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么学好生物化学
我是一名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师,对着主要情况给你提示下吧,希望能对别的同学也有启示。
说白了生物化学就是生命的化学,组成生命体的物质有哪些?这些物质在我们体内如何代谢的(主要是糖类,脂类,蛋白质,俗称三大代谢)?代谢之间是如何联系和调控的?另外又加了一部分分子生物学内容,就是遗传信息是如何传递和表达,如何调控的。针对专业不一样还有专题生化,像学医的有加癌基因的,肝胆生物化学的,像我们学校还要再加上水和电解质代谢,酸碱平衡。
重点内容根据课时设置不同也不一样。但是无论什么专业无论多少学时,三大代谢是最重点最核心的内容,一定学好,尤其是糖代谢。另外的重点就是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也就是复制,转录,翻译。
至于如何学习,我经常给学生讲,第一个是必须有框架结构,第二,理解+记忆一个都不能少。记忆中理解,理解中记忆。如果想要脉络清晰,必须有总体观念。举个例子来讲。有氧氧化,至少你先能知道这个过程发生的细胞部位在哪里,条件是什么,主要的启动物质,生成物质是什么,中间重要的中间物有什么?这样知道框架来,再往里填东西就好多了。别的也是一样。也就是先大概知道具体的部位,条件,大概物质,再详细填充并加以记忆,推算。
相信这么做你可以学好的。
Ⅱ 怎样才能学好“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容量大,进展快,反应式和分子结构式繁多,学习起来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如何学好生物化学,是每个医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循序渐进,注意联系生物化学不是形态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探讨人体的化学组成、新陈代射及其与机能活动联系的规律。从化学组成到新陈代谢再到机能活动,它们之间有着本质和内在的联系。以蛋白质化学、维生素、酶、物质代谢这些章节来说,它们之间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物质代谢是生物化学的中心内容,要学习这部分内容,须先打好酶学基础。因为酶是物质代谢的必要条件,人体内几乎所有的代谢反应都必须在酶的催化下才能完成。而要学习酶学,又须先学习蛋白质化学和维生素。因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而维生素(这里指B族维生素)又参与酶的辅酶或辅基的构成。由此可以看出,学习生化必须遵从其自身的固有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循序渐进。如果断章取义,颠倒逻辑,割裂内在联系,那只能是多走弯路,事倍功半。生化章节尤其是物质代谢部分,其前后联系、上下贯穿、左右沟通,是很突出的。
课前把要讲的地方看一遍,不然课上根本不知道老师说的什么。 课后再整理一遍笔记。实际学习时间至少是上课时间的三倍。 一条一条的合成/代谢途径,自己理出来,血红蛋白加上几大途径大约占生化 80% 的内容。剩下的自己添添补补就差不多了。
Ⅲ 如何学好生物化学
1、养成预习的习惯,在浏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我们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过历史验证的真理;是老师长时间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因为提高课堂效率是尤为重要的,那么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呢? 做好课前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
3、集中注意力。注意力的集中、控制与分配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效率。注意力可以通过练习《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中的:静心调息、视野扩展、舒尔特表等来提高注意力,克服走神。对注意力、记忆力、阅读能力、思维等都有很好的帮助,你可以去参考练习一下,帮助还是比较大的。
4、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有的同学在听课,往往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这是错误的,开头,往往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纲。只要抓住这个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也不多,但却是对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同时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
5、做好课堂笔记。笔记记忆法,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俗语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因此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须记笔记。同时做笔记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器官协同工作可帮助学习。
6、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做错题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会,都要习惯性的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错题集,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因此你既然错过一次,保不准会错第二次,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同样的问题上再次失分。
Ⅳ 大学里生物化学主要是如何学习的呢主要怎么授课
生化是生物学中的一门基础课,主要学习糖、脂、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结构以及合成及分解的过程。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一些代谢反应过程。所以要学习他们的化学式,研究各种物质之间是怎样代谢的,在记住这些化学式的基础上一步一步的写出反应过程,最后研究调节这些反应的调节因子。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生物化学的真谛。还有就是生物方面的知识点一般比较零碎,必要的记录和理解是必须的。
老师上课一般就会做几张幻灯片,就重要的部分说,基本上就是一带而过的。所以必须学会自学。只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呵呵。
PS:在学蛋白质、核酸等结构的时候可以多想想他们是怎样连接的,这样会加深理解哦。
祝你学习愉快啊!
Ⅳ 如何学好生物化学这门课
如何学好生物化学这门课
其实每门课我们都应该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它,别人的方法不一定就适合我们。我简单说一下我学生化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不管学习哪门课,我不会去记大篇的文字,而是把文字对照图认真的看几遍直到把图看明白了,我也就把这些知识点记下了,所以我建议你好好看图,再从图中总结,所有得知识点自己得亲手梳理一遍,不要背书,还有建议你将一些比较繁难的知识点编成五或七字顺口溜,这样就好记多了。
Ⅵ 怎样学好生物化学
1.选好教材和参考书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化学教材和参考书,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和参考书对于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学好本学科十分重要。既要选择好内容全面、新、有一定深度的教材,又要选择好概括性强、指导性强、应试性强、具有不同风格的参考书。对于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和考研生来说,国内较好的教材就是北京大学王镜岩等编着的《生物化学》,该书内容知识新、覆盖面广且具有一定深度。在复习此书的基础上,学习者,特别考研的学生至少要具备三本不同层次的、习题量大的参考书。以使学习者通过做题对内容加深理解,加强记忆,并可通过不同版本的参考书归纳总结试题特点、类型、难度和解题技巧等。
2.抓住主线,由表及里,循序渐进
根据研究内容,生物化学可分为以下几部分:①重要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着重介绍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激素和抗生素等的组成、结构与功能。重点掌握生物分子具有哪些基本的结构?哪些重要的理化性质?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同时要随时将它们进行比较。这样既便于理解,也有利于记忆。②物质代谢及其调节:主要介绍糖代谢、脂类代谢、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以及各种物质代谢的联系和调节规律。此部分内容是传统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注重学习各种物质代谢的基本途径,特别是糖代谢途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途径、糖异生途径等);脂肪酸分解与合成和酮体代谢途径;氨基酸的脱氨基及氨的代谢;能量生成方式等;各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及生理意义;各代谢途径的主要调节环节及相互联系等问题。③分子生物学基础:重点介绍了DNA复制,DNA转录和翻译。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重点学习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基本过程,并从必要条件、所需酶及特点等方面对三个过程进行比较。在理顺本课程的基本框架后,就应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并且找出共性,抓住规律,学会抓住线条、围绕主线向外扩展和上下联系的方法。
3.懂得记忆法,学会记忆
学习生物化学时,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是记不住学过的内容。关于此问题建议是:首先分清楚那些需要记忆,那些根本就不需要记忆。如氨基酸的三字母和单字母符号、一些关键词的缩写、氨基酸和碱基的结构等是需要记的,而有些生物分子的结构式如维生素B12等并不需要记;其次明白理解是记忆之母,因此对各章内容,必须先对有关原理理解透,然后再去记忆;第三,记忆要讲究技巧,多想想方法,注意前后关联,不要前后脱节。另外,理解和记忆都是掌握知识的基本保证,记忆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并且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记得牢,记得准。然而,有些学生和考生习惯于死记硬背,这是许多人考试失败,特别是对一些灵活性较大的问题不能应付自如的重要原因。
Ⅶ 如何在一个月内学好大学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组成与结构、代谢及其调节的一门科学。其发展快、信息量丰富,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因此学好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就如何学好生物化学这门课程谈一谈自己的浅见,希望能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1、选择好教材和参考书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化学教材和一些参考书,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和参考书对于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学好本学科十分重要。我个人认为应该准备三本教材和一本学习指南与习题解析:一本是简单的版本,便于理解和自学。如南京大学郑集教授等编写的《普通生物化学》;一本是高级的版本,如南京大学杨荣武教授主编的《生物化学原理》,阅读此类教科书便于对各章内容全面和深入的掌握;第三本应该是一本英文的原版教材,如Lehninger’s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英文版教材的特点是新、印刷精美,图表多为彩图,通常还有配套的多媒体光盘,方便你自学。阅读一本好的英文生化教材,不仅对提高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而且对理解各章节的内容,学好本学科是非常有帮助。
2、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根据研究内容,本课程可分为以下几部分:①结构生物化学:着重介绍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等的组成、结构与功能。重点阐述生物分子具有哪些基本的结构?哪些重要的理化性质?以及结构与功能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同时要随时将它们进行比较。这样既便于理解,也有利于记忆。②代谢生物化学:主要介绍糖代谢、脂类代谢、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核昔酸代谢、以及各种物质代谢的联系和调节规律。此部分内容是传统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注重学习各种物质代谢的基本途径,特别是糖代谢途径、三羧酸循环途径、糖异生途径和酮体代谢途径;各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及生理意义;各代谢途径的主要调节环节及相互联系;代谢异常与临床疾病的关系等问题。③分子遗传学基础:重点介绍了 DNA复制, DNA转录和翻译。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重点学习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基本过程,并从必要条件、所需酶蛋白和特点等方面对三个过程进行比较,在理顺本课程的基本框架后,就应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并且找出共性,抓住规律。
3、学会做笔记
首先有一点必须强调,上课时学生的主要任务时是听老师讲课而不是做笔记,因此在课堂上要集中精力听讲,一些不清楚的内容和重要的内容可以笔录下来,以便课后复习和向老师求教。当然,条件好的同学可以买来录音设备,将老师的上课内容录下来,以供课后消化。另外,老师的讲稿大都做成了幻灯片,学生可从老师那里得到拷贝。
4、懂得记忆法
学习生物化学时,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是记不住学过的内容。关于此问题我的建议是:首先分清楚那些需要记忆,那些根本就不需要记忆。如氨基酸的三字母和单字母符号是需要记的,而许多生物分子的结构式并不需要记;其次明白理解是记忆之母,因此对各章内容,必须先对有关原理理解透,然后再去记忆;第三,记忆要讲究技巧,多想想方法。如关于必需氨基酸的记忆,可以将高等动物10种必需氨基酸的首写字母拼写成一句话:Tip MTV hall(需付小费的MTV厅)。
5、勤于动手,联系实际
这是由“学懂”通向“会做”的桥梁和提高考生在考试中的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平时多做习题,多做实验,是你掌握本学科,取得比较理想的考试成绩的一个很重要的保证。
6. 注意将原核系统和真核系统进行比较
无论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都在进行DNA复制、转录、转录后加工、翻译等基本的分子事件,两类生物在这些事件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许多差异。在学习的时候,时刻要注意将两大系统进行全面的比较。例如:在学习DNA复制的时候,注意将原核细胞内的DNA聚合酶I、II、III、IV、V和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α、β、γ、δ、ε进行比较,将原核DNA聚合酶III的β滑动钳和真核DNA聚合酶δ的PCNA滑动钳进行比较;在学习转录的时候,需要将两者的启动子结构和RNA聚合酶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比较;在学习转录校对的时候,注意将原核细胞中的GreA、GreB和真核细胞内的TFIIS进行比较;在学习DNA甲基化的时候,要注意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甲基化的位点和功能上是不同的;在学习弱化子机制的时候,要注意这种机制是原核系统特有的,真核系统没有。如果能这样去学习的话,那所有的内容就活了,将它们串在一起理解要比孤立地记忆要强得多!
7. 注意将两种不同的分子机制进行比较
细胞内的很多分子机制是很相似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将相关联的分子机制放在一起去领会、理解。如DNA复制和DNA转录,两者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例如都需要解链,合成的方向都是从5′→3′,都遵循Watson和 Crick碱基配对原则。当然,在意识到这些共同的特点的时候,也不能忽视它们的差别,比如,DNA复制需要引物,RNA不需要,DNA聚合酶通常具有自我校对能力,RNA聚合酶没有校对能力。这里更要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为什么允许有这些差异?
8. 在分子生物学部分,要以“中心法则”为核心,“碱基互补配对”和“蛋白质与核酸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主线,巧妙地利用“外因与内因的关系”的理论,全面理解分子生物学的机制
分子生物学的核心内容是所谓的“中心法则”,即生物体内的三种生物大分子 ——DNA、RNA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其中涉及到遗传信息的复制、损伤修复、重组、转录、逆转录、转录后加工和翻译等。这些过程总是涉及到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碱基互补配对,因此,掌握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对于深入理解分子生物学的各种机制和原理至关重要。另外,细胞内的很多机制都可以使用哲学中“外因”和“内因”之间的关系原理进行理解,掌握这一点非常重要。例如,理解DNA复制为什么具有固定的起点?这涉及到DNA复制起始区和复制起始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里可以将DNA复制起始区看成“内因”,复制起始蛋白(大肠杆菌为DnaA蛋白)看成 “外因”。按照“内因”和“外因”之间的关系原则,即“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DNA复制区所具有的特殊序列是DNA复制具有固定起点的根本原因,即“内因”,但仅有它是不够的,还需要识别这种特殊序列的蛋白质,它就是“外因”,正是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才使得DNA复制从固定的起点开始。
9. 注意掌握各种研究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生物化学的发展与研究方法的进步分不开来的,而反过来它的发展又使得人们提出和发明新的研究手段。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因此,在学习各章节内容的时候,对于生物化学家在研究各种分子机理时所使用的方法要充分理解。例如,对参与DNA复制的各种蛋白质和酶的鉴定主要是利用DNA复制突变体的互补和体外复制系统的重建两种方法。互补的原理是利用某种野生型的蛋白质去恢复特定的DNA复制缺陷突变体的复制功能,从而确定参与复制的蛋白质。重建的原理是在较为简单的体外复制系统(如SV40病毒复制系统)中,先人为去掉某种成分,致使复制不能正常进行,然后,将复制系统中逐一添加分步收集的可能参与复制的蛋白质抽取物,看是否能够恢复复制活性,从而确定复制蛋白。有时,添加的蛋白质可能来自于其他物种,这样可以从其他物种中找到同源的或同工的蛋白质。为了方便理解重建的原理,这里可以打一个比方加以说明。假定你的一台电脑坏了一个部件而不能运转,那么如何迅速找到是哪一个部件有毛病呢?这时可以用类似重建的手段来确定:首先弄一台运转正常的电脑,将它的各个部件拆开,那么,来自这台正常电脑内的所有部件都应该是正常的(相当于野生型蛋白质)。然后,将坏掉的电脑逐一取出一个部件(如内存条或主板),再用正常电脑的相应部件取而代之。如果某一个部件经过替换以后,坏的电脑恢复正常了,这就等于找到了坏的部件(相当于突变型蛋白质)。这两种方法对于参与其他过程(如信号转导、转录、转录后加工、翻译、细胞周期的调控等)的蛋白质的鉴定也很有帮助。例如,为了找到人细胞内参与细胞周期的某一种蛋白质,先是将酵母细胞内某一种与细胞周期有关的蛋白质突变,这样的酵母的细胞周期肯定会有异常。然后,将正常的人细胞内的各种可能与细胞周期有关的蛋白质导入到突变的酵母细胞中,如果其中的某一组分加入以后,酵母的细胞周期恢复正常,那么这种导入的蛋白质就是人细胞内的一种与细胞周期有关的蛋白质。
10、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网上有各种免费的教学资源,有条件的同学可经常去浏览,跟踪最新的进展。也可以去一些BBS站点,与网友一起交流学习的体会和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Ⅷ 生物化学该怎么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既基础又前沿的二级学科,是生物学与化学的交叉学科,是从化学反应(物质和能力两方面)的角度,利用各种化学研究方法来研究各类生物生理代谢过程及其机制。其重点和目的当然是过程、机理及其研究方法。因此,根据这一学科的特点,学好生物化学就需要有一定的化学基础。可以说,系统扎实的化学知识对于生物化学中各类代谢反应过程和机理的理解和分析是具有极大帮助的。在这里,就我的学习过程,我总结一些自认为非常关机的策略和方法:
1.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和利用一种空间想象力,来理解很多看似抽象实则具体的分子结构。大家都在学习生命科学中都有这样一种意识,即“结构决定性质”,这就说明了任何原理都是建立在一定结构基础之上的,其性质功能原理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对化学中的物质结构组成和排布要相当敏感,不能想当然。
2.和其他生物学科一样,生化(对“生物化学”的简称,同下)的具体内容也是由最基本的概念所组成,因此作为基础的名词概念,应透彻地理解和掌握,对任何概念的理解不应有任何疑问。对于一些概念的把握程度,直接决定了你对于原理的理解和应用程度。
3.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门系统的理论,因此,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有大局观。千万不要认为一本书和各个章节的前言和简介是废话,他们对于你真题把我该章节的内容和地位是非常关键的。这对于系统掌握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4.对于练习与很多考试,在平时学习都要一种意识,不要去为了做题而做题,也不要为了考试而考试(当然特殊和重要考试可另当别论,如考研类)。做题只是一种手段,一种纯粹的手段,它就是为让加深和强化你对知识点很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训练和提高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也只是一种检测手段。
5.实验是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事体展现。要重视基本实验,能够理解一个实验它能够做的条件,实验的目的(做什么用的),实验过程(对于自己以后设计实验是很有启发的)。实验要求我们在态度端正,思维严谨,方法得当的基础上尊重客观规律和实验结果,凡事都不能臆断。
学好生化,在学习过程中,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要不断的琢磨权衡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Ⅸ 怎么 学好生物化学这门专业
生物化学,抓住重点,主要是糖,蛋白质,核酸三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相互转化,自身内部的分解与生成,这些的核心就是三羧酸循环,只要把这个主线抓好了,把知识结构搭建起来就好了,然后把各个部分的小的知识点填充进去,就能很清晰明了的掌握了.希望帮到你
Ⅹ 学习医学课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需要什么基础,怎么样才能学懂
学习组胚的话,不需要学分子生物学啊,分子生物学太高深了,可以先从解剖学学起,看的差不多后再学习组织胚胎学和生理学,最后想深入学习的话就可以看生物化学,最后看分子生物学。
学好理科的方法:
1、想比别人优秀,就一定要比别人付出得多。状元林茜并不提倡过度熬夜学习,一定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高效率的学习才最关键,上课的时候集中精力听讲是自己成绩优秀的根本。
2、学习就是紧跟老师,他觉得对于学习来说,计划是最重要的,而且越细越好。他会每天都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到了高考前夕,这个计划甚至会具体到每天几点到几点干什么。
3、到了冲刺阶段,不钻研难题、偏题,而是巩固基本方法。很多学生都属于眼高手低型,基础都没打好,就想取得高分,这怎么可能呢?赵旭照不提倡熬夜等低效率的学习,学习应该注意劳逸结合,他始终坚持八小时的睡眠,充足的睡眠保证了赵旭照高效率的学习。
上好自习的方法:
1、立好规矩,强调自习课的纪律。
上自习课之前,就和学生约法三章,给学生立好规矩,给学生说明自习课应该怎么上,强调自习课的纪律,对于违法纪律的,要有相应的处罚。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2、让学生制定好学习计划和目标。
自习课应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目标,明确这节课学什么,做到有的放矢,如果没有目的随意性学习,肯定效率不高,选择一门课或两门课进行学习,不要学会这个,学会那个,换来换去,浪费了时间,一节课过去了,没学到东西。
3、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自习课上学生应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遇到不会的知识,独立思考,还是不会,就先放下,课下再和同学讨论,如果课上有问题就和别的同学讨论,一是没有好的独立学习习惯,二是影响班级纪律,所以不提倡自习课讨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