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物因子如何影响昆虫
昆虫的生长于发育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完成的,那么影响昆虫从卵一幼虫一(蛹)一成虫一卵(包括变态的一些过程)整个的发育过程主要还是自然界的自然条件,比如温度湿度是最主要的因素,另外的就是其他的自然条件广照、雨水、天敌等等,归咎起来还是温度
2. 寄主植物和天敌等生物因子如何影响昆虫
寄主植物能为昆虫提供食物,而天敌则捕食昆虫
3.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哪些方式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它们之间存在着捕食、寄生、共生、竞争、合作等关系。
①捕食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如羊吃草、青蛙捕食昆虫 。
②寄生关系: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且从这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存的现象。如菟丝子寄生在其他植物上。
③共生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存一起,相互有利,离开后一方或双方都难以生存的现象。如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④竞争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的现象。如杂草和农作物争夺养料和生存空间。
⑤合作关系: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存一起,彼此互为有利的生活关系.两者彼此分开后仍能独立生活。如寄居蟹和海葵。
在自然状态下,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各种生物,如影响某一株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不仅包括它周围的杂草、农业害虫、鼠类等,还有它周围的其他小麦植株。
4.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特点
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长、形态、发育和分布的任何其它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活动,属生态因素中的一类因素,可分为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主要是种内中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互助或斗争。
1、种内互助:种内互助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种内关系,表现为同一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抵抗不利因素。具有明确社会分工的动物(如蚂蚁、蜜蜂、狮子、狼等)往往集群生活,群体中有的负责捕食、有的负责防卫,共同维系种群的存在,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常见的种内互助。没有社会分工的动物种群内互助关系也是常见的,例如食草动物羚羊、斑马等通常集中取食,发现捕食者后通过叫声、警惕行为等向其他同伴报警。
2、种内斗争:种内斗争(有时也表述为“种内竞争”)是另一个种内关系,是同种生物个体之间为争夺光照、食物、空间、配偶、权利等发生的个体相互对抗的关系。例如,植物为了争夺阳光、水分、营养物质,个体间相互制约甚至某些植物会释放有毒化学物质,抑制周围个体的生长;蟋蟀、雄海狗等为争夺配偶,以及雄性猴为争夺“王位”打得头破血流。种内斗争激烈程度是由种群的密度决定的,这是因为在资源一定的前提下,种群密度越大个体平均资源越少,更易造成对资源的争夺。
3、其余关系: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种内关系。
①同类相食:肉食性鲈鱼在水体中没有其他猎物存在时,会以本种幼鱼为食;雄螳螂在完成交配后往往是雌螳螂的一顿美餐,这些现象被称作“同类相食”。
②种内寄生:生长在大海深处的𩽾𩾌,其雄性发育至一定程度,就会选择一条合适的雌鱼,咬破雌鱼腹部的组织并贴附在上面,而雌鱼的组织生长迅速,很快就包裹住雄鱼。最后,雌鱼带着自己体内的雄鱼一齐遨游海底,雄鱼一生的营养也由雌鱼供给,这被称作“种内寄生”。
5. 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哪些特性生态学特性包括哪些特性
一般来说,生物学特性包括了各虫态生活习性,幼虫龄期,生活史,发生规律,行为啊,等等,但很多生物学特性的论文里都会有形态特征的描述,不过这个部分的内容并不多,而在分类学上会很详细,你多翻几篇文章看看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生态学特性一般就是说生态因子对个体的影响,温度、湿度、光照、食物等等,所以我觉得有效积温也算这个
不过如果你想发文章的话,有效积温就可以单独发一篇了,不用混在生物学或者生态学特性中(很少有生态学特性这个说法)
如果非要说有个是单独的,那我觉得形态特征可以不作为前两者的范畴
6.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
(一)气候因子
气候因子
温度
湿度和降水
光
风
1,温度 是对昆虫因素中影响最显着的一个因子.昆虫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动.
昆虫的生命活动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这个范围称为昆虫的适宜温区或有效温区.
致死低温区
停育低温区
发育起点
低适温区
最适温区
高适温区
停育高温区
致死高温区
高温临界
适宜温区
22~30 ℃
8~15 ℃
35~40 ℃
(有效温区)
(1)温区的划分
适宜温区一般在8~40℃之间.
其中最适合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范围称为昆虫最适温区,一般在22~30 ℃之间.
有效温区的下限是昆虫开始生长的发育温度称为起点温度.一般为8~15 ℃.
昆虫在最适宜温区范围内,昆虫的发育与度呈直线正相关.
(2)有效积温法则
昆虫完成一定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温度积累,即发
育所需天数与同期内的有效温度的 乘 积是一常数,这一常数称为有效积温,而这一规律则称为有效积温法则.
K=N(T-C)或
N=K/(T-C)
C为发育起点温度,
T为环境温度,
N为完成某虫期发育所需天数,
K为该虫期发育间的有效积温,单位是(度.日).
有效积温法则应用
N=K/(T-C)
1.推测昆虫的发生期
2.控制昆虫(天敌)的发育进度
2,湿度和降水
(1)湿度:
孵化,蜕皮,化蛹,羽化等
(2)降水:
小雨有利于昆虫发育和活动
关键期需高湿度多数昆虫一般在温度适应范围内
4,光 光是对昆虫具有信号作用,主要是影响昆虫的活动,行为和滞育.光因素中包括光的性质(波长),光照强度和光周期等.
(1)光的波长
主要影响昆虫的趋光性等行为.不同波长的光显示不同的颜色.
日出性的蚜虫,粉虱等对黄绿色光反应敏感.
夜出性的昆虫采用黑光灯等诱集和防治害虫.
(2)光照强度能影响昆虫的昼夜节律,产卵,取食,栖息,迁飞等行为.
如蝶类,蝇类,蚜类等为日出性昆虫;多数蛾类和金龟子等为夜出性昆虫;
(3)光周期是指光照与黑暗的交节律.一年中每日光照时间的长短的周期性变化称为光周期的年变化,其是决定昆虫何时开始滞育的最重要的信号.
5,风
风直接影响昆虫的迁飞与扩散.
如粘虫等借大气环流远距离迁飞;
小龄幼虫与红蜘蛛等借风扩散与转移.但大风,尤其暴雨,常给弱小昆虫或初龄幼虫以致命打击.
6,小气候
小气候是指地面上1.5-2.0M气层内的小范围气候.有时大气候虽不适合,但由于栽培条件,肥水管理,植被状况的影响,局部小气候却非常适合,也会使害虫局部严重发生.应引起注意.
(二)土壤因子
1.土壤温度
2.土壤湿度
3.土壤化学结构和特性
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
1,土壤温度
影响地下害虫上下移动.
2,土壤湿度
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一般土栖昆虫要求湿润而通气良好的土壤条件,土壤过干或淹水都会直接影响它们的分布,生存,发育和活动.
3,土壤的理化性质
土壤酸碱度及含盐量,对土栖昆虫或半土栖昆虫的活动与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如华北蝼蛄喜欢在砂质土壤中活动繁殖,粘土中少等.
(三)生物因子
1.寄主植物
抗虫性
2.天敌
3.昆虫病原微生物
.
主要是昆虫的食物和天敌.
1,食物 是昆虫生存的必需条件.各种昆虫都有自已一定的取食范围.
2,天敌因素 天敌是害虫一切生物敌害的统称,主要有以下3类:
(1)天敌昆虫
包括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螳螂和赤眼蜂等.
(2)致病微生物 常见的昆虫病原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和其他病原生物如线虫等.
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昆虫病原菌为芽孢杆菌中的苏云金杆菌.病原真菌中比较重要的是白僵菌;昆虫病毒最常见的是核型多角体病毒.
(3)其他食虫动物 包括蜘蛛,食虫螨,青蛙,鸟类及 家禽等,它们多为捕食性,能取食大量害虫.
捕食性天敌
寄生性天敌
病原微生物
病毒
白僵菌
(四)人类活动的影响
1,改变昆虫的生长的环境
2,改变一个地区的昆虫种类组成
大量扑灭害虫,引进或移植天敌抑制害虫;
而滥用农药又可能引起害虫产生抗药性和天敌的凋落,导致害虫再猖獗;
此外种子,苗木和农产品的远距离的调运,还可能有助于害虫远距离传播,带进一些危险性害虫.
3,直接控制害虫
作业:1,环境条件对昆虫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2,已知小地老虎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64 ℃, 有效积温为46.64日度,5月8号卵产下时的平均温度为20 ℃,计算发育天数.
7. 如何理解气候因子,食物因子和天敌因子对昆虫种群数量波动的影响作用
气候因子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因子之一,对于昆虫生活环境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它通常包括温度、光、湿度、降水、气流、气压等因素。在自然条件下,这些气候因子是综合作用于昆虫的,但各因子的作用并不相同,其中尤以温度(热)、湿度(水)对昆虫的作用最为突出(3,7)。昆虫在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都反应了对它们的适应性。但这种适应有一定的范围,当变化的气候条件超出了一定范围时,就直接或间接(通过对食物、天敌等的影响)地引起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适宜的气候环境对昆虫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观察和分析气候因子时,一般要关注当地的生态大气候,以及昆虫生活栖息场所的小气候条件,在进行研究分析时也主要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气候条件来探究气候对昆虫生长及发育所造成的影响。
8. 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有哪些
同学,当然昆虫的生长于发育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完成的,那么影响昆虫从卵—幼虫—(蛹)—成虫—卵(包括变态的一些过程)整个的发育过程主要还是自然界的自然条件,比如温度湿度是最主要的因素啦!另外的话就是其他的自然条件光照啊、雨水、天敌等等,归咎起来还是温湿度。
9. 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分别起着什么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即无先天性缺陷、无人为干预、无自然灾害和肉食性动物失衡等),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因素是昆虫激素,共分为三大类型:
1.蛋白质类(包括肽类),如滞育激素,能使昆虫发育迟缓。
2.甾醇类,如蜕皮激素,能促使昆虫休眠并蜕皮。
3.萜烯烯类,如保幼激素,可以让昆虫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