动态持续杀菌技术,则可有效控制微生物污染、提高食品卫生质量。

为了保障食品不受微生物的污染,食品企业的品控人员通常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控制,即:

1.原辅料控制;

2.加工过程的控制;

3.工艺流程设计;

4.三库控制:原料库、辅料库、成品库;

5.人员卫生控制。

有的企业为了控制微生物污染,不惜投入巨资,重新装修,甚至采用不锈钢吊顶;或是重金聘用海外工程师、劳民伤财,但结果是微生物超标依然超标。目前,在对生产场所进行消毒的过程中,食品企业采用的紫外线照射、化学药物喷洒等几种杀菌消毒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周立法先生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1.紫外线灯照射杀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在食品行业广泛应用。但由于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健康有害,所以,这种方法只能在静态(无人)的情况下使用。而且,用紫外线灯杀菌存在一个弊端,即杀菌距离过短:一般紫外线消毒的有效距离只有1.5米,导致空气中大部分细菌、病毒只是暂时被击晕(隐藏在1.5米以下),并未被完全杀死;关闭紫外线消毒机,待人、物流动后,被击晕的细菌、病毒数量会反弹,又会对空气的卫生质量造成污染。

2.化学药物喷洒灭菌:如过氧乙酸、甲醛等,对微生物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且应用成本低廉。由于化学药物具有强烈的气化作用,且刺激性很强,所以,只能在静态(无人)的情况下使用。现在,多数食品出口企业也不再使用药物喷洒方法灭菌,主要原因是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化学药物会残留在食品中,导致残留量超标;化学消毒剂在杀菌的同时,易与其他有机物发生反应,形成难以被自然环境降解的致癌物质,对操作人员的皮肤、神经系统、肠胃及呼吸道的不良影响很大,长期如此,操作人员容易患毒害性职业病。

3.臭氧:对有害细菌的杀灭有特效,可以减轻车间内的异味,使用面比较广,其杀菌效果取决于车间内的湿度及臭氧浓度的大小,一般都在静态(无人)的状态下使用:因为,臭氧过多释放时,对人体健康有害。另外,过量的臭氧,对食品生产所用的一些工器具、设备,也会产生强氧化和腐蚀作用。由于臭氧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致使人的皮肤起皱、 出现黑斑,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加速衰老,致使孕妇生出畸形儿等危害,故建议用臭氧消毒后,等残余的臭氧分解散尽之后,工作人员再进入车间。

4.采用净化层流初、中、高三级过滤设施:过滤空气中的尘埃、洁净密闭工厂的污染空气;但层流设施本身不具备杀菌功能,杀菌尚需配合大型臭氧发生器。目前,层流净化在食品行业还无法普及(除保健食品企业外),主要原因如下:1)层流造价高、耗电量大、易损耗品的更换费用大,清理维护难,且施工/维护时需要停工停产、不能局部使用。2)许多食品企业的车间多为老式厂房,如使用层流,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改建厂房,且车间重建或搬迁时皆为废弃物。因此,净化层流设施,在很多企业成了一种摆设、一种形象工程,只有在执法部门来检查时,才开启运行。

采用以上几种控制微生物超标的方式,由于在散热间及包装区域,没有采用有效的动态杀菌保障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停留的待包装食品,很容易感染上大量的微生物。已有不少食品企业意识到动态同步杀菌的重要性,可是,他们对动态同步杀菌技术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如何应用。其实,食品加工操作时的动态同步杀菌技术已经成熟,食品企业采用原先手术领域用的的多功能空气消毒设备对食品车间进行杀菌,不但杀菌效果显着,且能炭化空气中的尘埃、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提高车间内的洁净度。

国内的上海尼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NCL空气净化消毒车,就可对食品生产车间进行动态同步杀菌。据悉,该动态杀菌设备工艺灵感来源于暴雨后的空气十分清新,雨水能洗刷掉空气中的尘埃。其原理为:采用洗涤液进入设备的鼻腔,快速洗掉吸入的污染空气,将尘埃洗入洗涤液中;通过压力泵的作用,将尘埃输入自动除尘过滤器,滤尘排污,从而达到自动清除尘埃、洁净空气的功效。此工艺风阻小,且恒定(15-20P),可代替初中效过滤器,不形成二次污染,其称为除尘法。

根据客户需求,在洗涤液中配置生物酶、三氧水、碱水等化学试剂,吸收电机组所散发的热量来保持恒温,迅速中和分解空气中的放射体和气态污染物,其称为中和法。采用铝蜂窝为载体,表面附载一定量的纳米级镍、二氧化钛材料、光催化材料,合成金属光触媒网,在特定的光源照射下,不断地吸附—催化—分解,可清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及有害气体,其称为杀菌法。据上海尼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周立法先生介绍,该公司推出的NCL牌空气消毒设备就是一个尘埃收集运输器,在运输过程中,同步杀灭细菌、病毒,能保证设备长期恒效正常运行。而其他的某些空气净化消毒设备或层流设施纯粹就是一个尘埃和细菌的收集器(吸尘器),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消毒效率会逐渐降低,需频繁更换过滤器材,才能保证工作效果。如采用上海尼那环保公司的NCL-2型消毒设备1台,在200立方米的有人(动态〉车间内,室内空气洁净度可达30万级以上,对空气中的霉菌、大肠杆菌等杀灭率可达99.9%。该消毒设备采用220伏的电源,8小时约用1度电,开机半小时可达消毒效果。为了向更多的食品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上海尼那环保科技公司可免费为食品企业设计净化车间的平面图纸及投建方案。

同时,NCL公司承诺:该公司卖出的消毒设备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经检测的消毒效果不达标,该公司将全额退还客户的货款,以保障客户的利益。食品企业在严格执行工艺流程和消毒制度的同时,若采用空气净化消毒车,可有效控制微生物污染、提高食品的卫生安全质量。

阅读全文

与如何对微生物的污染进行控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