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如何开展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如何开展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发布时间:2022-08-01 03:44:12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1、生命观念

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了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并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

科学世界观在生命科学中的体现。

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基本思想方法。如: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物质和能量的关系,进化和适应的关系,调节和平衡的关系。

以生物学内容概念性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如: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会一代代传递下去,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生物体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

2、理性思维

崇尚并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

从事科学工作的基本方式。

需要习得的思维习惯和方法。要注重科学精神和客观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学会用事实、实证、逻辑、推理和论证进行思维的能力。

学会理性思考并以此来面对现实。理性的、正当的、合适的价值选择和判断。

3、科学探究

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在开展不同的工作中,都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

研究生命科学最基本的方法。

未来公民在创新型社会中从事生产和生活应具备的能力。

生物学课程中的重要学习成果。

4、社会责任

学生应能够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Ⅱ 生物学科四大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生命观念: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相关事件和现象的品格和能力。
2、理性思维: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能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
4、社会责任: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
对生物学科素养的解读:
一、学科素养是用来考查学生对生命过程进行深度思考的能力、服务于高考的选拔功能的
生物科学的素养是考生未来走向社会进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个不具备生物学素养的公民,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人。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是高考生物学科所定义的关键能力,是生物高考中高一层次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然而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挥离不开考生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017年试题的设计在围绕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实践和现代生物科技等展开的同时,对生物学科的素养、关键能力、核心价值也进行了考查。试题不但从一般层面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也尝试考查学生对生命过程进行深度、全面思考的能力,这种设计理念不但有利于区分和选拔学生,也是2017年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面对纷繁复杂的生命过程是否能够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衡量考生生物学科素养高低的一个指标。如理综全国Ⅰ卷的第30(1)题其答案的设计即有所创新,关于“密闭小室中的植物在光下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这一问题,若考生只回答“CO2的浓度的降低”是不够的,回答出“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使密闭小室中CO2浓度降低,光合速率也随之降低。”才是比较全面的。第30(2)题也是同样的要求,对于“密闭在无O2小室中的植物在光下有氧呼吸增加的原因”这一问题,若考生只回答“光下植物光合作用释放O2”是不够的,回答出“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使密闭小室中O2增加,而O2与有机物分解产生的还原型辅酶Ⅰ发生作用形成水是有氧呼吸的一个环节,所以当O2增多时,有氧呼吸会增加”才是比较完善的。
二、学科素养体现着学科特色、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导向教学
在实验与探究能力方面,生物学科要求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环节。生物学科也要求考生具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预测和得出结论的能力。然而2017年的实验试题对考生提出了一个相对较高的要求,这不但有利于高考区分功能的发挥,对于改善中学教学不重视实验,不重视实际操作,较多关注“背”实验、“记”实验的状况也是非常有利的。
三、复习中要关注对核心素养进行外显化评价
核心素养由于具有动态性、情景性、内隐性和终身性,因此对其评价具有一定的困难。教师有必要对核心素养的转化进行可观察的外显化评价。可以通过态度问卷调查,进行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也可以通过相应的测量工具、制定相关的测量标准,开展可以观察的外显化评价。例如,个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社会参与领域中的社会责任、公民道德素养的内容。对学生个人环境保护意识素养的评价,如果仅仅通过几道试题,很难开展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素养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环保意识与态度,通过学生具体行动和生活行为评价他们的环保意识程度,以及加大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维度,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客观外显化评价。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关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高中生物教师应加强对核心素养的学习与研究,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注重学科逻辑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进一步加强探究式教学,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景,对核心素养进行外显化评价,更好地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未来的生产与生活中收益。

Ⅲ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1、准确记忆生物学概念并构建知识网络。
2、养成勤于思考和想象的习惯。
3、实验课多动手,探索生命的奥秘。

Ⅳ 如何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

1,要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这是基础,你要引起学生们的好奇
2,要培养学生求知精神,引导他们多去自己了解查询自己喜欢的生物学知识,培养这方面习惯,让他们多交流。上课时也别40分钟的照本宣科,要适当拓展交流,这也利于培养学生兴趣
3,要培养学生严谨精神和辩证精神。要知道,生物学不管初中时再像文科,到头来是一门理科学科,这就需要严谨的探究精神,同时也要有辩证精神。上课时可以提出一些自编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利用自己的材料资源进行辩证,这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在培养兴趣之余,还要对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主要培养思维方法,让他知道怎么样去全面严谨地考虑生物学问题
基本上这样就差不多了,这也只是我的一些小见解,祝你桃李满天下!

Ⅳ 生物核心素养是什么

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

1、生命观念: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相关事件和现象的品格和能力。

2、科学思维: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能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

4、社会责任: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以课本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不仅仅要教授学生大量的生物知识还需要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可以在日后更好发展。

而且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这样教师就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有效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学习知识,通过一些生物实验来更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活跃课堂氛围。而且现阶段为了更好教授学生知识,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日后更好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这样教师才能在日后更好教育学生,让学生可以逐渐感受到生物知识的魅力,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学习生物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可以在日后更好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高中生可以在日后更好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更多的学生都可以逐渐感受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还可以让学生在生物知识的学习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全面培养学生,让学生可以在日后更好的发展。

Ⅵ 初中生物课堂如何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从如何加强初中生物课堂学科教学活动方面,谈谈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Ⅶ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命观念

生命是源于自然随机事件且能在与环境互作中保留下来的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特征的物质形态,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无贵贱之分。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有助于理解或解释较大范围的相关事件和现象。

2.理性思维

崇尚并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

3.科学探究

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在开展不同的工作中,都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

4.社会责任

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阅读全文

与如何开展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