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亩产400公斤!袁隆平团队海水稻开始化推广,海水稻与普通水稻有何区别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的形象化称呼,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其生长地并非海水或海里,而是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海边滩涂是海水经过之地而非海水里。它与普通水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1.生长环境的不同。海水稻生 长在靠近海域的盐碱地带,具有较强的抗盐碱性和抗涝抗倒伏性,而水稻通常指的是淡水稻,也就是生长在平原、山地等淡水区域的品种,抗涝抗倒伏性较差。
㈡ 海水稻又称耐盐碱水稻,它和水稻有什么区别
海水稻的营养成分要远高于普通水稻,富含丰富蛋白质、脂类及钠元素,更能补充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外观样式不同,海水稻的色泽更加透亮,光泽度要高于普通水稻,米粒更加晶莹,蒸煮之后更加饱满。抗盐但又不引起减产副作用的优良基因成为决定转基因技术成败的关键,许多研究致力于从沙漠耐旱植物,或其它耐盐、耐寒、耐热生物中筛选新颖抗性基因,包括促进根系发育和抗倒伏、抗淹没基因。
对祖国的粮食安全来说要多重要有多重要,从科研种粮领域又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若推广到世界,将造福几亿人民。这真是中华智慧的伟大创举,袁老从民生角度是目前造福人类贡献最大的中国人,为袁隆平骄傲
㈢ 利用野生水稻资源培育海水稻,是生物基因多样性的体现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量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故选:A.
㈣ “海水稻”长在海里吗咸吗
海水稻并不是直接用海水灌溉的水稻,而是一类耐盐碱水稻的俗称。在盐碱地上种植后,一般就近取水。用一定盐度的海水进行灌溉,目的是模拟盐碱地环境来选育将来可以在盐碱地上正常生长的水稻。目前耐盐能力达到6%已经是相当高了,现在来讲,除了海洋植物,恐怕陆地植物中没有任何一个可以用海水灌溉的。
关于耐盐碱水稻对的研究,已经有多年的历史,科研人员通过分子育种、传统育种等多种手段,提高水稻耐盐碱性。海水稻研发,还结合了工程技术、生物改良盐碱地等多类型方法,与耐盐碱水稻种植同时进行。
盐碱地种庄稼产量均不高,甚至绝产,海水稻也面临这个困难。这要根据海水稻耐盐碱能力和土地盐碱化的程度来定。种植周期与当地种植水稻是基本一致的。
海水稻的口感不但不差,反而很好。因为生长在盐碱地,生长期长,日照冲突,口味要优于普通大米,跟盐碱地上的水果更甜一个道理。
㈤ 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海水稻”开始产业化推广,到底什么是“海水稻”
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海水稻开始产业化推广,所谓的海水稻就是利用盐碱地种植出来的水稻,据说口感非常的棒,品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根据相关的消息袁隆平团队所研发的海水稻利用10万亩的海水地就能够产出超过400公斤的水稻,而且现在已经得到产业化的推广,并且在示范基地取得很多的成就,就在1月15号的时候,在海南海水稻论坛上就宣布即将签约600万的盐碱地进行种植,而且要将海水倒产要化和商业化,预计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改造很多的盐碱地,使得那些荒滩变成良田。我们都知道盐碱地里边儿的渗透压是非常高的,普通的植物在里边儿根本无法生存也无法种植任何的农作物,但是袁隆平团队就研发了海水稻,他能够抵抗海水的高渗透压在里边儿正常的生长,能够将很多的盐碱地变成良田。
海水稻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袁隆平团队经过很长时间研发得出的成就,海水稻的口感还是非常不错的,在这里我们为袁隆平团队点赞。
㈥ 袁隆平研制出了海水稻,海水为什么可以种植水稻,有什么原理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一直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民以食为天,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大米则是我们的主食之一。
海水稻耐盐性比较强,大概是0.6%~0.8%,适合种在咸淡水交界的出海口三角洲、海边滩涂、低洼盐碱地等地方。不过海水稻偏向于野生稻类型,产量很低,每亩只有200公斤左右。
最基本的经验是需引淡水灌溉进行洗盐,灌溉水的含盐量在0.15%以下,灌水量在1000m3/667m2左右,把土壤含盐量降至0.2%以下。1980年以后滩涂种稻在江苏沿海地带普遍推广,产量高的可达到800~900kg/667m2。淡水洗盐的指标没有变,单产的提高主要是品种改良和推广了水稻叶龄模式为基础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所致。同时将含盐量控制在0.2%及以下,是现有水稻品种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也是淡水灌溉洗盐地开发种稻的必需条件。
㈦ 海水稻是什么
在水稻分类学上并没有“海水稻”这个类别。最早使用“海水稻”一词的是武汉海稻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农业专家陈日胜,其于1986年在我国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城月镇燕巢村海边芦苇丛中发现了一株类似野生稻的水稻品种后,便将其命名为“海水水稻”,后简称“海水稻”或“海稻”,并一直使用至今。
㈧ 海水稻在“咸水”中种出来是不是有咸味儿呢
金秋九月,黄海之滨,一片生长在咸水中的特殊水稻已稻穗累累、压弯枝头。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
水稻本身具有降低盐分的生物作用,是改良种植盐碱地的首选粮食作物。开发利用盐碱地来种植海水稻,对保障世界和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据悉,全球现有9.5亿公顷盐碱地,中国分布1亿公顷,其中2.8亿亩可以开发利用。
㈨ 袁隆平为什么在盐碱地上研究海水稻
因为在盐碱地上研究海水稻可以增加水稻的耐盐碱度,通过杂交技术产生产量更大的水稻品种,而且可以更好的利用盐碱地解决粮食问题。近年来,由袁隆平院士牵头的海水稻研究一直致力于海水稻的研发,通过很多先进的技术研究出来了很多新鲜的品种,并在我国内蒙古等地进行试种。
一、增加盐碱地的利用,解决粮食问题海水稻就是耐盐碱的水稻,一般能够在盐浓度超过0.3%以上的盐碱地生存,而且,产量可以达到每亩300千克。中国地大物博,有很多地方都是盐碱地,很多土壤严重盐渍化。如果发明出来了海水稻,就可以在盐碱地和海洋滩涂上种植,不仅可以解决粮食问题,还可以提高水稻的抗盐碱和抗涝能力。在滩涂中,即使海水会完全淹没水稻,但是水稻也可以正常的生长。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