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质谱技术如何应用于微生物鉴定

质谱技术如何应用于微生物鉴定

发布时间:2022-07-30 06:49:19

微生物质谱鉴定什么基质

微生物的质谱鉴定是一种基于细菌全细胞蛋白质组指纹图谱分析的技术,与Sherloc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的细胞脂肪酸成分分析相类似,质谱分析亦需要通过专门的数据分析和专家系统对未知细菌的特殊蛋白图谱与菌种文库中收集的菌种蛋白质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由于微生物质谱分析的蛋白质大分子适合于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time-of-flight analyzer),因此,微生物的质谱鉴定被统称为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的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MALDI-TOF MS能直接对微生物的蛋白质混合物进行分析,具有适应范围广、准确、灵敏、特异、鉴定快速、高通量

㈡ 求助ESI-MS质谱图分析方法

原因:
1.平均自由程是分子(离子)两次碰撞所走过的路程,发生碰撞的时候那么离子的运动方向和速率都将会发生变化,在质谱中离子的平均自由程越大,那么在有限长的真空腔体内发生分子间或者是离子间的碰撞就越少,有利于提高分辨率,如果真空低,平均自由程就短,那么分子之间的碰撞就频繁,分辨率下降。
2. 如果真空腔体真空低,比如说是在几Pa到几十Pa,那么根据放电的最佳条件可知,这个时候高压特别容易放电;另外如果系统使用的是EI,那么为了防止EI灯丝烧断,真空度要高于10-3Pa。
3.高气压下,离子分子反应这个就不必讲了,CID就是最为典型的人为离子-分子反应得到目标离子碎片。
4.真空中必须高真空还有一点就是,目前所使用的微通道板和电子倍增器等信号放大系统都需要在高真空下才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
质谱系统:
常用的微生物鉴定方法都是基于微生物的形态学、细胞生理生化、以及核酸基础建立的。自20世纪90年代,微生物鉴定系统不断发展,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仍然是建立在传统的生理生化和核酸基础上。近年来,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质谱技术凭借其高灵敏度、高通量、快速等特点在微生物检测和鉴定方面得到快速发展。质谱技术主要是利用特定离子源将待检样品转变为高速运动的离子,这些离子根据质量/电荷比的不同在电场或磁场作用下得到分离,并且检测器记录各种离子的相对强度,形成质谱图用于分析,进行数据库检索,提供可靠的鉴定结果。目前用于微生物检测鉴定的质谱技术主要是气—质联技术(GC—M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电喷雾质谱(ESI—MS)及热裂解亚稳态原子轰击质谱(Py—MAB—MS)等。
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质谱检测器的基本组成及功能原理,学习质谱检测器的调谐方法;
2. 了解色谱工作站的基本功能,掌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分析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分离手段,它是以惰性气体作为流动相的柱色谱法,其分离原理是基于样品中的组分在两相间分配上的差异。气相色谱法虽然可以将复杂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分离开,但其定性能力较差,通常只是利用组分的保留特性来定性,这在欲定性的组分完全未知或无法获得组分的标准样品时,对组分定性分析就十分困难了。随着质谱(mass spectrometry, MS)、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等定性分析手段的发展,目前主要采用在线的联用技术,即将色谱法与其它定性或结构分析手段直接联机,来解决色谱定性困难的问题。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是最早实现商品化的色谱联用仪器。目前,小型台式GC-MS已成为很多实验室的常规配置。

㈢ 细菌质谱仪原理

质谱目前应用在微生物检验上的为时间飞行质谱。
原理为:激光激发靶板上的细菌与基质让细菌的蛋白在真空的飞行管中。检测器通过检测蛋白飞行时间的不同来建立一个曲线图谱进而与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得出可能的菌的种。
结果解读:目前微生物室使用的质谱都为此类,结果一般按照系统比对情况按照评分列出名单,一般为评分最高的最有可能(但要保证评分1.5/1.6以上才可取用,且评分规则为国际上的标准)。
以目前市场上的两款产品BD布鲁克公司与梅里埃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为例。:BD建议评分为2.0。梅里埃与国际上大部分专家相同取用1.8。(评分越高可信度越强。)
质谱结果好坏还与数据库的多少,分辨率…有关。(目前这两方面来说BD完全碾压梅里埃的产品)
质谱优缺点:
优点:操作简单,实验时间短,大大缩短了一级报告的时间。(BD公司给出的数据为全程20分钟即可,且符合实际操作结果。)
缺点:质谱归根结底为检测的蛋白质图谱。所以像大肠和志贺…此类都鉴定不好。
其他方面:因此设备极贵,更应注意设备在使用中的硬件耗材及常规耗材成本。

㈣ 什么是生物质谱什么是软电离如何应用生物质谱鉴定蛋白质

生物质谱:主要用于小分子物质研究的质谱技术。它们具有高灵敏度和高质量检测范围。
软电离:在质谱分析中,离子源是将分子离解成离子,在这里分子失去电子,生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分子离子可进一步裂解,生成质量更小的碎片离子。由于离子化所需要的能量随分子不同差异很大,因此,对于不同的分子应选择不同的离解方法。通常称能给样品较大能量的电离方法为硬电离方法,而给样品较小能量的电离方法为软电离方法,后一种方法适用于易破裂或易电离的样品。软电离方式易得到准分子离子峰,硬电离方式一般只能得到碎片离子,最软电离方法是ESI电离。
如何应用生物质谱鉴定蛋白质http://www.ibioo.com/soft/ebook/2007/2346.html

㈤ 质谱检测是什么

质谱检测是一种与光谱并列的谱学方法。

质谱(又叫质谱法)是一种与光谱并列的谱学方法,通常意义上是指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通过制备、分离、检测气相离子来鉴定化合物的一种专门技术。

质谱分析是一种测量离子荷质比(电荷-质量比)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JosephJohnThomson是使试样中各组分在离子源中发生电离,生成不同荷质比的带正电荷的离子,经加速电场的作用,形成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器。

在质量分析器中,再利用电场和磁场使发生相反的速度色散,将它们分别聚焦而得到质谱图,从而确定其质量。第一台质谱仪是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斯顿于1919年制成的。

阿斯顿用这台装置发现了多种元素同位素,研究了53个非放射性元素,发现了天然存在的287种核素中的212种,第一次证明原子质量亏损。他为此荣获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

质谱的应用:

质谱技术发展很快。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质谱技术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由于质谱分析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分离和鉴定同时进行等优点,因此,质谱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化工,环境,能源,医药,运动医学,刑侦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各个领域。

质谱仪种类繁多,不同仪器应用特点也不同,一般来说,在300C左右能汽化的样品,可以优先考虑用GC-MS进行分析,因为GC-MS使用EI源,得到的质谱信息多,可以进行库检质谱仪索。

毛细管柱的分离效果也好。如果在300C左右不能汽化,则需要用LC-MS分析,此时主要得分子量信息,如果是串联质谱,还可以得一些结构信息。

㈥ 什么是质谱,质谱分析原理是什么

质谱(又叫质谱法)是一种与光谱并列的谱学方法,通常意义上是指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通过制备、分离、检测气相离子来鉴定化合物的一种专门技术。

质谱分析原理:将被测物质离子化,按离子的质荷比分离,测量各种离子谱峰的强度而实现分析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

质量是物质的固有特征之一,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质量谱——质谱,利用这一性质,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包括分子质量和相关结构信息);谱峰强度也与它代表的化合物含量有关,可以用于定量分析。

(6)质谱技术如何应用于微生物鉴定扩展阅读

相关仪器:

质谱仪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进样系统——按电离方式的需要,将样品送入离子源的适当部位;

离子源——用来使样品分子电离生成离子,并使生成的离子会聚成有一定能量和几何形状的离子束。

质量分析器——利用电磁场(包括磁场、磁场和电场的组合、高频电场、和高频脉冲电场等)的作用将来自离子源的离子束中不同质荷比的离子按空间位置,时间先后或运动轨道稳定与否等形式进行分离;

检测器——用来接受、检测和记录被分离后的离子信号。

一般情况下,进样系统将待测物在不破坏系统真空的情况下导入离子源(10-6~10-8mmHg),离子化后由质量分析器分离再检测;计算机系统对仪器进行控制、采集和处理数据,并可将质谱图与数据库中的谱图进行比较。

㈦ 应用质谱仪鉴定细菌需要多长时间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软电离有机质谱, 作为一种新兴的蛋白质组学检测技术, 现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及相关领域。同时作为一项新兴的微生物鉴定技术, 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的生化表型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相比, MALDI-TOF MS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和经济的特点。早在1975年, ANHALT等[1]利用质谱仪结合高温裂解技术第1次完成了细菌的鉴定, 从此拉开了质谱鉴定细菌的“ 序幕” 。随着质谱检测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近年来, MALDI-TOF MS已经成功应用于微生物的鉴定, 显示了其在细菌、酵母菌等鉴定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众多的研究表明, MALDI-TOF MS技术对培养出的纯菌落进行菌种鉴定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及准确性, 对常见细菌和酵母菌的属的鉴定率能达到97%~99%, 种的鉴定率也能达到85%~97%; 另外, MALDI-TOF MS大大缩短了细菌鉴定的时间, 而且其成本也较常规鉴定方法低[2, 3]。除此之外, MALDI-TOF MS已经能够成功地用于部分微生物亚种水平的鉴定和细菌耐性的检测, 但这种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应用于培养出的纯菌落的鉴定[3]。

如果能够从临床样本中直接检测细菌/真菌, 突破细菌/真菌培养阳性率低、培养时间长的瓶颈, 为细菌/真菌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提供更快、更准确的病原学依据, 将对临床及时控制细菌/真菌感染性疾病起到更大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已尝试将质谱技术应用于临床样本的直接检测, 并取得了显着的进展。本文就MALDI-TOF MS技术在临床样本的直接检测应用作一综述。

一、MALDI-TOF MS检测原理

MALDI-TOF MS技术用于微生物鉴定的实质就是检测具有属、种或亚型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的质量信号, 主要是微生物菌体内高丰度、表达稳定和进化保守的核糖体蛋白。MALDI-TOF MS 仪器主要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源(MALDI)和飞行时间质量检测器(TOF)两部分组成。MALDI的原理是用一定强度的激光照射样本与基质形成的共结晶薄膜, 基质从激光中吸收能量而汽化, 并迅速降解, 使样本分解吸附, 基质和样本之间发生电荷转移从而使样本分子发生电离; TOF的原理是带有电荷的样本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飞过飞行管道, 因为离子的质荷比与离子的飞行时间呈正比, 所以不同质量的离子因达到检测器的飞行时间不同而被检测, 以离子峰为纵坐标、离子质荷比为横坐标形成特征性的质量图谱。将不同种属微生物经MALDI-TOF分析所形成的质量图谱与数据库中的参考图谱进行比较, 从而实现对目标微生物种或菌株的区分和鉴定[2]。

二、MALDI-TOF MS直接检测临床样本的流程

临床样本直接检测的流程主要包括3个部分:临床样本的预处理、样本上机检测和对比蛋白质指纹图谱数据库得出鉴定结果。由于目前报道最多的临床样本是阳性血培养瓶和中段尿样本, 下面将以这二者为例介绍其直接检测的流程, 其它临床样本的检测流程与之类似。

(一)临床样本预处理

MALDI-TOF MS直接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有2个基本的要求:(1)临床样本中细菌的量。为了得到准确的鉴定图谱, MALDI-TOF MS技术对置于靶板上的细菌的最低检测限约为(1× 10^4)~(1× 10^6)cfu/mL。若要直接检测拟似血流感染的血液样本以及拟似泌尿系统感染的中段尿等临床样本中的病原菌, 首先必须富集细菌; (2)临床样本的质。由于血液和血培养瓶中的大分子成分如血红蛋白和其它蛋白成分、尿液中的白细胞等有机成分会干扰细菌的谱峰, 所以直接检测前需要采取预处理措施去除这些干扰因素。

1.阳性血培养瓶直接检测 直接检测阳性血培养瓶的细菌浓度常常需要1× 10^7 cfu/mL[2, 4]。由于在血流感染患者血液中的细菌量常常很低(最低可< 1~10 cfu/mL), 因此对血样本的直接检测需要一个增菌的过程, 即采用血培养瓶增菌。目前已报道的阳性血培养病原菌预处理程序各不相同, 但预处理过程主要包含了以下2个步骤:(1)将细菌从血细胞中分离出来。先应用温和去污剂(如吐温-80、十二磺基硫酸钠、皂素等)将血液中的血细胞溶解, 然后通过不同的流程(离心、洗涤)去除其它的干扰因素, 纯化要鉴定的细菌样本; (2)将菌体中的蛋白质抽提出来。最常用的是混合溶剂处理法, 使用甲酸/乙腈溶液对样本进行处理来抽提蛋白, 利用2种溶剂的混合作用将菌体表面的蛋白和存在于细胞

阅读全文

与质谱技术如何应用于微生物鉴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