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分子生物学里的通读什么意思

分子生物学里的通读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7-19 12:16:39

① DE NOVO在分子生物学里作何解释

“从头”的意思,也就是from the beginning的意思。比如De novo synthesis of complex molecules from simple molecules in biochemistry,就是从头合成的意思。

② 分子生物学题目~高手进啊

衰减作用如何调控E.coli中色氨酸操纵子的表达? --类型:问答题

--答案: 答: 衰减作用根据tRNATrp的数量去调节Trp操纵子的表达,而tRNATrp的数量又取决于细胞中Trp的水平.Trp操纵子mRNA前导序列很长,包括了编码一个长14个氨基酸的多肽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包括一个AUG起始密码和一个UGA终止密码)。这个多肽含有两个相邻的Trp残基,因此色氨酰-tRNA对前导肽的翻译是必不可少的。衰减作用发生的必要条件是:(1)翻译产生前导多肽;(2)转录和翻译的偶联。这样,当RNA聚合酶转录前导序列的同时核糖体就紧接着结合到新生的mRNA上翻译产生前导肽。mRNA的前导序列包括两对相似的反向重复序列(图A7.7中用1,2,3和4表示)。序列2与序列1和3部分互补,这样1+2或2+3或3+4或1+2和3+4都能通过碱基配对形成茎环结构。 由序列3和4配对形成的茎环结构与Trp操纵子的终止子基本相同。和终止子一样,在其茎的3’一侧具有7个连续的U形成的尾巴。当形成这种衰减子结构时,它就能像终止子一样使转录终止。注意到两个Trp密码位于序列1内,而且前导肽的终止密码在序列l和2之间。这样,如果色氨酸的量是充足的,那么,tRNATrp的含量也能够使前导肽的翻译进行到终止密码UGA。结合的核糖体覆盖了l和2两个区域,这样1和2、2和3两个序列就不能形成茎环结构,这就使3,4两个序列形成衰减子环并起到终止子的作用,导致RNA聚合酶分子脱离DNA模板。另一方面,如果色氨酸缺乏,那么存在的色氨酰-tRNA也很少,导致核糖体停止在两个Trp密码之前,这样核糖体仅盖住区域l,并在序列4被转录之前,序列2和序列3形成茎环结构。这个结构的形成阻止了序列3与序列4形成终止子结构。于是,出现通读,切操纵子的其他部分被继续转录。事实上,是mRNA上核糖体所在的位置决定mRNA的二级结构和衰减作用是否发生。

参考:
http://blog.163.com/guoyanyunyan_001/blog/static/431632872007102612713855/

启动子是DNA链上一段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并能起始mRNA合成的序列,它是基因表达不可缺少的重要调控序列。没有启动子,基因就不能转录。原核生物启动子是由两段彼此分开且又高度保守的核苷酸序列组成,对mRNA的合成极为重要。启动子区域:

(1)Pribnow盒,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5—10bp,一般由6~8个碱基组成,富含A和T,故又称为TATA盒或—10区。启动子来源不同,Pribnow盒的碱基顺序稍有变化。

(2)—35区,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35bp处,故称—35区,一般由10个碱基组成。

启动子有强弱之分,虽然原核细胞仅靠一种RNA聚合酶就能负责所有RNA的合成,但它却不能识别真核基因的启动子。为了表达真核基因,必须将其克隆在原核启动子的下游,才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被转录。在原核生物表达系统中,通常使用的可调控的强启动子有lac (乳糖启动子)、trp (色氨酸启动子)、PL和PR(λ噬菌体的左向和右向启动子)以及tac(乳糖和色氨酸的杂合启动子)等。

保守序列-
遗传物质里的片段
极少发生突变
而且在不同生物中广泛存在

③ 分子生物学入门的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我觉得目前国内的《分子生物学》应该改名叫《遗传分子生物学》
而《生物化学》应该改名叫《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
我认为入门必读还是:(不要贪多搞一大堆,当然看不懂的还是要去查,这一本就够折腾好几年的了)
以《生物化学》王镜岩为主
最好一上来你就背,就像我们小时候被古诗一样,不要看,据我所知,就算是你生化看个几遍,到头来还是忘得一干二净。
辅以:
《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大学物理
其实学生物看书是最头疼的,还不如去网上找一些视频看,书本上的内容可能你看几天都看不懂,但是看看动画和视频几分钟就了然于心。
反正我有时候是通读那样子看不进书的,作者的文笔水平有限,我又半天看不懂,最后就是从入门到放弃。
再说要描述一个生物过程,最直观精确的方式就是视频,文字描述有时候不是那么好的,所以我有时候和别人开玩笑说,我们学生物全靠想象力。
而且对于初学者,上来就英文课本,多半也是选择放弃,那些推荐英文书籍的,虽然那些书都是经典,写得也比较好,但是那些多数都是到博士硕士,长期看一些英文文献之后,英语水平很好,积累了相当一部分的生物专业英文单词之后再去做得事。
学计算机我也不喜欢上来就读文档,读个卵,一读我就在想这要读到猴年马月去啊!所以果断放弃,上来先找几篇入门的博客看了再说,等我玩熟了在文档里面深究。

④ rb在分子生物学里是什么意思

RB基因,是第一个发现的抑癌基因。

⑤ 想问学生物学的时候,学那些分子生物学里的很多蛋白质有什么用

生物学现在普遍宽口径学习,也就是小至分子生物学,大到生态学都是生物学系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而分子生物学中重要的物质就是蛋白质,它是基因表达的产物,不论从形成生物表征到倒推基因,都有重要作用。希望采纳。可追问~

⑥ 考研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区别在哪里

生物化学更注重分子后期的一些工序,例如代谢途径、蛋白的结构等;分子生物学更注重分子水平的介绍,例如DNA的结构、翻译的过程等;这两者是有共通点的,知识有交叉。而生物信息学主要是利用软件对各种生物结果进行分析,例如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比对等,通常来说,生物信息学更难。

⑦ 高中生物怎么学习高考前辈帮帮我怎么学习高中生物!具体介绍!

这个网站挺不错的我们的老师建议我们来的
http://www21.iustudy.com/

生物学习方法

基本方针
1.生物是正确了解身体,学习人和环境(植物,动物,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科目。
2.不要盲目记忆,跟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理解。
运用方案
1.仔细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
1)根据每单元的学习目标,联系各个概念进行学习。
2)不要只记忆核心事项,要一步一步进行深入的学习。
3)要正确把握课本上的图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2.把所学的内容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
3.把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互做比较,确实理解整理后再记忆。
4.把内容用图或表格表述后,再进行整理和理解。
5.实验整理以后跟概念联系起来理解。
(把握实验目的,把结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较,找出差距,并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
* 正确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直接观察了解各生物的特征。
* 养成写实验观察日记的习惯。
6.以学习资料的解释部分和习题集的整理部分为中心进行记忆。
7.根据内容用不同方法记忆。
1)把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整理进行记忆。
* 把想起来的主题不管顺序先随便记下来。
* 把中心主题写在中间位置。
* 按照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用线或图连接起来完成地图。
2)利用对自己有特别意义或特殊意思的词进行记忆。
3)同时使用眼睛、手和嘴、耳朵记忆。
8.不懂的题必须解决。
(先给自己提问,把握自己具体不懂哪部分后再请教其他人。)
9.通过解题确认所学内容。
1)整理做错的题,下次考试前重点复习。
2)不太明白的题查课本和学习资料弄清楚。
3)以基本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的顺序做题,理解内容。
其他
1.时间比较宽松的时候,如假期可先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开始重点学习。(相联系的部分也能培养兴趣)
2.平时利用网络全书查找不懂的事项。

也谈生物学习方法
一百中学 刘强
众所周知,生命科学是二十一世纪发展最快的科学,而且生命科学将成为将来决定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最为重要的科学制高点。学好生命科学,对于同学们在将来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在中学阶段,我们如何才能学好生物学呢?
下面向同学们介绍一下生物学的学习方法。
一、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

同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对于大家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要素同学们已经一清二楚,比如:数学中的未知数 X 和加减乘除运算,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既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二、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如:关于 DNA ,我们会分别在“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三个地方学到,但教材中在三个地方的论述各有侧重,同学们要前后联系起来思考,既所谓“瞻前顾后”。在比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时,我们会学习许多细胞器,那么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有何异同呢?这需要大家做一下比较才能知道,既所谓“左顾右盼”。
三、深刻理解重点知识,读书做到“六个 W ”
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大家要深刻理解。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读书时要时时思考“六个 W ”,这六个 W 分别是: Who (谁或什么结构)、 What (发生了什么变化或有什么)、 How (怎样发生的)、 When (什么时间或什么顺序)、 Where (在什么场所或结构中发生的)、 Why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大家在思考中经常将这六个 W 连起来思考肯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除了上述三点以外,同学们还要坚持在学习中不断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我相信用辛勤的汗水和科学的方法一定可以换回优异的生物学习成绩!

生物学习方法

不少人认为学习生物学只是记一记,做做题,应付考试很容易。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学习生物,单靠死记是绝不可能学好的。必须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有可能真正学好生物。
1.掌握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①外有双层膜,将其与周围细胞分开,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区域内进行;②内膜向内折成嵴,扩大了面积,有利于基粒、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使各步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③内膜围成的腔内有基质、酶;④基粒、基质、内膜上的酶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应所需,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也要遵循认识规律和大脑活动规律。如人的认识都是由浅到深,由少到多,逐步积累,逐步深入的。因此学习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如学习减数分裂过程,开始只要弄清两次分裂起止,染色体行为、数目的主要变化,而不能在上新课时对染色体行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与遗传三定律关系、与有丝分裂各期图像区别等一并弄清。后者只能在练习与复习中慢慢掌握。
2.突破难点。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复杂问题简单化。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识一目了然。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后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如遗传学解题,可将其化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小题,依次解决。
(2)抽象问题形象化。思维越离开具体事物,就越抽象。有些知识,与现实联系少,理解起来困难。这时,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联系起来,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间结构复杂,老师很难讲清楚,但出示一个DNA模型,几分钟即可解决问题。因此,学习生物常常需借助图形、表格、模型、标本、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
3.归纳总结。在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就应该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归纳总结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
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高中生物的“遗传的物质基础”,可以整理成:配子→合子→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性状。
抓联系就是要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点线的纵横关系,由线到面,扩展成知识网络。
抓特点就是抓重点、抓主流,进行归纳总结,不能大杂烩,胡子眉毛一把抓。应将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

1.构建知识网络。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抓住生命基本特征这根主线,理清每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把所学内容有机地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日常生活相结合,此外,还要密切关注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
(1)把握知识的纵向衔接,使知识连成一片。生物知识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第二章生命的基础中,了解生命的物质基础为掌握生命的结构基础作了铺垫,而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结构基础又给理解细胞的分裂打下了伏笔;又如遗传和变异这一章,不知道分离规律的实质根本无法继续学习自由组合规律。
(2)关注知识的横向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立体化。生物学科中的章节之间既有递进关系,也有并列关系,内容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因此,学生要牢牢抓住生命的基本特征这根主线,丰富知识的内涵,扩大知识的外延,把生物知识汇成一张完整的网络。
2.完善理论体系。生物学的理论是大量的,它们贯穿在各个章节之中,如细胞学说、自然选择学说、基因理论、生态平衡理论等,因此,在学习生物学时,除了专用名词概念以外,一些基本理论也是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内容。
(1)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为什么人会有“白化病”、“白痴病”?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为什么说人不是上帝或神创造的,而是从古类人猿进化来的?为什么人类要保护鸟类?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都应当运用正确的理论去合理解释,从而使人们能够自觉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注意理论与生物基本概念的联系。理论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对诸多概念的正确理解上。例如了解内环境自稳态理论的前提是弄懂pH值、体温、血压、血糖、渗透压、氧分压、电解质浓度等;同样,生态平衡理论的运用也离不开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食物链、营养级等概念的掌握。
(3)把握各理论间的联系。生物学各种理论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在广大生物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理论又不断更新、不断充实,使人们认识的生物世界越来越接近真实。所以,学生应该学会把某个理论放在整个生物理论体系中加以考虑,并通过实例来深化、拓展,使自己对生物理论的掌握更加完善,运用起来更加精确。 4.提高解题技巧。近几年生物学高考题目主要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其中,非选择题有填充题、分析说明题、学科内及学科间的综合题。题型不同,要求也不同。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注意审题,搞清每一道题命题教师的考核意图;其次,要学会区分对立概念和相似概念,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还是包含关系;接着,要知道生物符号的特殊含义和正确写法;最后,要具有分析归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增长知识、熟悉理论,还应当培养实践能力、加强科技意识、训练创造思维能力。首先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明确实验的主要目的,规范实验的操作要求,了解实验的整个过程;其次要学会知识和理论如何与实际相结合、与生活相联系,从而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理论更加丰富、更加扎实、更加全面;接着要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识,随着世界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许多新的内容不断涌入到考题之中,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转基因生物、环境富营养化等,因此,学生有必要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能够关心科技时事、了解科技发展动态;最后,学生还必须经常进行扩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尝试从一个现象联想到另一个现象、从一种知识迁移出另一种知识,让自己的知识和理论系统化、立体化,使自己的生物学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生物学习方法介绍

我主要介绍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归纳,二是做题。
首先讲讲归纳,这是我个人最推崇的方法。因为我高三这一年花在比赛上的时间很多,没有严格地按照老师的进度很系统的复习,但知识归纳帮助我将系统的整理知识和思路,很有效的提高了复习效率,达到比较好的复习效果。我的生物知识归纳包括基本知识的归纳、习题归纳和特殊知识点归纳。
基本知识的归纳就是把书本上的所有知识点有条理的罗列出来,解释各个术语的含义,列出它包含的的种类或分支的方向,并清晰地标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种知识归纳能帮助你准确的理解并牢固的掌握课本的知识。做这个归纳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参考一些参考书上的归纳,像优化设计上的归纳就很不错,大家可以以之为基本框架,再把更具体的东西,尤其是书上的例子补充进去。我高二的时候做了全部自己写的那种归纳,上高三不久,就在优化设计上对它给出的框架做了补充。

做这种归纳的最重要意义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意义是帮助你读透课本。这种基本知识归纳只不过是把书上的要点和例子抄在一起,但这个过程你要翻书,几本书一起翻,就可以对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表述做比较,这可以帮助你更透彻的了解这个知识点;而想做一个比较完整、美观的知识归纳,就必须知道什么知识点放什么位置,这就要弄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又帮助你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理清思路。最后再抄写一次,印象就很深刻了。所以做知识归纳最大的用处是在做的过程中帮助你熟悉课本、掌握知识点,其次才是做好了以后看。课本是最最最根本的,大家一定要三本课本读的滚瓜烂熟。

习题归纳就是把做过的错题、好题、经典的题目归在一起,然后写出每道题目的关键,如某个知识点或某种方法或技巧。如果是错题则写出出错的原因,尤其是要写明是哪个知识点的缺漏造成的。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可以把题目抄在本子上,但如果觉得自己没那么多时间,可以在那道题目旁边做个记号,并写上我刚刚提到的"题目的关键"。考试前认真察看就可以了。

在做好了以上两种归纳的基础之上,便做着两种归纳的归纳,也就是特殊知识点的归纳,把基本知识中一些自己掌握不好的、易忘的、易混淆的、难懂的、有代表性的和特殊的知识点或例子另外抄写来,还有把习题归纳中常错的、易错的、常考的、特殊的知识点也一起抄下来,这样就组成了特殊知识点归纳。平时在听完课,做完习题后应该着重做基本知识点归纳和习题归纳,而在准备考试的时候,应该先看一边书本,再看一遍知识归纳,一边看一边把重点要点写下了--也就是做特殊知识归纳,最后就只看这本特殊知识归纳。如果时间允许,边看边把记不住的打上记号,到了最后的最后就只看有记号的。这样就可以把所有知识点过一遍了。懂的看一眼就行了,因为这些知识本来就烂熟于心了;而不太有把握的,经过这样抄一遍,看几遍也都攻下来了,所以上考场的时候就可以信心百倍了。我高考前两个星期就是先花了一个星期把书本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做了特殊知识归纳,然后接下来那个星期就看特殊知识点归纳和习题归纳(我是看卷子的)。
然后讲讲做题。
练习题的选择:主要做好老师发的卷子,自己再有一两本就可以了
(根据自己能力,难度可稍大)
常用:优化设计、黄冈考典、易错题宝典、龙门书局(实验!)
要点:
多做
精做(高考题,实验设计题,经典实验题)
简答题要认真对答案,能背下更好(主要是练表述和实验设计注意事项)
归纳
做过的题目要有印象,不要做了跟没做一样
课上课下多和同学老师讨论
听课
做好预习
听课时记一些特殊的例子,自己预习是没有留意到的和不明白的
讲卷子时不管做没做对都要留心,主要记下一些技巧性东西和每道题的考点
及时提问
以上是复习准备的方法,是知识录入,那考试时应该怎样把知识提取出来呢?我想,首先应该确信自己每个知识点都弄懂了,遇到一个问题时,要做的就是把答案从大脑中提取出来。看到一个题目,先把握住这道题要考的是什么知识点,然后以这个知识点为关键词,搜索若干个出相关的知识点,就像在网上搜索资料一样;简单的题目答案一下子就找出来了,而复杂的题目则需要在搜索出来的知识点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或是搜索出所有合适的知识点。后一种方法在生物考试中尤为重要,因为生物这门学科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联系性,生物体各种形状和功能的联系决定了我们学的各个知识点的联系,也决定了试题答案要求全面。生物试卷中更多的是多选题和简答题,全面和体现联系是取得高分的关键。牢固的基础知识、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开阔灵活的思路则是学好这门课,考出好成绩的根本。
上面介绍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我觉得不仅适用于学习生物,也适用于学习其他科目,当然要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而不断改良。我的学习方法,像知识归纳,是要花很多时间和心血的,我并不十分聪明,所以只有用更多的勤奋来收获更多的知识。勤奋、付出,是每一个求学的人都必须做到的。

⑧ 分子生物学里的常用到"recruit"这个词,到底什么意思

就是募集的意思,比如一些转录因子结合到DNA上通过募集聚合酶和其他相关的因子启动基因表达

⑨ 《基础分子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与什么区别

基础分子生物学目录:绪论
1.1 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1.2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1.2.1 分子生物学的第一个重要发现
1.2.2 奥斯瓦德·埃弗里的历史贡献
1.2.3 DNA双螺旋结构的揭示
1.2.4 遗传密码的破译
1.2.5 信使RNA的发现
1.2.6 操纵子模型开辟了分子生物学的新天地
1.2.7 遗传工程促进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1.2.8 加速分子生物学发展进程的一项“简单而晚熟”技术
1.3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2 基因概念的演变与发展
2.1 早期的“基因”概念
2.2 经典的基因概念
2.2.1 经典基因概念的重要修正
2.2.2 拟等位基因概念的提出
2.2.3 顺反子理论
2.2.4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3 基因的分子结构
2.3.1 核酸的分子结构
2.3.2 核苷的分子构象
2.3.3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3.4 影响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2.3.5 DNA的变性与复性
2.4 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
2.4.1 DNA的一级结构
2.4.2 DNA的二级结构
2.4.3 DNA的三级结构
2.5 基因概念的多样性
2.5.1 生物进化的C值矛盾
2.5.2 重叠基因
2.5.3 重复基因
2.5.4 间隔基因
2.5.5 跳跃基因或转座子
2.5.6 假基因

3 DNA的复制
3.1 DNA复制的基本特征
3.1.1 DNA的半保留复制
3.1.2 DNA复制按5’-3’延伸方向
3.1.3 DNA的半不连续复制
3.1.4 DNA复制的起点、方向
3.1.5 DNA复制的引物
3.1.6 DNA复制的转录激活
3.1.7 DNA复制的模式
3.1.8 DNA复制体的结构与复制的回环模型
3.1.9 线形DNA复制避免5’端短缩的方式
3.2 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
3.2.1 染色体DNA为多复制子
3.2.2 染色体多复制子复制的非一致性
3.2.3 真核生物避免5’端短缩的机制
短缩的机制
3.3 DNA复制的终止
3.4 DNA复制的调控

4 RNA的转录
4.1 转录的基本概念
4.1.1 模板
4.1.2 不对称转录
4.1.3 极性
4.2 转录起始
4.2.1 原核生物的启动子
4.2.2 真核生物的启动子
4.2.3 RNA聚合酶
4.2.4 转录的相关因子及功能
4.3 转录延伸
4.4 转录过程的终止
4.4.1 不依赖p因子的终止子的结构与功能
4.4.2 依赖p因子的终止子的结构与功能
4.4.3 抗终止作用
4.5 RNA的加工
4.5.1 加工的概念
4.5.2 加工的目的
4.5.3 加工的过程

5 蛋白质的翻译
5.1 蛋白质合成的装备
5.1.1 mRNA的结构和功能
5.1.2 tRNA的结构与功能
5.1.3 rRNA与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
5.2 遗传密码及其简并
5.2.1 三联体遗传密码的破译
5.2.2 遗传密码的简并
5.3 蛋白质的翻译
5.3.1 蛋白质翻译的若干基本概念
5.3.2 多肽链的合成
5.3.3 保证蛋白质翻译准确起始的机制

6 基因表达的调控
6.1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理论与模式
6.1.1 操纵子调控模型
6.1.2 分解代谢产物阻遏启动子的正控制系统
6.1.3 组氨酸利用操纵子的正控制诱导模型
6.1.4 衰减子的发现与衰减子调控
6.2 不利生长条件下的应急反应
6.2.1 严紧反应相关因子
6.2.2 严紧因子反应的调控机制
6.3 操纵子调控的综合实例
6.3.1 A噬菌体的繁殖
6.3.2 A噬菌体基因组
6.3.3 A噬菌体溶原途径的建立
6.3.4 A噬菌体裂解途径的建立
6.3.5 决定A噬菌体发育途径选择的其他因素
6.4 DNA重排与基因表达
6.4.1 沙门氏菌鞭毛的H1-H2抗原相的转变
6.4.2 酵母交配型的转变
6.4.3 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
6.5 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6.5.1 真核生物转录后mRNA的加工
6.5.2 RNA干涉
6.5.3 反义RNA
6.6 翻译水平上的调控
6.6.1 同一操纵子内各基因翻译量的差异
6.6.2 信息体与蛋白质合成
6.6.3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自体调控
6.6.4 mRNA的寿命对翻译的调节
6.6.5 终止密码解读的移码与通读调节
6.6.6 翻译中的弱化子调控
6.7 翻译后的基因表达调控
6.7.1 蛋白质前体的加工
6.7.2 蛋白质的转运(或分泌)
6.7.3 蛋白质降解
6.7.4 蛋白质的折叠
6.8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殊类型
6.8.1 原核和真核生物基因结构和表达调控的差异
6.8.2 真核生物DNA水平的调控
6.8.3 转录因子可逆性磷酸化对翻译的调节
6.8.4 mRNA的结构对翻译水平的调控
6.8.5 真核生物发育的基因调控
6.8.6 细胞程序性死亡与发育

7 基因突变和遗传重组的分子机制
7.1 基因突变
7.1.1 基因突变的种类
7.1.2 基因突变的表达类型
7.1.3 基因的诱发突变
7.1.4 基因的自发突变
7.1.5 基因的突变热点
7.2 生物体保证稳定遗传的机制
7.2.1 DNA复制过程中的错配修复
7.2.2 尿嘧啶一Ⅳ一糖苷酶系统
7.2.3 基因的回复突变
7.3 基因重组交换的分子机制
7.3.1 同源重组的分子机制
7.3.2 异常分离现象——基因转换
7.3.3 同源重组的分子机制
7.3.4 同源重组的酶类及交换热点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建议你比较一下你有的分子生物学目录。个人觉得不会差哪些。只不过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代不同,内容应该差不多。

阅读全文

与分子生物学里的通读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