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鸡饲料如何发酵
400公斤鸡饲料+100-200公斤清水+一包粗饲料降解剂(活力99品牌),或1.5包通用饲料发酵剂都行,压实密封发酵3天以上就可用来喂,全部发酵全部喂鸡的话,建议加水量少一些,减少发酵程度(主要是说产酸程度和产酒香程度),如果只是部分
发酵鸡饲料来喂鸡,如只发酵10-30%来喂鸡配合90-70%未发酵的饲料来喂
的,则加水量可以多一些,且密封可保存一年以上。
2. 用酵母菌、乳酸菌、光合菌用怎样发酵饲料
具体操作要领如下
一、备料:
应先将秸秆粉碎或至少切成小丝段,其中用于喂牛、马、骡的饲料 原料应切成1~2厘米,喂羊、鹿应切碎成1厘米左右,喂猪、鸡、鸭、鹅、兔的 应粉碎
二、混料:
秸秆饲料发酵剂用量:按1公斤秸秆发酵剂发酵秸秆500斤 计的比例使用。先将发酵剂倒入30~35℃的温水中充分混合(夏季可用凉水) , 再与上述备好的秸秆物料加水搅拌均匀。含水量控制在60~70%左右,适宜与否 的判断标准为:用手紧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不滴水,松手成团为宜。秸秆与水 比例大致为1:1.5, 加10%~20%左右的玉米粉、 麸皮或米糠一起发酵, 效果更好
三、做堆:
将上述拌匀的秸秆粉(或丝、段)堆成高度在40~50厘米,长宽 随意的物料堆,插上温度计,盖上保温保湿材料,使其发酵
四、控温:
夏季一般发酵6~8小时,室温15度以上冬季,需发酵16~24小时, 如室温低于15℃时, 应设法增温使其达到15℃以上,如料堆上下有保温措施发酵 更快
五、翻倒:
当温度达到40℃时翻倒一次,切记不能超过45℃度,以防过度发 酵损失营养成分。整个发酵过程以翻倒1-2次为宜,当秸秆粉(或秸秆丝、段) 逐渐变成黄色并伴有酒香气溢出时,表明发酵基本完成,此时应撤去覆盖物,散 堆摊薄降温,以防二次发酵再度升温。
六、注意事项
1、原料:不能使用霉烂变质或有毒性秸秆,否则可能抑制有益微生物菌株 繁殖,影响发酵效果。
2、通气:料堆不可压实,以免隔绝空气,造成通气不良,影响发酵质量。
3、避光:不要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发酵,以防紫外线杀死功能微生物,影响 发酵。
4、搭配:因各类秸秆营养成分和各种气味不同,发酵后的饲料味觉也有一 定差异,合理搭配原料发酵效果会更好,营养也更全面。
(1)粗精搭配,如在秸 秆中加入10-15%左右的玉米面一同发酵;
(2) 品种搭配, 多种作物秸秆混合发酵, 如玉米秸与小麦秸混合等等,这样营养更全面,效果更好。
(3)饲喂搭配。发酵 好的秸秆饲料,应按所需比例与全价饲料混合物拌匀一同饲喂,牛、羊、鸭、鹅 和空怀母猪,可直接饲喂,猪、鸡应按比例混喂。
5、重量:每次发酵秸秆应在15公斤以上,量太少不利于升温,难以保证发 酵质量。
七、贮存:
用秸秆发酵剂发酵的的秸秆饲料最好是现发酵现饲喂,不宜长时 间存放,一般存放不宜超过两天,一般应先根据两天左右的饲喂量,核算确定发 酵原料用量。如存放时间在两天以上,应采取厌氧保存方式,将发酵好的物料降 温后密封贮存。三、五头猪的散小规模养殖户,最好把应饲喂的玉米粉等原料全 部和秸秆饲料混匀一同发酵,发酵好后再按比例拌入精料一同饲喂。这样,不仅 促进了饲料转化吸收,也解决了现发酵现饲喂问题。
八、 饲喂方法
发酵好的秸秆饲料营养提高,适口性强,畜禽喜食,但如果饲喂不科学,也 可能导致部分畜禽会因不习惯而拒食或少食,影响饲喂效果。因此应耐心驯饲, 逐渐过渡。方法如下:
饥饿引导法。在畜禽饥饿空腹时先喂少量发酵饲料,再喂其它饲料。
混合搭配法。将少量发酵饲料与精饲料混合后先饲喂,再喂其它饲料。
3、气味诱导法。将发酵饲料放在饲槽的底层,上层放常喂草料,让家畜逐 渐适应发酵饲料的气味或味道。
4、逐渐驯饲法。将发酵好的秸秆饲料与其它常用草料搅拌均匀后饲喂,发 酵的饲料用量可由少到多,逐渐驯饲
3. 饲料是如何发酵和保存的
饲料发酵
1,用 6 公斤的菌液加入到 300 公斤的水中进行稀释,制作成稀释液。
2,把 300 公斤的水加入到 1 吨的麸皮,豆柏,玉米粒中混合均匀,这样的湿度能达到 30%左右。
3,在发酵饲料过程中可以加 30-40%的粗料(稻糠,木薯渣,粉渣,草粉,秸秆) ,来降低饲料成 本。
4,然后堆积发酵,根据外界温度适当调节发酵时间的长短,夏季温度在 30 度左右 2-3 天,室温 在 10 度左右发酵 10 天,闻到有一种发酵味道及酸味就证明成功。�
5,发酵完之后用编织袋进行分装。
6,喂养的时候在添加 4%的预混料。
饲料保存
1、如果要保存,则要保持密封状态良好,不能进入空气。压紧压实处理,尽量排出包装袋中的空气,这样不仅可以长期保存,而且在保存的过程中,降解还要进行,时间较长后,消化吸收率更好,营养更佳。
2、晒干保存。
3、使用时,取完后,要马上重新盖好密封好,才能长期保存备用。
发酵饲料是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生物发酵饲料。该产品不但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它粗饲料原料营养成份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
4. 养蚯蚓的饲料怎么发酵
按粪料70%,草料30%,饲料品种尽量多样化。蚯蚓是杂食性动物,要求有营养丰富而全面的有机物质,蚯蚓的生长繁殖需要大量的氮素营养,但蛋白质又不能过高,超标反而有害。 参考配方:鸡粪35%、秸秆粉30%、牛粪25%、猪粪10%,以上配方1吨成品有机物料(鲜料约2.5-3吨)加1公斤发酵剂,混拌发酵即可。
1、本酵菌剂是好(耗)氧性微生物,故应加大供氧措施,做到勤翻,拌匀为宜。否则会导致厌氧发酵,影响效果。
2、发酵物料的C/N比例保持在20~30,PH值调节到6~8为好。
3、发酵物料的水分应控制在60~65%。判断办法:手紧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过高过低均不利于发酵,水过少,发酵慢;水过多会导致通气差、升温慢并产生臭味。
4、每公斤金宝贝发酵剂可加5-10公斤米糠(或麸皮、玉米粉等替代物)稀释后再均匀撒入物料堆,使用效果会更佳(注:米糠不是统糠,新鲜米糠的营养及通气性远优于陈旧米糠)。
5、发酵升温控制在65℃左右为好,温度太高对养分有影响。
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发酵有时也写作酦酵,其定义由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所说的发酵,多是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发酵是人类较早接触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如今在食品工业、生物和化学工业中均有广泛应用。其也是生物工程的基本过程,即发酵工程。对于其机理以及过程控制的研究,还在继续。
5. 发酵饲料制作方法
随着着大伙儿对发酵饲料掌握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一开始选择运用发酵饲料,但是随着着时间的转变,也是有一部分人发现购买产品产量的发酵饲料直接成本较高,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 可以 自己在家做发酵饲料呢?如何做发酵饲料呢?我们来听听专家教授怎么说。
发酵饲料因为其优点,得到越来越多大伙儿的认可。既可以 降低喂养直接成本又能提高经济效益,养的动物得病率还降低,省了医疗费用,因而发酵饲料尽快制作吧。
要想制作高质量的发酵饲料,就务必要有高质量的发酵饲料祖传秘方,还要有合适的水分、温度、地理环境。发酵饲料水分一般建议的发酵饲料水分在40-60正中间,这里范围之内的发酵饲料祖传秘方还是很好的。其次是充分考虑营养元素,比如应用构树发酵做颗粒饲料,单纯构树是发酵不起来的,需要互相配合麸皮等微量元素。最后就是充分考虑原料的直接成本了,比如你的祖传秘方里面不能再加太多了玉米或者豆柏,虽然营养元素高,但是直接成本过高缺失发酵的现实意义。
发酵需要三个标准,温度、空气相对湿度、连续发酵,处在最好是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范围内,生产整个过程中有升温、热管散热器,又要有连续发酵,汽体隔绝机器设备,却不知道一些一般大农场没法考虑到这类标准。存在很大 的问题是霉菌空气污染!发酵场地、消毒灭菌做不大好,导致霉菌空气污染,可能便会损坏一堆料,接着猪群吃了那般的发酵饲料欠佳影响没法意料!也是有一些问在着发酵过多、酒精中毒,腹泻便秘,这种。发酵的原料不一样,预期效果祖传秘方不一样,导致的作用也不一样,这类养殖场也没有生产指标,出现这类问题在所难免,因而需要一些目的性的培训方式,从而事倍功半。
6. 简述青贮饲料微生物发酵过程
青贮饲料是将含水率为65%-75%的青绿饲料经切碎后,在密闭缺氧的条件下,通过厌氧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抑制各种杂菌的繁殖,而得到的一种粗饲料。
切碎
为了便于装袋和贮藏,原料须经过切碎.玉米秸、串叶松香草秸杆或菊苣的秸杆青贮前均必须切碎到长约1—2㎝,青贮时才能压实。牧草和藤蔓柔软,易压实,切短至3-5㎝左右青贮,效果较好。
加入添加剂
原料切碎后立即加入添加物,目的是让原料快速发酵。可添加2-3%的糖、甲酸(每吨青贮原料加入3—4㎏含量为85%的甲酸)、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等铵化物等。
装填贮存
通常可以用塑料袋和窖藏等方法。装窖前,底部铺10~15厘米厚的秸杆,以便吸收液汁。窖四壁铺塑料薄膜,以防漏水透气,装时要踏实,可用推土机碾压,人力夯实,一直装到高出窖沿60厘米左右,即可封顶。
7. 简述青贮饲料微生物发酵过程
青贮饲料是将青玉米、青大麦、白薯秧、青玉米秸、青高梁秸等青绿饲料作为原料,切碎至1~3厘米,放于窖内,压实密封,造成厌氧环境,经过4~6周的乳酸发酵而制成的发酵饲料。青贮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①有氧呼吸阶段(约3天,此阶段主要是原料本身呼吸作用,好氧菌类虽能生活,但由于压实、密封,含量有限的氧很快被耗净)②无氧发酵阶段(约10天,此阶段乳酸菌非常活跃,产生大量乳酸,保持青贮饲料不霉烂变质)③稳定期(乳酸菌发酵,其它菌被杀死,进入稳定期,此时pH值为3.8~4.0)
8. 怎样制作发酵饲料
1、先将发酵剂与要发酵的物料充分拌均匀(为了达到混匀目的可以采用逐步稀释的办法)
2、再加水拌匀,物料含水率一般控制在65%—75%之间。其判断办法为:将拌好的发酵物料紧抓一把,指缝见水印但不滴水,松开落地即能散开为适宜。若能挤出水汁,落地不散开,则含水率大于75%,太干太湿均不利,应调整。
3、加水拌匀后随即装入盆、缸、池、塑料袋等容器中,在自然气温下密封发酵2-3天,等有香、甜、酒气时即可饲喂。
4、大规模发酵时可直接堆放在干净的水泥地板或发酵池中,加盖塑料薄膜密封发酵即可。
饲料发酵的参考配方
稻草粉碎后5—15%,豆渣占60%左右,其余可用米糠,其中米糠和豆渣的比例可根据豆渣水分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二型饲料发酵剂的使用量按1-2‰添加。
(8)微生物菌怎么发酵饲料扩展阅读
发酵饲料的优点
1、提高饲料营养水平, 促进动物生长
饲料经过发酵后,蛋白质被分解为更易被动物体消化吸收的小分子活性肽、寡肽, 纤维素、果胶被降解为单糖和寡糖,
同时代谢产生的多种消化酶、氨基酸、维生素、抑菌物质、免疫增强因子以及其它一些菌体蛋白,作为营养物质被动物体吸收利用,显着提高了饲料的营养水平和饲料利用率,从而提高动物体的各项生产指标。
2、维持动物肠道菌群平衡,提高动物免疫力
发酵饲料中存在的有益微生物在肠道内迅速繁殖,相对于致病菌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形成了竞争性抑制作用,大大抑制了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同时有益菌的某些代谢产物 (如乳酸和乙酸) 使消化道pH降低,在低pH环境下, 可以有效抑制潜在病原菌的滋长、繁殖, 从而维持或恢复肠道内微生物菌群平衡, 增强肠道的抗感染能力。
3、发酵脱毒,饲料更安全
近年来某些研究表明,某些乳酸菌可抑制霉菌的生长和产毒,嗜酸乳杆菌可抑制寄生曲霉的孢子萌发。另外,多数情况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降低饲料中毒素的含量。
据报道,曲霉属、串珠霉属等5个菌株可以有效地降低发酵棉粕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可见,发酵饲料比未发酵饲料的有害物质含量更低,对于被日益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具意义。
9. 在农村建一个微生物发酵饲料池,生产微生物饲料。菌种,发酵池怎么建,原料等详细说一下,谢谢大侠!
微生物发酵饲料和菌体蛋白饲料不是截然分开的,发酵饲料中也含有大
量菌体蛋白,而菌体蛋白饲料中亦含有其它成分。
一、微生物饲料的菌种
1.细菌主要有乳酸菌、纤维素分解菌、生产光合细菌饲料的光合细菌、
发酵生产赖氨酸、α-淀粉酶等饲料添加剂的细菌等。
2.酵母菌酵母菌在厌氧条件下可进行酒精发酵,使青贮、发酵饲料具有
特殊的香味。培养的饲料酵母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是很好的动物
精饲料。
3.霉菌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有些可引起粮食、饲料发霉变质,而有
些可作为发酵饲料的生产菌株,如米曲霉可用于畜禽血发酵饲料,黑曲霉发
酵生产的糖化酶可作为饲料添加剂。
二、微生物饲料的种类
1.青贮饲料青贮饲料又称乳酸发酵饲料,主要是利用青贮原料(秸秆、篙
草、甘薯藤、花生秧等)上附着的乳酸菌等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原料中碳水
化合物转化成乳酸等有机酸,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保存营养成分,提高饲
料的适口性。
2.畜禽屠宰废弃物发酵饲料畜禽屠宰废弃物主要指屠宰后废弃的血、毛、
骨等,这些来源丰富的屠宰废弃物经过处理和发酵,可制取优良的动物性蛋
白饲料,既可弥补我国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严重不足,又可减轻对环境的污
染。
①畜禽血发酵蛋白质饲料:新鲜畜禽血(猪、牛、家禽)与麦麸、米糠按
一定比例混合,接入米曲霉曲种发酵,可将血中不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水解
成氨基酸,适口性变好,易消化吸收。粗蛋白质含量可达30%以上。
②畜禽屠宰残渣发酵饲料:畜禽毛、骨、废弃内脏等粉碎后与米糠、麸
皮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加热灭菌后,接入特定的饲料微生物进行发酵,
经发酵后的屠宰残渣饲料可直接饲喂家禽。
3.饼粕类发酵脱毒饲料我国有大量的棉籽饼、菜籽饼资源,经发酵脱毒
后可得到富含维生素和多种活性酶的高蛋白饲料。
4.单细胞蛋白系经工业化培养的微生物干细胞。单细胞蛋白的生产具有
如下优点:原料来源广泛,淀粉质原料、糖蜜、富含有机物的工业废渣、废
水(如酒精糟液和啤酒糟液)均可用作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原料,菌体营养价值
高,其产品除含有单细胞蛋白外,还有载体和其他营养成分。生产速度快,
不受地区、气候条件的影响,生产占地面积小。
5.微型藻类与光合细菌饲料微型藻类系指螺旋藻、小球藻等单细胞藻类,
与光合细菌均属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在阳光照射下利用CO2合成营养丰富的
菌体,其干粉可作为精饲料。
6.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各种饲料添加剂如益生素、抗菌素、维生素、氨基
酸、酶制剂等。随着我国加入WTO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
增强,饲用抗生素的药残副作用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作为安全、高效、可替
代饲用抗生素又无药残副作用的益生素已成为饲用添加剂的一个发展方向。
(100026北京·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李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