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嘉和生物股吧
嘉和生物股吧:总市值:40.82亿,总股本:5.02亿。
嘉和生物(06998.HK) 是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药物的研发及商业化,公司研发的候选药物涵盖全球前三大肿瘤靶标及十款最畅销药物中的五款,公司已建立由15款候选抗体药物组成的丰富产品管线,涉及全球TOP10畅销药相关的热门靶点。短期内公司拥有六款主要候选药物,在治疗多种肿瘤、自身免疫等慢性疾病适应症方面极具潜力,分别是GB491(lerociclib)、GB221、geptanolimab(GB226)、GB492、GB242及GB223。在中国设立了三大办事处及产业基地——上海张江、云南玉溪和北京办公室,并在美国南旧金山拥有双特异性抗体实验室。嘉和生物目前拥有近400名员工,其中80%为科研人员。
嘉和生物是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公司,主要致力于治疗性单克隆抗体、Fc-融合蛋白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 目前公司总投资已超过5亿人民币,嘉和产品线现有10余个在研产品,其中6个在研产品处于临床试验或者临床报批阶段。嘉和拥有6000多平米的研发中心、工艺开发中心、质量分析中心和cGMP临床药品生产基地,并正在规划建设规模化的cGMP商业生产基地。股票名称:嘉和生物(06998.HK),发行股份:发行1.19亿股,其中90%为配售,10%为公开发售。
拓展资料:
1.公司业绩:嘉和生物成立十二年来,尚未生产出上市药物,目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8年嘉和生物亏损2.88亿元人民币,2019年嘉和生物亏损5.23亿元人民币。嘉和生物正在亚洲进行18项临床试验,预计在未来12个月到18个月内会分别向国家药监局以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别提交三样新药上市申请以及多项临床研究用新药上市申请。
2.IPO综合点评:嘉和生物,期待很久的生物B,高瓴资本旗下的HHJH及HM Healthcare持有嘉和生物36.07%的股份,可以说完全是高瓴控股的。
⑵ 信达生物和嘉和生物哪个研发强
信达生物的强。
无论从产品线,还是从对外合作以及资金投入,知名度方面,信达好于嘉和。
⑶ 嘉和申购值得申购吗
嘉和生物是值得认购的。
1、嘉和生物作为创新药企,估值主要看药物管线研发进展,虽然嘉和生物各个管线都处于落后状态,但嘉和生物的管线挑的都是很“毒”的,专门找国外销量高的创新药研发。 管理层方面,主管研发的CEO周新华来自安进,负责管理的CEO郭峰来自辉瑞,美国大药企出来的高管是嘉禾的加分项,这样的高管对生物科技公司尤为重要,会让初创公司少走很多弯路,我觉得这也可能是高瓴投资的原因之一。
2、嘉和最大的黑点就来源于研发进度落后,但我想说的是:如果研发进度领先,嘉和还会是100亿左右的发行市值吗?如果嘉和是像信达、百济那样的创新药龙头,市场直接给1000亿,2000亿估值,投资者也未必能更赚钱。 创新药行业目前还属于群雄逐鹿阶段,各大投资基金也是天女散花式的投资,以比较便宜的价格押注嘉和,是有盈利空间的。
3、从IPO前投资看,2020年6月1日嘉和生物刚进行了B轮融资,当时的估值较此次上市发行价折让23.1%。 B轮融资代表着什么呢?换句话说,投资嘉和生物,你离高瓴资本、淡马锡、华润正大生命科学基金、海通开元国际和Cavenham PE这些专业投资者的成本价只差23.1%。我觉得这样的估值OK。
拓展资料
一、嘉和生物的中签率会是多少?
1、甲组中签率的分析实际上主要是对申购人数的预测,我分析中签率比较偏谨慎、保守,因为算低了,不会亏钱,算高了可能会亏钱。 嘉和生物的申购人数不会少,农夫山泉达到了68万人,此次嘉和预计最多70万,最少50万,按照这样的情况计算,预计嘉和生物的甲组一手中签率在3%-4%之间,大概率200手稳中一手,有点像欧康有没有?
2、乙组的中签率比较好判断,乙组中签率跟冻结资金数量关系比较大,农夫山泉乙组冻结了5000亿资金。农夫之后,各个券商都在为嘉和预留额度,嘉和的乙组肯定是比较拥挤的,但最近招股好像各个券商又都变成了10倍额度,所以券商到底是月底有钱还是月底没钱?乙组到底是人多还是人少呢?等开奖就知道了。 按照正常情况,乙头大概率只能拿到一手。
二、嘉和生物的预期收益,以及最佳申购策略是什么?
1、一手融值得上 稍微偏乐观的看,假设嘉和生物首日的涨幅在50%(很有可能会更高),那么每一个甲组一手融的预期收益就是12000×涨幅50%×中签率3%=180元,从数学概率上,一手融扣除成本120元,这个一手融还是有60元可赚的。 虽然很少!但是兴许有天选之子能够一手融中好几手呢?兴许首日涨幅能更高呢? 大甲组是主力
2、此次我预计稳中一手需要申购200手,也就是240万资金。400手就已经到了甲尾,金额接近500W和乙头,所以认购起来性价比不高,所以最好瞄着200手去认购,就算最后是甲尾才能稳中一手,但按照200手申购,也能大概率中签一手。
3、假如按照认购大甲组200手计算,认购的预期收益就是12000×涨幅50%减去成本1500元,大概盈利在4500元。 乙头 乙头的话,保守起见按照一手中签计算,预期收益就是12000×涨幅50%减去成本5000元,预计盈利在1000元左右,所以算起帐来不如大甲组,
4、最佳认购策略: 此次的认购建议以认购甲组200手即申购240万为主,另外一手融可以拉满拼一拼运气,一个乙组资金可以认购3个200手大甲。相较甲组,乙组中一手的话,会显得十分鸡肋,就算乙头是中两手,但因成本问题,也可能不如上3个200手赚钱多。
⑷ 嘉和生物与惠生控股之间是什么关系
嘉和生物是上海惠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子公司。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12月成立,注册资本金1000万美元,是一家专注于单克隆抗体研发与产业化的创新驱动型专业公司,主要致力于治疗性单克隆抗体,Fc-融合蛋白和重组治疗性蛋白的研发与产业化。依托惠生集团的强大资金支持,目前公司总投资额接近1.5亿人民币,员工50余人, 拥有1000平方研发中心和1000平方质控中心。嘉和的核心团队来自国外着名生物制药公司Amgen, Genentech, Abbott等。在这些资深专家的领导下,嘉和药业正在努力成为一家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监管局(EMEA)标准的生物制药企业。
嘉和生物药业坚信只有共同合作才能使公司发展的更快更好。我们不仅与Beckman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还同GE Healthcare和Sartorius之间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在美国着名律师事务所Perkins Coie LLP协助下,构建了一套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用于公司的发明呈报、专利申请、专利组合、和保密管理等。
⑸ 嘉和生物怎么打新
嘉和生物打新可以通过艾德一站通参加,只需下载艾德一站通,点击新股中心就可以参加了。
⑹ 嘉和生物gb242没有商业价值
有商业价值。佳佑健(英夫利西单抗,GB242)是首个产品实现获批、商业化的,于2022年2月23日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成人溃疡性结肠炎、成人及6岁以上儿童克罗恩病、瘘管性克罗恩病。
⑺ 生物仿制药和化学仿制药有什么区别
虽然大家都承认生物药仿制不像化学仿制药,很难达到与原研药完全相同,但思路仍然延续了化药仿制的思路,考虑的是如何简略申请,如何实现自由替换,如何让医生和病人相信仿制药与原研药效果相同这样的问题。但是简略申请,自由替换,与原研药效果相同,本质上都是化学仿制药的特点。现在,生物药仿制面临的是新问题,是如何做得出的问题和如何卖的掉的问题。追求做得出,但并不追求与原研药完全相同,只要保证安全性并且有自己的疗效就可以了;追求卖的掉,但并不追求药监部门批准自由替换,也不痴心妄想的认为能使医生和病人忽略与原研药的差异。
也就是说,化学仿制药的一些优点生物仿制药不再具备了,但生物仿制药相比化学仿制药,有它独特的机会。过去,因为化药仿制在技术上没有任何壁垒,导致专利一旦到期,马上形成大量药企的无序竞争,这自然使得大家都只能获得微薄的市场平均利润;而且,由于正处技术高峰期,新药研发速度快,专利药企有新的利润增长点,化药专利到期后就主动把价格大幅降低,使得相关市场无利可图。现在,这两个因素都正在发生变化,生物药仿制在技术上存在相当的难度,壁垒较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是有序竞争的场面,行业利润不会骤然下降;专利药企也没有重量级的新药,不会急着压价,无法有效打击对手。
另外,相对于新药研发,生物仿制药优势更突出。众所周知,从技术周期来讲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期已经过去,下一个周期啥时候到来也未可知,当前新药研发的风险比以前要大的多。而生物仿制药虽然困难,但毕竟是仿制,已经有厂家做出来了,产品的可能性已经被证明了,再去做研发风险要小得多。据 Reva Pharma 估计,未来几年生物仿制药的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5%,而专利药的年增长率大概只能维持10%左右。
生物仿制药相对于市场上已经存在的原研药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便宜(专利药的定价往往极其疯狂),可以凭此抢占部分原研药的市场,与原研药厂家构成直接的竞争,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营销水平。更重要的是,这种竞争可以使整个市场扩大,使原来用不起药的人用得起药,使原来医保不可能覆盖的品种变为可能。
很多中国企业在做生物药时,想要做到me better,其实没有必要,在保证基本效果和安全的前提下,首先应该关心的,应该是me cheaper。从技术上来讲,要在原研药很多信息保密的情况下,研发疗效超过原研药的品种,是很困难的。而在研发过程中,想办法降低研发成本,做到me cheaper还是很有希望的。在营销过程中,要彻底摒弃化学仿制药销售的模式,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在药品的学术介绍与推广上,甚至建立自己的品牌。通过学术推广,让医生和病人了解仿制药的效果及与原研药的不同,以便他们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最优化的药物选择。中国在化药方面鲜有专利药,但是却有不少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药,过去的品牌药销售经验对于未来的生物仿制药销售也是会产生相当大的帮助的。
在中国,目前有生物药研发经验的还是少数,有一些药企在各方面都很优秀,只是缺少生物药仿制的经验。生物仿制药的浪潮刚刚开始,生物专利新药也没有什么大的进展,在这种情况下,现在开始进入生物药领域也一点都不晚。只要方向明确,资金到位,在生物仿制药的技术上取得突破也不是什么难于上青天的事情。只是,机会来了,就一定要敢于在第一时间就冲上去抓住,否则的话,失去的就不仅是现在,而是整个未来!
2011年11月25日,来自赛诺菲-安万特、国药集团、嘉和生物等公司的嘉宾将一起探讨中国企业在这轮生物仿制药浪潮中的开发、合作及营销策略,并由前FDA的官员介绍生物仿制药可能的临床试验要求。本次“2011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由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与生物谷联合主办,既从宏观上把握生物仿制药的发展策略,又尽可能的去挖掘生物仿制药研发的技术特点,从而为中国生物仿制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思路。
⑻ 嘉和生物港股ipo是什么时候招股
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12月4日在自贸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李云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单克隆抗体及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以及与单克隆抗体和生物制品相关的仪器等。具体其公司运营情况,建议通过其公司官方渠道详询。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8-1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