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胃体下端见溃疡性新生物,累及胃窦、胃角,底覆白苔,周围粘膜堤坎性
目前的这种情况要考虑恶性改变,需要依靠病理的检查结果,免疫组化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② 溃疡型胃癌是什么
(一)胃癌的发生部位:可发熟于胃的免何部位,半数以上产生于胃窦部、胃大弯及前先壁,其次在贲门部,胃体区绝对较多。(二)具体状态分型 :1.晚期胃癌,不管范畴小大,晚期病变仅限于粘膜及粘膜上层。可分隆伏型(息肉型)、浅表型(胃炎型)跟凸起型(溃疡型)三型。2型又分Ⅱa(隆伏表浅型),Ⅱb(平坦表浅型)及Ⅱc(凸陷表浅型)三个亚型。迟期胃癌外弯径在5~10mm者称老胃癌,直径<5mm称小胃癌。2.早期胃癌 也称停顿型胃癌,癌性病变侵及肌层或齐层,常有转移。(1)蕈伞型(或息肉样型):约占早期胃癌的1/4,癌肿局限,重要向腔内成长,呈结节状、息肉状,外表毛糙如菜花,中心有腐烂、溃疡,亦称结节蕈伞型。癌肿呈盘状,中央无溃疡者称盘状蕈伞型。 胃窦小弯前壁有一肿物突出胃腔。(2)溃疡型:约占早期胃癌的1/4。又总为局限溃疡型战浸润溃疡型,前者的特点为癌肿局限,呈盘状。常无较大而浅的溃疡;溃疡顶正常,边沿隆起呈堤状或水山口状,癌肿向浅层浸润,常伴出血、穿孔。浸润溃疡型的特色替癌肿呈浸润型,常构成显明向四周及浅部浸润的肿块。(3)浸润型:此型也分为二种,一种替局限浸润型,癌组织浸润胃壁各层,多限于胃窦部,浸润的胃壁增厚变软,皱壁消散,多有显然溃疡型结节。浸润局限于胃的一全体者,称“局限浸润型”。另一种非浸润型,又称皮革胃,癌组织在粘膜层扩大,侵及各层,规模广,使胃腔变老,胃壁厚而僵直,粘膜仍可存在,可有充血水肿而有溃疡。(4)混杂型:异时并存上述种型的两种或二种以下病变者。(5)多领癌:癌组织呈多灶性,互不相连。如在萎缩性胃炎基础上产生的胃癌即可能属于此型,且多在胃体上部。(三)组织分型 依据组织构造可分为4型。①腺癌:包含乳尾状腺癌、管状腺癌取粘液腺癌,依据其分化水平分为高分化、低分化3种;②已分化癌;③粘液癌(便印戒粗胞癌);④特别种型癌:包含腺鳞癌、鳞状粗胞癌、种癌等。 依据组织产生来源可分为二型。①肠型:源于肠腺化生的上皮,癌组织分化较糟,巨体状态多为蕈伞型;②胃型:癌来源于胃固有粘膜,囊括已分化癌与粘液癌,癌组织分化较差,巨体状态多为溃疡型或浸润型。
③ 胃巨大型溃疡性新生物是癌症晚期吗
患者电子胃镜检查提示为有巨大型溃疡,并且伴有性生物。一般考虑是由于胃部肿瘤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检查病理组织活检,如果是恶性肿瘤,建议及时手术治疗和化疗控制病情。
④ 胃溃疡是由哪些因素诱发的具体症状什么样
反复的饮酒、抽烟,或者吃了油炸、油腻的食物也可以导致,.由于压力比较大导致的内分泌失调,或者过度紧张引起的胃酸过多,导致胃溃疡的形成。胃溃疡是属于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它的症状主要是上腹痛或者是上腹不适。腹痛的性质可以是钝痛、灼痛、胀痛,剧痛或者是饥饿痛,可能与胃酸刺激、溃疡病的神经末梢是相关的 。
⑤ 胃镜检查结果.胃角可见隆起溃疡性新生物质硬易出血
就你描述的胃镜检查发现隆起溃疡性的新生物,并且质硬易出血的特点来看,需要警惕胃癌了。假如老人当初进行胃镜检查的同时还进行活检病理检查的话,那么重点是在耐心等待一下病理检查的结果。另外再进行胸部+腹部联合ct扫描的检查,目的是通过影像学的检查看看是否存在周围脏器的转移。综合上述检查的结果来决定是否还能手术治疗,在可以手术治疗的前提下,首先考虑手术治疗,术后配合放化疗的方式综合抗癌治疗为好了。
⑥ 什么是胃窦溃疡这个病是怎么产生的病发后有什么症状要怎么治啊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仅及胃粘膜的表层上皮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主要限于粘膜表层,即粘膜层的上1/3处。粘膜充血、水肿或渗出。主要见于胃窦部,亦可发生在胃体,有时见少量糜烂和出
血。某些患者在胃窦部有较多糜烂灶,或伴有数目不等的隆起性糜烂,称慢性糜烂性或疣状胃炎。胃腺体正常。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慢性浅表性胃炎以上腹部疼痛为最常见症状,也有一些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其临床表现如下:
1.上腹痛:疼痛多不规律,与饮食无关,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极少数患者表现为绞痛并向背部放射,易误诊为心绞痛。
2.嗳气:因胃酸缺乏,胃内发酵产气等因素使胃内气体积存,导致嗳气发生。
3.腹胀:因食物滞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导致腹胀发生。
4.食欲不振:慢性浅表性胃炎多有食欲减退或时好时坏。
5.恶心与呕吐:炎性胃粘膜受理化、生物因素刺激,以及胃动力学障碍、胃逆蠕动影响,出现恶心、呕吐。
6.便秘与腹泻:大多数患者有便秘症状,腹泻相对较少。
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不同的患者临床表现各有差异,有的患者可无症状和特征,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隐痛、食后饱胀、食欲不振及嗳气等,且症状时轻时重,可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兹将本病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作一归纳。
(1)最常见症状是上腹疼痛,约占85%。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与饮食无关(有的患者空腹舒适,饭后不舒),一般为弥慢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常因进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症状加重,少数与气候变化有关。这种上腹疼痛用解痉剂及抗酸剂不易缓解。
(2)腹胀,占70%。常因胃内潴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3)嗳气,约占50%的患者有此症状,患者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
(4)反复出血也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见表现。出血原因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基础上并发的一种胃粘膜急性炎症改变。
(5)其他,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
(6)慢性浅表性胃炎缺乏典型的阳性体征。体格检查时可有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消瘦及贫血。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有哪些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经研究发现几乎任何能影响机体的因素都能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中比较明确的病因有:
(1)细菌、病毒及毒素: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粘膜病变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逐渐演变而成慢性浅表性胃炎。
(2)鼻腔、口腔、咽部慢性感染: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如齿槽溢脓、扁桃体炎、鼻窦炎等细菌或其毒素的长期吞食,可反复刺激胃粘膜而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经发现90%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胃内有慢性炎症改变。
(3)吸烟:烟草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反流,以及胃部血管收缩,胃酸分泌量增加,从而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慢性炎性病变。根据 Eward发现,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40%可发生胃粘膜炎症。
(4)药物:某些药物如水杨酸制剂、皮质激素、洋地黄、消炎痛、保泰松等,可引起慢性胃粘膜损害。
(5)刺激性食物:长期食用烈酒、浓茶、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以及过饥或过饱等无规律的饮食方式均可破坏胃粘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6)循环及代谢功能障碍:胃粘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及其对各种损伤因素的防御能力,均与充足的粘膜血流量密切相关。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门静脉高压时,使胃长期处于瘀血和缺氧状态,导致胃粘膜屏障功能减弱,胃酸分泌减少,细菌大量繁殖,容易造成胃粘膜炎性损害。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尿素从胃肠道排出增多,经细菌或肠道水解酶作用产生碳酸铵和氨,对胃粘膜产生刺激性损害,导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
(7)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经纤维胃镜发现或证实胆汁返流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手术后十二指肠液或胆汁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向弥散至粘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导致慢性胃炎。
(8)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粘液层及上皮细胞中首次分离出HP。此后众多学者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在 60%~90%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HP,继而发现HP的感染程度与胃粘膜的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故1986年,世界胃肠病学会第八届会议上提出了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HP致病机理可能主要是通过破坏胃粘膜屏障,使H+反向弥散,最终引起胃粘膜的炎症。
(9)心身因素:由于心理卫生不健康,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忧虑或抑闷状态,可引起全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尤其是交感神经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亦会导致胃粘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造成胃粘膜血流量减少,破坏胃粘膜屏障作用,久而久之形成胃粘膜慢性炎症反应。
浅表性胃炎禁服的药物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因其胃黏膜已处于充血、水肿、点状出血与糜烂状态,因而对其服用的药物有一定的限制。如误服或使用下面几种药物,轻则加重胃黏膜的损伤,使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症状加重;重则引起胃溃疡和不易察觉的胃出血,使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出现贫血、体质下降、抵抗力低下,容易并发其他疾病。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禁服的药物有:
(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水杨酸钠。
(2)苯胺类:扑热息痛,非那西丁。
(3)比唑酮类:保泰松,氨基比林。
(4)其他抗炎有机酸:消炎痛,布洛芬。
(5)抗生素类:四环素。
(6)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可的松。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男女老少均可罹患,而且病程长,易复发,对健康影响甚大。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药物很多。以前采用解痛剂(如654-2、普鲁本辛等),抗酸剂(如胃舒平、硫糖铝),中药等,服药时间长,效果不好。
由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因此主要为症状性治疗。可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①保护胃粘膜药物:硫糖铝、胃膜素、猴头菌片、麦滋林—S等;②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普鲁本辛、654-2等,H2受体阻滞剂甲氰咪肌、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还有前列素E!、洛赛克等;③胶态钳制剂:德诺等;④促进胃肠蠕动药物:胃复安、吗叮啉等,还有新研制成的西沙比利。一般治疗安排4—6周,一种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选用或加用另一种药,联合用药不宜在同类药中选择。还可以中药治疗,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特点,结合病因、病理,进行辨证分型施治。
一般可采用雷尼替丁十庆大霉素口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好,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具体的方法是:
(1)雷尼替丁:每次2片,每天一次,睡前口服,连服2周3;
(2)庆大霉素片:每次2片,每天3次,连服3周。若个别病人服用庆大霉素后上腹不适,可改为卡那霉素,每次0.5克,每日2次口服。
若患者上腹疼痛明显,可加服654—2或心痛定,疼痛缓解后停用;上腹饱胀明显者,可先服3天乳酶生(每次1.5一3.0克,每天3次),再服雷尼替丁十庆大霉素;伴有消化不良时,第1周配伍多酶片;遇症状严重,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的病人,先静脉滴注庆大霉素,肌注胃复安,待呕吐停止能进食后再行口服庆大霉素十雷尼替丁治疗。
医院诊断我患浅表性胃炎,吃东西稍不注意就难受。我朋友说他得过胃病,没吃药,坚持喝蜂蜜水治好了病。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坚持了一个多朋,果真也好了。方法是每天早上起床后,用温开水冲对一杯蜂蜜水(蜂蜜和水量可根据自己饮水的习惯掌握)空腹服下,活动一个多小时后再吃早饭。我现在仍坚持每天喝一杯,渐渐代替了饮茶的习惯。原先的经常上炎,便秘也都好了。(摘自网上)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怎样调养
总原则:无刺激性,含低纤维质,易于消化,具有足够营养的饮食;少食多餐;进餐时要放松,保持心情愉快。
1、消除病因。彻底治疗急性胃炎;戒烟戒酒;避免有刺激性的食品和药物;治疗口腔慢性感染,饮食规律等。
2、多吃软食。食用易于消化的食品,尽量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细嚼慢咽,让牙齿把食物完全磨碎使食物能与胃液充分混合。免用生冷、酸辣和硬质食品。少食多餐,粗粮细做。胃病患者可食5次饭,示范举例如下:
早餐:大米粥50克,花卷50克,煮鸡蛋1个,酱豆腐1块。
加餐一:牛奶300克加糖10克,饼干15克。
午餐:大米软饭100克,馏鱼片100克,菠菜鸡蛋汤。
加餐二:豆浆300克加白糖10克,蛋糕25克。
晚餐:大米粥50克,发糕50克,肉末炒薯仔泥150克。
3、如有营养不良或贫血,应多给蛋类、多食新鲜蔬菜和动物肝脏、肾脏等。
4、胃酸过多者,应禁用浓缩肉汤及酸性食品,以免引起胃酸分泌更多,可用牛奶、菜泥、淀粉、面包等,味要清淡,少盐。
5、胃酸过少者可给浓肉汤、肉汁以刺激胃酸的分泌,帮助消化,促进食欲。
慢性浅表性胃炎保健小处方
1、生活有规律,心情乐观,戒烟忌酒,切勿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均。
2、少食多餐,避免难消化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咖啡、辛辣之物。
3、有胃闷胀、泛酸、嗳气者,宜用吗丁啉或胃复安,饭前半小时服用。
4、有胃部胀痛者,可用解疼剂或其他有止痛作用的胃药。
5、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有极少数人恶变胃癌,因此每年须进行一次胃镜复查。
哪些病人忌吃冷饮食品
(1)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胆囊炎以及长期腹泻、消化不良的病人,不宜吃冷饮食品。因为这些病人的消化系统功能较差,吃冷饮食品后,容易刺激胃肠粘膜,加重病情。
(2)患有龋齿、牙本质过敏的人,也不宜吃冷饮食品,以免诱发牙痛。
(3)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不宜大量吃冷饮。因为,过量的冷饮食品进入胃肠后,会突然刺激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病情,并易诱发脑溢血。
(4)患有咽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关节炎的病人,最好不吃冷饮食品。因为,冷饮食品的刺激,可使咽喉部炎症加重或诱发咳嗽,或引起旧病复发。
(5)患有高血脂、糖尿病的人,不宜吃冷饮。因为冷饮食品(冰淇淋、雪糕等)中,含有较多的糖、奶、蛋等,如食用过多,可使血糖骤然升高,不利于病情稳定
现代医学认为,胃酸分泌增加和胃、十二指肠粘膜防御机能受损,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两个主要因素。若饮食不当,就会加重病情影响溃疡的愈合或导致胃溃疡的复发。防止胃溃疡复发在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进食
大多数胃溃疡患者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但有部分人因为工作或职业的关系而难以按时就餐,可随身准备一些苏打饼干或点心,按平时进食的大概时间吃一些即可。这样能保证胃酸分泌不致于过多,还能维持胃肠功能的节律性,从而避免这一因素诱发胃溃疡。
●不吃刺激性食物
胃溃疡后由于胃粘膜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刺激性食物有可能加重病情或诱发溃疡病复发,因此应忌辛辣、咖啡、浓茶、汽水、酸性饮料、糯米食品、过多油炸食物等。
●勿暴饮暴食
会餐、请客、聚会为暴饮暴食创造了气氛和机会。暴饮暴食可严重影响胃的正常运转,运转失调可致胃溃疡或胃溃疡复发。
●戒烟酒
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吸烟可导致胃溃疡复发。有报告表明胃溃疡吸烟者的复发率为75%,因此胃溃疡患者要戒烟。酗酒可直接伤胃,导致急性胃炎和胃溃疡,诱发胃出血,故酗酒也是胃溃疡病人应该禁忌的。
一、少吃多餐,避免过饱或过饥。胃溃疡病人如果吃得过饱,就会使胃窦部过度扩张,胃酸增强,加重病情;反之也是一样。因此,应根据个人的病情和条件,除每日三餐外,可再加2~3次含糖分较少的糕点或馒头干,尤其可多吃烤馒头干。因为馒头干经过烘烤后,水分几乎全部蒸发,馒头中的淀粉也变成易消化的糊精,经口腔充分咀嚼后,进入胃里可中和胃酸,减轻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这样不但能减轻或消除疼痛,而且还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
二、吃易消化的、含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稀饭、细面条、牛奶、软米饭、豆浆、菜叶等。症状基本消失的患者,可正常进餐,但仍要避免吃油煎过的食物以及含粗纤维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腊肉、鱼干等。同时不应吃生、冷、硬的食物,特别不应吃过热的食物,以免使血管扩张引起胃出血。
三、胃溃疡病人宜多吃无渣食物,为避免大便干燥,还需常吃些琼脂、香蕉、蜂蜜等能润肠的食物。
四、禁吃一切对溃疡面有刺激性的过酸和过甜的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浓缩果汁、咖啡、酒、浓茶等。另外,胃溃疡病人还应戒烟,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能改变胃液的酸碱度,扰乱胃幽门正常活动,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⑦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临床诊断:胃溃疡
需警惕的是胃癌的可能,及时做免疫组织检查。
就是慢性胃炎,没什么特殊,说法不一样。定位胃体,性质慢性炎症。按慢性胃炎治疗,可口服复方谷氨酰胺颗粒或胃膜素,保护胃粘膜,有幽门杆菌感染的用治疗药物,平时饮食要有规律,忌生冷硬及辛辣,过甜过咸的食物。
⑧ 胃癌的分型及病理组织学分类有几种
1、按胃癌部位可分为,胃底贲门癌、胃体癌、胃窦癌、等,不同部位的胃癌决定术式的不同。
2、胃癌的病理分类与分型,也是最重要的
(1)早期胃癌:指不管其有无发生淋巴结转移,只要癌组织局限于胃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胃癌,均称为早期胃癌。早期胃癌又分为隆起型、浅表型和凹陷型。
①隆起型:癌肿过处胃粘膜5毫米以上,呈息肉样隆起。
②浅表型:也称平坦型或胃炎型,癌肿没有明显的凹陷或隆起。若肿瘤的直径在4厘米以下,比较局限,境界清楚者称浅表局限型;而肿瘤直径超过4厘米以上,其境界多不清楚者称浅表广泛型。
③凹陷型:是指癌组织局限在粘膜层,但溃疡却深达粘膜下层以下者称凹陷型胃癌。包括溃疡癌变与其他型早期胃癌发展而来的胃癌。
(2)进展期胃癌:若肿瘤组织已浸润到肌层或浆膜层则称进展期胃癌。一般把肿瘤组织浸润到肌层称中期胃癌,而超出肌层者称为晚期胃癌。根据Borrman分型可将进展期胃癌分为隆起型(息肉型)、局限溃疡型、浸润溃疡型和弥漫浸润型四类。
①隆起型:肿瘤局限,主要向腔内生长呈结节状、息肉状,浅表糜烂充血、溃疡或有污秽的苔覆盖。
②局限溃疡型:主要表现为局限性的溃疡,溃疡底一般不平,边缘隆起呈堤状或火山口状。肿瘤局限,呈盘状,中央坏死,并向深层浸润,常伴出血、穿孔。
③浸润溃疡型:癌肿呈浸润性生长,形成明显向周围及深部浸润的肿块。由于生长过快,癌肿中央常坏死形成溃疡。此型胃癌常较早侵及浆膜或发生淋巴结转移。
④弥漫浸润型:癌组织在胃粘膜下扩撒,可侵及各层,病变范围光。使胃腔变小,胃壁厚而僵硬形成皮革胃。
3、根据癌肿的组织结构、细胞形状和分化程度等组织学特点,可将胃癌分为普通类型和特殊类型。
(1)普通类型:包括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
(2)特殊类型:腺鳞癌、鳞癌、类癌、未分化癌和胃溃疡癌变。
4、 Lauren's 分型,其根据是细胞形态与组织化学,将胃癌分为肠型和弥漫型两类。
(1)肠型:多发于老年人,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
(2)弥漫型: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多发与中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