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生物上的寄生是指什么

生物上的寄生是指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16 15:35:01

⑴ 在生物学中什么叫寄生

寄生(parastisu)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主要的寄生物有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在动物中,寄生蠕虫特别重要,而昆虫是植物的主要大寄生物。 专性寄生必需以宿主为营养来源,兼性寄生也能营自由活动。 拟寄生物(parasitoids)包含一大类昆虫大寄生物,它们在昆虫宿主身上或体内产卵,通常导致寄主死亡。

⑵ 什么叫寄生,什么叫腐生

寄生就是动植物依附在另一生物上生存,动物有螨虫,蛔虫等,植物有桑寄生,菟丝子等。腐生指动植物以腐烂的动植物尸体为生,如蛆

⑶ “寄生”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寄生[jìshēng]

基本解释:①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寄主取得养分,维持生活。如动物中的蛔虫、蛲虫、跳蚤、虱子;植物中的菟丝子。②指自己不劳动而靠剥削别人生活:~阶级ㄧ~生活。

⑷ 寄生是什么什么叫共生

寄生是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

共生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动物、植物、菌类以及三者中任意两者之间都存在“共生”。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

(4)生物上的寄生是指什么扩展阅读:

互利共生可以分为专性互利共生和兼性互利共生。

1、专性互利共生指永久性成对组合的生物,其中一方或双方不能独立生活。如真菌和藻类构成的复合有机体地衣,真菌为 藻类提供一个保护层,藻类为真菌提供糖 。

2、互利共生现象中多数都属于兼性互利共生,其指2种能独立生存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彼此有利,但两者分开后,各自都能正常生活,是一种机会性共生关系 。

如豆科植物与固氮菌之间的关系,在贫瘠土壤中,豆类植物从其根部形成结节的细菌的固 氮活动中获得营养,但当土壤氮水平较高时,豆类植物在没有该菌的情况下也能很好生长。

⑸ 寄生是什么

parasitism

许志刚、郑小波

一种生物依赖另一种生物提供水分和养分而生存的现象。提供水分养分的生物体称寄主或宿主(host),依赖寄主才能生存的生物称寄生物(parasite)。寄生物与寄主的关系为寄生与被寄生的关系。

寄生性

寄生物为了自身生长发育而必须从活体寄主的组织或细胞中获取生活物质(水分、养分及其他物质)的生物特性。寄生性是病原物必须具备的第一属性,但不同于病原物的致病性,致病性是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或为害能力,是病原物的第二属性。在不同的病原物中,寄生性有一定程度的分化,通常可分为专性寄生、兼性寄生和兼性腐生等三类。

专性寄生

寄生物在自然条件下必须寄生在活的寄主上才能生长发育。一旦离开寄主活体,就不能生长繁殖,甚至不能存活,这类寄生物称为专性寄生物(obligate parasite)。常见的类菌原体、类细菌、白粉菌、霜霉菌和所有的植物病毒都属于专性寄生物。专性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能力很强,但对寄主的毒害作用或破坏性较小、较慢,因为寄主组织或细胞的死亡对专性寄生物是不利的,这也是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结果。专性寄生物侵染寄主后,首先分泌某些酶类,破坏寄主的防御机能,建立亲和性组合,从寄主细胞中吸取部分营养物质,或者参与代谢,在寄主细胞内编码合成部分寄生物的部件,组装成寄生物,如噬菌体,但寄主细胞仍保持它自身生理活动的部分功能而不死亡。这种相互共存共容的状态可维持较长时间,直到侵染后期这种平衡关系才被破坏。在死亡的寄主细胞中,专性寄生物一般随之失去活力,只有一部分专性寄生物,如霜霉菌或白粉菌,可以产生休眠孢子(如卵孢子或子囊孢子等)以渡过不良环境条件。营专性寄生的生活方式又称专性活体营养性(obligate biotroph)。专性寄生物的寄主范围一般较窄,仅限于某一种植物,但也有些专性寄生物,如烟草花叶病毒,其寄主范围非常广,能侵染几十个科的不同寄主。

兼性寄生和兼性腐生

寄生物既可以在寄主活体上营寄生生活,也可以在死体或有机质中营腐生生活,兼具有寄生和腐生能力的寄生物,一般统称为兼性寄生物(facultative parasite)。绝大多数的植物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如麦类赤霉病菌,茄青枯病菌等,在条件适合时可侵染寄主,并营寄生生活,当寄主收获以后,在寄主的残体或其他有机质中营腐生生活,又称为兼性活养性(facultative biotrophism)。兼性寄生物的生活方式,如以寄生为主,腐生次之,或寄生的时间长,腐生时间短的,称为兼性寄生;相反,如以腐生为主,寄生为辅的则称为兼性腐生。事实上,一种具有兼性腐生能力的寄生物,就是兼性寄生物,很难也无需判断是否以寄生为主。有些病原真菌,如甘薯黑斑病菌,在接触寄主细胞时,首先分泌毒素杀死活细胞,然后伸出菌丝或吸器到被杀死的细胞中吸取养分,而不能直接从活细胞中吸取养分,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兼性死养性(facultative necrotrophism),或死体营养性(perthotrophism),它们仍属于兼性寄生物。

兼性寄生物在土壤中存活时间不同,有的可存活多年仍保持一定的种群密度,有的只能存活较短时间,种群密度即逐渐下降。前者称为土壤习居生物,如茄青枯病菌(P.solanacearum),后者称为土壤寄居菌。两者的差异主要是在土壤中的适应能力和营养要求不同,习居菌的适应能力强,对营养要求不苛刻,种群密度稳定,繁殖速度也快。

寄生部位

寄生物或病原物在寄主上的寄生部位很复杂。按在寄主体内或体外寄生可分为内寄生和外寄生。寄生在寄主组织或细胞内部的,称为内寄生。如病原细菌,所有的病毒和少数真菌;有的病原物大部分子实体留在寄主体外,只有少数或部分留在寄主体内,如白粉菌、半穿刺线虫等,完全存活在寄主体外的称外寄生。如矛线虫目的寄生线虫,只有在取食时才接触寄主根部刺吸汁液,取食结束后立即离开寄主根部在土中游动,这类线虫特称为外寄生线虫。

按照寄生物寄生在植物器官的位置区分为茎(叶)寄生和根寄生等。如列当、独脚金等,寄生在寄主的根部,以吸根与寄主根系相连,称为根寄生。菟丝子、檞寄生等在寄主的茎部寄生,称为茎寄生。

此外,按照寄生性高等植物从寄主体内获取生活物质的多少来分,可分为半寄生与全寄生。半寄生物的体内有叶绿素,能营光合作用,合成有机成分,它依赖寄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又称“水寄生”,如樟寄生科的桑寄生和樟寄生等。全寄生物自身没有叶绿素,也没有根系,所有的生活物质全部依赖寄主提供,是典型的完全寄生,如无根藤、菟丝子和列当等。

超寄生

在寄生物上营寄生生活的一类生物,又称重寄生,如寄生在菟丝子茎上的炭疽病菌、寄生在檞寄生上的重寄生,寄生在植物病原细菌上的噬菌体和蛭弧菌等,由于它们的寄主是植物的寄生物,因此,寄生在寄生物上的生物可视作为寄生物的天敌,可用作生物防治的材料。

腐生

寄生物从死亡的无生命的有机体上获得养分的生活方式称为腐生(saprophytism),营腐生生活的生物称为腐生物(saprophyte),它们不具备从生物活体内获取养分的能力。

共生

两种生物相互依赖,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现象。它是生物界进化的一种特殊现象,又称共栖。相互间彼此依赖,互相帮助,比单独生活时更有生命力或更有竞争力,有些甚至在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上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新的结构,称为共生体(symbiont)。已知一些微生物可以和高等植物共生,也有一些是不同的微生物间共生。在共生体中,如对双方都有利的称为互惠共生,如对一方有利,另一方获利较小,称为偏利共生。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共生现象,在根瘤菌刚侵染大豆根部时,细菌刺激根部形成瘤肿,吸取寄主的养分,随后逐步固定空气中游离的氮而输给寄主使用,这是由寄生向偏利共生最终向互惠共生的发展过程。植物的菌根也存在一种共生关系,已知有200多种植物可形成菌根,大多为木本植物,形成菌根的真菌大多为担子菌,少数是子囊菌。

⑹ 什么是生物寄生

寄生一、寄生的概念
寄生(parastisu)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
二、寄生物的多样性
(1)微寄生物(Microparasites),在寄主体内或表面繁殖。
(2)大寄生物(Macroparasites)在寄主体内或表面生长,但不繁殖。
主要的寄生物有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在动物中,寄生蠕虫特别重要,而昆虫是植物的主要大寄生物。
专性寄生必需以宿主为营养来源,兼性寄生也能营自由活动。
拟寄生物(parasitoids)包含一大类昆虫大寄生物,它们在昆虫宿主身上或体内产卵,通常导致寄主死亡。
三、传播方式
寄生物可以横向传播(在种群个体之间),或在少数情况下,以纵向传播(从母体到后代)。横向传播或直接或间接,由传播媒体或中间宿主做中介。有时候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经过另一种而“偶然”获得。
四、寄主对疾病的反应
脊椎动物被微寄生物感染后会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这种反应有两种明显成份:
①细胞免疫反应,吞噬细胞(如白血细胞-T淋巴细胞)攻击并吞没病原体细胞。
②B-细胞免疫反应,以特定蛋白(或抗体)的生产为基础,由B淋巴细胞结合到病原体表面。如果再次遭遇同样病原体(或抗原),免疫记忆会快速生产特异抗体,提高免疫力。
③行为对策(behavioral strategies)对降低寄生水平也很重要。许多脊椎动物具备整理行为,有效地去除外寄生物。
植物和低等动物在受到感染后也能提高免疫力,但没有脊椎动物那样复杂的特异性。例如,烟草植物的一片叶子被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后,会提高整个植物体的防御性化学物质水平,从而增加对多种病原体的抵抗力。食草作用也会引起类似反应。
五、寄生关系的起源和进化
寄生和互利共生都是历史上形成的生物之间在空间上和食物上的联系。寄生关系的起源有三条途径:
1、由空间联系发展到食物联系。先有简单的共栖,再过渡到宿主体上,进而进到体内共栖,不同程度的共栖为发展营养联系建立基础。食物联系可能开始时只是一种对一方有利另一方无害的偏利共生。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一方依赖于另一方体液来维持生活,即发展为寄生关系;也可能双方彼此利用代谢产物,发展为互利共生关系。
2、通过捕食过渡到寄生。在自然界中尚保存过渡的痕迹。例如欧洲蛭纲中的平扁舌蛭(Glossiphonia complanata)是营自由生活的捕食者,整个地吞食小无脊椎动物;黄蛭(naemopis)在吞食小动物时和平扁舌蛭一样,但对大动物的攻击和吸血是暂时性的。居住在灌木丛中的山蛭(Hameadipsa)不再采用其它营养方式,而只依赖不时吸吮宿主血液的专性、暂时性寄生生活。尺蠖鱼蛭(Piscicola geometrica)的全部生命活动均在鱼的体躯上,只在繁殖期离开宿主。
3、第三条途径是未来的宿生物偶然的潜入体内,虽然寄主体内是暂时的生活地点,但对寄生物十分有利,成功为兼性寄生物。寄生关系从上述共栖、捕食和偶然寄生三条途径产生后,可以往不同的方向演化。寄生物和宿主的协同进化,常是使有害的“负作用”减弱,甚至于演变为互利共生关系。宿主和寄生物的协同进化可能有三种模式:
1、相互攻击性模式
2、精明寄生性模式
3、早期互利型模式,宿主和寄生物都进化产生互利的特征,以致能加强相互间的持续存在,这是一种由寄生向互利共生的模式发展。

这种寄生也称为真性寄生或真正寄生(euparasitism);以及可以营寄生生活,也可以营独立生活的条件寄生或非专性寄生或兼性寄生(facultative Parasitism)。其中,全部生活史都营寄生生活的又可分:始终在同一个寄主上寄生的称为固主寄生(stationary parasitism):在发育过程中必须有两种以上的寄主的寄生,称为转主寄生(heteroecism),在这种情况下而把对后一寄主变更称为寄主转换(host alternation)。又根据仅在生活史的某个阶段营寄生生活的,称为暂时寄生(temporary parasitism)。此复可分为幼虫期寄生(xenosite)、成虫期寄生(notosite)、寄生期不定(planosite)等多种类型。还把有关的高等寄生植物区分为:营养完全依赖于寄主的完全寄生(holoparasitism)和本身具有叶绿素但又能寄生的半寄生(hemiparasitism)。另外根据寄生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离开寄生就完全不能生活的无条件寄生或专性寄生(obligatoty parasitism

⑺ 什么是腐生、寄生、共生

腐生:生物体获得营养的一种方式。凡从动植物尸体或腐烂组织获取有机物维持自身生活的生物叫“腐生生物”。大多数霉菌、细菌、酵母菌及少数高等植物都属“腐生生物”。

寄生: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主要的寄生物有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

共生: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动物、植物、菌类以及三者中任意两者之间都存在“共生”。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

(7)生物上的寄生是指什么扩展阅读

常见腐生生物:

蘑菇、香菇、木耳、银耳、猴头、灵芝等都是典型的腐生生物,它们大都生活在枯死的树枝、树根上或富含有机物的地方。

常见寄生生物:

蛔虫、丝虫、三化螟虫和一些细菌、病毒等。在它们的生命活动过程中,除了消耗寄主的营养物质以外,有些还毒害甚至破坏寄主的细胞、组织,使寄主受害生病甚至死亡。

常见共生生物:

在陆地环境,有一种鸟以擅长捕食鳄鱼身上的寄生虫而出名,而鳄鱼也欢迎鸟类在身上寻找寄生虫、甚至张大口颚以利鸟儿安全地至鳄鱼口中觅食,对鸟来说,这不仅是现成的食物来源,也是一个很安全的环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腐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寄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共生

阅读全文

与生物上的寄生是指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