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与动植物相比微生物有哪些特点

与动植物相比微生物有哪些特点

发布时间:2022-07-20 17:09:15

Ⅰ 动物,植物,微生物有什么区别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首先,细胞结构不同,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微生物一般是单细胞生物,没有或者有未成形的细胞核,有的也有,而前两者都有。其次,动物和微生物能动,植物不能。

Ⅱ 微生物有哪些不同与动植物的

首先, 结构上:植物有细胞壁, 微生物没有, 植物有叶绿体, 微生物没有, 微生物是单层被膜, 植物细胞是有细胞壁和细胞质膜,
微生物有纤毛,植物没有. 其次, 能量摄取, 微生物是胞吞作用, 叶绿体是通过细胞质吸收 再次能量代谢, 植物细胞是二次能量传导,
微生物是直接能量代谢最后是定义上的不同, 微生物是界,即一种独立的生物, 而植物细胞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Ⅲ 动物和植物和微生物有什么相同和什么不同

共性:它们都是生物,既然作为生物,共性如下
生物种类非常多,数量非常巨大,生命现象十分错综复杂,可以从错综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提出生物的一些共性,即生命的属性,现列举如下:
(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从元素成分看,都是由C、H、O、N、P、S、Ca等元素构成的;
从分子成分来看,生命体中有蛋白质、核酸、脂肪、糖类、维生素等多种有机分子。其中蛋白质都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核酸主要由4种核苷酸组成;ATP(三磷酸腺苷)为贮能分子。
(2)严整有序的结构
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内的各结构单元(细胞器)都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有序结构。在细胞这一层次之上还有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层次。每一个层次中的各个结构单元,如器官系统中的各器官、各器官中的各种组织,都有它们各自特定的功能和结构,它们的协调活动构成了复杂的生命系统。各种生物编制基因程序的遗传密码是统一的,都遵循DNA--RNA--Protein的中心法则。
(3)新陈代谢,metabolism
生物体不断地吸收外界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发生一系列变化,最后成为代谢过程的最终产物而被排出体外。
组成作用(anabolism):从外界摄取物质和能量,将它们转化为生命本身的物质和贮存在化学键中的化学能。
分解作用(catabolism):分解生命物质,将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之用。
(4)生长特性,Growth
生物体能通过新陈代谢的作用而不断地生长、发育,遗传因素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外界环境因素也有很大影响。
(5)遗传和繁殖能力,genetics
生物体能不断地繁殖下一代,使生命得以延续。生物的遗传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某些性状会发生变异;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
(6)应激能力,irritability
生物接受外界刺激后会发生反应。
生物的运动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7)进化,evolution生物表现出明确的不断演变和进化的趋势,地球上的生命从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开始,走过了多细胞生物形成,各生物物种辐射产生,以及高等智能生物人类出现等重要的发展阶段后,形成了今天庞大的生物体系。

非共性处:
1.动物的定义是:有真核细胞的,细胞没有细胞壁的多细胞生物,绝大多数动物可以自由运动
2.植物的定义是:有真核细胞的,细胞有细胞壁的多细胞生物,绝大多数植物不可以自由运动
3.微生物定义是:除了动物和植物以外的全部生物的总称,现代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Ⅳ 在科学上,你觉得微生物都有哪些特征

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快得惊人。细菌每隔20分钟即可分裂一次,一天时间内即可繁殖72代,如果一个不死,总数将达到4722吨。假如再这样繁殖4~5天,它们就会形成跟地球同样重量的物体。当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影响细菌繁殖的各种因素随时都在起作用。微生物这种惊人的繁殖速度,使我们可以在短时间获得大量菌体。用酵母生产单细胞蛋白质,每隔8~12小时就可以收获一次。 食谱杂。微生物“食”性很杂,几乎什么都吃,如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无机盐。甚至有些不能被动植物利用的物质,如纤维素、石油、塑料,以至有毒物质,微生物也有办法分解它们。这样,人们就可以用微生物来开展综合利用,化废为宝。 分布广。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广泛,是任何动植物所无法相比的。上至几万米高空,下至几千米深的海底。热达300℃的温泉,冷至-80℃的极地,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微生物大量存在的地方是土壤,那里是微生物的一统天下,在1克肥沃的土壤中有几十亿个微生物。微生物虽然很小,但胃口“大”,能“吃”会“拉”,代谢旺盛,素有活的“化工厂”之称。微生物的代谢强度比高等动物的代谢强度高几千倍到几万倍。适应性强。微生物的适应性强,能在严酷的外界环境中随机应变,保存自己。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保藏菌种,诱变菌种,改变微生物的遗传特性和代谢途径。微生物对营养要求一般都不高,农副产品、工厂下脚料都可以用来培养微生物。沼气发生池就是利用粪便、草木纤维等生产沼气的。大多数微生物的反应条件温和,能在常温常压下生长繁殖,不需要昂贵的设备,这比用化学法生产化工原料要优越得多。微生物培养不受季节、气候影响,因而能长年累月地进行工业化生产。体小面大。一个体积恒定的物体,被切割的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微生物体积很小,如一个典型的球菌,其体积约,可是其表面积却很大。这个特征也是赋予微生物其他如代谢快等特性的基础。吸多转快。微生物通常具有极其高效的生物化学转化能力。生长繁殖快。但事实上,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如营养缺失、竞争加剧、生存环境恶化等原因,微生物无法完全达到这种指数级增长。

Ⅳ 微生物有哪些特点

1、体小面大

一个体积恒定的物体,被切割的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微生物体积很小,如一个典型的球菌,其体积约1mm³,可是其表面积却很大。这个特征也是赋予微生物其他如代谢快等特性的基础。

2、吸多转快

微生物通常具有极其高效的生物化学转化能力。据研究,乳糖菌在1个小时之内能够分解其自身重量1000-10000倍的乳糖,产朊假丝酵母菌的蛋白合成能力是大豆蛋白合成能力的100倍。

3、生长繁殖快

相比于大型动物,微生物具有极高的生长繁殖速度。

4、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5)与动植物相比微生物有哪些特点扩展阅读:

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

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

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碱以及高辐射等普通生命体不能生存的环境,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微生物等等。看上去,我们发现的微生物已经很多,但实际上由于培养方式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现今发现的微生物还只占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Ⅵ 与高等动植物相比,微生物能量代谢多样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求大神解答

1.营养类型的多样性
一切生物在营养上都具有统一性,在元素水平上都需20种左右,且以碳,氢,氧,氮,硫,磷6种元素为主,在营养要素水平上则都在六大类范围内,即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而营养类型是指根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主要营养要素即能源和碳源的不同而划分的生物类型。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
动物自身不能从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也不能从日光中获得能量,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来获取现成的有机物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由此动物只能是化能异养性生物。绝大多数植物只从外界吸收简单的无机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还吸收日光作为能源,通过光合作用在体内制造有机物提供本身代谢活动所需的有机物和能量。由此绝大多数的植物为光能自养型生物。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之多是动植物所大大不及的。有以二氧化碳为碳源,光为能源的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如:蓝细菌,紫硫细菌,绿硫细菌,藻类等;有以有机物为碳源,光为能源的光能异养型微生物如:红螺菌科的细菌(紫色无硫细菌);有以二氧化碳为碳源,无机物为能源的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硫化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硫磺细菌等;有以有机物为碳源,有机物为能源的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如:绝大多细菌和全部真菌。
2. 产能途径的多样性
生物的产能代谢是指物质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逐步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这是一个产能代谢过程,又称为生物氧化。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被生物直接利用,也可通过能量转换贮存在高能化合物(如ATP)中,以便逐步被利用;还有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是放到环境中。
动植物通过糖酵解途径和三羧酸循环氧化葡萄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植物还通过非环式光合磷酸化的方式合成能量。而微生物产能的途径更为多,而且不同的微生物进行生物氧化所利用的物质不同,异养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自养微生物则利用无机物。
2.1异养微生物的产能途径
(1)EMP途径:以1分子葡萄糖为底物反应产生2分子丙酮酸,2分子NADH+氢离子和2分子ATP。EMP途径是绝多数生物所共有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
(2)HMP途径:是从葡糖-6-磷酸开始的,其特点是葡萄糖不经EMP途径和TCA循环而得到彻底氧化,并能产生大量还原型烟酸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以及重要中间代谢产物。在多数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种都存在HMP途径,而且通常还与EMP途径同时存在。只有HMP途径而无EMP途径的微生物很少,例如弱氧化醋杆菌,氧化葡糖杆菌,氧化醋单胞菌。
(3)ED途径:以1分子葡萄糖为底物生成2分子丙酮酸,1分子ATP,1分子NADPH和NADH。其特点是只经过4步反应即可快速获得由EMP途径须经10步反应才能形成的丙酮酸。ED途径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分布较广,特别是假单胞菌和固氮菌的某些菌中较多存在,是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ED途径可不依赖于EMP途径和HMP途径而单独存在。
(4)TCA途径:以1分子丙酮酸为底物,经过一系列循环反应而彻底氧化,脱羧形成3分子CO2,4分子NADH2,1分子FADH2和1分子GTP,总共相当于15分子ATP,产能效率极高。这是一个广泛存在于各生物体中的重要生物化学反应,在各种好氧微生物中普遍存在。
2.2自养微生物的产能途径
自养微生物的生物合成的起始点是建立在对氧化程度极高的二氧化碳进行还原(即CO2的固定)的基础上,为此,化能自养微生物必须从氧化磷酸化所获得的能量中,花费一大部分ATP以逆呼吸链传递的方式把无机氢转变成还原力。如硝化细菌可利用亚硝酸氧化酶和来自H2O的氧把亚硝酸根氧化为硝酸根,并引起电子流经过一段很短的呼吸链而产生少量ATP。而在光能自养微生物中,ATP是通过循环光合磷酸化,非循环光合磷酸化或紫膜光合磷酸化产生的,而还原力则是直接或间接利用这些途径产生的。如原核生物真细菌的光合细菌在光能驱动下利用还原态的无机物(H2S,H2)作为还原CO2的氢供体,电子从菌绿素分子上逐出,通过类似呼吸链的循环,又回到菌绿素,期间产生ATP和还原力。藻类和蓝细菌在光和氧气的条件下裂解水以提供细胞合成的还原力,电子则经过叶绿素的两个光合系统接力传递,在Cyt bf和Pc间产生ATP。嗜盐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光能所造成的紫膜蛋白上视黄醛辅基构象的变化,可是质子不断驱至膜外,从而在膜两侧建立一个质子动势,再由它来推动ATP酶合成ATP。
3.代谢条件的多样性
影响生物生长代谢的外界因素有很多,除了营养因素外,还有许多物理因素,最主要的是温度,PH,氧气。
3.1温度
温度对生物正常生长繁殖有重要影响。只有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生物才能正常生长繁殖和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植物一般生长适宜温度为22~28度,动物的适宜温度通常为36~37度。与其他生物一样,任何微生物的生长温度尽管有宽又窄,但如果把微生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其温度是极其宽的,最低一般为-10~-5度,极端为-30度。如嗜冷微球菌可生活在最低为-4度的环境下。最高一般为80~90度,极端为105~150度。如热叶菌可生活在最高为110度的环境下。
3.2 PH
不同的生物有各自不同的最适生长PH。植物生长的最适PH为5.2~5.8,动物生长的最适PH为7.2~7.6。微生物若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其生长的PH范围极广(小于2~大于10),还有少数种类超过这一范围。但绝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PH都在5~9之间。如一般霉菌最适PH为3.8~6.0,枯草芽孢杆菌最适PH为6.0~7.5。除不同种类微生物有其最适生长PH外,即使同一微生物在其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不同的生理,生化过程,也有不同的最适PH要求。如黑曲霉在PH=2.0~2.5时有利于合成柠檬酸,在PH=2.5~6.5时就以菌体生长为主,而PH=7左右时则大量合成草酸。
3.3氧气
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都被大气层牢牢包围着,因此,氧对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有动植物都是好氧生物,因此,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正常地生长繁殖。而按照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可把它们分为5类:
(1)专性好氧菌:必须在较高浓度分子氧的条件下才能生长,在正常大气压下通过呼吸产能。绝大多数真菌和多数细菌,放线菌是专性好氧菌。
(2)兼性厌氧菌:是以有氧条件下的生长为主也可兼在厌氧条件生长的微生物,在有氧时靠呼吸产能,无氧时则借助发酵或无氧呼吸产能。许多酵母菌和不少细菌都是兼性厌氧菌。
(3)微好氧菌:只能在较低的氧分压下才能正常生长,也是通过呼吸链并以氧为最终受体而产能。如霍乱弧菌,氢单胞菌属,发酵单胞菌属等。
(4)耐氧菌:可在分子氧存在下进行发酵性厌氧生活,它们的生长不需要任何氧,但分子氧对它们也无害。不具有呼吸链,仅依靠专性发酵和底物水平磷酸化而获得能量。通常的乳酸菌多为耐氧菌。
(5)厌氧菌:分子氧对其有毒,即使短期接触也会抑制甚至致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是通过发酵,无氧呼吸,循环光合磷酸化或甲烷发酵等提供。常见的厌氧菌有:梭菌属,梭杆菌属,光合细菌,产甲烷菌等。

Ⅶ 动植物细胞与微生物细胞相比有哪些不同

细胞培养反应器最初大多采用微生物反应器。由于植物细胞与微生物细胞形态结构不同,植物细胞较微生物细胞大,对剪切力耐受性差,而且对氧的要求相对微生物要低得多,因此微生物反应器并不完全适合于植物细胞生长与生产。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霉菌、酵母菌等
个体微小,一般<0.1mm。
构造简单,有单细胞的,简单多细胞的,非细胞的。进化地位低,大多依靠有机物维持生命。

阅读全文

与与动植物相比微生物有哪些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7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4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