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个染色体中含几个DNA分子
一个染色体中所含的DNA分子因生物的类型不同,其数量也不同。
真核生物的基因分布在许多染色体中,一般来讲这些染色体在大小上有很大不同。与细菌染色体(由环状DNA分子构成)比较,真核染色体含有线性双链DNA。DNA和多种类型的相关蛋白质构成r染色体。真核染色体的结构成分中并没有RNA。
真核染色体可被不同程度的浓缩。最低的浓缩结构是伸展的核小体形式(extended nucleosome form)。核小体是由近乎球状的组蛋白形成的八聚体(histone)和在其外围绕两圈的DNA所构成。DNA的约200个碱基对围绕着由组蛋白构成的球形体。
(1)同一个中内有多少生物扩展阅读
染色体起源是细胞核起源的核心过程,但依然还是未解之谜。迄今为止的学说主要有:共营模型、自演化模型、病毒性真核生物起源模型(viral eukaryogenesis model)、外膜假说、压缩和结构化假说等等。
共营模型认为,与现代产甲烷古菌类似的某些古老的古菌,侵入并生活在类似于现代粘细菌的细菌体内,形成了早期的细胞核。古菌与真核生物在特定蛋白质(如组蛋白)基因的相似性被认为是支持以古菌为基础的细胞核起源理论的证据。
② 一滴水里有多少微生物
将一滴水展平在载玻片上,直径大概是1厘米(相当于10000微米)。如果你想知道一滴水中有多少微生物,那么只需要做几道算术题,就能得到答案了。如果能够将微生物首位相接,一字排开地码放在展平后的水滴直径上,草履虫能放33只,大肠杆菌可以码5000个,病毒的承载量至少是3万3千个……
可是……自然水域中的微生物世界并没有这么有秩序,它们不会一字排开、只待在水滴中央不动,而是根据不同水体中的资源分布情况,趋利而生。所以,要问一滴水中有多少微生物?答案会因为水体的不同,微生物种类不一,而出现多种多样的答案。2012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海洋微生物学家发现,在百慕大海域,海洋表面的“噬菌体”病毒的数量达100万[i]。而同样是取自海面之下的海水中的一滴水中,“噬菌体”病毒的数量就骤减了。如果从微生物的种类上来考虑,最丰富的集散地莫过在池塘中了。一滴池塘水中,可能同时发现有:轮虫、绿藻、草履虫、细菌和病毒……
③ 一个门里,可能会有成百上千种生物,但是在每一个种里,只有几中生物.
一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种表示没有生殖隔离的个体的集合.既然没有生殖隔离,就不能说是两种生物.
④ 同一个人的不同细胞中mRNA有多少种呢
mRNA是通过DNA转录而来,而DNA的序列是无数的,那么mRNA的序列也是无数的,那就不止两种。mRNA最终翻译成蛋白质,而每种细胞内的蛋白质是不同的,比如血液的运载蛋白和免疫细胞的免疫蛋白,所以,那句话是对的。
⑤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类.属于种群.还是群落.还是两个都不是
当然两个都不是了。如果是一个池塘里的同一种类的所有的鱼那就是种群了。
要是一个池塘里的所有生物那就是群落了。群落要有多种类的生物。
种群只能有一种生物。
⑥ 一个物种中只有一种生物 为什么是错的
答案没有错.这句话是错误的.一个物种当中还存在这亚种这一个概念,动物的例子有老虎有分东北虎和华南虎,这就是两个同一个物种的不同亚种,也几时说两种不同的生物, 对于植物而言,二倍体小麦与四倍体小麦之间虽然不能得到可育的后代,但他们属于同一物种中的不同亚种。
⑦ 宇宙中一共有多少个生物!
迄今为止,人类还不能准确的知道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生物物种,直到60年代中期,科学家们认为,地球物种大约为300万种,现在则认为至少有500万种。但许多专家指出,保守的估计是1000万种。根据物种的发现增产率来预测动物物种的最终总数为:哺乳动物4300种,鸟类约8000种,爬行动物6000种,两栖动物3500种,鱼类2.3万种。最近,根据对秘鲁热带森林中昆虫进行的调查,发现了许多新物种,因而有人估计地球物种总数超过3000万种。 在世界上,亚马逊和扎伊尔盆地被认为是物种最丰富的地区。其余物种中20%生长于亚马逊以外的拉丁美洲森林中,另外20%生长于亚洲森林和除扎伊尔盆地以外的非洲森林中。 迄今为止,巳被鉴定的物种总数只有140万--174万种。约87%的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鸟类、鱼类巳被鉴定,而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的大部分还未认识,全部植物的90%以上尚未开展研究。因此,人类至今对丰富的物种资源的认识还十分有限,巳利用的更是其中的小部分。
⑧ 同一个生物体中,遗传信息能否传递为什么
一个生物体内的每一个细胞内都还有该生物体的全部遗传物质!!个体的遗传信息传递发生在细胞增殖的过程中,当细胞发生有丝分裂或者是减数分裂时遗传物质也由原细胞传递到子细胞中!!
所以同一个生物体中遗传物质是可以传递的,它发生在细胞进行增殖的时候!!
⑨ 生物中“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有什么区别
生物中“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的区别有:
1、存在的范围不同: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存在于几个不同的种群之间。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种内关系,所以种内关系是存在于一个种群内部的关系;
2、包括的行为不同:种间关系包括:共生、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等关系。种内关系包括:密度效应、动植物性行为、领域行为、社会等级、通信行为以及利他行为等;
3、有无捕食行为的不同:种间关系包括捕食行为,捕食关系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是一种种间的对抗性相互关系。而种内关系不包括捕食行为,一个种群间没有相互捕食的情况。
(9)同一个中内有多少生物扩展阅读:
一些其他的种间关系:
除上所述,生物种间还可以列举出一些其他的关系形式。例如,两种共居,一方抑制另一方,这叫做偏害,亦称他害,微生物学又常称拮抗。一种生物附生于另一种生物体上,但并无物质交流,称之为附生;
还有,不同生物共居一处,但无直接联系,互不影响,保持相对独立,这叫做中立关系或中性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种内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种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