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地形对生物有哪些影响

地形对生物有哪些影响

发布时间:2022-07-18 05:46:55

❶ 请举例说明我国不同的地形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造格架。而外营力(流水、风力、太阳辐射能、大气和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地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
地貌的物质组成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流水地貌中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由颗粒较细的泥沙构成,土壤肥沃,对农业生产特别有利。黄土地貌是由深厚疏松的黄土构成的,土层厚,持水性好,耕性好,富含钙、磷等矿物养分,适合农作物生长。黄土高原历史上曾经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由于黄土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喀斯特地貌的土层薄、肥力低,对农业生产很不利。
不同海拔高度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不同。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影响着工程的施工条件和使用效益。如已顺利通车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在长达1142千米的线路上,约有85%的路段平均海拔超过了4000米。由于海拔高,施工条件十分恶劣。高寒缺氧、多冻土、生态脆弱是当时制约青藏铁路建设的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在海拔较低的临水地区,由于地下水埋深都比较浅,施工中容易发生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等问题,增加了施工难度和防潮、防盐碱的费用。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1-01-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❷ 地理,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1、水分和热量——高温多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

2、自然环境复杂——气候复杂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水域环境复杂,水生生物丰富;地形复杂,起伏大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

3、环境变迁与突发事件——如地质时期的冰期导致多样性减少;陨石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变化导致食物缺乏等。

4、天敌与外来物种的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5、人类活动的破坏与干扰——最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滥捕滥猎、人类的生产和活动及污染排放破坏生态环境(如食物链的破坏、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动物食用被污染的食物等),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2)地形对生物有哪些影响扩展阅读: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首先,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我们的食物全部来源于自然界,维持生物多样性,我们的食物品种会不断丰富。人民的生活质量会不断提高,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

(2)生物多样性还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生物多样性在大气层成分、地球表面温度、地表沉积层氧化还原电位以及pH值等方面的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为21%,供给我们自由呼吸,这主要应归功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地球早期的历史中,大气中氧气的含量要低很多。

(4)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将有益于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便永远不可能再生。如今仍生存在我们地球上的物种,尤其是那些处于灭绝边缘的濒危物种,一旦消失了,那么人类将永远丧失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对于人类后代,对科学事业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❸ 喀斯特地貌给动植物带来的影响

找来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粗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1、对植物的影响:喀斯特生境有其独特的生态学特征,基岩裸露,生境的保水性差,富钙。植被生长环境相对严酷、恶劣,环境对植物生长的选择限制作用强,因此,喀斯特区发育的植被主要为喜钙、耐旱、石生的物种,每一种植被类型都是长期与环境作用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2、对动物的影响:喀斯特地貌并非都是缺水少土、岩石裸露之地,如在中国南方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因其特殊的地貌类型也能发育植被,并且形成了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内较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这些森林中还栖息着众多动物,这是世界上较罕见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保存了全球同纬度地带上覆盖面积最广大、连续分布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因此动植物区系相对复杂、特有性强。区内复杂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地理条件成为许多古老植物的避难所,并且分布众多的珍稀濒危物种,在许多洞穴中还孕育了奇特的洞穴生物。“中国南方喀斯特”得益于不同喀斯特发育背景、不同小气候类型、不同地势、多样化生境和喀斯特生境演替系列,为珍稀濒危、特有物种、孑遗物种提供了良好的保存和分化发育场所。

❹ 地貌在变化过程中对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和其他生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在创造地貌和改变地貌的过程中,即风化、腐蚀和沉积等过程中,人类存在所造成的影响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然后人类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人类的生产,居住、交通出行,甚至生活习惯都会随着当地的地质地貌变化也随之改变,最明显就比如说黄土高原上的窑洞,由于植被消失,人们开始迁徙改变居住环境,直接挖图造窑洞居住。

❺ 地形对生物的作用因素有哪些

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例如生物能够生长发育,是依赖于气候、地形、土壤和生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❻ 地表变化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1.作用形式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风化作用: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和生物作用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作用所产生的风化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
(2)侵蚀作用:风力、流水、冰川、海洋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的破坏作用,作用结果使地表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使沟谷、河床加宽加深,坡面破碎;并能形成岩溶、冰斗、角峰、U形谷、海蚀等地形。
(3)搬运作用:风化、侵蚀的产物,被风、流水、冰川、海浪等转移,离开原来的位置。
(4)沉积作用: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随着风速、流速降低,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物质逐渐沉积下来。主要沉积地形有三角洲、冲积平原、沙漠、黄土、冰碛地形等。
(5)固结成岩作用:沉积物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化学的变化和发行变成坚硬的岩石。
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①按照自然规律改变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例如,填海造田、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绿化沙漠等。②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地表形态。例如,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等。

❼ 地貌对生物的影响

群落的结构特征在水平方向常呈镶嵌分布,影响因素之一是地形的变化

❽ 简述地形因子的生态作用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常直接作用于个体和群体,主要影响个体生存和繁殖、种群分布和数量、群落结构和功能等。各个生态因子不仅本身起作用,而且相互发生作用,既受周围其它因子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其它因子。
一般将生态因子分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大类。非生物因子包括温度、湿度、风、日照等理化因素;生物因子包括同种和异种的生物个体。前者形成种内关系,后者形成种间关系,如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等。H.S.史密斯将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非密度制约因子两类,前者主要包括寄生物、病原微生物、捕食者和竞争者等生物因子。它们的作用随种群密度而变化,例如密度升高,病原微生物流行加速。非密度制约因子主要指非生物因子,较典型的是气候因子,其作用一般不随密度升降而变化。 生物生存于特定生境中,受多种因子的综合影响,但往往只有一两种因子起主导作用,称限制因子或主导因子。1840年德国农学家J.von李比希注意到,田间作物收获量的多少常决定于某种最低量的基本养分,这一原理被称为最低量律。

后来最低量律被扩大到包括植物和动物的各种环境要求。另一方面,某种生态条件(物质或能量)太多也同样起限制作用。一般说来,生物对于大多数生态因子有一定的耐受极限耐受上限和耐受下限。1913 年美国动物学家 V.E.谢尔福德曾把这一概念称作耐受原理,即某类生物的多度或分布被超过该生物所能耐受的限和最低限的因子所控制。

分类
生态因子的类型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不统一。简单、传统的方法是把生态因子分为生物因子(biotic factor)和非生物因子(abiotic factor)。前者包括生物种内和种间的相互关系;后者则包括气候、土壤、地形等。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分为以下五类:

气候因子
气候因子也称地理因子,包括光、温度、水分、空气等。根据各因子的特点和性质,还可再细分为若干因子。如光因子可分为光强、光质和光周期等,温度因子可分为平均温度、积温、节律性变温和非节律性变温等。

土壤因子
土壤是气候因子和生物因子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结构、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物等。

地形因子
地形因子如地面的起伏、坡度、坡向、阴坡和阳坡等,通过影响气候和土壤,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

生物因子
生物因子包括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如捕食、寄生、竞争和互惠共生等。

人为因子
把人为因子从生物因子中分离出来是为了强调人的作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带有全球性,分布在地球各地的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受到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

生态因子的划分是人为的,其目的只是为了研究或叙述的方便。实际上,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并不是单独的,而是相互联系并共同对生物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生态因子分析时,不能只片面地注意到某一生态因子,而忽略其他因子。另一方面,各种生态因子也存在着相互补偿或增强作用的相互影响。生态因子在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生活的同时,生物体也在改变生态因子的状况。

❾ 一 举例分析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形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大中小地形各举一

山体尺度上,群落地上生物量受地形因子影响的顺序为海拔>坡向变率≈坡度变率≈坡度;利用坡向作为划分条件将山体尺度缩小为坡面尺度后,东、西两个坡面群落地上生物量受坡向变率的影响最大,南、北坡则分别受海拔和坡度变率的影响最大,其中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在东坡随坡向变率的增大先减少后增加,西坡随坡向变率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南坡随海拔的上升而增加,北坡随坡度变率的增大先不变后减少;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空间格局在山体尺度和坡面尺度上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特征。

❿ 地貌在变化过程中对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和其他生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除了科学书上的,快快快很着急

地貌在生活当中起到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地壳的变迁导致地震火灾的发生。

阅读全文

与地形对生物有哪些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