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提高养分的生物有效性
如下:
1、提供养份有机肥是一种完全肥料
含有作物所需要的营养成份和各种有益元素,而且养份比例,有利于作物吸收。因此,有机肥施得越多,越有利于土壤养分比例平衡,越有利于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不会因多施有机肥而造成土壤某种营养元素大量增加,破坏土壤养份平衡。
2、促进土壤微生物繁育
有机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是各种微生物生长繁育的地方。据黄景春研究深耕配合施用有机肥,土壤固氮菌比对照增加近一倍,纤维分解菌增加近2倍,其它微生物群落也有明显增加,所以施有机肥能大大促进新开垦土地的熟化进程。
有机肥在腐解过程中还能产生各种酚、维生素、酶、生长素等物质,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
试验证明,菜籽饼在茶园中之所以特别有效,不只是菜饼肥营养丰富,更重要的是菜籽饼在腐解过程中产生一种能激发根系生长的物质,促进茶根生长和吸收营养。其它有机肥也有类似的作用。
Ⅱ 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酶产量
改善菌种,使其酶产量提升
采用连续发酵的方式,连续加入培养物并不断的提取酶产物防止其次级代谢产物堆积。
添加一些表面活性剂,增加产酶细胞的透过性,打破胞内酶合成的反馈平衡
Ⅲ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提高分解效率的有效措施是向水中通入氧气,那么有些水
大部分水中分解者都是适应于有氧的环境,厌氧的分解者只会生活在氧气含量很低的地方,所以并不存在降低分解效率的问题
Ⅳ 如何利用代谢调控提高微生物发酵产物的产量
一般改变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 是采用物理化学诱变,获得营养缺陷型
第二种方法是应用抗反馈调节突变法。
第三种就是控制发酵条件,改变细胞的渗透性。
一、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以解除正常的反馈调节
这是氨基酸生产菌育种的最有效的办法。营养缺陷型是指某菌种失去合成某种物质的能力,即合成途径中某一步发生突变,使合成反应不能完成,最终产物不能积累到引起反馈调节的浓度,从而有利于中间产物的积累。例如,用高丝氨酸缺陷型生产菌进行赖氨酸发酵。一般在形成赖氨酸的过程中有3种产物生成,只有赖氨酸和苏氨酸都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形成反馈抑制,从高丝氨酸切断这两个分支后,不能形成苏氨酸,也就不能形成反馈抑制。最后使赖氨酸的大量积累,这是打破代谢调节的第一种方法。
在直线式的合成途径中,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只能累积中间代谢物而不能累积最终代谢物。
在分支代谢途径中,通过解除某种反馈调节,就可以使某一分支途径的末端产物得到累积。
二、应用抗反馈调节的突变株解除反馈调节
抗反馈调节突变菌株,指对反馈抑制不敏感或对阻遏有抗性的组成型菌株,或兼而有之的菌株。在这类菌株中,因其反馈抑制或阻遏已解除,或是反馈抑制和阻遏已同时解除,所以能分泌大量的末端代谢产物。
例如,当把(钝齿棒杆菌)培养在含苏氨酸和异
亮氨酸的结构类似物AHV(α-氨基-β-羟基戊酸)的培养基上时,由于AHV可干扰该菌高丝氨酸脱氢酶、苏氨酸脱氢酶以及二羧酸脱水酶,所以抑制了该菌的正常生长。如果采用诱变(如用亚硝基胍作为诱变剂)后所获得的抗AHV突变株进行发酵,就能分泌较多的苏氨酸和异亮氨酸。这是因为,该突变株的高丝氨酸脱氢酶或苏氨酸脱氢酶和二羧酸脱水酶的结构基因发生了突变,故不再受苏氨酸或异亮氨酸的反馈抑制,于是有大量的苏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累积。如进一步再选育出甲硫氨酸缺陷型菌株,则其苏氨酸产量还可进一步提高,原因是甲硫氨酸合成途径上的两个反馈阻遏也被解除了。
三、控制细胞膜的渗透性
微生物的细胞膜对于细胞内外物质的运输具有高度选择性。 细胞内的代谢产物高浓度累积着,并自然地通过反馈阻遏限制了它们的进一步合成。采取生理学或遗传学方法,改变细胞膜的透性,使细胞内的代谢产物迅速渗漏到细胞外。这种解除末端产物反馈抑制作用的菌株,可以提高发酵产物的产量。
1.通过生理学手段控制细胞膜的渗透性在谷氨酸发酵生产中,生物素的浓度对谷氨酸的累积有着明显的影响,只有把生物素的浓度控制在亚适量情况下,才能分泌出大量的谷氨酸。
生物素影响细胞膜渗透性的原因,是由于它是脂肪酸生物合成中乙酰CoA羧化酶的辅基此酶可催化乙酰CoA的羧化并生成丙二酸单酰辅酶A,进而合成细胞膜磷脂的主要成分——脂肪酸。因此,控制生物素的含量就可以改变细胞膜的成分,进而改变膜的透性和影响谷氨酸的分泌。当培养液内生物素含量很高时,只要添加适量的青霉素也有提高谷氨酸产量的效果。其原因是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合成中转肽酶的活性,结果引起其结构中肽桥间无法进行交联,造成细胞壁的缺损。这种细胞的细胞膜在细胞膨压的作用下,利于代谢产物的外渗,并因此降低了谷氨酸的反馈抑制和提高了产量。
2.通过细胞膜缺损突变而控制其渗透性应用谷氨酸产生菌的油酸缺陷型菌株,在限量添加油酸的培养基中,也能因细胞膜发生渗漏而提高谷氨酸的产量。这是因为油酸是一种含有一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十八碳烯酸),它是细菌细胞膜磷脂中的重要脂肪酸。油酸缺陷型突变株因其不能合成油酸而使细胞膜缺损。另一种可以利用石油发酵产生谷氨酸的(解烃棒杆菌)的甘油缺陷型突变株,由于缺乏a-磷酸甘油脱氢酶,故无法合成甘油和磷脂。其细胞内的磷脂含量不到亲株含量的一半,但当供应适量甘油(200μg/ml)时,菌体即能合成大量谷氨酸(72g/L),且不受高浓度生物素或油酸的干扰。
Ⅳ 如何提高微生物处理污染物的效能
厌氧生物处理的污水去除cod,bod数值量大于经过好养菌处理的。主要将高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低分子易被降解的有机物。
因环境条件变化打破了正常的生态平衡体系,抑制一些微生物生长而促进另一些微生物旺长,形成了不同于正常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有害微生物群落,改变原来的生态功能,造成了环境质量的恶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有害微生物污染:
与另外两种类型的微生物污染相比,这类微生物污染的毒性作用范围更广, 后果更为严重。有害微生物群落的物种构成可能包括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等各种微生物,不仅包括了有害微生物种类,甚至包括了一些正常条件下的有益微生物种类。
从此可知,对于生态毒理学来说,凡是对生态系统有害的微生物及其群落均为有害微生物。因此,这类微生物群落的种群并不是确定的,而会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Ⅵ 举例说明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提高分离目标微生物效率
要想提高分离目标微生物效率,我们都会选择一种筛选的方法,这个方法我们通常形象的称为“筛子”。
方法有很多,但是一般不是单独使用的,而是会结合在一起使用。
1、最基础的方法:选择一个较优的“筛子”。这个筛子是很难界定的,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筛子。如透明圈法、生长圈法、抑制圈法、纸片培养显色法。
2、针对已知微生物的优化分离:诱变。诱变后可以通过菌落形体的变化来大致定性。
3、高通量筛选。
想要提高分离目标微生物效率,上述三个方法目前是缺一不可的。
Ⅶ 什么酶能促进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那要看分解什么物质了,比如分解纤维素就需要微生物表达纤维素酶才能促进微生物对纤维素的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