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内质网存在于什么生物中

内质网存在于什么生物中

发布时间:2022-07-29 18:07:10

❶ 是不是左右生物都有内质网

当然不是,想想病毒这个反例就行了嘛,
内质网和线粒体都是比较高级的细胞器,只有高等的生物才有的。像原核生物等等都是没有的,所以他们的细胞质就行使了内质网线粒体的功能。

❷ 有内质网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生物

有内质网的细胞一琮是真核细胞。因为生物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原核细胞构成,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原核细胞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真核细胞内有线粒体、内质网、中心粒、溶酶体、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植物真核生物内有叶绿体等,所以有内质网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

❸ 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一般有什么功能

高尔基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高尔基体本身没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但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因此有人把它比喻成蛋白质的 "加工厂"。植物细胞分裂是,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内质网是细胞内除核酸外的一系列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脂类和糖类合成的基地,其合成上述物质的种类与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物质有明显的不同。原核细胞内没有内质网,由细胞质膜代行某些类似的职能。由细胞质膜代行某些类似的职能。

❹ 什么叫内质网

内质网膜约占细胞总膜面积的一半,是真核细胞中最多的膜。内质网是内膜构成的封闭的网状管道系统。具有高度的多型性。可分为粗面型内质网和光面型内质网两类。
内质网负责物质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细胞膜以及细胞外的转运过程。
内质网实际是一个连续的膜囊和膜管网,可分为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两大部分
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大量核糖体,合成膜蛋白和分泌蛋白。光面内质网上无核糖体,为细胞内外糖类和脂类的合成和转运场所。

❺ 内质网在什么细胞中,有什么作用

粗糙型内质网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大分子,并把它从细胞输送出去或在细胞内转运到其他部位。光滑型内质网的功能与糖类和脂类的合成、解毒、同化作用有关,并且还具有运输蛋白质的功能。
请采纳回答

❻ 什么是内质网(生物)

内质网像网状结构,跟核膜和细胞膜相连,也是在众多细胞器中唯一与其它细胞器膜直接相连的细胞器。
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在考分泌蛋白的时候总会考到它和其它参与的细胞器,这也是高中很常考的一个实验。
所以,你得要记住,内质网是网状的,在它的表面分布着核糖体,参加蛋白质合成的反应。

❼ 内质网存在于哪些细胞中

动植物细胞中均有分布,是对蛋白质加工的场所。特殊细胞: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

❽ 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是蛋白质吗

这些细胞器都是由膜结构构成的,这些膜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生物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有些蛋白质大分子作为载体等镶嵌或者贯穿其中。
1.线粒体
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power house"。其直径在0.5到1.0微米左右。
外膜
线粒体外膜是位于线粒体最外围的一层单位膜,厚度约为6-7nm。其中磷脂与蛋白质的质量为0.9:1,与真核细胞细胞膜的同一比例相近。线粒体外膜中酶的含量相对较少,其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线粒体外膜包含称为“孔蛋白”的整合蛋白,其内部通道宽约2-3nm,这使线粒体外膜对分子量小于5000Da的分子完全通透。分子量大于上述限制的分子则需拥有一段特定的信号序列以供识别并通过外膜转运酶(translocase of the outer membrane,TOM)的主动运输来进出线粒体。
线粒体外膜主要参与诸如脂肪酸链延伸、肾上腺素氧化以及色氨酸生物降解等生化反应,它也能同时对那些将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彻底氧化的物质先行初步分解。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外膜对多种存在于线粒体膜间隙中的蛋白的通透性增加,使致死性蛋白进入细胞质基质,促进了细胞凋亡。高分辨三维X射线摄影可见内质网及线粒体之间的有20%膜是紧密接触的,在这些接触位点上线粒体外膜与内质网膜通过某些蛋白质相连,形成称为“线粒体结合内质网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R-membrane,MAM)的结构。该结构在脂质的相互交换和线粒体与内质网间的钙离子信号传导等过程中都有重要作用。
膜间隙
线粒体膜间隙是线粒体外膜与线粒体内膜之间的空隙,宽约6-8nm,其中充满无定形液体。由于线粒体外膜含有孔蛋白,通透性较高,而线粒体内膜通透性较低,所以线粒体膜间隙内容物的组成与细胞质基质十分接近,含有众多生化反应底物、可溶性的酶和辅助因子等。线粒体膜间隙中还含有比细胞质基质中浓度更高的腺苷酸激酶、单磷酸激酶和二磷酸激酶等激酶,其中腺苷酸激酶是线粒体膜间隙的标志酶。线粒体膜间隙中存在的蛋白质可统称为“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全部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
内膜
线粒体内膜是位于线粒体外膜内侧、包裹着线粒体基质的单位膜。线粒体内膜中蛋白质与磷脂的质量比约为0.7:0.3,并含有大量的心磷脂(心磷脂常为细菌细胞膜的成分)。线粒体内膜的某些部分会向线粒体基质折叠形成线粒体嵴。线粒体内膜的标志酶是细胞色素氧化酶。
线粒体通过向内凹形成嵴,从而来增加内膜面积。然后是更多的反应能在内膜上进行。
线粒体内膜含有比外膜更多的蛋白质(超过151种,约占线粒体所含所有蛋白质的五分之一),所以承担着更复杂的生化反应。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中的几类蛋白质主要负责以下生理过程:特异性载体运输磷酸、谷氨酸、鸟氨酸、各种离子及核苷酸等代谢产物和中间产物;内膜转运酶(translocase of the inner membrane,TIM)运输蛋白质;参与氧化磷酸化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参与ATP的合成;控制线粒体的分裂与融合。
2.叶绿体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由双层膜围成,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基质中悬浮有由膜囊构成的类囊体,内含叶绿体DNA。[1] 是一种质体。质体有圆形、卵圆形或盘形3种形态。叶绿体含有的叶绿素a、b吸收绿光最少,绿光被反射,故叶片呈绿色。容易区别于另类两类质体──无色的白色体和黄色到红色的有色体。叶绿素a、b的功能是吸收光能,少数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能够传递电子,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叶绿体扁球状,厚约2.5微米,直径约5微米。具双层膜,内有间质,间质中含呈溶解状态的酶和片层。片层由闭合的中空盘状的类囊体垛堆而成,类囊体是形成高能化合物三磷酸腺苷(ATP)所必需。是植物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叶绿体由叶绿体外被(chloroplast envelope)、类囊体(thylakoid)和基质(stroma)3部分组成,叶绿体含有3种不同的膜:外膜、内膜、类囊体膜和3种彼此分开的腔:膜间隙、基质和类囊体腔。
外被
叶绿体外被由双层膜组成,膜间为10~20nm的膜间隙。外膜的渗透性大,如核苷、无机磷、蔗糖等许多细胞质中的营养分子可自由进入膜间隙。
内膜对通过物质的选择性很强,CO2、O2、Pi、H2O、磷酸甘油酸、丙糖磷酸,双羧酸和双羧酸氨基酸可以透过内膜,ADP、ATP已糖磷酸,葡萄糖及果糖等透过内膜较慢。蔗糖、C5糖双磷酸酯,C糖磷酸酯,NADP+及焦磷酸不能透过内膜,需要特殊的转运体(translator)才能通过内膜。
类囊体
是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小囊,沿叶绿体的长轴平行排列。膜上含有光合色素和电子传递链组分,又称光合膜。
许多类囊体象圆盘一样叠在一起,称为基粒,组成基粒的类囊体,叫做基粒类囊体,构成内膜系统的基粒片层(grana lamella)。基粒直径约0.25~0.8μm,由10~100个类囊体组成。每个叶绿体中约有40~60个基粒。
叶绿体通过内膜形成类囊体来增大内膜面积,以此为在叶绿体中发生的反应提供场所。
贯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粒之间的没有发生垛叠的类囊体称为基质类囊体,它们形成了内膜系统的基质片层(stroma lamella)。
由于相邻基粒经网管状或扁平状基质类囊体相联结,全部类囊体实质上是一个相互贯通的封闭系统。类囊体做为单独一个封闭膜囊的原始概念已失去原来的意义,它所表示的仅仅是叶绿体切面的平面形态。
类囊体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类(60:40),脂类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约87%),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化是在类囊体上进行的,因此类囊体膜亦称光合膜,类囊体膜的内在蛋白主要有细胞色素b6/f复合体、质体醌(PQ)、质体蓝素(PC)、铁氧化还原蛋白、黄素蛋白、光系统Ⅰ、光系统Ⅱ复合物等。
基质
是内膜与类囊体之间的空间的液体,主要成分包括:
碳同化相关的酶类:如RuBP羧化酶占基质可溶性蛋白总量的60%。叶绿体DNA、蛋白质合成体系:如,ctDNA、各类RNA、核糖体等。一些颗粒成分:如淀粉粒、质体小球和植物铁蛋白等。叶绿体的功能叶绿体(chloroplast):藻类和植物体中含有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主要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其中叶绿素的含量最多,遮蔽了其他色素,所以呈现绿色。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几乎可以说一切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光能)。绿色植物是要的能量转换者是因为它们均含有叶绿体(Chloroplast)这一完成能量转换的细胞器。
3.内质网
内质网是细胞内的一个精细的膜系统。是交织分布于细胞质中的膜的管道系统。两膜间是扁平的腔、囊或池。内质网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在膜的外侧附有许多小颗粒,这种附有颗粒的内质网叫粗糙型内质网,这些颗粒是核糖体(核糖核蛋白ribosome);另一类在膜的外侧不附有颗粒,表面光滑,称光滑型内质网。
内质网存在于除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的各种真核细胞中。内质网为由生物膜构成的互相通连的片层隙状或小管状系统,膜片间的隙状空间称为池,通常与细胞外隙和细胞浆基质之间不直接相通。这种细胞内的膜性管道系统一方面构成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路,另方面为细胞内各种各样的酶反应提供广阔的反应面积。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及核膜相连续。
内质网膜约占细胞总膜面积的一半,是真核细胞中最多的膜。内质网是内膜构成的封闭的网状管道系统。具有高度的多型性。粗面内质网(RER)呈扁平囊状,排列整齐,膜围成的空间称为ER腔(lumen),膜外有核糖体附着。SER呈分支管状或小泡状,无核糖体附着。肌肉细胞中的内质网是一种特化的滑面内质网(SER),称为肌质网,可贮存Ca2+,引起肌肉收缩。细胞不含纯粹的RER或SER,它们分别是ER连续结构的一部分。
ER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和脂类,分泌性蛋白和跨膜蛋白都是在ER中合成的。ER合成的脂类除ER膜中磷脂约占50~60%,蛋白质约占20%,脂类主要成分为磷脂,磷脂酰胆碱含量较高,鞘磷脂含量较少,没有或很少含胆固醇。ER约有30多种膜结合蛋白,另有30多种位于内质网腔,这些蛋白的分布具有异质性,如:葡糖-6-磷酸酶,普遍存在于内质网,被认为是标志酶,核糖体结合糖蛋白(ribophorin)只分布在RER,P450酶系只分布在SER。

❾ 内质网分布于什么细胞中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都有~在细胞核里面.我可是高一的生物科代哦.呵呵~~可是我生物不是很厉害....>_<!

❿ 内质网有哪两种类型在细胞中的作用是什么

内质网是细胞内除核酸以外的一系列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脂类(如甘油三酯) 和糖类合成的基地。滑面内质网还具有解毒功能,如肝细胞中的滑面内质网中含有一些酶,用以清除脂溶性的废物和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

依据内质网膜外表面是否有核糖体附着,通常将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RER)和滑面内质网(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SER)两种基本类型。

粗面内质网
主要形态特征为网膜胞质面有核糖体颗粒附着,并由此得名。粗面内质网在形态上多为排列整齐的扁囊,在功能上,主要与外输性蛋白质及多种膜蛋白的合成、加工及转运有关。因此,在具有分泌肽类激素或蛋白质功能的细胞中,粗面内质网发达,如胰腺细胞、浆细胞等。在未分化或低分化的细胞中相对不发达,如胚胎细胞、肿瘤细胞等。
滑面内质网
电镜下呈光滑的小管、小泡样网状结构,常与粗面内质网相通。滑面内质网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器。在不同细胞、同一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或不同生理时期,其形态结构、数量、细胞内空间分布及发达程度差异较大,而且常表现出不同的功能特性。如睾丸间质细胞、卵巢黄体细胞及肾上腺皮质细胞中有大量的滑面内质网,是与其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功能有关;肝细胞中丰富的滑面内质网与其减毒功能有关;在平滑肌和横纹肌中的滑面内质网特化为肌质网,通过储存及释放Ca2+调节肌肉收缩。
两种类型的内质网在不同组织类型的细胞中分布状况不同。有的细胞只有粗面内质网,如胰腺细胞;有的只有滑面内质网,如肌细胞;还有些细胞中二者以不同比例共存,而且随着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或生理功能状态的变化发生类型转换。
内质网除上述两种基本类型外,在某些特殊组织细胞中存在一些由内质网局部特化、衍生而来的异型结构。如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的髓样体(myeloid body),在生殖细胞、快速增殖细胞、某些哺乳类动物神经元和松果体细胞,以及一些癌细胞中出现的孔环状片层体(annulate lamellae)等。
功能
1.合成膜脂
大多数膜脂是完全在内质网中合成的,例外的情况包括:
①鞘磷脂是在内质网上开始合成的,但完成于高尔基体;
②某些线粒体和叶绿体独有的膜脂是驻留在这些细胞器中的酶催化合成的。ER合成的膜脂以膜泡运输的方式转运至高尔基体,溶酶体和质膜上,或借磷脂转移蛋白(phospholipid transfer protein,PTP)形成水溶性复合物,转至其他膜上。
2.解毒作用
SER中的p450酶系属于单加氧酶(monooxygenase),又称为多功能氧化酶 (mixed function oxidase)、羟化酶(hydroxylase),因其还原态的吸收峰在450nm处,故此命名。主要分布在SER中,但也存在于质膜、线粒体、高尔基体、过氧化物酶体、核膜等细胞器的膜中,具有解毒作用,通常可将脂溶性有毒物质,代谢为水溶性物质,使有毒物质排出体外。有时也会将致癌物代谢为活性致癌物。p450种类繁多,但都是与其他辅助成分组成一个呼吸链来实现其功能,呼吸链中的P450还原酶实际就是一种黄素蛋白。p450催化O2分子中的一个原子加到底物分子上使之羟化,另一个氧原子被NADH或NADPH提供的氢还原生成水,在此氧化过程中无高能磷酸化合物生成。
3.甾体类激素的合成
在生殖腺和肾上腺的内分泌细胞中,SER、线粒体,可能还有高尔基体上的一些酶共同参与甾体类激素的合成。
4.调节血糖浓度
使葡糖6-磷酸水解为磷酸和葡萄糖,释放糖至血液中。细胞中的糖元可被酶转化为葡糖1-磷酸,再转变为葡糖6-磷酸,但由于膜对磷酸化的糖是高度不通透的,葡糖6-磷酸只有在去磷酸化以后才能通过质膜,进入血液。
5.形成一些特殊结构
如肌细胞中的SER特化成的肌质网可储存钙离子,作为细胞内信号物质。
6.支撑作用
内质网是细胞内最丰富的膜,形成了一种网络结构,提供机械支撑作用,并成为细胞质中酶附着的支架。
7.转送作用
内质网可通过出芽来运送合成物,其中光面内质网尤为突出。
病变
细胞质的改变:滑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
滑面内质网
1、滑面内质网增生滑面内质网与产生固醇物质,解毒、激素灭活等功能有关,如解毒作用增强,肝细胞内滑面内质网增多,肾上腺皮质瘤内滑面内质网也多。
2、肌浆网水肿 肌浆网亦属滑面内质网,与肌肉收缩及钙离子释放回收有关。肌细胞缺氧,中毒时,肌浆网可出现水肿。
粗面内质网
1、粗面内质网扩张、囊泡化 正常粗面内质网系由膜形成扁池,腔很窄,在细胞水肿时,液体入腔内使之扩张,并形成小泡,在肝炎时肝细胞气球样变中也可见到。
2、粗面内质网脱粒 粗面内质网扁池膜旁有核糖体依附,在粗面内质网肿胀同时膜表面核糖体脱落。也有的粗面内质网膜表面核糖体脱落,但扁池不扩张。
3、粗面内质网板层 在内分泌细胞及胚胎肝细胞内出现短而紧密排列粗面内质网,在内分泌肿瘤及肝癌中也可见到。
4、同心圆膜性小体 有三种:第一种粗面内质网呈同心圆板层排列;第二种是滑面膜双层呈同心圆排列;第三种是在滑面间夹有糖原。
5、粗面内质网池内隔离 粗面内质网扁池扩张,带有核糖体的膜突入扩张的池内,切面如像岛状膜性小管小泡游离在池内。
6、粗面内质网对合池 平行两片粗面内质网紧密靠拢,内侧面核糖体消失。也可有三片或多片,称三合池或多合池。

阅读全文

与内质网存在于什么生物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