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些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求解。
冬小麦的一生在秋高气爽时播种,冬春干旱中生长,最后在高温炎热下成熟。在240一270天的日子里,经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13个阶段,遭受寒冷、干旱、霜冻、干热风、虫害、病害等灾害,最终奉献上我们辛勤劳作的产品一籽粒。但是,每一块地块所获得的籽粒多少却是不同的,原因是:小麦产量和其他事物的变化规律一样,是由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内因就是品种的特征特性,外因就是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如光、热、水、气、肥,光与热主要依靠太阳,水、肥、气一部分来自大自然,更多的则是靠人们在栽培过程中的供应与调节,这种调节是通过土壤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发生作用,受土壤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产量,可以说,土、肥、水是小麦生产的基本条件:
1、小麦对土壤的要求。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养分充足,保水力强,通气性良好的土层是小麦适宜生长的土壤。如亩产400--500kg小麦,要求耕作层(熟土层)厚度30cm左右,有机质含量1%以上,全氮0.06%以上,速效氮30—40mg/kg,有效磷20mg/kg以上,速效钾80mg/kg以上。
2、小麦对养分的要求。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3kg,P2O5l—1.5kg,K202—4kg,N:P:K=3:1:3。一般有机肥当季利用率20—25%,氮素化肥50—70%,磷肥15-30%,钾肥50—70%。施肥量要根据目标产量、土壤供肥能力、肥料利用率和多年试验结果确定。
3、小麦对水分的要求。小麦一生耗水量400--600mm(每亩260—400m3),其中,地面蒸发约占总耗水量的30—40%(这部分水是从播种到拔节前,叶片未能完全覆盖地表而被蒸发掉的),叶面蒸腾占60—70%。随着产量的提高,耗水量也有所增加,生产100kg小麦,耗水量为187m3,生产500kg小麦,耗水量为330—350m3。
4、小麦对温度的要求。小麦从播种到成熟需要0℃以上的活动积温1700--2400℃。播种出苗要求气温15—18℃,0℃以上积温120℃。当气温降到0℃时,停止生长,开始越冬,越冬期一般85—122天,气温高于3℃时返青,0一7℃进入春化阶段,8-10℃时拔节,拔节一周后可耐-3℃的低温,两周后仅可耐-1℃的低温。15—25℃最有利灌浆,27℃是临界温度,高于27℃灌浆速度慢,干物质积累少,直接影响籽粒的产量。
㈡ 观察图想一想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些小麦的正常生长期要怎样的环境条件
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二氧化碳、水、无机元素(肥料)、温度等等
生物因素:害虫、益虫、病毒、细菌等等。
㈢ 图中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
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阳光、温度、水、空气。
生物因素有:人、杂草、害虫、鸟、田鼠。
㈣ 影响小麦生活的生态因素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一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因此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温度、空气(土壤).
(2)(3)图中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温度、空气(土壤);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蚜虫;杂草;田鼠等等.例如捕食关系是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麦田中可以吃小麦的是蚜虫、田鼠.小麦与杂草之间彼此相互争夺阳光、水、无机盐、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如果在田地里有一群蚂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关系.
故答案为:(1)非生物;生物
(2)阳光;水;温度
(3)蚜虫;杂草;田鼠;小麦与杂草之间彼此相互争夺阳光、水、无机盐、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
㈤ 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
非生物因素:气温,水分,光照,土壤条件等等
生物因素:有捕食关系的昆虫,竞争关系的其他小麦以及杂草,以及寄生关系的微生物等等
㈥ 影响小麦生活的生态因素有哪些(我会对答对者重赏!)
光照,温度,水,肥
㈦ 影响麦田中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非生物因素:光、水、温度等。
生物因素:七星瓢虫、蚜虫、蚯蚓、老鼠、蜘蛛、蛇等生物。
㈧ 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些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求解
首先别把工业废水用来浇地,其次化肥农药按标准来,其它还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