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塔克拉玛干沙漠里都有什么动植物吗
响尾蛇和仙人掌
⑵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动物分布有什么样的特点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动物也极端稀少。只是在沙漠边缘地区,在有水草的古代和现代河谷及三角洲,动物才较为多样。在开阔地带可见成群的羚羊,在河谷灌木丛中有野猪,猞猁,塔里木兔,野马,天鹅,啄木鸟。在食肉动物中有狼,狐狸还有沙蟒。直到20世纪初,还可见到虎,但它们从那时起就灭绝了。稀有动物包括栖息在塔里木河谷的西伯利亚鹿与野骆驼,后者在19世纪末时尚在远及和田河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多半地域徜徉,但现在只偶然出现于沙漠东部地区。该沙漠动物约有272种,高等植物有73种,还有许多低等植物和微生物。
⑶ 请在这里概述您的问题塔克拉玛干沙漠里有什么野生动物(包括所有的食肉的和食草的)
我所知道的食肉动物:狼,狐,金雕,鹰,隼,虎(灭绝)。食草动物:塔里木马鹿,高鼻羚羊(灭绝),野兔,野骆驼,鹅喉羚,土拨鼠。欢迎补充哈
⑷ 塔克拉玛干沙漠有哪些常见植物
塔克拉玛干沙漠植被极端稀少;几乎整个地区都缺乏植物覆盖。在沙丘间的凹地中,地下水离地表不超过3∼5公尺(10∼15英尺),可见稀疏的柽柳、硝石灌丛和芦苇。然而,厚厚的流沙层阻碍了这种植被的扩散。植被在沙漠边缘——沙丘与河谷及三角洲相会的地区,地下水相对接近地表的地区——较为丰富。在那里,除了上述植物外,尚可见一些河谷特有的品种︰胡杨、胡颓子、骆驼刺、蒺藜及猪毛菜。冈上沙丘常围绕灌丛形成。该沙漠动物约有272种,高等植物有73种,还有许多低等植物和微生物。
⑸ 举例说明塔克拉玛干沙漠上边生长 有哪些动植物
塔克拉玛干沙漠
中国第一大沙漠。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里木盆地中部。又称塔里木沙漠。“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为“进去出不来”。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约400千米。面积约32.4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沙漠面积的47%。流动沙丘占85%,是世界上面积占第二位的流动性沙漠。西部因受西北风的影响,沙丘向东南移动;东部因受东北风影响,沙丘向西南移动,1000多年来南移30千米。沙丘高大,一般高50米以上,最高达250米。形态复杂,东部和西部麻扎塔格山南北地带,多为延伸很长的巨大复合型沙丘链,最长可达30千米;中部东经82°~85°之间和西南部,主要为复合型纵向沙垄,长10~20千米,高50~80米,宽500~1000米;南部邻近山岭地带发育有金字塔型沙丘;北部塔里木河老河床以南可见高大穹状沙丘。只在沙漠边缘和河岸边分布有以红柳沙堆为主的固定 、半固定灌丛沙堆 ,成为“沙漠中的绿洲”。沙漠外围依次为冲积平原、山麓砾石戈壁。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无霜期180~240天 ,年日照时数3000~3500小时,属暖温带沙漠。西部蕴藏有丰富的石油等地下矿藏。北部将建成国家级综合性石油化工基地,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塔里木石油化工厂和塔里木化肥厂,已在1996年4月开始施工,都设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冲积平原上水草丰茂,农产富饶,生长成片的胡杨、灰杨、红柳、芦苇等。庄稼穗大粒饱,瓜果质优味甜。
塔克拉玛干沙漠显着的自然特色有3点:
(1)流动沙丘占绝对优势。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本部,除了西部的麻扎塔格等山,中南部的北民丰隆起高地等少数地方没有被沙丘所覆盖外,全为沙丘所分布。其中流动沙丘占85%,只有在沙漠边缘和深入沙漠中的河流沿岸分布有以红柳沙堆为主的固定、半固定灌丛沙堆。
(2)沙丘高大,形态复杂。沙丘内以裸露的巨大沙丘为主,一般高度在100~150米,也有200~300米;其中高度在50米以上的沙丘,占全沙漠流动沙丘总面积的80%。沙丘形态极为复杂,不仅有中国其他沙漠中常见的各种形态的流动沙丘,而且还有着中国其它沙漠中所少有的各种特殊形态的沙丘。如沙漠的东半部和沙漠西部麻扎塔格山南北地带,主要分布有延伸很长的巨大复合型沙丘链;沙漠中部东经82~85°之间和沙漠的西南部,主要分布有复合型纵向沙垄;沙漠南部邻近山岭的地带发育有金字塔沙丘。此外,沙漠北部塔里木河老河床以南,还可见有高大的穹状沙丘。
(3)塔克拉玛干沙漠虽以流动沙丘为主,但是,在深入沙漠内部的河流沿岸,沙漠边缘的洪积、冲积扇前缘地带,还分布有大面积的荒地,生长着茂密的天然胡杨林和红柳灌丛,成为沙漠中的“天然绿洲”。所以,塔克拉玛干沙漠绝对不是过去有人所描绘的那样“只有一片茫茫流沙”,“在沙漠中心没有植物,也没有野兽,甚至连飞鸟虫豸都没有,完全是一片寂静得可怕的地方”,而是有着开发利用的潜力。
塔克拉玛干沙漠尼雅遗址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尼雅河下游,遗址以一佛塔为中心,沿古尼雅河道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约7公里,其间散落房屋居址、佛塔、寺院、城址、陶窑、墓葬、果园、水渠等各种遗迹约百余处,是新疆古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且保存状况良好又极具学术研究价值的大型遗址之一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由于整个沙漠受西北和南北两个盛行风向的交叉影响,风沙活动十分频繁而剧烈,流动沙丘占80%以上。据测算,低矮的沙丘每年可移动约20米,近1000年来,整个沙漠向南伸延了约100公里。丝路古道南道的精绝、小宛、戎卢、圩弥、渠乐、楼兰等古代城镇和许多村落都被流沙所湮没。
⑹ 塔克拉玛干沙漠里有什么野生动物(包括所有的食肉的和食草的)
在素有“死亡之海”之称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条纵贯南北的沙漠公路已经建成。这条被全线绿化了的沙漠公路不仅是塔里木盆地石油开发和运输的命脉,也成为野生动物活动迁徙的“绿色通道”。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项目经理马振武说:“沙漠公路全线绿化后,塔里木野兔、壁虎、燕子、老鹰等野生动物经常出没在沙漠公路两侧的生态林带中,塔里木盆地的野生动物也开始沿着这条绿色的通道迁徙和繁殖。”在漫漫的沙海中出现许多野生动物,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马振武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末,石油工人进入沙漠腹地,只能靠直升飞机和沙漠车运送。当时,塔中作业区惟一能见到的动物就是工人们带去的一只狗。笔者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中作业区看到,随着塔中绿化面积的扩大,生态小环境逐步改善,蜻蜓、小蜜蜂、野鸟都在周边的树丛和花圃间飞来飞去。在沙漠公路负责林木管护工作的工人赵明江告诉笔者,林带里面的动物多起来了,给防护林的管护带来麻烦:塔里木野兔吃掉脆嫩的苗木,并把用来输水灌溉的橡胶管咬破。即便如此,人们也不愿意去伤害这些可爱的小动物。马振武说,乘车从沙漠公路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游客,如果看见电线上栖息的野鸟,都会禁不住举起手中的照相机,留住让人难以置信的瞬间。人们相信,随着沙漠腹地绿色的铺展,将会有更多野生动物通过这条绿色通道往返于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或者在大漠腹地找到“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