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生物样品测定前为什么要除去蛋白质

生物样品测定前为什么要除去蛋白质

发布时间:2022-08-03 06:18:40

1. 在做还原糖含量的测定实验中,样品除去蛋白质的原因是什么

还原糖检测用到碱性铜,氧化醛基,最后再和磷钼酸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OD值)推算糖的含量。而蛋白质可以与铜反应,也生成蓝色化合物(双缩脲反应),干扰试验结果。

2. 生物样品测定方法的选择应着重考虑哪些物质的干扰

在生物样品测定中,方法的选择性应着重考虑哪些内容
生物样品的前处理涉及很多方面,但主要应考虑生物样品的种类,被测定物的性质和测定方法三个方面的问题。
样品于测定前一般说来,放射免疫测定法由于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因此当初步除去主要干扰物质之后即可直接测定微量样品;而对灵敏度和专属性较差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分离要求就要相应高一些;至于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为防止蛋白质等杂质沉积在色谱柱上,上柱前需对生物样品进行去蛋白,有时对被测组分进行提取、制备衍生物等前处理。

3. 为什么要进行生物样品前处理选择的一般原则

一般要在测定之前进行样品的前处理,即进行分离、纯化、浓集,必要时还需对待测组分进行化学衍生化,从而为测定创造良好的条件。
生物样品进行前处理的目的在于:
1.药物进入体内后,经吸收、分布代谢,然后排出体外。在体液、组织和排泄物中除了游离型(原型)药物之外,还有药物的代谢物、药物与蛋白质形成的结合物、以及药物或其代谢物与内源性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硫酸形成的葡萄糖醛酸甙(glucuronides)、硫酸酯(sulphates)缀合物等多种形式存在,需要分离后测定药物及代谢物;
2.生物样品的介质组成比较复杂。如在血清中既含有高分子的蛋白质和低分子的糖、脂肪、尿素等有机化合物,也含有Na+、K+、X-等无机化合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蛋白质,若用HPLC法测定药物浓度时,蛋白质会沉积在色谱柱上发生堵塞,严重影响分离效果。因此,为了保护仪器,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必须进行除蛋白等前处理
在药物分析中,考察一个分析方法的选择性时,应着重考虑杂质、降解产物、相关化合物以及制剂辅料等其他组分是否对被测药物的测定有干扰。一般,通过添加上述物质的样品与未曾添加的样品所得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而确定

4. 生物样品测定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

由于比表面积的测定与颗粒的外表面密切相关,且吸附法测定的关键是吸附质气体分子“有效地”吸附在被测颗粒的表面或填充在孔隙中,因此样品颗粒表面的是否“洁净”至关重要.样品处理的目的主要是让被非吸附质分子占据的表面尽可能地被释放出来,以便测试过程中有利于吸附质分子的表面吸附,一般的样品测定前都需进行预处理,处理的方法依测定的样品特性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样品需要去除的是其表面吸附的水分子,因此高于100℃(一般取105℃-120℃)常压下的烘干即可达到此目的

5. 为什么测定还原糖时样品要除去蛋白质

蛋白质上面也有一些还原性的基团

6. 植物组织游离氨基酸测定为什么要除去蛋白质

蛋白质的N端C端和侧链基团的一些性质与氨基酸相同。(定性干扰)
蛋白质会在相关酶或者酸碱条件下水解,产生游离氨基酸。(定量干扰)
简单的说,蛋白质就是杂质。

7. 蛋白质沉淀法原理

原理:蛋白质通过盐析的办法沉淀的原理是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

蛋白质分子聚集而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沉淀。由于水化层和双电层的存在,蛋白质溶液是一种稳定的胶体溶液。如果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以破坏其颗粒表面的双电层或调节溶液的pH,使其达到等电点,蛋白质颗粒因失去电荷变得不稳定而将沉淀析出。

蛋白沉淀法是毒物分析过程中对生物样品进行前处理的一种常用方式。对于富 含蛋白质的检材,在进行分离、提取时要将 大量干扰测定的蛋白质沉淀除去,使待测毒 物仍留存于溶液中。

操作时一般要先将检材组织磨碎,然后再加入蛋白沉淀剂进行蛋白质沉淀,组织中的蛋白质与沉淀剂形成疏松的絮状沉淀物,而毒物则留在溶液中。

(7)生物样品测定前为什么要除去蛋白质扩展阅读:

有机溶剂易使蛋白质或酶变性,常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进行有效控制, 而且有机溶剂使用量大,溶剂的使用及回收;储存都比较困难或 麻烦。 盐析法:盐析法简单方便,可用于蛋白质抗原的粗提、丙种 球蛋白的提取、蛋白质的浓缩等。

盐析法提纯的抗原浓度不高,只用于抗原的初步纯化。 金属离子沉淀法纯度高,太耗电,沉淀效果很好,容易使生物分 子变性,复合物难分解。

选泽性变性沉淀法:溶解度下降、粘度 增加、紫外线吸收增加、侧链反应增强、对酶的作用敏感,易被 水解 (这就是为何蛋白类食品在被加热至变性后人体对其中氨基 酸的吸收。能力增强) 等电点沉淀法无机酸会引起较大的蛋白质不可逆变性的危险等电点装置复杂,也比较纯。

蛋白质变性指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如热、有机溶剂、重金属离子、生物碱试剂等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阅读全文

与生物样品测定前为什么要除去蛋白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