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生产过程中如何防止微生物污染

生产过程中如何防止微生物污染

发布时间:2022-07-26 11:28:33

1. 如何对无菌制剂生产车间微生物污染进行控制

015版药典微生物学拟收载情况
检查法
①无菌检查法
②非无菌药品微生物计数法
③非无菌药品控制菌检查法
④抑菌剂效力检查法
⑤灭菌法
⑥生物指示剂抗性检查法
⑦中药饮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标准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指导原则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

2.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微生物污染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防止污染的主要措施是:

(1 )改善环境条件。接种室与培养室要定期做好消毒与净化,接种前工作台或接种箱要开紫外灯30min以上。培养室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相对湿度太高时可以用抽湿机抽湿。

(2)接种人员的培训很关键,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接种中所需的工具,必须经严格灭菌后才能使用。在超净工作台的操作区内,不要放入过多的待用材料,避免气流被挡住。还要定期检查超净工作台的工作质量[8]。
(3 )严查接种材料。淘汰被真菌与细菌污染的接种材料。

(4)经常检查消毒锅的灭菌质量,若发现问题要立即检修。消毒锅的压力表降到零后不能马上出锅,因冷热空气作用产生的负压效应,使外界环境的冷空气倒吸入已灭菌的培养瓶内引起真菌污染,为避免该现象的发生,消毒后培养瓶应待锅内稍冷却后才出锅[9]。

(5)检查培养容器是否存在问题。培养容器封口多用塑料盖、胶塞、棉塞、薄膜等,塑料盖用久了易老化,密封性差,也会造成污染。林盛等配制了一种“4号消毒液”对培养瓶瓶口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把培养基污染率控制在0.3%以下[10]。
3 继代培养中污染的防治
初始阶段所获得的无菌材料理论上是无菌的,但在后期或继代培养中也会出现污染,这除了操作不慎带菌外,继代材料在培养室也可能被螨传播的真菌污染。这类污染可从两方面防止:(1)扩大繁殖时应有合理的程序。在获得了最初的无菌培养物之后应将其中一部分作为“原种”保存起来,分批繁殖和复检后再提供给大规模生产。(2)可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抗菌剂来防止[3]。许婉芳等将多菌灵用于金线莲组织培养的抑菌促生长,效果明显优于甲霜灵、甲基托布津及混合物,在含有多菌灵的培养基中生长的金线莲,不受微生物污染,灭菌率达100%,无白化苗,苗健壮[11]。

对植物中的内生细菌,由于它潜伏得较深,表面消毒方法无法将其消除,有时在外植体的初期培养中,包括前几代的继代培养,往往在培养基上不易被肉眼察觉,随着继代次数增加,菌量逐渐累积发展,才在培养基上显现出来[12]。黄小荣等则认为植物组培中细菌污染的原因是休眠细菌芽孢萌发的结果[13]。可以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抗菌素、茎尖培养、降低PH值等措施防止和减少细菌等内生菌污染。

王亦菲等在彩色海芋快速繁殖至4~5代时,添加200mg/L的青霉素GK,能有效抑制内生菌的生长,且不影响繁殖系数[14]。翟建中等在长春蔓的组织培养中,对了抑制内生细菌 Xanthomonas sp.,使用链霉素的作用大于庆大霉素和头孢唑林钠,培养基中同时使用二种抗菌素,有利于防治细菌的抗药性,能较长时期地控制细菌污染的发展,但链霉素剂量增高,会对植物产生毒性[15]。

在培养基中添加抗菌剂,选择合适的浓度非常关键,浓度低了效果差而浓度高又容易对植物产生毒害,影响增殖或使培养的材料变黑,出现死苗、白化苗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结合使用可以防治细菌的抗药性。抗生素和多菌灵等一般不耐高温,需要采用过滤灭菌,在生产中添加起来很不方便,而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丙酸钠等常用作食品中的防腐剂,能耐高温高压,在组培生产中使用比较方便。

植物材料中的内生菌也可采用反复茎尖培养的方法来脱除。因为致病菌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通过维管束传播,茎尖分生组织是不带菌的,通过反复的茎尖培养既可脱除内生菌又可脱病毒。

除了欧文氏菌属外,大多数细菌在介质PH小于4.5时不能生长。在紫苑属、鸢尾属、蔷薇属植物组织培养中,将培养基的PH值由5.8调至3.9~4.3,可防止大量的细菌污染[7]。胡庆等用低PH值(3.10)水培并改善容器通气条件,能使严重细菌污染的绿巨人团块正常增殖,对单株的生长无害,可生根的苗的比例比常规固培要高,基本解决了遭严重细菌污染后仍能带菌生产的问题[16]。

对已污染的培养物,有时因植物材料难得或重新发生要花费很多时间,也可切取较大的植株重新消毒接种。李春燕等用400或600万单位/L的青霉素无菌水溶液分别浸泡银白杨组培细菌污染苗60min或40min,可有效防治组培中的细菌污染。经处理过的苗继代培养时,不再重复出现细菌污染现象,且苗分化能力强,生根培养时,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17]。李颖等的实验研究证明,如果继代培养中只有真菌污染,采用3%的多菌灵无菌液浸泡0.5h以上即可,用无菌水冲洗后接种或不用无菌水冲洗直接接种都可消除真菌污染。如果在细菌污染和细菌、真菌同时污染的情况下,可采用 HgCl2消毒法,把污染的培养苗切割成较长的茎段作外植体,用自来水冲洗0.5h,再在超净工作台上用乙醇和HgCl2进行短时间的处理即可再度建立无菌苗培养体系[18]。

4 减少培养基中的有机成分
培养基中有机物的存在是污染产生的重要原因,去除有机物也是减少污染的一条途径。宋锋惠等在阿月浑子的组织培养中,除去培养基中的VB1、VB6、烟酸等(保留肌醇)有机成分,经 2~3代培养后,能抑制细菌生长,对丛生芽生长增殖没有影响。原因是这些都是某些细菌生长的必需物质,除去这些有机物后,细菌无法生长发育,逐渐死亡减少[19]。由日本的古在丰树教授首创的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则完全除去了培养基中的有机成分,输入可控制量的CO2气体作为碳源,并通过控制环境因子,促进植株光合作用速率,使之由异养型转变为自养型,因而植株长势良好,污染率明显降低[20]。由于去除了糖,组培苗由玻璃瓶内培养改为箱式大容器培养,也可以整个培养室作为培养容器,甚至不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也极少污染,这项技术至少在许多植物组培苗的促根阶段应用是十分成功的。
美国进口普卫欣天 猫有效防雾霾出门做好防护
口罩的阻尘效率的高低是以其对微细粉尘,尤其对 2.5微 米以下的呼吸性粉尘的阻隔效率为标准。因为这一粒径的粉尘能直接入肺泡,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最大。纱布口罩,其阻尘原理是机械式过滤,就是当粉尘冲撞到纱布时,经过—层层的阻隔,将一些大颗粒粉尘阻隔在沙布中。对于一些微细粉尘,尤其是小于2.5微米的粉尘,就会从纱布的网眼中穿过去,进入呼吸系统。防尘口罩,其滤料活性炭纤维毡垫或无纺布组成,那些小 于 2.5微米的呼吸性粉尘在穿过此种滤料的过程中。

3. 肉制品加工企业怎么控制微生物污染

肉制品的微生物怎么预防
一,保持食物的新鲜程度
细菌的繁殖生长,离不开它适合的培养基质,一般情况下,在比较新鲜的食品上面,细菌的菌落个数是很低的,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就会有菌落密度增加的可能,所以说,保持食物的新鲜度,就可以预防细菌的污染。
二,保持保存环境的温度处于细菌不适合的状态
细菌的生长繁殖,首要条件是有合适的培养基质,这个就是我们的食品了,再次是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温度环境,当温度在30度到40度左右的时候,是细菌生长繁殖的最佳温度,而采取降低它的生长繁殖温度,就可以获得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和延缓生长速度。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的冷藏柜,冰箱就是起到了这个作用。
在温度被控制到4摄氏度的环境条件下,绝大部分的细菌都会受到强烈的抑制,细菌的芽孢则失去萌发的条件,而已经萌发的细菌,也会受到温度控制的限制而处于接近休眠状态。所以,食品才能够得到保存和保鲜的效果。
三,如果条件允许,把食物的ph值调到酸性或碱性,就可以获得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使细菌失去培养基质。
具体的方法是,利用面碱加入到粥中,使ph值达到8以上,则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了,细菌的生长繁殖的适宜ph为4.5到6.6左右,当高于此值或低于此值,细菌的生长繁殖则会明显受到抑制。或者加入酸醋,是食品呈现酸性,也不会使细菌获得适合的繁殖基质而达到保存食物的目的。
四,把食物添加盐类,使细菌的细胞渗透压遭到破坏,达到保鲜的目的,这个原理,就是我们使用腌制的方法来控制细菌等的生长繁殖,获得纯正的腌制食品。所以,添加盐类,是可以有效的防止细菌等污染食品的。把食物中的含盐量控制在波美18度左右,就会达到此目的了。

4. 食品生产过程中对于微生物引起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控制措施

首先要找出可能造成微生物危害的关键点,再对症下药。
一般食品工厂可能造成微生物危害的关键点有:原料采购与保存方式;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卫生状况;生产设备清洗消毒状况;食品包装及储存状况。
相应的措施包括:严格按照食品生产要求采购合格原料。原料在进厂后按照保存条件要求进行保存,以免原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生产前和生产结束后,对生产车间内部环境进行清洁和灭菌消毒,在生产进行时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生产设备在生产结束后,要进行严格的内外清洗消毒,保证设备和容器内部没有微生物污染。食品在包装前要对产品和包装物进入灭菌处理,确保包装食品清洁无菌或符合产品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要求。产品入库后要严格按照产品的储存要求进行保存,如温度、湿度、光照条件等。
差不多就是这样。

5. 如何对无菌制剂生产车间微生物污染进行控制

如何对无菌制剂生产车间微生物污染进行控制
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原则:
1. 了解污染源
对药品生产全过程可能造成污染的来源,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从而设计一个完好的生产工艺,制定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从各个环节采取消毒和卫生措施来防止微生物污染,使产品达到所要求的卫生学质量,包括稳定性及各种微生物参数。
2. 进行微生物监测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应按GMP要求不断进行各项微生物卫生学监测。例如:对洁净室空气中的浮游菌、沉降菌的监测;对无菌设备清洁灭菌的验证;对非无菌药品进行细菌和活菌数测定和病原菌的限制性检查等。

药品生产人员卫生注意事项:
新进人员的健康检查:药品生产企业在招收新职工时,一定要对新职工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要确保新进厂的职工不患有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另外还要根据新进职工安排的具体岗位性质再确定其它具体检查的项目。
建立生产人员健康档案:药品生产企业应对职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以便于检查、了解、追踪个人健康好坏的状况

培养药品生产人员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勤洗手、勤剪指甲
定期洗澡、勤理发
勤换衣服、勤洗工作服
在生产区内做到三个严禁 :禁止吃东西、禁止吸烟、禁止大声喧哗

洁净区生产人员要求:
1. 鞋的净化:可使用一种地垫,它具有粘性表面,能杀灭细菌并经抗静电剂的处理,可除去人员脚上的尘粒。
2. 工作服的净化:工作服的使用,可沉积吸附大量微生物和不清洁物,衣服本身也会散发纤维屑,故应经常清洁、灭菌。
3. 手的净化:手是交叉污染的媒介,要教育生产人员警惕对产品的污染。用消毒皂和流水洗。
4. 头罩:头罩必须把全部毛发遮住。
5. 口罩:常用的口罩由4~6层纱布制成。带口罩一定要遮住口、鼻;不能带潮湿的口罩;使用不能超过4h;不可正反两面使用。

洁净区工作人员要尽可能少而精,只有工作需要时才能进入;
操作人员在洁净区动作尽量要缓慢,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人的发尘量;
洁净区的门应关紧,避免不必要的移动,以保持洁净区的风速、风量、风型和风压;
如果是无菌区的话,操作人员的自我约束就更多,要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执行。

6. 如何防止生产中微生物超标

对进入生产区的原料进行分级消毒,根据所生产的产品对生产车间进行相应标准的装修,工人开工前进行相应的洗消标准操作

7. 即食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如何预防微生物交叉感染

即食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预防微生物交叉感染的方法有:

  1. 即食食品原料验收应该建立验收标准,应按照GB 14881的规定,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的采购、验收、运输、贮存管理制度。

  2. 清洗消毒过程首先要控制清洗用水的水质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要求。

  3. 使用新型化学消毒剂,保证杀菌过程不产生副产物,既保证了杀菌效果,又具有安全性。

  4. 为了降低即食食品的微生物污染风险,应针对生产设备和环境制定有效的清洁消毒。

8. 在口服液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微生物的污染

在生产车间内,用裸手触碰增健的生产物料是明令禁止的行为,员工进入洁净区必须先给手消毒并带上手套,换上洁净的装备,保证“无尘室”里纤尘不染。

除此之外,对温度、湿度也是严格把控,车间内的温度需控制在18℃~26℃之间,湿度控制在45%~65%,增健口服液的生产车间内还配备了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对洁净区内的温湿度、压差、尘埃粒子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每瓶增健口服液都在洁净的环境下生产。

在高标准、严要求的生产环境下,增健口服液的品质才得以保障;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无限极一直备受消费者认可的原因。
整个生产过程中,从原料进厂,经过多道工序制成产品,各种格言的因素都会引起一次污染。一、原料

化妆品使用原料的种类繁多,来源各异,大多数化妆品原料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如果这些受微生物污染的原料,不经过处理直接用于化妆品生产,必然会造成化妆品严重的一次污染。

易引起微生物污染的原料包括天然动植物成分、碳水化合物和苷类、蛋白质及其衍生物、天然胶质和水溶性聚合物、粉体、色素、离子交换水、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等。油脂、高级脂肪酸和脂肪醇、醇类、酯类、香料、浓表面活性剂、多元醇类、酸、碱等受污染程度较少。

有些原料在制造过程中无法灭菌、就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事先灭菌处理,如一些粉体可实现用气体灭菌或射线辐照灭菌,在化妆品和制药工业中常用加热灭菌、微滤灭菌。需要加热配制产品,如加热至85-90℃,保持20-30min,可灭除绝大部分细菌(芽孢菌除外)。

9. 如何控制食品微生物污染求答案

微生物超标是作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是判断其保存能力的指标。食品中细菌菌落总数越多,则食品含有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大,食品质量就越差;菌落总数越小,则食品含有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小。统计发现,导致这些食品不合格的原因包括很多,微生物污染是问题食品主因,一般微生物超标原因是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如:

1、生产设备消毒不到位

2、生产环境消毒不到位

3、包装材料清洗消毒不到位

4、产品包装密封不严、

5、人员消毒不到位(更衣室,工作服等)

6、储运条件控制不当、

7、工器具等生产设备消毒不到位、

8、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

在消毒剂领域,传统的方式包括紫外线灯照射杀菌、药物喷洒灭菌、臭氧、采用初中高效三级过滤方式滤尘等。不可否认在过去的很多年中,他们在之前的食品安全上有着突出的贡献,但随着现在国家监管及食品质量的不断提升,缺点也慢慢体现出来。

紫外线灯照射杀菌:紫外线灯对人体有害,所以只能在静态(无人)的情况下使用,实际生产时为细菌二次污染食品的提供机会。紫外线灯还有一个弊端,有效辐照距离为1.5米,开启时空气中大部分细菌、病毒只是暂时击晕(隐藏在0.6M以下或辐照距离外),并未完全杀死;关闭时,待人、物流动后被击晕的细菌、病毒会反弹,使空气浮游菌数量更高。

药物喷洒灭菌: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因强烈的气化作用,刺激性很强,只能在静态(无人)的情况下使用。多数出口食品企业也不在用喷洒方法灭菌,主要原因是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化学试剂易在食品中残留,对作业人员的皮肤、神经系统、肠胃及呼吸道也有影响,长期容易患毒害性职业病。

臭氧:使用面比较广,其杀菌效果取决于车间湿度及臭氧浓度大小。在静态(无人)的状态下使用,对器具、设备有氧化、腐蚀作用。由于臭氧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危害。

初中高效三级过滤方式滤尘:目前,洁净室无法在食品行业普及(保健食品除外),原因如下:1、洁净室造价高、耗电大、易损耗品更换频繁,运行成本大;2、现有食品企业多为老式厂房,改造成本大,搬迁或重建时则报废。因此,无尘洁净室对诸多企业而言成了一种摆设,一种形象工程,只有上级检查时才开启。

通过以上常用方法比较,得出如下结论:很多企业无法稳定,有效,长期的控制微生物,究其原因就是消毒产品和消毒方案不正确的缘故。因此解决食品微生物超标的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了解客户生产工艺,制定专门的消毒方案和选择一款优质的消毒剂。

奥克泰士作为进入中国5年的品牌,深耕于食品行业,对众多产品的生产流程了如指掌,配合我们独有的消毒方案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奥克泰士己经为超过1000多家食品生产企业解决了食品微生物超标问题。

奥克泰士—德国原装进口,专为食品厂设计,奥克泰士配合空间、环境、物表等可达到食品企业消毒灭菌的要求,近来深受食品企业的青睐。其主要成分是由食品级过氧化氢和银离子组成的复合型溶剂,食品级无色无味无毒无残留型。

产品经过IFS国际食品标准认证,欧盟EMAS检测认证、ISO9001/ISO14001管道体系认证、德国莱茵TUV认证等。由于产品其独特的作用原理,能够快速杀灭包括芽孢、细菌孢子、真菌孢子、放射菌、分支杆菌、酵母菌、霉菌、病毒、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溶血性链球菌、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肉毒杆菌、霍乱弧菌、变形杆菌、空肠弯曲菌、蜡样芽孢杆菌、平酸菌、耶尔森氏菌、阪崎肠杆菌、蛔虫卵等在内的所有类型的微生物。

奥克泰士食品厂专用消毒灭菌剂,是利用消毒剂的质量特性在碱性条件下稳定,在酸性条件下杀菌效果良好的特点,利用德国技术工艺将消毒剂和酸性活化剂分别加工,经总混压片制备的同体速溶性消毒剂.是集消毒、清洗、灭菌三者合一的产品,稳定性好、无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健康安全无副作用,使用非常方便,样品在54℃上储存14天,有效成分降解率达到3.83%,通过测试,奥克泰士的稳定性良好,杀菌效果符合同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规定要求。

10. 饮料生产中的微生物污染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在饮料生产过程中,灌装车间的设备管道容器及环境内若有微生物存在,很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从而使得饮料微生物超标,埋下产品质量隐患。对于上述已暴露的质量安全问题和潜在的质量安全隐患,我们可以看出灌装车间的设备容器及环境卫生控制成为整个饮料生产中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关键。如何在洁净环境下灌注,使灌装后灌装容器及空间环境保持洁净以防止再度感染,达到在不加防腐剂、不经冷藏条件下得到较长质保期呢。

1、保障灌装设备的设计便于清洗和灭菌,避免灌装过程中构成二次交叉感染,并将灭菌后的灌装容器在无菌环境下,快速输送到灌装环节,以尽可能减少污染的可能性。

2、饮料容器及管道在使用后会产生一些沉积物,非常容易生长微生物,长期使用后会产生一层生物膜。这些生物膜主要是微生物混合一些杂质长期吸附在内壁上,形成粘性很强的一层膜状物,很难清除掉。生产完成后,需彻底清洗消毒。

3、灌装设备停止运行数小时后再恢复生产时,必须在设备停止运行后立刻对物料管路、料缸、灌装阀等物料通道进行清洗与杀菌,以保证与物料接触位置处于无菌状态。
4、完善制度,加大执行能力,如人员的素质培训、环境卫生保障制度、设备的及时维护等。只有在考虑到每个可能染菌的细节,才能够保障饮料产品的安全、品质及延长产品保质期。

针对饮料制品在灌装过程中易受管道及不洁空气污染、继而发生微生物超标的问题,济南辰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德国原装动态杀菌机--奥克泰士冷雾机。配合奥克泰士杀菌剂,彻底解决饮料在灌装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问题。

奥克泰士--德国原装进口,食品级无色无味无毒无残留型,主要成分为食品级过氧化氢银离子,配合空间、环境、物表等可达到食品企业消毒灭菌的要求。产品经过IFS国际食品标准认证,欧盟EMAS检测认证,ISO900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德国莱茵TUV认证等。由于其独特的作用原理,能够杀灭包括芽孢、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放射菌、分支杆菌、炭疽杆菌、霉菌、酵母菌、沉降菌、浮游菌等200多种微生物。具有杀菌彻底,不产生微生物耐药性,无任何毒性残留,不造成重复污染等特点。

阅读全文

与生产过程中如何防止微生物污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