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十种常见的微生物有哪些
在我国教科书中,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1、细菌是指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也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其总数约有5×10^30个。细菌的形状相当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以及螺旋状。
细菌也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接触、消化道、呼吸道、昆虫叮咬等在正常人体间传播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对社会危害极大。
另一方面,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例如奶酪及酸奶和酒酿的制作、部分抗生素的制造、废水的处理等,都与细菌有关。在生物科技领域中,细菌也有着广泛的运用。
螺旋体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常见于水、土壤及腐败的有机物上,亦有的存在人体口腔或动物体内。
对人致病的主要有3个属:
1、钩端螺旋体属:对人致病的主要是钩端螺旋体;
2、密螺旋体属:对人致病的主要有梅毒螺旋体等;
3、疏螺旋体属:对人致病的主要有回归热螺旋体等。其中钩端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在临床上的影响较大。
㈡ 病毒寄生在寄主生物的细胞内吗
是的,病毒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一旦离开寄主细胞将完全没有任何生命迹象,此时的病毒可以看做是一个无生命的大分子(除非再次通过受体寄生到新的寄主细胞)。
㈢ 病毒的结构与生殖特点是
1.病毒的基本结构
有核心和衣壳,二者形成核衣壳。核心位于病毒体的中心,为核酸,为病毒的复制、遗传和变异提供遗传信息;衣壳是包围在核酸外面的蛋白质外壳。
衣壳的功能:①具有抗原性;②保护核酸;③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
2.病毒的辅助结构
有些病毒核衣壳外还有一层脂蛋白双层膜状结构,是病毒以出芽方式释放,穿过宿主细胞膜或核膜时获得的,称之为包膜。在包膜表面有病毒编码的糖蛋白,镶嵌成钉状突起,称为刺突。有包膜病毒对有机溶剂敏感。
包膜功能:①保护核衣壳;②促进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吸附;③具有抗原性。
病毒是专性胞内寄生的,它的生殖方式是:吸附→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释放
吸附:吸附于宿主细胞
侵入:内部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内,衣壳(蛋白质)留在细胞外
增殖:利用宿主细胞内物质复制遗传物质以及合成衣壳
成熟:将遗传物质与蛋白质进行装配,形成新的病毒
㈣ 求问,专性胞内寄生细菌有哪些人和动物的都可以举例
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是衣原体与立克次体。衣原体与立克次体缺乏产生代谢所需的能量来源,必须依靠宿主细胞的代谢中间产物,因而表现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㈤ 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微生物有
丝虫、疟原虫、钩虫
专性寄生虫成长的各个阶段都靠寄生生活,如丝虫;或生活史某个阶段必须靠寄生生活,如疟原虫的各个发育阶段都必须在人体和蚊体内进行,否则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如钩虫,其幼虫在土壤中靠自生生活,但发育至丝状后,必须侵入宿主体内靠寄生生活,才能发育至成虫。
(5)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型微生物是什么扩展阅读
专性寄生obligate parasitism亦称单纯寄生、完全寄生(complete parasiti-sm)。系指寄生物一旦离开宿主生物就不能继续生存的现象。
例如,真菌类在合成培养基上无法培养时,大体上可把这种真菌视为专性寄生菌。
专性寄生菌的真菌很少,有代表性的例子是锈菌目,这类生物把吸器刺入活着的细胞中而取得营养。但对某种锈菌系,据谓在合成培养基上也能培养。专性寄生菌的代表有:霜霉菌、白锈菌、白粉菌、锈菌、黑粉菌。
㈥ 病毒和细菌有什么区别
病毒
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须在活细内寄生并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但至今对它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最初用来识别病毒的性状,如个体微小、一般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到、可通过细菌所不能通过的滤器、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具有致病性等,现仍有实用意义。但从本质上区分病毒和其他生物的特征是:①含有单一种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②在感染细胞的同时或稍后释放其核酸,然后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病毒缺乏独立的代谢能力,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中,利用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器来复制其核酸并合成由其核酸所编码的蛋白,最后装配成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单位,即病毒粒。病毒粒是病毒从细胞到细胞或从宿主到宿主传播的主要形式。
目前,病毒一词的涵义可以是:指那些在化学组成和增殖方式是独具特点的,只能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的微生物或遗传单位。它的特点是: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不含有功能性核糖体或其它细胞器;RNA病毒,全部遗传信息都在RNA上编码,这种情况在生物学上是独特的;体积比细菌小得多,仅含有少数几种酶类;不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增殖,必须依赖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复制自身核酸,合成蛋白质并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或称病毒体(完整的病毒颗粒是指成熟的病毒个体)。
细菌
细菌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还有夹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绝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大小在0.5~5μm之间。可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包括号形菌)。
㈦ 属于非细胞型的微生物是什么
属于非细胞型的微生物是病毒。
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它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没有酶系统。因此病毒离开了宿主细胞,就成了没有任何生命活动、也不能独立自我繁殖的化学物质。
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后,它就可以利用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复制、转录和转译的能力,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产生和它一样的新一代病毒。
(7)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型微生物是什么扩展阅读
1、病毒的分类:
病毒不仅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从结构上还分为:单链RNA病毒,双链RNA病毒,单链DNA病毒和双链DNA病毒。
2、病毒的生命过程大致分为:吸附,注入(遗传物质),合成(逆转录/整合入宿主细胞DNA),装配(利用宿主细胞转录RNA,翻译蛋白质再组装),释放五个步骤。
3、病毒的应用为:
灭活病毒做疫苗;基因工程中作载体;细胞工程中作细胞融合的诱因(灭活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