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怎么而来的

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怎么而来的

发布时间:2022-08-05 03:39:43

❶ 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最初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上的第一个生物,许多人认为是病毒一类的非常简单的生物,他只是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正的物质。
而组成他的是基础的生物大分子,它是由自然界中的无机分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偶然形成生物小分子,进而发展而来的,从此地球上有了生命,下面是详细的介绍:

神秘的生命起源
那是在大约50亿年前,宇宙中一团弥漫的缓缓转动的气体尘埃云形成了原始太阳系。到了47亿年前,原始太阳系里一些气体尘埃云又凝聚形成了最初的地球。刚刚诞生的地球十分寒冷、荒凉,没有结构复杂的物质,当然也不会有生命。生命是随着原始大气的诞生开始孕育的。
在早期太阳系里,一些处于原始状态的天体频繁和幼小的地球相撞,这一方面增大了地球体积,另一方面运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贮存在了地球内部。撞击不断地发生,地球内部蓄积了大量热能。地球的平均温度高达摄氏几千度,内部的金属和矿物变成了融融的炽热岩浆。岩浆在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着,不时冲出地球表面形成火山爆发。在原始地球上,火山爆发十分频繁。随着火山爆发,地球内 部一些气体被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形成了原始大气。不过,这时的地球上仍然没有生物分子。
在以后的岁月里,由于日积月累,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越来越多,地球表面温度开始降低。当降低到水的沸点以下时,水蒸气就化作倾盆大雨降落到了地面上。倾盆大雨不分昼夜地下着,形成了最初的海洋,这为生命的诞生准备了摇篮。
那时地球表面的温度仍然很高,到了大约36亿年前,海水的温度已降为80℃左右,然而在此之前,原始生命就已悄悄孕育了。
生命的诞生与原始大气十分有缘。据推测,原始大气的主要成份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气、氨气。这些简单的气体分子要想成为生物分子,就必须变得足够复杂。合成复杂物质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值得庆幸的是,在原始地球上有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供利用。首先,原始大气没有臭氧层,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毫无顾忌地进入大气,这为地球带来了能量。其次,原始大气中会出现闪电,闪电是一种能量释放现象。再次,原始地球上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喷发可以释放大量热量。
简单的气体分子在吸收了能量之后,它们会变得异常地活泼,进而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复杂的(生命)物质。美国的科学家米勒是第一位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的条件,成功地合成出复杂(生命)物质的科学家。
第二集 生命怎样诞生
米勒设计了一套玻璃仪器装置。球形的玻璃容器里模拟的是原始地球的大气,主要有氢气、甲烷和氨气。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把烧瓶里的水煮沸,这模拟的是原始海洋里的蒸发现象。球形的电火花室里外接有高频线圈,使电极可以连续火花放电,这模拟的是原始地球大气中的放电现象。放电进行了一周,让米勒惊喜的是,实验中产生了多种氨基酸。
氨基酸和核苷酸是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和最最重要的两种生物小分子,它们是建造生命大厦的砖块和石头。
由不是生物体基本结构单元的无机小分子演变为生物小分子,这无疑是生命进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但是呢,由于生物小分子毕竟过于简单,只有它们演变成更为复杂的生物大分子之后,才能导致生命的诞生。
在原始地球上,自然合成的氨基酸和核苷酸随雨水汇集到湖泊海洋里。矿物粘土把这些生物小分子吸附到自己周围,在铜、锌、钠、镁等金属离子催化下,许多氨基酸分子通过脱去水分子而连接在一起,形成更为复杂的分子,也就是蛋白质分子。同样,许多核苷酸分子可以通过脱去水分子而连接在一起,形成更为复杂的分子,也就是核酸分子。
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生物体生长、繁殖、行为和新陈代谢的信息就包含在核酸分子里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可以说,每一种核苷酸排列顺序都是一篇记录着生命信息的文章,书写的文字就是核苷酸。核酸是生命的信息分子,对于生命是绝对重要的。然而核酸的功能却是通过蛋白质来实现的,就连核酸本身的复制都需要蛋白质参与。
原始地球的湖泊海洋里出现了核酸和蛋白质以后,也许有人认为生命从此就诞生了,因为自然界中一些病毒就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而类病毒就更是简单得可怜,只是一个核酸分子,这个核酸分子能侵入植物细胞并使植物得病,马铃薯纺锤状块茎病就是这种类病毒感染的结果。
病毒和类病毒只能在活细胞内生存繁殖,至于是不是一种生命形式,目前还存在争议。
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在进化过程中,它必须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样一个过程当中进行演化,而一个简单的分子,在传宗接代过程中是无能为力把其它物质聚集在自己周围的,它必须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复杂形态的实体。
在原始海洋里,随着时间推移,自然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浓度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了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分子实体,并进一步进化为最原始的生命。
第三集 遗传物质的进化
众所周知,核酸是当今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它携带着生命信息,又能自我复制。核酸有两种:一种是核糖核酸,又叫RNA,在RNA病毒和类病毒中,RNA携带着全部生命信息;另一种是脱氧核糖核酸,又叫DNA,它是目前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种种迹象表明,原始地球上首先出现的复杂分子可能是RNA,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RNA分子比较简单,只有一条链,DNA分子却很复杂,有两条链,按照进化规律,简单的分子总是最先出现。其次,DNA分子自我复制时离不开酶,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在原始地球上,在蛋白质没有产生以前,DNA分子是无法完成自我复制的,然而有些RNA分子本身就有酶的活性,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即使没有蛋白质,RNA也可以完成自我复制。
在生命起源中,RNA先发生的学说能够被科学界更多的学者所接受,但是要想真正地证明RNA是最早发生的遗传物质,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要想在模拟原始的条件下合成RNA非常困难。
长期以来,人们总以为只有核酸才是遗传物质,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疯牛病、疯羊病的病原体是朊病毒,朊病毒的本质是蛋白质,可以自我复制,这启发人们,蛋白质也可以作为遗传物质。
其实,和核酸一样,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十分规则,而且也有螺旋结构。科学家长期研究后发现,蛋白质完全具备遗传物质的条件,能够贮藏、复制和传递生命信息。
我们知道,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通过氨基酸和氨基酸配对,可以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通过实验,刘次全研究员提出了氨基酸的配对模型,并且在此基础上,绘出了一张很有特色的遗传密码表。
在原始地球上,最早能够进行自我复制的分子可能是蛋白质,那时的蛋白质既能贮存或传递遗传信息,又能执行特定的生物学功能。
对于原始生命来说,蛋白质的这种性质是十分经济的,后来随着生命进化,蛋白质贮存或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交给了RNA,然而RNA不够稳定,随着生命继续进化,又出现了DNA,DNA是后来才出现的遗传物质。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好处是:第一,DNA的某些部位与RNA相比,少了氧原子,氧原子是非常活泼的,这样DNA更加稳定,能够更好地保存生命信息,第二, RNA是单链,如果受到损伤,生命的信息势必丢失,DNA则是双链,一条链发生损伤后,可以根据另一条链进行修复,生命信息不易丢失。
因而,今天地球上的生命选择了DNA作为遗传物质,这也是生物在自然界中长期进化的结果
不过在还没有发现地外生物之前还不能确定地球的生物到底是偶然产生还是必然产生。

❷ 地球上的所有原始生物是从哪来的

答:
地球上最原始的生物实际上就是RNA,这比任何原核细胞拉,真核细胞拉都要早,
总而言之来之于地球当时环境中的化学反应.
地球生命的形成
在40亿年前的地球水环境中,原子组合成分子,形成新的四力平衡体,而且地球在形成过程中,已聚合了极多的星际有机分子,这些分子组合成大分子,利用彼此的引力场和反引力场来寻找合适的组合对象。大分子、分子、原子三间也是依靠彼此形成的力场来寻找合适的组合对象,形成新的复杂四力平衡体,其中引力场起到远距吸引作用(5-20个原子直径),这也就限制了大分子在大范围获得所需的组合对象,因此大分子彼此组合成一种能移动的组织形式,即最原始的海洋微生物。能移动的大分子团主要采用定向释放电磁力的方法,逐渐发展成能在水中游动的原始组织,因此它们能获得大量所需的食物(四力平衡体),并在体内积存了一些分子,这些分子在原始微生物母体力场导引下,组合成与母体相似的新微生物,这些原始微生物实质上就是一些复杂大分子团形成的四力平衡体,这也是生物基因复制的雏形。
这些大分子团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蛋白质与核酸的聚合体,只是多种氨基酸、核苷、磷酸、碳水化合物及其它一些有机小分子的无序聚合体,当核苷和磷酸组成成核苷酸,并逐渐形成核苷酸链,这些核苷酸链形成的力场就对周边的氨基酸形成力场束缚作用,进而组装出肽链。或者先由多种氨基酸组合成肽链所形成的力场对周边的核苷酸形成力场束缚作用,进而组装出核苷酸链,随着形成的肽链和核苷酸链越来越长,分子量越来越大,最终形成核酸和蛋白,核酸与蛋白的形成是彼此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同时产生的。
笔者认为,如果融合奥巴林的团聚体理论、福克斯的类蛋白微球理论和赵玉芬的“核酸与蛋白共同起源”理论,就能较清楚解释地球有机生命的起源。
上述“大分子团”就相当于团聚体或类蛋白微球,只不过其中有机物成分更复杂一些,除了多种氨基酸外,还有构成核苷酸链的组件(核苷、磷酸)及一些如碳水化合物之类的有机分子。
有机生命的产生过程大致分为三步:先是原始地球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形成原始的有机物质(碳氢化合物及其最简单的衍生物),二是在第一步基础上,逐渐发展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糖、核苷酸、氨基酸)和它们的聚合物多糖、核酸和蛋白质,以及其它有机物质,三是随着地球上自然条件的演变,上述物质进行复杂的相互作用,最后产生具有新陈代谢特征、能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的原始的有机生物。

❸ 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形成的!怎样到地球上来的

关于生命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特创论(或神造说) 这一假说认为,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由神创造出来的,生命是上帝或神按照一定的目的,一次性地创造出来的。这一假说极为简单地把生命的起源推到了一个不可知、也无法证明的上帝和神的身上,这是在有科学之前,由于人类的愚昧无知而提出的。这一假说把生命起源的问题,划归神学的范围,因而是极不科学的。 自然发生说 又称“自生论”或“无生源论”,认为生物可以随时由非生物产生,或者由另一些截然不同的物体产生。如中国古代所谓“肉腐出虫,鱼枯生蠹”、亚里士多德说的“……有些鱼由淤泥及砂砾发育而成”。中世纪有人认为树叶落入水中变成鱼,落在地上则变成鸟等。 自然发生说是19世纪前广泛流行的理论,这种学说认为,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如,我国古代认为的“腐草化为萤”(即萤火虫是从腐草堆中产生的),腐肉生蛆等。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就是一个自然发生论者。有的人还通过“实验”证明,将谷粒、破旧衬衫塞入瓶中,静置于暗处,21天后就会产生老鼠,并且让他惊讶的是,这种“自然”发生的老鼠竟和常见的老鼠完全相同。 18世纪时,意大利生物学家斯巴兰让尼(1729~1799年)发现,将肉汤置于烧瓶中加热,沸腾后让其冷却,如果将烧瓶开口放置,肉汤中很快就繁殖生长出许多微生物;但如果在瓶口加上一个棉塞,再进行同样的实验,肉汤中就没有微生物繁殖。斯巴兰让尼认为,肉汤中的小生物来自空气,而不是自然发生的。斯巴兰让尼的实验为科学家进一步否定“自然发生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60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设计了一个简单但令人信服的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 化学起源说 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米勒实验)。 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即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是在原始的地球条件下进行的,这一过程教材中已有叙述,这里不再重复。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米勒的模拟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这一过程是在原始海洋中发生的,即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经过长期积累,相互作用,在适当条件下(如黏土的吸附作用),通过缩合作用或聚合作用形成了原始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 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这一过程是怎样形成的呢?前苏联学者奥巴林提出了团聚体假说,他通过实验表明,将蛋白质、多肽、核酸和多糖等放在合适的溶液中,它们能自动地浓缩聚集为分散的球状小滴,这些小滴就是团聚体。奥巴林等人认为,团聚体可以表现出合成、分解、生长、生殖等生命现象。例如,团聚体具有类似于膜那样的边界,其内部的化学特征显着地区别于外部的溶液环境。团聚体能从外部溶液中吸入某些分子作为反应物,还能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特定的生化反应,反应的产物也能从团聚体中释放出去。另外,有的学者还提出了微球体和脂球体等其他的一些假说,以解释有机高分子物质形成多分子体系的过程。图7团聚体简单代谢示意图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这一阶段是在原始的海洋中形成的,是生命起源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目前,人们还不能在实验室里验证这一过程。 宇宙生命论(或泛生说) 这一假说提倡“一切生命来自生命”的观点,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来自宇宙间的其他星球,即“地上生命,天外飞来”。这一假说认为,宇宙太空中的“生命胚种”可以随着陨石或其他途径跌落在地球表面,即成为最初的生命起点。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在已发现的星球上,自然状况下是没有保存生命的条件的,因为没有氧气,温度接近绝对零度,又充满具有强大杀伤力的紫外线、X射线和宇宙射线等,因此任何“生命胚体”是不可能保存的。这个假说实际上把生命起源的问题推到了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去了,同时这个假说对于“宇宙中的生命又是怎样起源”的问题,仍是无法解释的。 宇生说 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来自于其他宇宙星球或星际尘埃。持这种假说的学者认为,某些微生物孢子可以附着在星际尘埃颗粒上而落入地球,从而使地球有了初始的生命。但我们知道,宇宙空间的物理条件,如紫外线等各种高能射线以及温度等条件对生命都是致命的,而且,即使有这些生命,在它们随着陨石穿越大气层到达地球的过程中,也会因温度太高而被杀死。因此,像微生物孢子这一水平的生命形态看来是不大可能从天外飞来的。但是,一些学者认为,一些构成生命的有机物完全有可能来自宇宙空间。1969年9月28日,科学家发现,坠落在澳大利亚麦启逊镇的一颗炭质陨石中就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6种是构成生物的蛋白质分子所必须的。科学研究表明,一些有机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分子可以在星际尘埃的表面产生,这些有机分子可能由彗星或其陨石带到地球上,并在地球上演变为原始的生命。

❹ 地球的生命到底是怎样产生的科学家有何解释

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究竟是从哪里开始产生的?是如何产生的?我们的地球已经45亿岁了,在漫长的时间里,低级的单细胞生物发展成了如今丰富多彩、多姿多彩的生命模样,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生物,生活在不同地方的生物,形态各异的生物。一直困扰人类的是,生命究竟是如何起源的?我们在这茫茫的宇宙中有同伴吗?地球的生命是唯一的吗?有外星人或者外星生物吗?


深海中没有阳光,但是温度很高,甚至达1000摄氏度,生存环境非常的特殊,比如沙漠中的绿洲一样,这个地方也生长着很多海洋的生物。因为也有科学理论认为,这个地方很轻易就能够产生有机化合的反应。许多现代的研究也表明在深海烟囱的条件下,是会形成硫细菌的。

❺ 一切的生物是从何而来的呢

生物的由来也就是生命的起源的意思吧!
一、生命是什么
“生”,普通说的生存,对灭亡而言。生是生起,本来没有而现在新生,叫做生;生起了继续存在,名为存。灭是毁灭,毁灭到最后的空无名亡。但生命之生,非生存灭亡之生,而是平常所说生活的生。生活与死相对,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生死的生;生与死对,活的名生;所谓生命,就是活的生。普通叫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名生活,比如食衣住等;衣食等资养人的生活,所以叫做生活,是后来附加上去的,而真正的生活,是对“死”而言的,这才是此处所讲的生。
“命”,平常有命令,命运等的意义。此中所讲的命,是佛典上所说的命根、寿命。普通所讲的生命,不限动物,亦可通于一切植物。佛学上讲的命根、寿命,则单属于动物的有情;有情,虽不限于我们所能见到的动物,以种种而言,实是动物的一类。普通所讲的生命,连植物也包括在内,一草一木都有死活,当其生活时都有继续不断的生命。命,可以说是一条一条的,如打死一牛或一马。就说害了一条生命。而此一条命,也正指“一个生活的继续”而言。在这一草一木,也都有生活的继续,所以也各有生命,且是个别一条一条的;此一枝草的命,非彼一枝草的命,牛马草木等这样一条一条的生命,就是通常生命的意义。有生命的东西,要是给它断掉了,就是死的。如一支枯草,一具死尸,一粒坏谷,都是没有生命的。枯草虽是死的,但枯干的形体,尚同土块一样存在。因此,科学中说各种存在的东西,还没有灭亡到空无时,都是有的;死的——无生命的,和有生活相续的,这就是死活相对。死的无生命,活的有生命,亦即所谓生物与非生物;有生活继续的名生物,无生活继续的名非生物;土石砖瓦名非生物,草木禽兽名为生物。这都是从有生命和无生命上分别的。但佛学上不作如此分类,只作有情与无情的划分,要是有情才有生命。所以从生命的狭义上讲,有情众生——一切动物——才有生命。有觉知情识才是充足的生命。花草树木不能算是充足的生命。
现在,从一般人所讲的生命说,包括一切动植物,凡有一条生命的东西,便是生物。而生物都有生命的现象,如初有名生,长成名长,由衰而老,由老而死,生长老死为生物必经的过程。在此过程上,生命各成其种类,各能传种续后,草木都有此种现象,故生物与非生物,大有区别。因为生物都要生长,要维持生命,所以要常吸收养料,以免很快的老死。但生命的个体,到相当期间,一定不免老死,所以在生长力充足时,又从个体的生命,传同类的生命,像这种生物性,可以叫它做生命。
这生命的现象,生命的性能,它是怎样起源的,现在就要研究到了。
二、科学说生命起源
科学对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考究它的根本是什么,用的是化学分化。因此大概认生物是其余非生物组合起来的,经过化学分化之后,所存下的原质,已经是非生物的东西了。比如我们讲人,也可用化学分化,分化的结果,说它是十四种或十五种原质化合成的,这种说法,从如佛法讲的地水火风四大和合成的一样。但分化之后的原质,已经不是生物了。科学家为要穷究原质的本来是什么,进而分化成为分子,由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分为电子,电子算是最基本的了。也有再研究把它分为能子,但还未获得普遍的公认,暂且承认电子能够成为非生物和动植物的基本原素。然科学要找出生命的起源,也就有了种种的困难,因为生物固然可以分化,但用化分了的原质再化合有生命的生物,则不可能!由此说来,生命不可用非生命的物质化成,非生物的原质,不能与生物之生命作起源。因此,科学对于生命的起源,就成了问题。
有研究生物学的人,根据生物来讲,谓原质根本的电子里面有阴阳、吸收力、抵抗力等,在发生的作用上,只成功了太阳、行星等,不能生起生命;所以这地球上的生物种子,也许是由别个世界崩毁时风吹来的。我们这个地球上有此种子,由少而多,就渐渐地生长发达成众多生物。这种起源说,等于没有说!再追问一句,别个世界的生物种子,又是从何而来?因此、生命起源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
科学家解说生物是各种物质化合成的,就想以这些东西化合成为有生命的生物,因而有很多煞费苦心的去努力研究。但结果,化合出来的东西,如蛋和香蕉,虽与真的蛋真的香蕉差不多,但也只能看看或吃吃,要它化合出来的蛋生小鸡,香蕉生芽,则不可能,仍只是死蛋死香蕉。所以科学家对于生命起源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
三、哲学说生命起源
自然哲学说生物与非生物的分界,不过是就自然现象上的分类。但研究万物原来的本质,就是用化学分化到原子、电子等,往下再分,结果也还同普通生物学上所谓的细胞,有人叫它做生元。这自然哲学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把生物上最简单的东西——细胞扩充起来,以为化学分化出来的电子,还可说它有生命,因为电子有阴阳性、有生灭,故电子有生命;能子也可以说它有生命,不过很隐微。平常认为分成种种原质的时候,已是非生命的东西,其实都还有隐微的生命,不过等级不同罢了。如达到适当巧妙的化合,有生命的生物便构成出来。物质是永远存在的,生命也是永远存在的,这是根据科学上的自然哲学对于生命起源的说明。近人讲的唯生论,即是出发于此,因为一切皆有生,故是唯生的。而各种的生命,都可同物质是无穷尽的,到某种情形便发生某种的生命;即或关系条件不足,隐微的生命还是存在的。
还有根据生物学来讲的,如德国的杜里舒(Hans Driesch,1867——)。他曾经来过中国。他认为一般生物的现象,非用化学的物质所能澈底说明。他主张生物都有生机——隐德来希(Entelechy),这生机是非物质的,有了此种生机,便成为一种生物,要是没有生机,则不能成为生物,所以单据化学的解说是不充足的。生机不是物质而是精神的,但也不能与物质完全分开,恍如中国讲的生气,有生气便有生命现象,无生气便没有生命现象。但生机究竟是什么?还是难以解说。杜里舒,我从前在德国会过,并且和他讨论,他以为要有生机这样东西乃有生物,但这生机是原来就有许多的,还是原来是一而后来才变成许多的,也不能决定的说明。大抵物质分化之后,变成一个个的有生命的现象,进而有感觉、知识、思想,这只是一种假想的推论。由此来说,以生机化合物质,便成为生命的起源。
还有唯心论的哲学,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精神的、心灵的。这种主张的派别很多,依法国柏格森(Henri Bergson,1895--)的解说,宇宙就是生命之流。这是活动的、永远继续不断而极其紧张的生命之流,纯是精神的,根本没有物质;在松懈停顿的地方,才产生物质现象,但还离不开生命精神的。到了人类,正是生命精神的表现,非生物不过是生命遗传下来的散渣。无始无终永远紧张的是生命,松懈散弛了便成为非生物,也可以说在紧张不同上有生物的来源,从宇宙伟大的精神生命上分化出来。中国古来的学术,如易经讲到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就是宇宙的本体。从这点说,似乎也近于生机或生命流的说法。
四、宗教说生命起源
有许多宗教,不能说出生命的起源,尤其是多神教。能够讲出几分道理的,只有一神教——印度梵天教、和基督教等。他们认为宇宙万物的根本都是起源于神,一切的起源完全以神为根本。总之,宇宙间只有一个无始无终大无不包的神,能够创造一切生命。说得比较明显的,要算基督教的旧约,说神造世界万物,第一天造日月星辰,至第六天最后造成人,第七天他便休息了。如此生物之有生命,乃起源于神。尤其是人类,他们说生物唯有生,没有灵,人之有灵更是起源于神。这种说法,若反问一句:宇宙一切都起源于神,神的本身又起源于谁?还是不能解答。
这样看来,生命的起源,科学的说明既多困难,哲学所说若是根据科学,科学的问题未得解决,哲学也是不能解决。宇宙生命流,隐德来希,其本身也还与“神”一样,不能给予澈底的说明。
五、佛法对于生命之说明
甲、法界众生无始终
要是从法界的众生来讲,推求它本来的究竟性,一切事事物物乃至人生的体性,没有个别的自性可得。因此,说它有始有终,有一有多,都不可说。并不是有这样的问题而故意的避开不论,它本来就没有这样的问题,所以也就根本没有可说。要是从因缘生灭上讲,法界众生都是无始无终,一切无情的事物和一切有情的生命,在因缘离合的变化上流转,无始无终;一切有情的生命,变来变去,总是永远的相续不断。因此、一切法界诸法,因缘生灭无始无终;一切有情生命。业果相续,无始无终。一切既是无始无终,也就无所谓起源。佛在仁王护国般若经上说:‘若有说言,三界外别有众生新起者,即是外道大有经说’。这很可为这种意思的说明。
乙、世界众生可说起源
就一个世界上的众生讲,可以说有起源。世界又分大千世界和小千世界,如大千世界坏了,经过坏空到了成劫,在世界起源的次第上,天是最初而有,可以说是生命的起源。顶明显的就是小千世界中的一个小世界,即大梵天所范围的世界,这世界经过火灾的烧坏,到了成劫,最先生成的就是大梵天的器界和大梵天身;大梵天的生命,可以说是这个世界生命的起源。因为这个小世界最初是大梵天先产生,复由世界共业与各别业力的继续生起,渐渐就有梵辅天,梵众天,乃至人间。而大梵天见了在它以后生起的一切,便说是它所生;后来一切也因见它生得早些,也都认为是它所生;大梵是父,余皆是子,由此就发生了父子的关系。这样看来,以“神”为生命的起源,可以说是从大梵天的观念产生。从佛法来说,这种观念根本就是错误。因为世界一切的生起,一是共同的业报,一是各别的业报,由这两种业力总于一处,就生起了世界的一切。不过先后次第的不同,并不是从大梵天所生;连大梵天本身也都是业报所生。但在业报的事实上,确有大梵天是最初先生,有了这样的事实,就使一般宗教生起错误的观念,以为一切都是从大梵天所生。其实、有情各随业报而生,就是一切事物的生起,也都是有情共业的依报,并不是大梵天所生的。然若就一个世界来说,可以说大梵天是生命的起源。
丙、有情一期业报可说起源
就一个有情的一期业报,可说生命的起源。佛法说有四有,即本有、死有、中有、生有。由中有入胎,得到生有,构成一期业报的开始。有的经说,最初入胎的心识,成为有生的生命起源,也是就一期业报上讲。这最初受生的心识,就是业识;这业识,以唯识学来讲,就是阿赖耶识,这就是一期生命的起源。例如十二缘起中无明行识的识,就是一期生命的起源;唯识学就是专指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也即最初去受胎的识。有情受一期业报,得一条生命,生命的起源,可以说就是业识。
附带还有个问题,就是前面提到的四有,当生有的开始,后来名本有;生命断了名死有;都在一条生命上。其死与生的中间所夹的中有,还是另一条生命呢?还是附属于前后生命?这里很有问题。有的说中有是属于后有的,若是属于后一期业报,与前所说一期业报的开始是业识不合;假使中有属于后有,受生业识之前,岂不是没有中有?那末,后一期的生命,应开始于死了以后的中有。但常途说十二缘起,都说无明与行是属过去,识是现生投胎的最初,一期生命的开始若是中有,则与此不相合;而且也不是整个的中有入胎;要说中有完全附属于后一条生命,很讲不通。若把它附属于前一条生命,则前一条生命既死便已断了,犹带有中有这个尾巴,也讲不通。这样看来,中有只可以说它是两个业报过渡期间的另一期的生命。这样来确定的讲,一期生命起源于最初投胎的识,于事于教都很相合。中有只可说它是另外一个生命,是为后一期生命作预备的另一期生命。

❻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是怎么形成的

最早出现的是生命之源--蛋白质.以后才有单细胞生命.最早的是微生物菌母.5亿年前的陆地上,到处是光秃秃的山脉和大地,除了石头就是沙子,没有任何生命,也没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直到4亿2千5百万年前,海藻才在地球大气中积累了足够的氧,形成臭氧层来保护暴露在阳光下的生命,生物才可能浮出水面.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现在45亿年前.这时的生命是像细菌一样的东西,它只有一个细胞,今天地球上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这种单细胞的小生命遍布海洋,孤独地生活了大约20亿年.这时的地球上空旷、寂寞,空气是有毒的,根本无法呼吸.大气中没有氧气,也没有保护生命的臭氧层,直射地面的强烈紫外线辐射只要一个小时就可以杀死绝大多数生命.大约7亿年前,单细胞生物又演变成多细胞生物,就像今天的植物一样,它们靠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种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的小生命,用了漫长的时间,让地球大气中充满了氧气.这样,最早的地球生命就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进化成一些更复杂的生命.这是生命的重大突破.据某些专家推测,地衣是最早上岸的生命,正是由于地衣分解岩石,再加上自然的分化为后来登陆的生物打下一片天地,因为没有土壤,任何其他陆地生命都是无法生存的.生命在进化过程中,前仆后继地经营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生命第一次从海洋爬上陆地后,就不断地开发新的栖息地,直至布满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在南极零下23摄氏度的严寒冰层中,有自在生活的藻类和真菌;在海底火山附近达到沸点的开水中,也有安详生活的生命.已知生活在世界最低处的动物是一种像虫子一样的海洋生物;在珠穆朗玛峰海拔6千米以上的地方也有生命存在.古老而浩荡的息粒,是地球古期最为单一的生命形式,生存期短促,约有半小时的时间,它们的游离性全凭着外力.暗灰色的息粒虽瞬生瞬死,但总量奇多,铺天盖地,充斥着广袤的地表.息粒时代,是地球婴儿般简单,并且纯洁的时代.肉眼难视的息粒放大来看,是一个水泡样的单胞原体,在它身体边缘有若干纤毛,能缓慢地扇动.它们始生于距今47亿2千万年前,蓬勃生发,持续了约一百万年之久,在后四十余万年趋减至无.继息粒之后,地球迎来了第二批绚丽的生命之花——微生物菌母.这是地球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微生物菌母,在息粒减灭期大量涌出,它们称雄于天下的的时间,约三十万年.

❼ 地球上的生物是怎么来的

地球生命源于陆地还是海洋,抑或由小行星从宇宙某个遥远的地方携带而来?至今,有关地球生命的起源问题仍然是令科学家费尽心思的不解之谜。他们常常各持己见,莫衷一是。我们居住的行星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从某种程度上说,在一个无法确定的时间,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情况,因为这颗毫无生气的天体开始接纳与岩石和水迥然不同的某些东西。氮和碳分子进化为DNA,一种微生物在宇宙星际间四处旅行……不容置疑的事实是,这种微小的分子出现数百万年之后,原始的单细胞体诞生了,后来慢慢又出现了越来越复杂的水生生物,它们最终登陆陆地,从此各种生物在地球上大规模地繁衍并蔓延开来。
今天,地球上大约存在200万种不同种类的生物。但所有种类的生物都发端于同一种物质——一种到某种程度时能启动生命历程的物质。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呢?本文将阐述有关地球生命的最新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
在太空中游弋的一些天体的碎片犹如宇宙中的一伙“强盗”,迟早要冲撞某个天体。但是与地球发生碰撞的一些彗星和小行星,也许因此而成为地球生命的创造者。很有可能是一颗彗星(由岩石和冰构成的天体)把大量的水带到地球,假若没有水,地球可能永远是一颗干燥的行星。
意大利从事外空生物学研究的27个科研小组的协调员克里斯蒂亚诺·科斯莫维奇认为:“无论是生命的诞生还是进化,彗星和小行星肯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在小行星中发现了有机分子,也就是构成生物的分子。这些最新发现使人不得不再次重新考虑阿恒尼斯于1907年提出的胚种假说,这种假说认为,正是彗星和小行星这样的天体在地球上播撒下生命的种子,这些天体有点像公共汽车,把有机物质,有时甚至是很复杂的物质,从太阳系的一颗行星运送到另一颗行星上,而且有人认为它们同时还带来了细菌。”
但是,这位外空生物学家补充说,巨大无比的陨星也造成了真正的自然灾难,真是祸从天降。“一方面,这些现象导致许多生物物种比如恐龙的灭绝,但恰恰也因此同时促进了生命形态的发展,例如恐龙的灭绝使哺乳动物繁衍得更快,然后是人类的兴盛。”

❽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结论是怎样得来的

诞生和人类发展:出生5亿年前的人......这个恐龙人类诞生6000万年后人类的动物王国类区分,在分类学上,人类(智人)属于脊柱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猩猩亚目,原始人。大约4.5万年前,人类开始分化猿腊玛古猿产生后来腊玛古猿200万年以前演变成了古猿,进一步与现代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在一般人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早期猿人阶段。大约300亿年前生活在150万年以前,已经有人类的基本特征,能直立行走,制造简单的砂石工具。 2,晚期猿人阶段。大约200万年前到30万年前,身体象人,更大的脑容量,越进步,可以在旧石器制作,并开始使用火,比如我们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 3,早期智人(远古)阶段。 10-20万年前至50000年前,远离猿的特征,和现代的,但非常接近,如德国尼安德特人。 4,智人(新人)的阶段。约4-5万年前,人类进化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明显的加速的形式已经非常像现代的,文化上,也有艺术雕塑和绘画,饰品的出现。龙骨山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发现于1933年。在这个原始宗教已经产生,进入了一个母系社会。在智人的后期阶段,现代人开始分化和形成,以及分布在世界各地。

阅读全文

与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怎么而来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