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人体生物钟有哪些介绍
近年来,时间生物学认为,生物体乃至植物体的生命随昼夜交替、四时更迭的周期性运动,揭示出生理活动的周期性节律。古代医学视天地为大宇宙,人体为小宇宙,谓大小宇宙息息相通。健康人体的活动大多呈现24小时昼夜的生理节律,这与地球有规律自转所形成的24小时周期是相适应的,表明生理节律受外环境周期性变化(光照的强弱和气温的高低)的影响而同步。诸如人体的体温、脉搏、血压、氧耗量、激素的分泌水平,均存在昼夜节律变化。生物近似时钟的结构,被称之为“生物钟”。周期节奏近似昼夜24±4小时称“日钟”, 近似29.53±5天称为“月钟”,近似周年12±2月称为“年钟”。时间生物学研究揭示了植物、动物乃至人的生命活动具有一个“持久的”、“自己上发条”和“自己调节”的生物钟 。
B. 为什么有的人生物钟比闹铃都准时有的人却仿佛没有生物钟
一个成人的内源性生物钟的平均持续时间大约为24小时15分钟。每个人的生物钟周期不一样,大致围绕24小时波动,如果你的生物钟比闹钟还准,那你的生物钟周期就是精准的24小时。
C. 中的小秘密有哪些生物钟(填写两个即可)
生物收到环境中光照强度,温度等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而行成
D. 关于生物钟的例子有哪些
许多生物都存在着有趣的生物钟现象。例如,在南美洲的危地马拉有一种第纳
鸟,它每过30分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上一阵子,而且误差只有15秒,因此那里的居民就用它们的叫声来推算时间,称为“鸟钟”;在非洲的密林里有一种报
时虫,它每过一小时就变换一种颜色,在那里生活的家家户户就把这种小虫捉回家,看它变色以推算时间,称为“虫钟”。
在植物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在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叶子每隔两小时就翻动一次,因此当地居民称其为“活树钟”;在南美洲的阿根廷,有一种野花能报时,每到初夏晚上8点左右便纷纷开放,被称为“花钟”。
万物之灵的人类,同样受着生命节律的支配。什么是人体生物钟?有人把人体内的生物节律形象地比喻为“隐性时钟”。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情绪、血压、经期等,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奏等。人体内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种,生物钟根据大脑的指令,调节全身各种器官以24小时为周期发挥作用。
人体一天中的各种生理波动如下:
1点钟:处于深夜,大多数人已经睡了3-5小时,由入睡期--浅睡期---中等程度睡眠期--深睡期,此时进入有梦睡眠期。此时易醒/有梦,对痛特别敏感,有些疾病此时易加剧。
2点钟:肝脏仍继续工作,利用这段人体安静的时间,加紧产生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并把一些有害物质清除体外。此时人体大部分器官工作节律均放慢或停止工作,处于休整状态。
3点钟: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松,此时血压低,脉搏和呼吸次数少。
4点钟:血压更低,脑部的供血量最少,肌肉处于最微弱的循环状态,呼吸仍然很弱,此时人容易死亡。此时全身器官节律仍放慢,但听力很敏锐易被微小的动静所惊醒。
5点钟:肾脏分泌少,人体已经历了3-4个“睡眠周期”(无梦睡眠与有梦睡眠构成睡眠周期),此时觉醒起床,很快就能进入精神饱满状态。
6点钟: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体温上升,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开始增加,此时机体已经苏醒,想睡也睡不安稳了,此时为第一次最佳记忆时期。
7点钟: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进入高潮,体温上升,血液加速流动,免疫功能加强。
8点钟:机体休息完毕而进入兴奋状态,肝脏已将身体内的毒素全部排尽。大脑记忆力强,为第二次最佳记忆时期。
9点钟:神经兴奋性提高,记忆仍保持最佳状态,疾病感染率降低,对痛觉最不敏感。此时心脏开足马力工作,精力旺盛。
10点钟:积极性上升,热情将持续到午饭,人体处于第一次最佳状态,苦痛易消。此时为内向性格者创造力最旺盛时刻,任何工作都能胜任,此时虚度实在可惜。
11点钟:心脏照样有节奏地继续工作,并与心理处于积极状态保持一致,人体不易感到疲劳,几乎感觉不到大的工作压力。
12点钟:人体的全部精力都已调动起来。全身总动员,需进餐。此时对酒精仍敏感。午餐时一桌酒席后,下半天的工作会受到重大影响。
13点钟:午饭后,精神困倦,白天第一阶段的兴奋期已过,此时感到有些疲劳,宜适当休息,最好午睡半到1小时。
14点钟:精力消退,此时是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个低潮阶段,此时反应迟缓。
15点钟:身体重新改善,感觉器官此时尤其敏感,人体重新走入正轨。工作能力逐渐恢复是外向型性格者分析和创造最旺盛的时刻,可持续数小时。
16点钟:血液中糖分增加,但很快又会下降,医生把这一过程称为“饭后糖尿病”。
17点钟:工作效果更高,嗅觉、味觉处于最敏感时期,听觉处于一天中的第二高潮。此时开始锻炼比早晨效果好。
18点钟:体力活动的体力和耐力达一天中最高峰,想多运动的愿望上升。此时痛感重新下降,运动员此时应更加努力训练,可取得好的运动和训练成绩。
19点钟:血压上升,心理稳定性降到最低点,精神最不稳定,容易激动,小事可引起口角。
20点钟:当天的食物、水分都已充分贮备,体重最重。反应异常迅速、敏捷、司机处于最佳状态,不易出事故。
21点钟:记忆力特别好,直到临睡前为一天中最佳的记忆时间(第四次,也是最高效时)。
22点钟:体温开始下降,睡意降临,免疫功能增强,血液内的白细胞增多。呼吸减慢,脉搏和心跳降低,激素分泌水平下降。体内大部分功能趋于低潮。
23点钟:人体准备休息,细胞修复工作开始。
0点钟:身体开始其最繁重的工作,要换已死亡的细胞,建立新的细胞,为下一天作好准备。
E. 动植物的生物钟有什么秘密
在自然界里,很多生物的活动都受到“生物钟”的影响。如雄鸡黎明报晓,猫头鹰昼伏夜出,在潮水到来时招潮蟹就出现在洞口,这些都是生物钟在起作用。
有些植物也是按照自己的生物钟来活动的,如牵牛花在太阳出来之前就打开了喇叭,蒲公英在清晨6时才绽出花蕊,该中午开的花就中午开,该晚上开的花就晚上开。
生物学家的实验研究
有人发现,许多昆虫都能利用自己体内的天体定向器来保持正确的行动方向,即借助于阳光来定向,蜜蜂和大蚂蚁等昆虫就是这样。
可德国的生物学家贝林通过实验发现,一些动物的定向不一定非借助阳光不可。
他将蜜蜂关在暗室里,发现即使没有阳光,甚至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它们也能察觉出昼夜的变化。
利用蚂蚁进行的实验
瑞士昆虫学家维纳尔和兰费郎科尼利用大蚂蚁做的实验,更能说明这个问题。
大蚂蚁中的工蚁常常到几百米以外的地方觅食,他们就把这些工蚁放进黑洞洞的潮湿的容器里。
过了6个小时,带到一个它们不熟悉的地方放出来,同时在它们头上安装一个特制的东西,使蚂蚁看不见能够当做定向目标的各种物体。
其结果令人惊讶,153只蚂蚁都顺利地找到了自己的家。
这个实验表明,这种蚂蚁既具有稳定的记忆力,能够记住太阳在一天的不同时间里在天空运行所走过的路线,而且还具有时钟系统,这使它们能够找出正确的方向。
怎样来认识动物体内的生物钟,至今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谜。
有人分析这可能是来源于动物空腹感的“腹时钟”;也有人认为这种生物钟是动物的特殊感官在起作用,还有人认为这种时钟可能与物质代谢的速度有关。
不过,这些还都仅仅是猜测,都缺乏具体的科学依据,至于其具体的生理机制是什么,它们为什么会那样神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核实。
公鸡打鸣
F.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生物钟”
猫:在白天睡大觉,夜晚开始活跃。鼯鼠:白天呆在树洞里,夕阳西下后才钻出来活动。白头翁:喜欢睡懒觉,金色的阳光早已普照大地,它们才慢腾腾地放开歌喉。琴师蟹:白天藏在暗处,这时它们身体的颜色会变深;夜晚,它们出来活动,身体的颜色变浅。蟑螂:每当傍晚时分,它们都显得特别活跃。在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叶子每隔两小时就翻动一次,因此当地居民称其为“活树钟”;在南美洲的阿根廷,有一种野花能报时,每到初夏晚上八点左右便纷纷开放,被称为“花钟”。牵牛花一定在清晨开。葫芦和夜来香的花一定在晚上开。报时虫,非洲的密林里有一种报时虫,每过一小时就变换一种颜色,于是在那里生活的家家户户就把这种小虫捉回家,看它变色以推算时间。鸟类对灯光和各种各样的化学干预尤其敏感。如果你发现笼子里的鸟儿第二天无精打采,没有精力去吸引异性或者抚养幼鸟,那可能是因为它在夜间暴露在灯光之下,体内的生物钟因此被打乱。发光单细胞藻膝沟藻的发光量有昼夜变化,近午夜时达到高峰。
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通过研究生物钟,如今已产生了时辰生物学、时辰药理学和时辰治疗学等新学科。地球上的所有动物都有一种叫“生物钟”的生理机制,也就是从白天到夜晚的一个24小时循环节律,比如一个光-暗的周期,与地球自转一次吻合。生物钟是受大脑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简称SCN)控制的,和所有的哺乳动物一样,人类大脑中SCN所在的那片区域也正处在口腔上腭上方,我们有昼夜节律的睡眠,清醒和饮食行为都归因于生物钟作用。
G. 有关于生物钟的问题
生物钟也叫生物节律、生物韵律,指的是生物体随时间作周期变化的包括生理、行为及形态结构等现象。生命科学家发现,生物钟是多种多样的。就人体而言,已发现一百多种。生物钟对人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整个人类都是按以一昼夜为周期进行作息,人体的生理指标,如体温、血压、脉搏;人的体力、情绪、智力和妇女的月经周期;体内的信号,如脑电波、心电波、经络电位、体电磁场的变化,等等,都会随着昼夜变化作周期性变化。没有人否认这一系列的现象与人的健康毫无关系。科学发现,生物钟紊乱的时候,人类甚至所有生命就容易生病、衰老或死亡。有的人的生物钟几十年都是相对稳定的,他的健康状况是良好的,而生物钟表一旦被打破,较长处于紊乱状态,就产生各种各样的不适或疾病,有的甚至危及生命。人类要及早认识生物钟、掌握生物钟、顺应生物钟对维护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注:以下时间为当地太阳时间,根据所在经度计算调整.
1时(凌晨):大多数人已入眠数小时,度过了睡眠的各个阶段,进入了容易催醒的浅睡阶段。此时,人对痛觉特别敏感。
2时:除了肝脏外,体内的大部分器官工作节律极慢。肝脏利用这段较为安静的时间正加紧把代谢后的有毒、有害物质排出体外,这仿佛清洁工正在进行全面地清洁、大扫除。
3时:全身休息状态,骨骼、肌肉和关节完全放松。这时人体血压很低,脉搏和吸吸的频率也很低。
4时:血压处于更低的状态,脑部的供血量极少。有不少患者和体质较差的人在这个时期容易导致死亡。但处在这个时期的健康人其听觉却很灵敏,稍有响动就会惊醒。如果此时此刻急急忙忙起身会导致头晕症状。
5时:肾脏停止分泌工作。此时,人们经历了浅睡和深睡的阶段,如果这时起床很快就会精神饱满。
6时: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7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特别强。此时,如遇病毒或者病菌的侵袭,最有希望被抵抗住。人体的体温调节也处在较低的状态。
8时:肝内的有毒、有害物质全部清除,肝脏正处于休整状态。要严禁饮酒,否则会给肝脏带来很大的负担。9时:精神活动能力很高,可是机体对痛觉的反应降低,心脏可以开足马力进行有效的工作。10时:精力充沛。此时此刻是人体一天中最佳状态,也是一天中最好的工作时间。如果这时进行健身锻炼较易收到效果。11时:心脏依旧努力工作,人体不会轻易感到疲劳。12时:到了全身总动员的时刻,即刻减肥效果较好,哪果您想那么做的话最好不要马上吃午饭,而把它推迟半小时或者一小时。13时:肝脏休息,有一部分糖元进入血液,血糖值略微升高。上半天的最佳工作时间即将过去,稍感到疲倦,需要调整休息。14时:这是24小时中人体第二个情绪、体力的最低点,反应迟钝。最好打个盹,“充充电”。15时:人体器官最为敏感时间,特别是嗅觉和味觉。身体工作能力逐渐恢复。16时:血液中的糖分增加,医学上称为“饭后糖尿症”,不过那是短暂的,不会造成疾病。由于紧张的工作学习,血糖含量就会很快下降。17时:工作效率高,积极主动性也高。对健身者来说的训炼量可以适当的增加。18时:痛感又重新下降,神经活性降低。19时:血压增高,情绪不稳定。任何小事都会引起口角。20时:体重达到一天中最大值,人体反应异常迅速。21时:人体的记忆力处于全天最好的状态,此时读书、写字的兴趣性较高。22时:血液中每立方米血球从5000增加到8000,有时甚至高达12000,进行免疫“大扫除”。体温下降。23时:人体进入休息状态,进行一天的恢复、调整工作。24时:一昼夜中的最后一小时,如果22时就寝,现在该已进入甜美的梦乡了。个人的体质、情绪、生活习惯以及调节适应力不尽相同,每个人体内的生物时钟基础节律有快有慢、有早有晚,在进行较长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可摸索出个体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和特点,便于掌握与了解个体的差异与节奏。
H. 有趣的动物生物钟给你带来哪些启示人们利用它可以做什么
1、含羞草
叶片会在白天张开、到晚上闭合,这是植物内源性昼夜节律性振荡的最早记录。在地球上的大多数生物都具有预测环境中即将发生的事件的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生物钟。
I. 生物钟小秘密作文100字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多奥秘,等待着我们探索与发现。今
天,我就发现了人们是怎样记住时间的。
原来在我们的大自然里有着一个奇妙的生物钟,它时刻告诉人
们正确无误的时间。生物在大自然里十分多,公鸡半夜打鸣就是其
中之一。
公鸡按时按刻准点打鸣报时,就是今天人们广为注意的生物钟
现象。
关于生物钟的研究,人们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终于肯定了它
不仅存在于动物体内,还存在于植物体内,在整个自然界中,它无
处不在,却难以目睹其真面目。
因此,奇妙的生物钟把人们引入了一个充满趣味和迷雾般的世
界。
还有一种叫招潮蟹的海洋生物,它们外壳颜色会随着24小时
时间的更替而变化,夜晚,蟹壳呈浅色,然后一点点加深;到了接
近日出时,浅黄白色变成浅棕黄色。
这一切都说明人们对生物钟的认识日趋成熟,从知之甚少到知
之甚多。过去认为生物钟是无形的认识,它被实验证明,有些生物
钟有形和物质的。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认识结束了,因为人们在不断
研究的基础上,更清楚地看到在充满竞争的自然界中,生物钟存在
于复杂的相互交错网中,它受制于生态障碍的限制,受制于自身发
展需要的约束,它甚至受到遥远天体奥妙还在于如何将这些错综复
杂的网结解开,或者说它的奇妙正是解开网结的过程。
怎么样,我的发现——生物钟,帮了你们扩展知识吧!其实大
自然还有许多生物钟,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J. 生物钟究竟有什么秘密
据了解,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通过研究生物钟,目前已产生了时辰生物学、时辰药理学和时辰治疗学等新学科。可见,研究生物钟,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对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起着促进作用。
人体随时间节律有时、日、周、月、年等不同的周期性节律。例如人体的体温在24小时内并不完全一样,早上4时最低,18时最高,但相差在1℃以内。人体的正常的生理节律发生改变,往往是疾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矫正节律可以防治某些疾病。许多学者的研究指出,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体力活动的生物节律,来安排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的作息制度,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减轻疲劳,预防疾病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所谓智力生物节律,就是人一天中有时记忆力好,有时则差,有一定的规律,如有的人早上5-9时记忆力好,而另一些人则是晚上记忆力好等等)。反之假如突然不按体内的生物钟的节律安排作息,人就会在身体上感到疲劳、在精神上感到不舒适等。
生物钟有四点功能:提示时间、提示事件、维持状态和禁止功能。
提示时间
是指你在一定的时间必须做某事,到了这个时间,你就自动会想起这件事来,比如你想明天早上6点起床,到时你会自动起来。现实生活中有大部分事物都是时间提示起作用的,比如几点上班、某时会见某人、爱人生日的献花、愚人节、赶某趟车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