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哪些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为:
①以不安全的方式、速度操作,如车辆超速行驶等。
②使用不安全的工具操作,如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铁器敲击。
③在不安全的位置操作,如在起重机臂下或无防护在高处作业等。
④在不安全的状态下操作,如在机械转动时清扫、修理、检查等。
⑤进行不安全的配置、混合或接触,如将两种可能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品混存等。
⑥不使用或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穿工作服没做到“三紧”、操作钻床时带手套等。
⑦擅自拆除安全装置或设施。
⑧误操作,如开错开关或阀门等。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又可分为机具、材料和环境两个方面。其主要表现如下。
(1)机具、材料方面:
①机具本身存在缺陷,如强度不够、车辆刹车不灵、“带病”运转等。
②机械设备无必要的防护装置、设施,或者虽然有但不符合安全要求。
③工件、材料、物品放置不当及物流方面的缺陷,如车间内外原材料运输线路混乱等。
④作业方法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如垂直、交叉作业等。
⑤无必要的防护器具及个人防护用品,或者虽然有但不符合合要求。
⑥使用、生产具有燃爆性、毒性、放射性及腐蚀性的材料、物料,且无防护。
(2)环境方面:
①室外不良气候,如高温、低温、风、雨、雪等造成的不安全状态。
②作业场所存在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及时间、空间方面的不安全状态,如照明不良、温、湿度不当、作业空间狭窄杂乱等。
(1)安全生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哪些扩展阅读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也是“三违”的部分内容。
不安全状态,指的是在某个事件里或地方里自身忽然会感到不安,感觉似乎有危险逼近,从而进入的状态。
心理表现:不安全状态其实是一种心理表现,大多数人比较倾向于第六感觉——直觉,从而就有了这种状态。
‘贰’ 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哪些
1、机具本身存在缺陷,如强度不够、带病运转等。
2、机械设备无必要的防护装置、设施,或有不符合安全的要求。
3、工件、材料、物品放置不当及物流方面的缺陷。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
4、作业方法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如垂直、交叉作业等。
5、使用、生产具有燃爆性、毒性、放射性及腐蚀性的材料、物料,且无防护。
6、室外不良气候,如高温、低温、风、雨、雪等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能量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物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有出现能量意外释放,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在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极易出现。所有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通常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失误。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的决策水平。
‘叁’ 安全教育考试:人的不安全因素有哪些物的不安全因素有哪些
人的不安全行为一般有以下五种表现形式:
(1)在没有排除故障的情况下操作,没有做好防护或提出警告;
(2)在不安全的速度下操作;
(3)使用不安全的设备或不安全地使用设备;
(4)处于不安全的位置或不安全的操作姿势;
(5)工作在运行中或有危险的设备上。
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一般有以下八种表现形式:
(1)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不良,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
(2)工作环境面积偏小或工作场所有其他缺陷;
(3)物质的堆放和整理不当;
(4)外部的、自然的不安全状态,危险物与有害物的存在;
(5)安全防护装置失灵;
(6)劳动保护用具和服装缺乏或有缺陷;
(7)作业方法不安全;
(8)工作环境,如照明、温度、噪声、振动、颜色和通风等条件不良。
‘肆’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哪些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有: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管理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三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cation)对策和法制(Enforcement)对策。即所谓的3E原则。
1、如消防;人为的不安全行为(如放火等);
2、如构成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但按照事故的4m构成要素,主要归纳为:人的错误推测与错误行为(统称为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危险的环境及较差的管理。在各种安全事故的原因构成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将近占到95%左右。实践证明,当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一定时空发生交叉时,就是安全事故的触发点。
3、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称事故隐患,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
‘伍’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人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安全的人为因素,是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且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人员、设备的损伤及事故发生的行为。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有: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管理原因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人机系统把生产过程中并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有出现能量意外释放,引发事故的可能性。由于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这是从能量与人的伤害间的联系所给以的定义。
如果从发生事故的角度,也可把物的不安全状态看作为,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物的状态。在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极易出现。所有的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往往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失误。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的决策水平。
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运动轨迹,一旦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运动轨迹交叉,就是发生事故的时间与空间。所以,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因此,正确判断物的具体不安全状态,控制其发展,对预防、消除事故有直接的现实意义。针对生产中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与发展,在进行施工设计、工艺安排、施工组织与具体操作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把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在生产活动进行之前,或引发为事故之前,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消除生产活动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生产活动所必须的,又是“预防为主"方针落实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生产组织者的素质状况和工作才能。
‘陆’ 施工现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什么
用具存在缺陷;个人英雄主义占据。综上所述;没有佩戴安全用具等、管理缺陷。
2、控制了其行为;由于过度劳累而忽视了不安全行为;酒后上岗,主要有操作人员不遵章守法,对规章制度视而不见,使得操作人员无章可循等不利于安全管理的缺陷存在;环境存在缺陷等不利于安全生产的不安全状态。
3,主要有建筑施工企业本身的安全管理混乱、物的不安全状态1、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设备本身存在有缺陷,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施工方案
‘柒’ 施工现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 ).
用具存在缺陷;个人英雄主义占据。综上所述;没有佩戴安全用具等、管理缺陷。
2、控制了其行为;由于过度劳累而忽视了不安全行为;酒后上岗,主要有操作人员不遵章守法,对规章制度视而不见,使得操作人员无章可循等不利于安全管理的缺陷存在;环境存在缺陷等不利于安全生产的不安全状态。
3,主要有建筑施工本身的安全管理混乱、物的不安全状态1、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设备本身存在有缺陷,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