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类能突破200岁吗
人类的自然寿命是 175但是“延寿实验获得突破 人类寿命将可达800岁”我认为不太可能当然了 毕竟人类要不断进化 原来古代才活30 40岁 现在不是也提高很多了么?人类目前难以突破200 但是在不久的未来会的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日前宣布,通过对一种菌类的基因进行改造,他们成功地将其生命周期延长了10倍。现在,研究人员正计划将实验的对象转向志愿者,以期通过改造人体内DNA的方法大幅度延长人的寿命。 此次通过菌类进行的实验是该领域迄今最为成功的。不过,现在还无法确定,利用类似的方式是否也能显着延长人的生命。
参与该项研究的瓦尔特· 隆格教授认为,目前在这方面已不存在任何原则性的障碍。据他介绍,在实验过程中,他们成功地将酵母菌的生命延长到10周以上的时间,而通常情况下,酵母菌最多只能存活一周的时间。
隆格教授介绍说,通过剔除酵母菌体内的两种基因并供给它们热量较低的食物,研究人员成功地将酵母菌的生命延长到了正常情况下的10倍。当然,人类基因与酵母菌基因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但这并不能防碍隆格等人做出大胆的设想--他们认为,这种研究有可能直接影响到人类的衰老和长寿问题。
隆格表示:“虽然我们距离将人类的寿命延长至800年还很遥远,但我想,在保持健康的前提下将人的寿命延长至120岁并不像普通人想象的那么困难。在特定的条件下,我认为将人的寿命延长至800年也是有可能的。我同时也能断定,对于任何一种生命体来说都不存在生命的上限。”隆格的观点还受到了一部分有影响的专家的支持。他们认为,将人的寿命延长至800岁不但是可行的,而且也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对于大部分从事衰老问题研究的学者来说,类似隆格等人这样的观点无异于邪说。他们认为,人类的寿命的极限不会超过125岁
通过基因改造技术,人类的寿命或许可被延长至数百年
隆格的观点还受到了一部分有影响的专家的支持。他们认为,将人的寿命延长至800岁不但是可行的,而且也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对于大部分从事衰老问题研究的学者来说,类似隆格等人这样的观点无异于邪说。他们认为,人类的寿命的极限不会超过125岁
最新研究称人类自然寿命最高可达175岁
据国外媒体报道,对“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我们肯定不会陌生。不过,这是古人对于生命的感触和概括了。而今活个80多岁、90岁也不算是稀罕事。但是你是否想过,有一天人类的寿命再延长一倍,能活到100岁,甚至是150岁、170岁?
最近,英国着名的生物学家巴封发表了一项让人惊诧的研究成果,他认为人的寿命可以延长一倍。巴封指出,哺乳动物的寿命一般为生长期的5-7倍,例如牛的生长期约6年,因此它的寿命就约为30-42年。而人类的生长期约20-25年,那么人类的自然寿命当然应为100-175岁。与此同时,他还对目前人类平均寿命不足自然寿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巴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哺乳动物寿命一般为生长发育期乘上一个系数,这个系数为5-7。这一点在生物学界基本取得了一致的结论。按照这个结论可以推算出动物的自然寿命。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120岁左右是人类的最长寿命,至于人类的平均寿命是否可以延长达到百岁以上,目前尚还说不清楚。”
巴封认为,100-175岁是人类的自然寿命。之所以人类目前的平均寿命不足自然寿命的一半,甚至远不及其他哺乳动物相对长寿实在是事出有因。这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首先,运动姿势的变化。人类从爬行进化到双足直立行走,骨骼、关节、肌肉、韧带等运动幅度缩小,脊柱负荷重,,大脑位置高,易缺血缺氧,心脏功能减退,大脑、心脏、脊椎易患病。其次,呼吸方式改变。哺乳动物为腹式呼吸,肺活量大。人类胎、婴儿以腹式呼吸为主,学会走路后改为胸式呼吸为主,大部分肺细胞闲置,肺功能退化,影响长寿。再次,消化功能萎缩。人类消化功能明显退化,咀嚼能力下降,吞食能力几乎丧失,胃肠菌群衰退,易出现代谢等疾病。最后,循环功能退化。舒适环境使人类变懒,生活方式不良,心血管锻炼少,全身微循环系统退化,心脑血管易硬化。
此外,人类神经系统和智力高度发达,心理情绪却复杂、恶化,饮食失衡,免疫力下降,都是人类的短寿因素。鉴于这种种的原因,巴封认为,合理运动、饮食均衡、心理调节等,是人类恢复自然寿命的长寿方向。也就是说,如果调理得当,人的寿命有可能达到100-175岁。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气味可以控制寿命长短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在生物学中,生长和运动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生物体影响生长和运动的进程,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以谢尔吉·利伯特为首的一些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发现,生命的长短也同样受到气味的控制。
德国《世界报》日前报道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衰老和死亡受细胞和基因变化过程控制的认识就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在对一种只被喂食少量食物的黑腹果蝇进行了研究之后又发现,气味也能控制生命的长短。
研究人员让饥饿的果蝇闻酵母的气味。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些果蝇的寿命变短了。研究人员随后利用基因技术“关闭”了果蝇的一个关键的嗅觉感受器,结果发现:失去嗅觉的果蝇比其它正常果蝇的寿命最多长出了50%。这可能是由于前者对有害自由基的抵抗力提高了。但除了寿命较长之外,这些基因发生了改变的果蝇看上去完全“正常”。
研究人员希望,未来能够考查其他气味和嗅觉感受器对寿命是否具有更大的影响。他们希望找到可以控制生命长短的特殊芳香物质。目前还无法预测该成果是否能够直接应用到更高等的动物甚至人的身上,但进行此类研究的科学家们希望有朝一日能延缓人类衰老。
近年来人们已经知道,对蠕虫和鼠类等多种生物体来说,节食会产生延长寿命的效果。目前人们也在对猴子进行类似的研究,但由于灵长类动物的寿命较长,研究还未有结束。 科学家预测下世纪人类寿命达150至200岁
扰国外媒体报道,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超过60名科学家联合完成了一项有关人类预期寿命的报告。报告指出,那些在2100年或者以后出生的婴儿将有一半人可以活过100岁。有7名参与了这项研究工作的科学家甚至预测到21世纪末,人类的寿命可以达到150岁到200岁。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是不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科学家们的预测正确的话,那么未来的世界将是由超过100岁的老人们统治的。
科学家们介绍称,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发达社会的人类预期寿命已经增长了接近一倍。随着跗基因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人类寿命在本世纪将会出现更大幅度的增长,以致长命百岁可能会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按归这个推理,人类终有一天以100岁作为中年的开始,退休年龄也要相应的推后。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类寿命延长的主要原因是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大范围传染疾病得以控制。来自密歇根大学的临床医学教授福苏(音)称,“人们可能无法想象活到200岁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但其实我们现在正处于19世纪70年代全球传染病得到控制并停止扩散的时期,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的细胞可能在年纪大了以后重新进行整修,以延长人类的寿命。”
美国加州大学生物化学教授布莱克(音)也参与了这项研究工作,他表示,人类的寿命增加到200岁并不是不可能的,根据科学家们对细小动物进行的研究成果,一些基因如果得到履行,它们的寿命就可以增长一倍。但是目前,有关履行人类基因的研究仍然没有明确的结论,这项研究目前还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虽然增长寿命可以通过履行人类的基因实现,但是要被改造的基因是多数还是少数却仍然是个谜。
福苏表示,即使基因技术不能取得重大突破,到2100年人类的寿命也将达到90岁.
② 人类通过各种途径延长寿命,最终能够达到永生吗
所以别老拿自己去度量未来。事实上,人类对于意识转移的研究已经启动,世界上一些顶级科学机构扬言,在40年内即可将人的意识转移到计算机中。
我想,既然如此,100年内应该会有重大发展吧,200年或许就能够实现人类以意识形式的永生。
人类如果没有了身体的羁绊,意识能够自由的穿梭于太空,或存在于一切自己制造的机器里,恣意的操控着一切,这或许正是人类涅槃的终极目标。
当然,这种永生或许并不是永生,只是比现在长久很多,但也还有时间限制。
或许意识也是有寿命的。因为能量也会转化,粒子也会衰变,任何事物都有克星。
因此人的寿命与宇宙同在是不可能的。
这些都是猜想,不一定准确,欢迎讨论。
就是这样,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请勿侵权抄袭,谢谢理解支持。
③ 再过几百年,人是不是可以永生有何依据
在地球生物当中,超大乌龟可以存活200年,露脊鲸还可以存活200年,而蛤蛎则可实现400年,因此真的是长命。而对绿色植物而言,比动物的寿命更为长,红杉可以做到3000年,松柏树可以生存5000年,波罗的海海草这可以生存1干年。依照现代科技看来,人们实际上在总体的使用寿命上已经提高许多,122岁164天很有可能并不是也是人们性命极限值或是终点站。
如今科学长命的方式,无论是根据基因疗法或是一切诊疗方式,大部分是在想方设法让肉体可以生存得长一些。但肉体生存时长久了,终会支离破碎,最后救没法救。一些生命或医学临床研究觉得,人的身体生命极限值约150岁,假如科学技术性仅仅放到修补人的肉体上,“永世”就始终都没有期待。因而,人们要得到永世,就得舍弃肉体,留有观念,这也是唯一可以得到“永世”的方式。
④ 制药厂的实验员退休年龄
制药厂的实验员退休年龄男职工60岁退休,女职工50岁退休。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实验员职业发展路径
该职位要求要有医学或生物学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一定的微生物实验相关工作经验。此外,还要具有实验室分子诊断实验,开发经验,有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
现在社会上外资和医院附属的制药厂比较多,做疫苗的公司也不少,可以瞄准一些生物制药厂和做疫苗的公司。如果有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可以就职于一些研究院或是制药公司等,从事研发工作。
⑤ 郴州地区生物实验教师退休年龄是多少
男55周岁和女45周岁
⑥ 动物最多能活多少岁
有一位着名的老年学家巴风,他在作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的寿命,可为各自生长期的五至七倍。如狗的生长期为两年,可活十到十五年;猫的生长期为一年半,可活八至十年,牛的生长期为四年,可活二十至三十年,马的生长期为五年,可活三十到四十年。用此方法进行推算,对生物界几乎是完全适用的,对于人类也不例外。这种用生长期乘以五到七倍的数字,就被称为:“已风寿命系数”。一般认为,人类生长期的完成,需要二十到二十五年,因此人类可望活到一百至一百七十五岁 。 另外,还有一位着名的老年学家海弗里克,他把人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让这些细胞一代一代地遗传下去,结果他发现:人体细胞在某一天会全部死亡,即使给予最好的抗衰老物质“ 喂养”也不能起死回生,这个实验给他的启发很大,他想:是不是被培养的细胞在体外的分裂会有一个极限呢?经过较长时期和反复地研究,他终于发现:培养的人体细胞的分裂只有五十代,超过五十代以后,不管采用什么方法,细胞都是要衰老死亡的,这好像在细胞核里 有个“定时钟”,固定在五十代上,一旦走完这个时限,人体细胞必将死亡,这五十代即人体细胞的分裂极限。他的实验结果发表以后,很多科学家经过许多次的重复和验证,公认他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于是将细胞至体外培养中分裂的这一限度称为:“海弗里克极限”。现在研究证实,每种动物都有他自己的“极限”,如海龟为九十至一百二十五次,可活到一百七十五年。细胞的培养代数越多,动物的寿命就越长,反之则短。在现代老年学中,海弗 里克极限已称为一条基本规律,细胞不仅在体外遵循这一规律,经过研究还表明,在体内也依照这一规律。
⑦ 人都可以长寿吗
长寿,是人类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随着医学的进步,人的平均寿命已经大大提高,但是,离人应享有的寿命还相差很远。据美国的生物学家海弗利克经过研究发现,正常细胞大约分裂到50代以后就停止分裂而导致死亡,而细胞分裂一代的周期为22.4年。于是科学界按照他的理论,推算出人类的平均寿命应在100~120岁之间。
事实上,世界上有些寿星的寿命远远超过了这个“极限”。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英国的弗姆?卡恩,他活了207岁;而南美洲的一位妇子玛卡兰珠则活了203岁。
为寻求长生不老的秘方,古往今来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近几年有些科学家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绩,研究发现激素治疗、体育运动和合理的膳食能延缓甚至逆转人体衰老的进程。
生长素是人体大脑的脑垂体分泌有一种能调节人类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的激素。通常,人到30岁,脑垂体分泌生长素的功能开始下降。但是,在60岁左右的老人中,仍然有2/3的人的脑垂体具有分泌生长素的功能。美国威康星州医学院的丹尼尔?鲁德曼和他的同事对一组脑垂体已丧失分泌生长素功能,年龄在61~81岁的男性老人给予一定剂量的生长素。结果,6个月后,这些老人的体态由肥胖变瘦,皮肤也变得厚实而有弹性,不少人的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仿佛年轻了10~20岁。当然,我们也决不能由此而认为生长素是抗衰老的万灵妙药。
塔夫脱大学的玛利亚?菲亚泰隆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让一组90岁以上的老年男女在固定的体育器械上,用腿进行提重锻炼,每周3次,每次15分钟。每次锻炼结束时,这些老人都精疲力竭。然而,8周以后,老人的肌肉都大为改善,他们的步行速度较从前快了50%。他们还让60岁的以上的老人在固定蹬车和划船器上进行锻炼,结果他们的心脏输血功能增强了25%,体内脂肪贮存减少了,胆固醇的水平也有所下降。科学家们由此断定体育锻炼可推迟人体衰老。
此外,人类每天进食量的多少对衰老的进程也起着一定的作用。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从原生动物水蚤一直到鱼类、鼠类,如果减少它们每天的进食量,就能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并能使它们的寿命延长50%左右。为了证明这些在生物实验上反映出来的成果也适用于人类,美国的医学专家们正在对一组猴子进行严格的节食试验,以观察它们的衰老过程。由于猴子是人类的“近亲”,这项试验将有助于人们了解节食对延长人的寿命的作用。
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探索人类衰老的遗传基础。人们相信,通过全世界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使人体延缓衰老,让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
⑧ 本科生做分子生物学实验员怎么样,前途如何
都不推荐,真的。
首先,分子生物学现在属于比较尖端的研究方向,但是在国内,研究环境普遍不行,如果你只是简单的做个实验员,那就是普通的生物民工,因为有一大把的人都能够做这个工作,而且相较于本科生人家更倾向于大专生,他们有更多的实验经验,而且要的工资还低......而且分子实验挺难的,有些事情不是从理论上就能解释的,比如你整合一个基因片段,但是它就是不表达,死活都不表达,你也没法说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分子生物有时候也要接触一些有毒物质,而且更多是遗传毒性。
有机合成也一样,实验员就没多大前途,除非你能找到特别好的研究所(生物也一样),然后往助理、研究员、教授这类的方向发展。而且有机合成需要长期接触有毒物质,比生物的危险性也不低。
总之,这两条路都不太推荐,当然我是指做实验员。如果你能下决心做研究的话,当然推荐分子生物学,毕竟是现在最热门的一个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