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微生物发展史如何分期

微生物发展史如何分期

发布时间:2022-07-26 07:38:07

1. 微生物学的发展分为几个时期

按照多数教材公认的说法,微生物学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经验时期、实验时期(显微镜和培养基发明后)、和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2. 微生物学的简史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主要成就

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1、史前时期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与利用 主要成就:在 17 世纪下半叶,荷兰学者吕文虎克( Antony van Leeuwenhook )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亲眼观察到细菌个体之前,对于一门学科来说尚没形成。这个时期称为微生物学史前时期。种痘预防天花是人类控制和应用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在预防疾病保护健康方面的宝贵实践。
2、微生物形态学发展阶段 主要成就:17 世纪 80 年代,吕文虎克用他自己制造的,可放大 160 倍的显微镜观察牙垢、雨水、井水以及各种有机质的浸出液,发现到了许多可以活动的 “ 活的小动物 ” ,并发表了这一 “ 自然界的秘密 ” 。
3 、微生物生理学发展阶段 主要成就: 在 19 世纪 60 年代初,巴斯德研究了酒变酸的微生物原理、探索了蚕病、牛羊炭疽病、鸡霍乱和人狂犬病等传染病的病因、有机质腐败和酿酒失败的起因,否定了生命起源的 “ 自然发生说 ” ,建立了巴氏消毒法等一系列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柯赫在继巴斯德之后,改进了固体培养基的配方,发明了倾皿法进行纯种分离,建立了细菌细胞的染色技术,显微摄影技术和悬滴培养法,寻找并确证了炭疽病、结核病和霍乱病等一系列严重传染疾病的病原体等。这些成就奠定了微生物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他们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在这一时期,英国学者布赫纳( E. Buchner )在 1897 年研究了磨碎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把酵母菌的生命活动和酶化学相联系起来,推动了微生物生理学的发展。同时,其他学者例如俄国学者伊万诺夫斯基 (Ivanovski) 首先发现了烟草花叶病毒 (Tobacco mosaic virus , TMV) ,扩大了微生物的类群范围。
4 、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发展阶段 主要成就:在上一时期的基础上,本世纪初至 40 年代末微生物学开始进入了酶学和生物化学研究时期,许多酶、辅酶、抗生素以及许多反应的生物化学和生物遗传学都是在这一时期发现和创立的,并在 40 年代末形成了一门研究微生物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综合学科 —— 普通微生物学。 50 年代初,随着电镜技术和其他高技术的出现,对微生物的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的水平。 1953 年华特生( J. D. Watson )和克里克( F. H. Crick )发现了细菌基因体脱氧核糖核酸长链的双螺旋构造。 1961 年加古勃( F. Jacab )和莫诺德( J. Monod )提出了操纵子学说,指出了基因表达的调节机制和其局部变化与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即阐明了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关系。

3. 简述微生物学的发展过程

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
1、史前时期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与利用 主要成就:在 17 世纪下半叶,荷兰学者吕文虎克( Antony van Leeuwenhook )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亲眼观察到细菌个体之前,对于一门学科来说尚没形成.这个时期称为微生物学史前时期.种痘预防天花是人类控制和应用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在预防疾病保护健康方面的宝贵实践.
2、微生物形态学发展阶段 主要成就:17 世纪 80 年代,吕文虎克用他自己制造的,可放大 160 倍的显微镜观察牙垢、雨水、井水以及各种有机质的浸出液,发现到了许多可以活动的 “ 活的小动物 ” ,并发表了这一 “ 自然界的秘密 ” .
3 、微生物生理学发展阶段 主要成就:在 19 世纪 60 年代初,巴斯德研究了酒变酸的微生物原理、探索了蚕病、牛羊炭疽病、鸡霍乱和人狂犬病等传染病的病因、有机质腐败和酿酒失败的起因,否定了生命起源的 “ 自然发生说 ” ,建立了巴氏消毒法等一系列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柯赫在继巴斯德之后,改进了固体培养基的配方,发明了倾皿法进行纯种分离,建立了细菌细胞的染色技术,显微摄影技术和悬滴培养法,寻找并确证了炭疽病、结核病和霍乱病等一系列严重传染疾病的病原体等.这些成就奠定了微生物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他们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在这一时期,英国学者布赫纳( E.Buchner )在 1897 年研究了磨碎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把酵母菌的生命活动和酶化学相联系起来,推动了微生物生理学的发展.同时,其他学者例如俄国学者伊万诺夫斯基 (Ivanovski) 首先发现了烟草花叶病毒 (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扩大了微生物的类群范围.
4 、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发展阶段 主要成就:在上一时期的基础上,本世纪初至 40 年代末微生物学开始进入了酶学和生物化学研究时期,许多酶、辅酶、抗生素以及许多反应的生物化学和生物遗传学都是在这一时期发现和创立的,并在 40 年代末形成了一门研究微生物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综合学科 —— 普通微生物学.50 年代初,随着电镜技术和其他高技术的出现,对微生物的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的水平.1953 年华特生( J.D.Watson )和克里克( F.H.Crick )发现了细菌基因体脱氧核糖核酸长链的双螺旋构造.1961 年加古勃( F.Jacab )和莫诺德( J.Monod )提出了操纵子学说,指出了基因表达的调节机制和其局部变化与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即阐明了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关系.

4. 微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 史前期 约8000-1676,特点是未见微生物个体,各国人民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2 初创期1676-1861 形态描述阶段 特点 自制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个体。3 奠基期1861-1897 微生物学开始建立(巴斯德 微生物奠基人,科赫 细菌学奠基人)4 发展期1897-1953 生化水平研究阶段 特点 发现微生物代谢统一性 普通微生物学开始行成 青霉素的发现 5 成熟期1953-至今 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 特点 主要是广泛利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现代研究方法

5. 微生物生长分哪些时期,每个时期有何特点

典型的微生物生长曲线包括四个时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1、迟缓期

该期菌体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的分裂繁殖合成并积累充足的酶、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迟缓期长短不一,按菌种本身的遗传特性、菌龄和菌量,以及营养物等不同而异,一般为1~ 4小时。

2、对数期

生长速率常数R最大,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代时(generation time,G,又称增代时间)最短;细胞进行平衡生长(balanced growth),菌体各部分的成分均匀;酶系活跃,代谢旺盛;细胞群体的形态与生理特性最一致;微生物细胞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最强。

3、稳定期

生长速率常数等于0,即新增细胞数和死亡细胞数几乎相等,二者处于动态平衡,活菌数保持相对稳定并达到最高水平,菌体产量也达到最高点;细菌分裂速度降低,代时逐渐延长,细胞代谢活力逐渐减退,开始出现形态和生理特征的改变;

细胞内开始积累贮藏物质,如肝糖粒、异染颗粒、脂肪粒等;多数芽孢细菌在此期形成芽孢;许多重要的发酵产物主要在此期间大量积累并达到最高峰。

4、衰亡期

细胞形态发生变化(表现为多形态,如膨大或不规则的退化形态),甚至畸形;细胞代谢活力明显降低,有的微生物因蛋白水解酶活力的增强导致菌体死亡并伴随着菌体自溶,释放代谢产物;有些革兰氏阳性菌染色反应反应变为阳性;

有的微生物在此期间进一步合成或释放对人体有益的抗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而芽孢杆菌在此期间释放芽孢。

(5)微生物发展史如何分期扩展阅读

1、迟缓期

在生产实践中,通常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接种量、在种子培养中加入某些营养成分、采用最适种龄(即处于对数期的菌种)的健壮菌种接种以及选用繁殖快的菌种等措施,以缩短迟缓期,加速菌种生长周期,提高利用率。

2、对数期

由于对数期的群体细胞具有生理特性比较一致、细胞各成分平衡增长和生长速率恒定等优点,故是代谢、生理研究的良好材料,也是作为菌种的最佳材料。另外,亦可用于微生物培养,发酵工程等生物工程

3、稳定期

稳定期产生的原因:营养素特别是生长限制因子的耗尽,营养物质的比例失调,例如C/N比值不合适等;酸、醇、毒素或过氧化氢等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氧化还原势等环境条件越来越不适应等。

4、衰亡期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外界环境对细菌细胞继续生长越来越不利,从而引起细胞内的分解代谢明显超过合成代谢,继而引起大量菌体死亡。

6. 微生物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人物是谁

微生物学的发展目前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形态学时期,代表人物是列文虎克;2、生理学时期,代表是巴斯德和柯赫;3、现代微生物学时期,代表人物比较多喽。这个你自己应该知道的。
可以查阅一下网络啊。
参考资料:http://ke..com/link?url=_-ZYN509JV8r-N4q89DG9ful7txy

7. 简述微生物学各个发展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贡献。

巴斯德: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他把微生物学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水平,并开创了寻找病原微生物的兴盛时期,使微生物学开始以独立的学科形成。

贡献:

1、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2、证实了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3、将病原菌减毒,使其转变为疫苗。

科赫:

(1)发现了固体培养基,并建立通过了固体培养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

(2)用自创的方法分离了许多病原菌,如炭疽芽孢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3)提出了“科赫法则”;

(4)创立了许多显微镜技术,如细菌鞭毛染色法、悬滴培养法等。

布赫纳:用酵母菌无细胞压榨汁将葡萄糖进行酒精发酵获得成功,发现了微生物酶的重要作用,从此将微生物学推进到了生化研究的阶段。此后,微生物生理、生化等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微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微小生物体的学科。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单细胞的、多细胞的(细胞集落)或无细胞的(缺乏细胞)的生物。微生物学包含许多子学科,包括病毒学、寄生虫学、真菌学和细菌学。

真核微生物,如真菌和原生生物,拥有膜覆盖的细胞器,而原核生物——即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和古菌——通常没有细胞器。

微生物学家主要依赖于培养、染色和显微镜检查等传统方法鉴定微生物。然而,在普通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中,只有不到1%可以用目前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和坚定。

对于很多不可培养的微生物,微生物学家通常依赖分子生物学工具,如基于DNA序列的鉴定,例如细菌鉴定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起源于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

8. 微生物的发展史上5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是按 时期,代表人物,特点 来答的。
1、史前期(约8000年前—1676),各国劳动人民,①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是有益活动(如酿酒、发面、制酱、娘醋、沤肥、轮作、治病等)

2、初创期(1676—1861年),列文虎克,①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出于个人爱好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

3、奠基期(1861—1897年),巴斯德, ①微生物学开始建立;②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③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④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⑤进入寻找人类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期;

4、发展期(1897—1953年),e.buchner,①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②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③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④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⑤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

5、成熟期(1953—至今)j.watson和f.crick,①广泛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好现代研究方法,深刻揭示微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②以基因工程为主导,把传统的工业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新水平;③大量理论性、交叉性、应用性和实验性分支学科飞速发展;④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独特实验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个领域飞速发展;⑤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促进了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

9. 微生物学发展史如何分期

选自周德庆教授编着的微生物学第3版

10. 微生物学发展史如何分期

一、微生物学的萌芽时期

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发现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用来沤粪积肥,使农作物变得更加茁壮。微生物在医学中也有应用,公元2世纪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白僵蚕治病的记载。公元6世纪的《左传》中也有用麦曲治腹泻病的记载,10世纪的《医宗金鉴》中有关于种痘方法的记载。公元6世纪北魏的贾思勰《齐民要术》中也有关于微生物应用的资料,如谷物制曲、酿酒、制酱、造醋、腌菜等。在古希腊留下来的石刻上也有酿酒的操作记录。
虽然古人还不知道是微生物在发挥作用,但是他们通过日积月累的生活实践,已经学会巧妙地利用微生物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二、微生物学的初创时期
微生物的初创期是17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叶。詹森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罗伯特·胡克把昆虫等较小事物在显微镜下的具体形态发表在《显微制图》中,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并详细地描述了微生物的形态,打开了微生物研究的大门。
在列文虎克死后,微生物的研究一度进入低谷,“自然发生论”开始成为热点话题。1748年,尼达姆(John Needham)用“干草等浸泡在烧瓶中会产生微生物”的实验证明“自然发生论”。后来,许多科学家投入到微生物研究中来,为微生物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765-1776年,斯帕兰让尼(Lazaro Spallanzani) 又用密封加热实验反驳“自然发生论”。1826年,施旺(Theodor Schwann) 提出乙醇发酵由酵母菌引起,在1837年,他又提出微生物引起发酵和腐败。1838—1839年,施旺和施莱登(Mathias Schleiden) 分别提出细胞学说,1853年,巴谢(Agostino Bassi)首次实验证明由白僵菌引起家蚕的“白僵病”,并认为许多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1845年,伯克利(M.J.Berkeley)首次证明是霉菌引起爱尔兰薯仔枯萎病。1846年,塞麦尔维斯(Lgnaz Semmelweis)发现产褥热是由医生传播的,提出使用防腐剂预防的方法。1849—1854年,斯诺(John Snow) 对伦敦流行的霍乱开展流行病学研究。1850年,达望(CasimirJoseph Davaine)在患炭疽病的家畜中发现炭疽细菌,同年,米切利斯(Eihardt Mitscherlich)发现是细菌引起马铃薯褐变。1853年,德巴利(Heinrich Anton De Bary)提出禾谷类锈病是由寄生真菌导致的。
三、微生物学的奠基时期
巴斯德对微生物生理学的研究为现代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巴斯德(Louis Pasteur) 在1857年提出乳酸发酵的微生物学原理;1860年提出酵母菌在乙醇发酵中的作用;1864年彻底驳斥了自然发生论;1866年发明低温灭菌法;1880年和斯坦伯格(George Sternberg)同时从唾液中分离和培养肺炎球菌;1881年和鲁克斯(Pierre·Paul·Emile Roux) 用炭疽菌进行免疫实验并研制炭疽疫苗;1885年研制出狂犬病疫苗,在被疯狗咬伤的9岁小孩身上首次试用并获成功。
科赫对新兴的医学微生物学做出了巨大贡献。1876年,分离并鉴定了炭疽热病原菌——炭疽杆菌;1878年鉴别了葡萄球菌;1881年研究了细菌的纯培养方法,并用减毒炭疽杆菌进行动物免疫;1882年发现肺结核的病原菌——肺结核分枝杆菌,并因此获得1905年诺贝尔奖;1883年鉴定了霍乱的致病因子——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1884年,首次发表科赫定理。
下面再来看一下其他众多科学家的成就。1858年,魏尔啸(Rudolf Virchow)提出“每一个细胞都来自另一个细胞”。1859年,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发表《物种起源》。1865年,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发表孟德尔遗传法则。1867年李斯特(Joseph Lister)正式发表了他的外科消毒术。1880年拉瓦拉(Alphonse Laveran)鉴定了疟原虫在感染者红细胞中的生活史,1907年获诺贝尔奖。1884年梅契尼柯夫(Elie Metchnikoff)发现吞噬作用,1908年获诺贝尔奖。1890年贝林格(Emil Adolf von Behring) 和北里柴三郎(Kitasato Shibasaburo)发现抗毒素,用毒素使动物免疫,制备白喉和破伤风抗毒素,1901年获诺贝尔奖。由于科学成果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阅读全文

与微生物发展史如何分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