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反刍动物有哪些最少十五个,反刍动物有几个胃
回答Ⅱ 牛的瘤胃、网胃、瓣胃和分泌胃都有什么作用你知道吗
牛的瘤胃、网胃、瓣胃和分泌胃都有什么作用?牛作为反刍动物,一共有4个胃,前3个是食道变异,分别是瘤胃、网胃和卵巢胃,只有最后一个羊膜是真正的胃。也许很多养牛户知道牛有四个胃,但不知道每个胃有什么功能,也不知道每个胃容易发生什么疾病。今天,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瘤胃是一个天然的发酵器,含有细菌、甲烷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少量的纤毛虫。第一站是瘤胃,微生物群落在这里分解和消化饲料,将其磨碎,当它变成食糜时,就进入下面的消化器官。瘤胃中的微生物群落还可以将非蛋白氮转化为绒毛蛋白供牛吸收,但尿素在喂牛的过程中有很多限制和注意事项,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牛的中毒,所以在豆粕、豆饼等蛋白饲料充足的情况下,没有必要用尿素喂牛。
瘤胃微生物众多强大,但也很脆弱,破口大骂喂牛服用抗生素会对瘤胃微生物造成严重破坏,影响消化功能,如果牛的瘤胃微生物破坏需要接种菌群,可给予一些益生菌制剂或健康牛粪,以恢复瘤胃微生物种群和数量。另外由于牛瘤胃微生物数量众多,当大量采食容易发酵的牧草和饲料的牛在瘤胃中滞留时间较长时,使其出现瘤胃底气,严重时可引起死亡,欢喜,检查瘤胃底气可采取发面、防腐、放气等对症处理。
Ⅲ 什么是瘤胃微生物
一、瘤胃微生物的定义:
瘤胃微生物(liuweiweishengwu)是共生在牛、羊、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瘤胃中的细菌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的总称。
二、瘤胃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常见到的原生动物主要是纤毛虫,纤毛虫体的大小约为4瘤胃微生物及其作用0~200微米,数量一般为20~200万/毫升。种类可分为全毛虫和寡毛虫两大类。全毛虫有原口等毛虫(Isotichaprostma)、肠等毛虫(Isotichaintestinalis)、厚毛虫(Dasytricharuminantium);寡毛虫有囊状内毛虫(Entodiniumbursa)、贪食内毛虫(E.vorax)、尖尾内毛虫(E.caudatum)、有齿双毛虫(Diplodiniumdenticulatum)、多泡双毛虫(Polyplastronmultivesticulatum)、家牛双毛虫(Eudiplodiniumtauricum)、细硬甲虫(Ostracodiniumgracile)、无尾前毛虫(Epidiniumecaudatum)和有尾头毛虫(Ophryoscolexcaudatus)等。
三、瘤胃微生物的分布范围:
瘤胃内容物中,通常每毫升约含1010个细菌和4×106个原生动物。经统计,如1头体重达300公斤的肉用牛,它的瘤胃容积约为40升,可含4×1014个细菌和4×1010个原生动物。瘤胃微生物除有细菌和原生动物外,还能见到酵母样微生物和噬菌体。数量极多。反刍动物可为它们提供纤维素等有机养料、无机养料和水分,并创造合适的温度和厌氧环境,而瘤胃微生物则可帮助反刍动物消化纤维素和合成大量菌体蛋白,最后进入皱胃(真胃)时,它们便被全部消化,又成为反刍动物的主要养料。
常见到的细菌有纤维素消化菌[如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albus)]、半纤维素消化菌[如居瘤胃拟杆菌(Bacteriodesruminocola)]、淀粉分解菌[如反刍月形单胞菌(Selenomonasruminantium)]、产甲烷菌[如反刍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ruminantium)]等三四十种。
Ⅳ 反刍动物营养学的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瘤胃微生物
第一节 瘤胃细菌和产甲烷菌??
一、纤维降解细菌??
二、淀粉降解菌??
三、半纤维素降解菌??
四、蛋白降解细菌??
五、脂肪降解菌??
六、酸利用菌??
七、乳酸产生菌??
八、其他瘤胃细菌??
九、瘤胃产甲烷菌??
第二节 瘤胃原虫??
一、瘤胃纤毛虫??
二、瘤胃鞭毛虫??
第三节 瘤胃真菌??
一、瘤胃厌氧真菌的发现??
二、瘤胃厌氧真菌的分类??
三、厌氧真菌生活史??
四、厌氧真菌的分布及动物间传播??
五、厌氧真菌化学组成及其生长需要??
六、发酵特性及底物利用??
七、瘤胃厌氧真菌产生的植物降解酶??
第四节 瘤胃微生物菌群的建立、发展和变化??
一、瘤胃细菌??
二、瘤胃纤毛虫??
三、瘤胃厌氧真菌??
四、瘤胃微生物种群间相互关系??
第五节 瘤胃微生物的生态分布和相互关系??
一、瘤胃环境??
二、微生物在瘤胃中的生态分布??
三、附着??
四、初级发酵和次级发酵??
五、代谢过程中交互饲喂的关系??
六、种间氢转移??
七、瘤胃原虫的吞食作用??
第六节 植物多糖的消化代谢??
一、淀粉结构及其降解??
二、植物细胞壁的降解??
三、碳水化合物代谢及其调控??
第七节 瘤胃内含氮物质的降解??
一、蛋白质的降解??
二、肽的降解??
三、氨基酸的降解??
四、尿素的降解??
五、核酸的降解??
六、日粮中其他含氮化合物的降解??
七、结束语??
第八节 瘤胃中脂肪的降解和氢化??
一、日粮脂类在瘤胃中的水解??
二、瘤胃中的生物氢化??
三、共轭亚油酸的瘤胃调控??
第九节 瘤胃微生物培养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
一、瘤胃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二、瘤胃微生物发酵动力学研究??
三、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瘤胃微生物多样性??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MM(· vi ·目录MM)
第二章 瘤胃与瘤胃内容物的特性??
第一节 瘤胃及反刍动物的采食特点??
一、瘤胃的发育与瘤胃的体积??
二、反刍动物的采食、反刍??
三、反刍动物唾液的分泌??
四、瘤胃上皮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五、瘤胃内容物的外流??
第二节 瘤胃内容物的特性??
一、瘤胃的温度??
二、瘤胃内容物的pH值??
三、氧化还原电位??
四、瘤胃内容物的酸碱缓冲能力??
五、瘤胃液的渗透压??
六、瘤胃内的气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能量与营养??
第一节 能量转化??
一、能量转化的基本概念??
二、营养物质和饲料的能量??
MM(目录· vii ·MM)
第二节 维持净能和能量沉积??
一、维持的净能需要??
二、环境温度对产热的影响??
三、奶的能量和成分??
四、体增重的能量和养分沉积??
五、妊娠的能量和养分沉积??
六、羊毛的能量和养分沉积??
第三节 能量体系??
一、净能体系??
二、代谢能体系??
第四节 干物质采食量??
一、干物质采食量的预测??
二、影响干物质采食量的因素??
第五节 能量利用效率的营养因素??
一、代谢能的理论利用效率??
二、粗饲料质量与能量利用??
三、精饲料进食量与能量利用??
四、瘤胃和小肠淀粉分配量与利用效率??
五、日粮养分类型与乳成分??
第六节 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氧化及呼吸测热??
一、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的产热??
二、直接测热法??
三、间接测热法??
第七节 能量平衡和碳氮平衡??
一、能量沉积和能量平衡??
二、碳氮平衡??
三、代谢能用于体能量沉积效率及热增耗的测定方法??
四、基础代谢测定的条件??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蛋白质营养??
第一节 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
一、瘤胃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分解??
二、瘤胃微生物对肽和氨基酸的分解??
三、影响饲料蛋白质瘤胃降解率的因素??
四、饲料氨基酸的降解率??
五、饲料蛋白质瘤胃降解率的评定??
第二节 内源氮??
一、内源尿素再循环氮??
二、内源蛋白质??
MM(· viii ·目录MM)
第三节 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和氨基酸??
一、瘤胃微生物对能量的需要及微生物蛋白质产生量的预测??
二、瘤胃微生物对氮源的需要??
三、瘤胃微生物对日粮降解氮的利用效率??
四、瘤胃中能量与降解氮的平衡??
五、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六、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小肠消化率??
第四节 瘤胃微生物对外源尿素氮的利用??
一、意义??
二、尿素在瘤胃中的分解与氨浓度??
三、瘤胃可发酵能与非蛋白氮转化效率的关系??
四、尿素有效用量的原理及计算??
五、尿素氨释放速度的调控??
六、尿素中毒??
第五节 饲料非降解蛋白质和氨基酸??
一、饲料氨基酸瘤胃降解前后的比例??
二、饲料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
第六节 蛋白质的需要??
一、维持的蛋白质需要??
二、泌乳的蛋白质需要??
三、增重的蛋白质需要??
四、产奶反刍家畜体重变化的蛋白质需要??
五、产毛的蛋白质需要??
六、妊娠的蛋白质需要??
第七节 氨基酸营养??
一、瘤胃微生物与动物产品氨基酸组成的比较??
二、饲料蛋白质来源对乳蛋白和乳产量的影响??
三、小肠氨基酸的组成及估测??
四、限制性氨基酸??
五、奶牛的赖氨酸和蛋氨酸需要??
六、蛋氨酸对调节 肝能量代谢的作用??
七、氨基酸营养的应用??
第八节 肽营养??
一、概述??
二、瘤胃寡肽的代谢利用动态变化??
三、绵羊小肠寡肽的吸收??
四、肽吸收后的利用和代谢??
五、今后研究展望??
第九节 反刍动物蛋白质周转及其调控??
一、反刍动物蛋白质代谢的动态观??
二、蛋白质周转的涵义及其营养生理意义??
三、蛋白质周转速率测定方法??
四、蛋白质周转的调控??
参考文献??
MM(目录· ix ·MM)
第五章 碳水化合物营养??
第一节 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
一、单糖??
二、寡糖??
三、多糖??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的发酵??
一、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
二、瘤胃微生物??
三、瘤胃对碳水化合物发酵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四、影响瘤胃发酵、VFA产生量和比例的因素??
第三节 饲料纤维的营养调控作用??
一、饲料纤维对采食量、咀嚼和反刍的影响??
二、饲料纤维对瘤胃发酵的调控作用??
三、饲料纤维对消化、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
第四节 反刍动物对饲料纤维的需要量??
第五节 促进纤维消化的现代技术和方法??
一、通过现代植物育种技术改进饲料纤维消化??
二、利用遗传工程改造降解纤维的微生物??
三、调控纤维水解菌产生VFA的比例??
四、拓展纤维消化的机会和研究领域??
第六节 挥发性脂肪酸与营养??
一、VFA产生量的评定??
二、VFA的吸收和代谢??
第七节 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中的消化率及转化为体脂肪的效率
一、碳水化合物在后段消化道的消化??
二、反刍动物对葡萄糖的需要??
三、体内葡萄糖的转化??
四、幼年反刍动物的葡萄糖代谢??
五、提高挥发性脂肪酸利用效率的营养调控途径??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脂肪营养??
第一节 脂肪的种类与功能??
一、真脂肪??
二、糖脂??
三、磷脂??
四、蜡??
五、类固醇和萜??
六、萜??
第二节 脂肪的消化吸收与代谢??
一、脂肪在瘤胃的消化吸收??
二、脂肪在肠道的消化与吸收??
三、脂肪的合成??
四、脂肪的分解??
第三节 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
一、基本概念??
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互作和来源??
三、必需脂肪酸的营养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第四节 日粮脂肪与反刍动物生产??
一、日粮脂肪与瘤胃消化??
二、日粮脂肪与乳畜生产??
三、日粮脂肪与肉畜生产??
MM(· x ·目录MM)
第五节 共轭亚油酸的生物合成与营养调控??
一、共轭亚油酸的生物合成??
二、影响乳脂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日粮因素??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矿物质营养??
第一节 常量元素营养??
一、钙??
二、磷??
三、钙磷营养失调??
四、镁??
五、钾、钠、氯??
六、硫??
第二节 微量元素营养??
一、钴??
二、铜??
三、碘??
四、铁??
五、锰??
六、钼??
七、硒??
八、锌??
第三节 其他微量元素??
一、铬??
二、镍??
三、硅??
四、铝??
五、砷??
六、钛??
七、钒??
第四节 有毒矿物元素??
一、镉??
二、氟??
三、铅??
四、汞??
参考文献
MM(目录· xi ·MM)
第八章 维生素营养??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
二、维生素D??
三、维生素E??
四、维生素K??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一、硫胺素??
二、核黄素??
三、烟酸??
四、生物素??
五、泛酸??
六、叶酸??
七、维生素B12???
八、维生素C??
九、胆碱??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原理与方法简介??
一、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原理??
二、同位素示踪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
三、原子核物理的基本概念??
四、放射性测量方法??
五、稳定性同位素的测量??
第二节 物质代谢动力学分析??
一、单室模型分析??
二、多室模型分析??
三、启动注入(priming the pool)剂量的确定??
第三节 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举例??
一、蛋白质代谢??
二、测定能量代谢的双标记水方法??
三、食糜流通量的同位素双标记物测定??
参考文献??
MM(· xii ·目录MM)
第十章 反刍动物营养实验技术??
第一节 人工瘤胃技术??
一、人工瘤胃技术概述??
二、短期人工瘤胃发酵装置测定瘤胃产气量??
三、持续动态人工瘤胃发酵系统??
四、持续动态人工瘤胃发酵系统RS Ⅰ~Ⅱ??
第二节 消化道瘘管法??
一、瘘管的式样??
二、手术前的准备??
三、施术动物麻醉??
四、手术操作??
五、瘘管动物的术后护理和维护??
第三节 血管导管法??
一、导管的材料与维护??
二、血管导管的制作??
三、导管的安装??
第四节 瘤胃饲料营养物质降解率测定的瘤胃尼龙袋法??
一、原理??
二、动态降解率的测定??
三、待测饲料瘤胃流通速度的测定??
第五节 饲料养分小肠消化率评定技术??
一、体内法??
二、半体内法??
三、实验动物模拟法??
四、体外法??
第六节 饲料纤维分析??
一、纤维分析方法的演化历史及其评述??
二、洗涤纤维分析体系??
三、纤维的酶法分析??
参考文献
Ⅳ 牛瘤胃有什么细菌
常见到的细菌有纤维素消化菌[如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albus)]、半纤维素消化菌[如居瘤胃拟杆菌(Bacteriodesruminocola)]、淀粉分解菌[如反刍月形单胞菌(Selenomonasruminantium)]、产甲烷菌[如反刍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ruminantium)]等三四十种。
详见:http://ke..com/view/39939.htm
Ⅵ 瘤胃微生物的生活习性
在瘤胃中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瘤胃细菌主要有纤维素分解菌,果胶分解菌,淀粉分解菌等,可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乳酸、丁酸等,并可进一步降解。
瘤胃中的细菌主要是无芽孢的厌氧菌。瘤胃微生物依靠饲料中所提供的可消化糖和淀粉作为能量,并吸收饲料中的蛋白前体物,限制性氨基酸以及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而进行生长和繁殖;然后细菌再利用饲料中的纤维素、非蛋白含氮物生成挥发性脂肪酸、各种气体以及细菌的菌体蛋白质,以供牛体利用。瘤胃微生物的主要机能是:①发酵碳水化合物饲料。②利用低品质的蛋白质饲料和尿素等非蛋白氮合成动物机体需要的高品质菌体蛋白质。③能够合成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④瘤胃微生物对脂肪有加氢、同分异构和合成作用。
Ⅶ 反刍动物有哪些啊有几个胃
反刍动物有骆驼、鹿、羊驼、羚羊、牛、羊等,有三到四个胃。
反刍动物,它们不是直接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通过自身的消化和吸收,无论是那一类营养物质都要 首先经瘤胃微生物发酵,发酵过程最终产生的有机酸和一些初级脂肪酸,可经瘤胃吸收作为它们代谢的能源 ,而其他营养物质则来源于对瘤胃微生物的消化。
可以这样说,瘤胃微生物的菌体蛋白质、糖类和脂类,才是反刍动物最重要、最直接、也是利用效益最高的营养来源。 所以,在反刍动物的饲养上 ,必须重视瘤胃微生物的营养需求。
瘤胃微生物的增殖,又可将更多的非蛋白氮转化为牛羊可利用的菌体蛋白 ,这 对于提高反刍动物饲料利用率和增进营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矿物质对于反刍动物的营养有双重作用,它不仅是维持动物正常代谢所必需,而且是瘤胃微生物繁殖所必需。充分满足瘤胃微生物对矿物质的需要,对于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有重要作用。
反刍动物的食物种类比其他种类的动物更丰富,食物组成结构也更复杂,更主要的是草料中的粗纤维含量较高导致其难以消化,因此大多数反刍动物必须依靠四个胃的分工与合作,才能完成食物的第二次“咀嚼”。
Ⅷ 反刍动物胃的组成特点有哪些
反刍动物的胃称为复胃,由瘤胃、网胃(又称蜂巢胃)、瓣胃(又称重瓣胃)和皱胃(又称真胃)四部分组成。前三个胃的黏膜没有腺体组织,相当于单胃动物(猪)的无腺区,合称前胃;皱胃黏膜内分布有消化腺,其机能与单胃相似,所以又称真胃。牛、羊的四个胃在运动形式、消化、吸收机能上具有不同的作用和特点。反刍动物和单胃动物在消化生理方面的主要区别是前胃消化,它可以利用瘤胃微生物和纤毛虫来分解粗饲料,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粗饲料。
(1)瘤胃 牛、羊的瘤胃可以比作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发酵罐,具有贮藏、浸泡、软化粗饲料的作用。反刍动物瘤胃的体积最大,一般牛胃94.6升,羊胃23.4升,成年母牛瘤胃容积可达151升,能存136千克内容物。成年绵羊的瘤胃容积约24升,能容纳20千克左右的内容物。牛、羊的瘤胃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纤毛虫,它们能消化饲料中的纤维素,为牛、羊提供所需能量的60%~70%。瘤胃具有恒定的微生物生存环境,比如温度、酸碱度、阴阳离子浓度等,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适宜条件。瘤胃的消化在反刍动物的营养中占有重要地位。牛、羊的瘤胃作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运动作用:在瘤胃运动作用下,使食糜与唾液充分混合,维持瘤胃内酸碱平衡;通过瘤胃运动将食糜向后推送入网胃继续进行消化和吸收。
消化作用:通过瘤胃发酵作用,使牛、羊将其他单胃动物难以利用的纤维物质分解为可被利用的挥发性脂肪酸(简称VFA,主要包括乙酸、丙酸和丁酸等)。经研究表明,羊所采食的干物质有40%~60%在瘤胃中消化,其中80%的碳水化合物、50%~60%的饲料粗纤维,50%~70%的有机物、8%~10%的粗脂肪也在瘤胃中消化。瘤胃中消化的能量占总消化能的40%~80%。牛所采食的粗饲料约50%~80%,精饲料65%~85%在瘤胃中被消化,40%~85%的干物质和大部分粗脂肪也在瘤胃消化。
吸收作用:瘤胃上皮细胞具有较强的吸收功能。瘤胃内的消化代谢产物(如挥发性脂肪酸、氨、氨基酸、无机盐类、可溶性糖类等)除一部分随食糜被排送至后段消化道吸收外,其余经瘤胃上皮吸收入血液,再经血液循环送至机体各部,满足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瘤胃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约有75%在瘤胃被吸收。另外,瘤胃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代谢作用(如丙酸代谢)。
合成作用:牛、羊瘤胃微生物除能利用饲料中原有的蛋白质,还可以利用非蛋白氮(如尿素)来合成营养价值较高的微生物体蛋白质,用以供给牛、羊蛋白质的需要。此外,还可以合成各种B族维生素、泛酸、生物素和维生素K等维生素,也可合成乳酸等物质。
(2)网胃 网胃与瘤胃共同参与饲料的发酵作用。网胃运动可将食糜由网胃移送至瓣胃,网胃的收缩对于维持牛、羊的反刍和逆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网胃也是挥发性脂肪酸、氨等消化代谢产物的重要吸收部位。网胃靠近瘤胃,功能与瘤胃相似,能帮助食团逆呕和排出胃内的发酵气体。
(3)瓣胃 瓣胃内分布有许多页片(又称百页),对于来自网胃的食糜具有进一步研磨和筛滤作用;瓣胃对食糜中水分具有吸收作用,食糜中所含的VFA、无机盐等可在瓣胃上皮吸收。因此,瓣胃的功能是吸收食糜中的水分和少量营养。
(4)皱胃 皱胃黏膜内分布的消化腺能分泌各种消化酶和盐酸,其结构和功能与单胃动物相似,主要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作用。皱胃上皮具有较强的吸收功能,在瘤胃内合成的微生物蛋白质即在这里被消化分解。因此,皱胃也称真胃,产生并容纳胃液和胃酸,也是菌体蛋白和过瘤胃蛋白被消化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