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绵是什么动物
海绵动物(Phylum Spongia),又叫多孔动物(Phylum Porifera)。多孔动物门(Porifera)大约5,000种原始多细胞水生动物的统称。除针海绵属(Spongilla)约20种为淡水产外,均分布在海洋的潮间带到8,500公尺(28,000余英尺)深处,营固着生活。由于海绵常呈分枝形,而且不会移动,从前被人们当做植物。1755年才有人记述它具有动物的特征。1765年观察到通过海绵的水流和入水孔的启闭,确证海绵为动物。海绵的结构、功能和发育与其他动物不同。许多动物学家认为它在动物界中的位置是孤立的,把它归入侧生动物亚界(Parazoa)。
海绵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2亿年前就已经生活在海洋里,至今已发展到1万多种,占海洋动物种类的1/15,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在海洋各处,均有海绵的身影,从潮间带到深海,从热带海洋到南极冰海都有分布。海绵不仅可以生活海洋里,还可以生活在河流与湖泊,海绵的家族兴旺可见一斑。也许是海绵身体柔软似绵,大都生活在海洋里,“海绵”之名由此而来。海绵没有嘴,没有消化腔,也没有中枢神经系统,是一个最原始的动物。布满全身的小孔内长着许多鞭毛和一个筛子状的环状物,可用鞭的摆动收进海水,海水带进氧气、细菌、微小藻类和其它有机碎屑,再经环状物过滤,最后变为海绵维计生存的养料。
㈡ 海洋里的海绵,到底是属于动物还是植物
见过海绵却对它不熟悉的人一定不会认为海绵是一种动物,就好像很多人一直以为珊瑚不属于动物一样。
其实海绵和珊瑚一样,经常是选择了一个适合生长的地方便在那里扎根下来,然后就不再挪位置,而且它们在海洋中也不会自主运动,我们就会自以为它们是一种植物。
三、新陈代谢
因为大多数植物的体内都含有叶绿体,而叶绿体可以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利用外界环境中的水、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和储存能量。
然而动物的体内是不含有叶绿体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更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来制造有机物,只能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及营养物质转变为自身的组成物质,从而达到储藏能量的作用。
㈢ 我们用的海绵和海里的海绵都是什么有什么联系吗
海里的海绵是一种低等生物,其中有一类,其体内的石灰质骨骼呈网状,死后其骨骼可以拿来派用场。早期人们用的海绵就是这个。
我们现在用的海绵是塑料的,其形状和用途都是沿用动物海绵而来,故得名。
㈣ 海绵是什么生物
海绵动物是对一类多孔滤食性生物体的统称,起源于5.7-5亿年前的寒武纪,其中390属已被确认源自白垩纪(1.35-0.65亿年前)。海绵动物门约有5,000个物种,分为790属80科,呈世界性分布,从淡水到海生,从潮间带到深海。
它们形态各异,呈块状、管状、分叉状、伞状、杯状、扇状或不定形,体型从极其微小至2米长,常在其附着的基质上形成薄薄的覆盖层。它们或色泽单一或十分绚丽,这颜色源自类胡萝卜素,主要为黄色到红色。
外形特性:
海绵动物起源于5.7-5亿年前的寒武纪;其中390属已被确认源自白垩纪(1.35-0.65亿年前)。形态各异,体形多数不对称,少数辐射对称,单生或群生;
这种多孔滤食性生物体大多“无柄”地直接附着在基质上;它们没有器官,也没有明晰的组织,但有细胞的分化,其细胞种类非常复杂;它们的骨骼要么没有含钙或含硅的骨针,要么没有有机的海绵硬蛋白纤维;有水沟系统;通常为雌雄同体,能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㈤ 海绵是海洋生物吗
海绵为多孔动物门生物的统称,包括了普通海绵纲(Demospongea)、玻璃海绵纲(Hyalospongea)、钙质海绵纲(Calcispongea)、硬海绵纲(Sclerospongea)四大纲。
海绵是世界上结构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既没有头,也没有尾,没有躯干和四肢,更没有神经和器官。海绵虽然属于动物,但是它不能自己行走,只能附着固定在海底的礁石上,从流过身边的海水中获取食物。18世纪以前,海面一直被当作植物对待,后来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以及动物胚胎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得以认识海绵的真面目,终于确定了海绵的真正属性。海绵的种类众多,约有达1万到1.5万个种类。除了少数种类喜欢淡水外,绝大多数海绵一直生活在海底。从浅海到8000米的深海到处都有海绵的踪影。由于所处环境不同,条件多变,附着的基质类型各异,水流强弱不一,因此形成了海绵多姿多彩的形态。多数海绵生活在坚硬岩石的底质上。海流强的水域,海绵的高度普遍不到2.5厘米,而且海绵的表面形成许多流线型的纹路,这种进化可以避免被海浪和海流折断。有的海绵喜欢穴居,它们在鲍鱼和牡蛎的壳上到处钻洞,然后在它们的壳上寄居下来。海绵的体型多种多样,小的不过几克,大的却有45公斤。海绵的颜色同样是丰富多彩。它们的颜色主要是体内有不同种类的海藻共生,才使它们呈现不同的色彩。管状海绵的样子很象竖立的烟囱,所以又称为烟囱海绵。管状海绵的身体里有很多小孔。水不断地从小孔中流过,其中的营养物质就被管状海绵吸收了。同时,管状海绵产生的废物也会随着海水流走。海水从遍布海绵全身的小孔流入海绵的体内。每个小孔都通向一个小房间,叫做滤室。所有的滤室都通向一个像瓶子一样的腔里,这个腔叫做孔前腔。腔的上端是一个很大的出水孔。海绵的小孔作为氧气进入的通道既起到呼吸作用,又能摄取水中的营养物质,并且排泄废物,还能排出精子和卵子,完成生殖功能。
海绵动物大多产于海水中,少数生活在淡水里,因身体比较柔软而得名。它不会游动,只能常年静卧海底,像植物那样固着在原地不动。海绵动物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片状、块状、圆球状、扇状、管状、瓶状、壶状、树枝状,姿态万般,惹人喜爱。例如白枝海绵呈扁管状的群体,枇杷海绵像一颗圆圆的枇杷,矮柏海绵似一串精巧的灯笼,佛子介则如同一个玻璃纤维球直立于柄上,寄居蟹皮海绵扁平如薄纸,偕老同穴则被称为“维纳斯的花篮”。有趣的是,通常水流流速的大小、波浪活动的强弱、底质的硬软程度,也常使同一个物种的海绵拥有不同的外部形态,例如在近岸破波带生活的通常喜欢包在岩石上,好似薄的茄皮或姜皮;在流急环境中生活的又大都像土墩,有着良好的流线形体型;而在缓流或风平浪静的环境中栖居的,体形又多呈高耸的烟囱状。
海绵动物总是形单影只地独处一隅,凡是海绵动物栖居的地方就很少有其它动物前去居住。科学家分析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首先是海绵动物对那些贪食的动物没有任何吸引力,它浑身的骨针和纤维使其它动物难以下咽,因此海绵动物的天敌不多。其次,海绵动物大多栖息在有海流流动的海底,而很多动物都难于在那样的环境中生活。因为在那里,它们的幼虫或被水流冲走,或被海绵动物滤食。此外,海绵动物身上通常都有一股难闻的恶臭,这也是可能是其他动物不愿与之为伍的原因之一。
㈥ 海绵是海底植物吗
是动物。
海绵为多孔动物门生物的统称,包括了普通海绵纲(Demospongea)、玻璃海绵纲(Hyalospongea)、钙质海绵纲(Calcispongea)、硬海绵纲(Sclerospongea)四大纲.
海绵是世界上结构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既没有头,也没有尾,没有躯干和四肢,更没有神经和器官.海绵虽然属于动物,但是它不能自己行走,只能附着固定在海底的礁石上,从流过身边的海水中获取食物.18世纪以前,海面一直被当作植物对待,后来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以及动物胚胎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得以认识海绵的真面目,终于确定了海绵的真正属性.海绵的种类众多,约有达1万到1.5万个种类.除了少数种类喜欢淡水外,绝大多数海绵一直生活在海底.从浅海到8000米的深海到处都有海绵的踪影.由于所处环境不同,条件多变,附着的基质类型各异,水流强弱不一,因此形成了海绵多姿多彩的形态.多数海绵生活在坚硬岩石的底质上.海流强的水域,海绵的高度普遍不到2.5厘米,而且海绵的表面形成许多流线型的纹路,这种进化可以避免被海浪和海流折断.有的海绵喜欢穴居,它们在鲍鱼和牡蛎的壳上到处钻洞,然后在它们的壳上寄居下来.海绵的体型多种多样,小的不过几克,大的却有45公斤.海绵的颜色同样是丰富多彩.它们的颜色主要是体内有不同种类的海藻共生,才使它们呈现不同的色彩.管状海绵的样子很象竖立的烟囱,所以又称为烟囱海绵.管状海绵的身体里有很多小孔.水不断地从小孔中流过,其中的营养物质就被管状海绵吸收了.同时,管状海绵产生的废物也会随着海水流走.海水从遍布海绵全身的小孔流入海绵的体内.每个小孔都通向一个小房间,叫做滤室.所有的滤室都通向一个像瓶子一样的腔里,这个腔叫做孔前腔.腔的上端是一个很大的出水孔.海绵的小孔作为氧气进入的通道既起到呼吸作用,又能摄取水中的营养物质,并且排泄废物,还能排出精子和卵子,完成生殖功能.
㈦ 海绵是动物还是植物
海绵是一种动物,并且是最早的动物,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海绵最早在6亿年前就出现了。作为史前生物的代表,海绵不能移动(身体呈不规则形状,不好保持平衡),也没有固定的形状,生活在海里就像是长相奇特的树木,它们的身体构造非常简单,没有器官,没有肌肉,没有骨骼,没有大脑,甚至没有头和尾,没有嘴巴和四肢,只是简单的许多细胞集合在一起。
↑海绵都是形状不规则的多细胞动物
那么海绵是怎么捕食,靠吃什么为生的呢?海绵的捕食方式十分奇特,单体海绵的外形很像一个花瓶,在瓶壁上有许多小孔,每个小孔里又长者很多鞭毛,这些鞭毛不停的振动摇摆,就会有很多含有植物碎屑、藻类和细菌的海水通过小孔渗入花瓶中。有用的东西会被消化吸收,而消化不了的东西就会随着海水从出水口流出体外,这样就完成一次捕食和排泄了。
——以上内容参考米莱童书《生命简史》
㈧ 什么是天然海绵,海绵是生物吗
海绵为多孔动物门生物的统称,包括了普通海绵纲(Demospongea)、玻璃海绵纲(Hyalospongea)、钙质海绵纲(Calcispongea)、硬海绵纲(Sclerospongea)四大纲.
海绵是世界上结构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既没有头,也没有尾,没有躯干和四肢,更没有神经和器官.海绵虽然属于动物,但是它不能自己行走,只能附着固定在海底的礁石上,从流过身边的海水中获取食物.18世纪以前,海面一直被当作植物对待,后来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以及动物胚胎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得以认识海绵的真面目,终于确定了海绵的真正属性.海绵的种类众多,约有达1万到1.5万个种类.除了少数种类喜欢淡水外,绝大多数海绵一直生活在海底.从浅海到8000米的深海到处都有海绵的踪影.由于所处环境不同,条件多变,附着的基质类型各异,水流强弱不一,因此形成了海绵多姿多彩的形态.多数海绵生活在坚硬岩石的底质上.海流强的水域,海绵的高度普遍不到2.5厘米,而且海绵的表面形成许多流线型的纹路,这种进化可以避免被海浪和海流折断.有的海绵喜欢穴居,它们在鲍鱼和牡蛎的壳上到处钻洞,然后在它们的壳上寄居下来.海绵的体型多种多样,小的不过几克,大的却有45公斤.海绵的颜色同样是丰富多彩.它们的颜色主要是体内有不同种类的海藻共生,才使它们呈现不同的色彩.管状海绵的样子很象竖立的烟囱,所以又称为烟囱海绵.管状海绵的身体里有很多小孔.水不断地从小孔中流过,其中的营养物质就被管状海绵吸收了.同时,管状海绵产生的废物也会随着海水流走.海水从遍布海绵全身的小孔流入海绵的体内.每个小孔都通向一个小房间,叫做滤室.所有的滤室都通向一个像瓶子一样的腔里,这个腔叫做孔前腔.腔的上端是一个很大的出水孔.海绵的小孔作为氧气进入的通道既起到呼吸作用,又能摄取水中的营养物质,并且排泄废物,还能排出精子和卵子,完成生殖功能.
㈨ 海中漂浮的海绵是一种 A动物 B植物 C珊瑚 D浮游生物
A海绵与人有70%的相似基因,是一种动物。海绵是玳瑁的食物,海绵主要有氧化硅组成,因此玳瑁也是世界上少数几种能消化玻璃的动物。
海绵属于真核生物域动物界侧生动物亚界多孔动物门-普通海绵纲
-玻璃海绵纲
-钙质海绵纲
-硬海绵纲
海绵在分类学上属于真核生物域、动物界、多孔动物门,是一种低等多细胞动物。
珊瑚并不是生物,珊瑚是一种叫做珊瑚虫的腔肠动物的分泌物积累形成的;
浮游生物主要指一些单细胞藻类和原生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