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碳氮比多少最适合生物脱氮

碳氮比多少最适合生物脱氮

发布时间:2022-07-29 15:53:17

① 碳氮比5比1还是100比5

不同植物有不同的需求,碳氮比都是在变化的。如蘑菇培养料的碳氮比为30-33:1,香菇培养料的碳氮比为64:1。

碳氮比,是指有机物中碳的总含量与氮的总含量的比值。一般用“C/N”表示。适当的碳氮比例,有助于微生物发酵分解。

碳氮磷比:

自然界中,各类微生物需求的碳氮比是不同的,但是对于活性污泥这个微生物群体而言有一个经验的值,好氧条件下是100:5:1,厌氧条件下是200:5:1。

碳氮磷都要以可生物吸收的量计算,因此,碳以BOD5表示;N一般指总凯氏氮(TKN),包括有机氮和氨氮,但不包括亚硝氮和硝态氮,因为除了反硝化细菌以外,大部分微生物都不能直接以亚硝氮和硝态氮作为氮源,而有机氮和氨氮则可被绝大多数微生物用做氮源;磷一般为磷酸盐。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碳氮比

② 影响生物脱氮的主要因素

影响生物脱氮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1)温度
生物硝化反应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15℃以下硝化反应速率下降,5℃时基本停止。反硝化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40℃,15℃以下反硝化反应速率下降。实际中观察到,生物膜反硝化过程受温度的影响比悬浮污泥法小,此外,流化床反硝化温度的敏感性比生物转盘和悬浮污泥的小得多。
(2)溶解氧
生物硝化反应器内宜保持溶解氧的浓度在2.0mg/L以上。
(3)pH
硝化菌对pH变化十分敏感,pH在7.0~8.0时,亚硝酸菌的活性最好;而硝酸菌在pH值为7.7~8.1时活性最好。当pH降到5.5以下时,硝化反应几乎停止。
(4)碳氮比
(5)泥龄
(6)有毒物质

③ 生活污水的碳氮比是如何计算的

污水的碳氮磷比值=100:5:1碳源的简单计算;尿素的投加量计算:氮的计算(*0.05)磷的计算(*0.01)尿素(0.46)日处理水量m3 *进入生化池COD的值*B/C值/1000*碳氮磷比值/100 /尿素的含量较复杂的计算:较复杂计算—简单计算的原cod的值=标准添加量。

国内大部分市政污水处理厂采用AAO、氧化沟、SBR等3大类工艺及其变形工艺,主要为生物脱氮除磷方式。反硝化脱氮和生物除磷涉及的微生物大部分是异养细菌,对碳源有竞争,当进水碳源不足时,该矛盾尤其突出。

为保证出水达标,通常采用外加碳源的方式提高脱氮除磷效率,增加化学除磷措施保障出水TP达标,两类药剂的投加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因此开发适应低碳源进水的高效低耗脱氮除磷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低碳源污水处理可以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和控制方式,提升原水碳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强化生物脱氮除磷效果并节约运行成本。当系统原水碳源不足以完成脱氮要求时,需要投加外部碳源。针对外加碳源的优化控制方式包含碳源种类的筛选、投加点位的选择和投加量精细化等。

④ 活性污泥法中碳氮比一般是多少

活性污泥法的碳氮磷的比例一般是C:N:P=100:5:1。

对于各类微生物来说,其具体需求的碳氮比是不同的,但是对于活性污泥这个微生物群体而言有一个经验的值。

当然,对于活性污泥系统而言,这个比例在工程中也未必是一定的,生物总是有一定的适应范围的。因此,理论如此,实际操作接近即可,有一点差距是没关系的。

如果是这个样那就不知道了,一般来说现在我只是直接引用数值。



(4)碳氮比多少最适合生物脱氮扩展阅读: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

①曝气池:反应主体

②二沉池:

1)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

2)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③回流系统:

1)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

2)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

1)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

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⑤供氧系统: 提供足够的溶解氧

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

①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容性易降解有机物;

②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③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

④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

⑤无有毒有害的物质流入。

⑤ 微生物碳氮比

堆肥过程中物料成分的调节很重要,其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水分、透气性、物料的碳氮比,水分要调节到50-60%,透气性要良好,碳氮比最好在25-30之间。

猪粪含水量较大70%左右,C/N比20左右。
这类原料以猪粪为代表,含氮量较高但含水量大,含有较多的腐殖质,对提高土壤肥力有很好的作用;其水分含量和C/N取决于是否使用垫料、垫料的类型和数量、管理方式养殖方法以及气候等,通常臭味重。
有机肥腐熟后碳氮比10-15左右。(参考资料:美国康奈尔大学废物管理研究所)

⑥ 碳氮比为多少时有利于微生物的分解

影响谷氨酸棒状杆菌产物的主要是碳氮比,C:N=4:1时,大量繁殖,产谷氨酸少;C:N=3:1时,繁殖慢,产谷氨酸多.
对于其他的微生物比例可能不一样,但高中掌握这个就够了.

⑦ 碳氮比的使用比例

碳氮比是指食用菌原料配制时碳元素与氮元素的总量之比。一般用“C/N”表示。如蘑菇培养料的碳氮比为30-33:1,香菇培养料的碳氮比为64:1。现将食用菌培养料的一些主要原料的碳氮比列于下表,以供参考:
常用培养料碳氮比例表(干)
成分比培养料碳(%)氮(%)碳:氮
杂木屑49.18 0.104 91.8
栎木屑50.4 1.10 45.8
稻草42.3 0.72 58.7
麦秸46.5 0.48 96.9
玉米粒46.7 0.48 97.3
玉米芯42.3 0.48 88.1
豆秸49.8 2.44 20.4
野草46.7 1.55 30.1
甘蔗渣53.1 0.63 84.2
棉籽壳56 2.03 27.6
麦麸44.7 2.2 20.3
米糠41.2 2.08 19.8
啤酒槽47.7 6 8
豆饼45.4 6.7 16.76
花生饼49 6.32 7.76
菜籽饼45.2 4.6 9.8
马粪12.2 0.58 21.1
黄牛粪38.6 1.78 21.7
奶牛粪31.8 1.33 24
猪粪25 21 2.6
鸡粪30 3 10

⑧ 影响生物脱氮因素

1.溶解氧(脱氮一般需要反硝化,反硝化主要是兼氧细菌起作用,溶解氧最佳控制在0.5mg/l)
2.温度(一般30-40)
3.PH(6-9)
4.停留时间(一般情况越长越好,最好不要小于1小时)
5.污泥浓度,这个具体记不得了,不要太小
其它的还有可以上网查,比喻中国城镇水网之类的,很多这样的文章。

再给你个论文:
一、概述
通过对北京市一些污水处理厂的实地考察发现,部分污水处理厂在具有良好脱氮除磷效果时,其生物池内的污泥浓度都相对较高。例如:酒仙桥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工艺、清河污水处理厂的倒置A2/O工艺等,尤其酒仙桥污水处理厂MLSS一度达到了6000~7000mg/L,约为设计值的两倍,在其二沉池出水SS指标正常情况下,其TP<1mg/L TN<10mg/L。一般的脱氮除磷理论极少有介绍污泥浓度与脱氮除磷之间的直接关系问题,但从微生物量与去除有机物、N、P的速率以及DO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可以初步解释在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工艺中控制相对较高的污泥浓度对脱氮除磷是有利的。
二、脱氮除磷的控制因素
普遍观点认为任何理想的脱氮除磷工艺应控制以下几个关键点:
a. 泥龄控制应大于硝化菌、聚磷菌所需的最小泥龄。
b. 回流至厌氧区的回流污泥尽可能少的携带氧包括:分子氧、离子氧(NO3-N)。
c. 回流至缺氧段反硝化的混合液尽可能少的携带分子氧。
d. 进水碳源应满足厌氧池有效释磷、缺氧池反硝化。
e. 各生物处理功能单元应满足在正常污泥浓度下各自所需的反应时间。
三、污泥浓度与脱氮关系
生物脱氮过程中,硝化作用的程度往往是生物脱氮的前提,其控制相对比较简单;反硝化作用是生物脱氮的关键,其受诸多因素影响较大,同时反硝化效果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系统除磷。
1、污泥浓度对硝化影响
影响硝化反应的环境因素有很多包括:PH、温度、SRT、DO、BOD/TKN、污泥浓度、有毒物质等。实际污水处理厂在工艺的运行中只能对SRT、DO、BOD/TKN、污泥浓度等参数进行控制。
a. 在好氧硝化过程中较高的污泥浓度其硝化细菌的浓度相对较高,因此好氧硝化反应的速率在高污泥浓度条件下较高。
b. 一定污泥泥龄是保证生物污泥中的硝化细菌存在的条件,同时创造良好的硝化细菌生存条件更能提高其在微生物菌群中所占比例,从而提高硝化细菌浓度。高污泥浓度下在厌氧阶段会有更多的BOD被消耗,进入好氧阶段其BOD/TKN也就相对更低些。一些研究表明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所占的比例,与BOD/TKN呈反比关系。由于硝化菌是一类自养菌,有机基质的浓度并不是它的生长限制因素,但若有机基质浓度过高,会使生长速率较高的异氧菌迅速繁衍,争夺溶解氧,从而使自养菌的生长缓慢且好氧的硝化菌得不到优势,结果降低硝化速率。
c. DO值一般是污水处理厂硝化阶段的重要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DO值在2mg/L以上。在大多数氧化沟工艺中其沟内平均DO值都很难达到2mg/L,一般维持在1mg/L或更低水平,但其硝化效果仍然良好,分析原因为氧化沟特有的相对较高污泥浓度虽然其沟内DO值较低,但其它有利于硝化的因素增强。污泥浓度增高,也就增大生物处理池的的有效容积,同时降低了负荷等。从另一角度分析提高污泥浓度其微生物好氧量也相应增加,在同等曝气量条件下,溶解氧仪显现出来的数值也应该较低。以上几点说明提高污泥浓度,生物池中的DO值可适当降低,硝化效果仍可维持良好水平。
d. 为保证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的正常生长繁殖,泥龄一般应控制在8天以上。但为了使硝化细菌与其它异氧细菌有相对平衡的生存竞争力,应在污泥不发生严重老化前提下提高泥龄,相应也就是增大生物系统的污泥浓度。
2、污泥浓度对反硝化影响
生物反硝化作用即为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利用硝酸盐中的离子氧分解有机物的过程,硝酸盐即被还原为N2,完成脱氮过程。反硝化过程中的反硝化细菌是大量存在于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异氧型兼性细菌,在有氧存在条件下,反硝化细菌利用氧进行呼吸、氧化分解有机物。在无分子氧的条件下,同时存在硝酸和亚硝酸离子时,它们能用这些离子中的氧进行呼吸,使有机质氧化分解。反硝化细菌能够利用各种各样的有机基质作为反硝化过程中的电子供体,其中包括: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类、醇类以及甚至像烷烃类、苯酸盐类和其它的苯衍生物这些化合物,它们往往是废水的主要组分。影响反硝化速率的因素较多,包括PH值、温度、DO、碳氮比、污泥浓度等,实际污水处理厂在工艺的运行中只能对DO、污泥浓度等参数进行控制。碳氮比虽然是反硝化反应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其和来水水质有很大关系一般实际运行中很难控制。
a. 反硝化反应过程中要求在无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反硝化细菌才能利用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中的离子氧分解有机物。之前提到,高污泥浓度的生物系统在硝化过程中可适当降低溶解氧值,同时保持硝化效果,因此使硝化末端降低溶解氧可以有效的减少硝酸盐回流液中所携带的溶解氧含量,降低分子氧在缺氧区对反硝化进程的影响,提高反硝化菌利用碳源的反硝化能力。同时高污泥浓度自身内源代谢好氧量也相对较强,可以进一步消耗回流及缺氧段中的溶解氧。再有非常高的污泥浓度会改变混合液的粘滞性,增大扩散阻力,从而也使回流携带的溶解氧降低,在一些使用明渠作为回流通道的处理工艺中可以减小回流跌落的充氧量。总之高污浓度对于降低实际工艺运行中反硝化阶段的DO值有较大作用。
b. 由于反硝化细菌是异氧型兼性细菌在污水处理系统大量存在,提高系统中的污泥浓度可有效的提高反硝化细菌的浓度。反硝化反应速度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浓度基本无关,而与反硝化细菌的浓度呈一级反应。因此在实际工艺运行中高污泥浓度可以缩短反硝化的时间减小缺氧段的有效容积。在缺氧段有效容积一定的件下,高污泥浓度的反硝化反应可以更好的利用有机基质中相对较难降解的有机物作为碳源进行反硝化反应。这一点对于脱氮除磷工艺,尤其C源不足的情况尤为重要。
c. 高污泥浓度其微生物菌胶团直径相对较大,在硝化反应过程中受溶解氧低的影响,氧的压力梯度较小,菌胶团内部容易形成缺氧环境从而发生反硝化反应。所以高污泥浓度可以促进同程反硝化。
四、污泥浓度与生物除磷
生物除磷的关键点是提高聚磷菌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所占比例,同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大量增长繁殖,在排出系统时聚磷菌体内含磷量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为了提高系统中聚磷菌所占活性污泥的比例就要为聚磷菌营造更优越的适合其生长繁殖的环境及水力条件,即工艺流程上有良好的厌氧、好氧环境,厌氧区的环境因素控制对聚磷菌的生长繁殖,以及除磷功能的实现尤为重要。厌氧区的高污泥浓度对于聚磷菌更为有利。
a. 高污泥浓度在厌氧区其聚磷菌浓度也相应较高,释磷的微生物量增多,后续好氧吸磷微生物量也就会相应增加,增大了系统整体的除磷作用。
b. 厌氧区聚磷菌吸收VFA释磷,同时厌氧区在高污泥浓度的条件下可作为系统的厌氧酸化段,对水中的高分子难降解有机物起到厌氧水解作用,聚磷菌释磷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供聚磷菌主动吸收乙酸、H+、等使之形成PHB形式贮存在菌体内,从而促进有机物的酸化过程,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增大后续处理过程中的反硝化反应所用碳源。
五、结束
总之在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工艺中在处理设施充足情况下应适当提高生物池内的污泥浓度,增强系统脱氮除磷能力。
a. 高污泥浓度可提高处理工艺各单元的的反应速率,减小所需的反应时间。
b. 高污泥浓度其菌胶团直径相对较高,其菌胶团内更容易形成缺氧反硝化,可能会发生同程反硝化。
c. 高污泥浓度可有效降低回流中溶解氧含量,提高厌氧有效释磷、反硝化脱氮的有机物利用率。
d. 高污泥浓度其相应具有较高的泥龄,生物系统内的优势菌种一般不受泥龄限制。因此在脱氮除磷工艺中各类主要功能细菌在适应脱氮除磷环境时形成优势菌种。
e. 高污泥浓度在厌氧阶段的水解酸化作用,有利于后续反硝化作用时有机物的更好吸收利用。
当然高污泥浓度对污水处理厂也同样存在不利的影响因素,如曝气时扩散阻力增大,供氧的利用率下降;增大了二沉池的污泥负荷。同时在生物脱氮除磷过程中排泥是除磷的必需过程,排泥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影响系统的除磷效果,因此在污水厂运行时,应保证每天一定量排泥除磷的前提下,采用高污泥浓度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军,杨秀山 彭永臻.微生物与水处理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2]张自杰,林荣忱 金儒霖,排水工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⑨ 微生物培养基碳氮比

碳源构成微生物细胞和代谢产物碳素,氮源主要提供代谢产物,跟氮源一样,
磷是构成菌体核酸、核蛋白等细胞物质的组成成分,是许多辅酶和高能磷酸键的成分,又是氧化磷酸化反应的必须元素。但是比例没有搭配好的话,会引起培养基的ph变化和抑制菌体生长。

⑩ 污水处理碳氮比究竟是什么碳什么氮

碳素是堆肥微生物的基本能量来源,也是微生物细胞构成的基本原材料,堆肥微生物在分解含碳有机物的同时,利用部分氮元素来构建自身的细胞体,氮还是构成细胞中蛋白质、核酸、各种酶类的重要成分,一般情况下微生物每消耗25g有机碳,需要吸收1g氮素,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比较适宜的碳氮比为25左右,C/N过高,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氮元素受到限制,微生物繁殖速度低,有机物分解速度慢,发酵时间长,堆肥腐殖化系数低,堆肥发酵不好。C/N过低,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能量来源受到限制,发酵温度上升缓慢,氮过量并以氨气的形式释放,有机氮损失大,还会散发难闻的气味。因此合理调节堆肥原料的碳氮比,是加速堆肥腐熟的有效途径。

有机肥发酵过程中物料成分的调节很重要,其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水分、透气性、物料的碳氮比,水分要调节到50-60%,透气性要良好,碳氮比最好在25-30之间。

猪粪含水量较大70%左右,C/N比20左右。
这类原料以猪粪为代表,含氮量较高但含水量大,含有较多的腐殖质,对提高土壤肥力有很好的作用;其水分含量和C/N取决于是否使用垫料、垫料的类型和数量、管理方式养殖方法以及气候等,通常臭味重。

有机肥腐熟后碳氮比10-15左右。(参考资料:美国康奈尔大学废物管理研究所)

阅读全文

与碳氮比多少最适合生物脱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