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跑跟短跑都是有氧运动吗
不是,跑步既可以是有氧运动,也可以是无氧运动,取决于运动强度。长时间低强度跑就是有氧运动,短时间大强度跑就是无氧运动,长跑可以算作有氧运动,短跑则通常被看作无氧运动。
长跑则不同,根据长跑的特点,不可能短时间,高强度,因此长跑才属于有氧运动。
2. 100米短跑、400米短跑和马拉松他们的呼吸方式分别是什么
这个问题比较专业,讲起来比较复杂。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1、供能物质和供能方式。2、供能时间。3、氧债。4、人体活动过程的供能规律。5、呼吸。6、糖代谢。
1、供能物质和供能方式。人体肌肉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TP(三磷酸腺苷),当肌肉活动需要能量时,ATP放开一个键,变成ADP(二磷酸腺苷)同时放出能量。循环这样,除非没有了可以供能的ATP。那就退而求其次,由ADP(二磷酸腺苷)放开一个键变成AMP(一磷酸腺苷)同时放出能量,但是,这时,就已经肌肉中毒了。肌体不会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除非长期营养不良的人,不然肌体永远有新合成的ATP。
2、供能时间。肌肉开始活动的1~3秒钟内,不需要任何物质,直接由ATP供能,1~3秒钟后,另一种物质CP(磷酸肌酸)参与进来,它放开键的能量给ADP(二磷酸腺苷)使它恢复成ATP(三磷酸腺苷),CP间接供能的时间可维持6~9秒钟。之后,又有另一种物质参与进来,那就是糖。
3、氧债。由于需要新的能量使ADP恢复成ATP,所以,这时开始糖代谢,糖的代谢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有两种方式:有氧代谢和糖酵解。后者就是无氧代谢,只能释放有氧代谢释放能量的三十七分之一,但是速度快。代谢产物为乳酸,多了会使人感到肌肉酸痛。由于糖要负责之前运动留下的大量ADP变回ATP(形象说法)的能量,就需要大量的氧来进行代谢,而呼吸又不足以供应这些氧。差额,即为氧债。
至此,回答了100米跑怎么呼吸合理。即:如果一个能在12秒以内跑下100米的人,不管他怎么呼吸,他跑100米这段时间吸进的氧,都不会参与此100米这段时间的供能。而呼吸的动作有腰腹肌k、肋间内肌、肋间外肌主要参与,而这些肌肉也参与跑动动作。所以,很多高水平运动员在跑100米的时候,不闭气,但是是停止呼吸动作的!
这也是为什么平时冷不丁活动几下还没啥,可是一停下来,却喝叱喝叱猛喘的原因,在那还氧债呢!
4、短跑项目还有200和400。高水平运动员可以维持这种不需要氧参与的供能方式250~350米。所以,200米也可以不呼吸。350米以后,糖酵解供能也接近极限,开始糖有氧供能状态,供能速度减慢,肌体运动能力开始下降。可以是没人可以用100的速度跑长跑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400米无论对什么级别的运动员来讲,都是最难跑的项目的原因。因为它就在极限点上。
3. 跑步应该用什么呼吸
人在跑步时,人体所需氧气需要量随着跑步速度加大而相应增加,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加快呼吸频率和增加呼吸深度。但是,呼吸频率的加快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最有效的范围是每分钟35~40次。如每分钟最高达到60次,平均一秒钟就要进行一次呼气和吸气,这样势必使呼吸变浅,换气量减少,影响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使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浓度降低。
注意呼吸节奏均匀。跑步时,有意识地把双脚步伐节奏与呼吸节奏协调起来,一般来说,根据自己体力状况和跑步速度变化,可以采取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当呼吸节奏与跑步节奏相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就可避免呼吸急促表浅和节奏紊乱,对加深呼吸的深度极为有利。同时还可减轻呼吸肌的疲劳感和减轻跑步中“极点”出现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跑步时采用鼻子吸气。跑步时采用鼻子呼吸并与跑步节奏相协调,能满足体内氧气要求。随着跑步距离和强度加大,氧气需要量增加,改用口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在吸气和呼气时要做到慢、细、长,嘴微张呼气,忌大口快速呼吸或者喘粗气。跑步时呼吸急促,感气憋不畅时,是由于呼气不充分,二氧化碳排出不充分,占据在肺泡之中,限制了氧气的吸入。要想加大呼气量,就用口呼气,并有意识加大呼气的量和呼出的时间。
呼吸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人体的氧气需求与排除体内多余的废气。人体安静
休息时,每分钟约呼吸10至12次,每次呼吸的量 (潮气量) 约 500ml,也就是说
,人体在安静时的每分钟呼吸交换量约5至6公升。尽管每分钟吸入体内的氧气多
达1000至1200ml,但是70公斤成人每分钟使用的氧气则只有 300ml左右。人体最
大运动时的换气量可以达每分钟 100公升 (约安静时的20倍) ,但是人体的最大
氧气摄取量(maximal oxygen uptake) 则只有每分钟3000ml。这种呼吸交换量增
加,氧气使用率反而降低的现象,似乎说明了呼吸并不是人体耐力运动表现的主
要限制因素。
尽管呼吸的氧气交换量(外呼吸)比身体组织的氧气交换量(内呼吸)还多,但
是对于呼吸循环系统而言,不管是肺部的气体交换、心跳率、心脏每跳输出量、
人体的血流分布或静脉的回流等,都不是可以由意识控制的人体运动生理变项。
唯有运动时的呼吸方式,才是可以由意识控制的运动生理反应,因此,适当了解
跑步时的正确呼吸概念,也是相当有帮助的运动生理知识。
1.跑步速度与呼吸交换量
经常有人提出跑步时,随着步伐“2吸1呼”、“2吸2呼”或其它节奏调整的
呼吸频率(次数)概念。这种不考虑呼吸交换量大小的原则性说词,是相当错误的
跑步呼吸调节概念。事实上,跑步的快慢与呼吸交换量成正比。人体在不同速度
下跑步时,每分钟的呼吸交换量可能相差达10倍以上,尽管跑步步伐的快慢也会
改变呼吸的次数(频率),但是,绝对不要以为单一个呼吸节奏,就可以完全代表
跑步的呼吸调节。人体跑步时的呼吸调节会受到跑步速度的显着影响,尽管两人
以相同的速度一起跑步,两人的最佳呼吸节奏(深度与次数)也会有所差异。
2.影响肺部气体交换量的因素
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受到呼吸频率(次数)、呼吸深度(潮气量)与死腔大小的
影响,因此,到底跑步时要增加呼吸的频率或深度,做为运动时增加呼吸交换量
的依据?这个问题的解释与死腔大小有关。
所谓死腔代表人体口、鼻、咽喉、气管与支气管等气体通路(约 150ml),当
吸入的空气通过这些空间时,会保留下死腔大小的空气量,不会进入肺部进行气
体交换,因此,尽管安静休息时的每次呼吸量约 500ml,但是真正进入肺部进行
气体交换的空气量只有 350ml,如果以每分钟10次的呼吸次数计算,人体安静休
息时的真正肺部气体交换只有3500ml。增加呼吸的深度(每次吸入的空气量),可
以显着降低死腔的影响,达成增加肺部气体交换量的目的。特别是随着跑步速度
的增快,死腔也会显着增加,如果只以呼吸频率的改变来调节,那么肺部的气体
交换效率就不会提升,不利跑步时的氧气增加需求。
3.以口或鼻呼吸
如何增加呼吸的深度?是进行跑步呼吸调节的重点。基本上来说,当跑步的
速度不是很快,人体的氧气需求量还不高时,以鼻吸气、口吐气的方式,可以获
得比较自然的换气调节。此时跑者应尽可能增加鼻子的吸气深度、降低呼吸的频
率,以便获得较佳的肺部气体交换效率。当跑步的速度加快后,吸气的深度可以
再增加,呼吸的频率也会慢慢提升,若以鼻子吸气的节奏无法达成肺部气体交换
的需求 (感觉必须以口帮忙吸气) 时,表示跑步的速度已经太快,此时放慢跑步
的速度,显然比调节呼吸深度或频率还来的重要 (呼吸交换量急遽增加,代表无
氧代谢增加) 。
4.胸式或腹式呼吸
以肋骨与胸骨上提扩张胸腔,达成气体进入肺部的呼吸方式,称为胸式呼吸
。肋骨与胸骨不动,以横隔膜下缩造成胸腔扩张 (腹部突起) ,达成气体进入肺
部的呼吸方式,称为腹式呼吸。事实上,腹式呼吸就是所谓“气入丹田 (下腹部
) ”的呼吸调节方式,也是达成增加呼吸深度的有效手段。跑步时采用腹式呼吸
的方式来调节,可以显着提升肺部的气体交换效率。
跑步前要做de准备活动
人体各内脏器官及四肢从相对静止状态到较紧张活动需要有个适应过程,因此,人在进行跑步前同样要作适当的准备活动,使机体生理机能能够在动的情况下协调地工作。如果跑前不做准备活动,长跑时往往会发生关节韧带、肌腱扭伤。特别是一起身就进行紧张的跑步,更易发生。跑步前一般可做以下几节准备活动:
(1)站立,两手叉腰,交替活动踝关节;
(2)半蹲,两手扶膝活动膝关节;
(3)两腿交替高抬腿,活动髋关节;
(4)两手叉腰旋腰,活动腰部;
(5)一手扶持,依次前后踢腿、活动髋、膝关节;
(6)前后弓箭步压腿;左右压腿,牵扯腿部韧带;
(7)上体前后屈以及上肢的轻微活动等。
4. 跑步究竟是要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
从生物学角度看,人体根本就没有什么通过无氧呼吸减肥的说法
给您两个式子,您看看就知道差别了
无氧呼吸:
乳酸发酵:C6H12O6→2C3H6O3+能量(少量)
有氧呼吸: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大量)(需要 催化剂 酶)
里面的能量就是俗称的ATP,供人体肌肉消耗的能量(存在时间极短),而C6H12O6就是葡萄糖,也就是身体中的养分。在同等情况下,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要远多于无氧呼吸。既然如此,您肯定会问,如果是以消耗能量为目标,为什么不以无氧呼吸为主?
原因很简单:人长时间无氧呼吸对身体严重有害!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会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也就是运动剧烈第二天感觉肌肉酸胀乏力的原因)。
而且人体的无氧呼吸是不可控的,只有在吸入的氧气量不足以满足身体产生ATP所消耗的氧气时,身体机能的一种应激反应,短时间制造ATP的手段,不可以长时间存在。否则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会造成细胞内乳酸过多,影响细胞正常生理活动(同时使PH值降低,影响酶的活性)。也就是影响磷酸氢二钾和磷酸二氢钾这两个酸碱平衡对的调节功能。
所以,请您保证自己在跑步的时候处于空气流通充足的场所,千万不要人为的让自己处于缺氧的环境,这样不仅会产生乳酸,更会对脑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建议您可以在跑步的过程中同步采用节食减肥的办法,如您需要食谱等相关详细,欢迎再次联系我。 这里是网络知道认证行家 zjw888888,很高兴的为您解答疑问~
5. 长跑和短跑分别怎样呼吸
随着跑速的提高,氧气供应不足,就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并根据个人的跑速和心肺系统的机能情况采用不同的呼吸节奏,即四步一个呼吸周期、三步一个呼吸周期和两步一个呼吸周期等呼吸方法。
在学习正确的呼吸节奏时,可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跑速,同时要求呼吸时的深度要适宜,即不能过浅,也不宜过深。
近年来,俄罗斯的一名教练找到了一种新式的中长跑呼吸方法,这种方法的基础是分段吸入空气,这样能充分地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延长氧气在体内的保持时间,同时,使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充分排出。
分段呼吸的方法是:一次吸气分成四次连续的吸气与一次正常的呼气构成一个呼吸周期,并使呼吸与步数相适应。第一步周期配合前两次吸气,第二步周期配合后两次吸气,第三步周期配合正常的呼气。这种呼吸方法可直接在跑的练习中运用,很快就能掌握。
短跑以100米为例,一般高水平选手是不呼吸一口气憋着跑到终点。一般的人可能很难做到,所以保持均匀的呼吸就好,但不能太过紧张,因为一旦呼吸紧张就会分散你的力量,我以前训练的时候教练让我们在牙齿中间咬片树叶,跑下来必须不留牙齿印。
长跑的话保持均匀的深度呼吸,和节奏,节奏又分呼吸的节奏和摆臂的节奏,呼吸的时候吸气的时间长一点,然后迅速呼出,普通人在长跑后半程的加速是靠呼吸加速其实是错误的,加速时应该加快摆臂的速度,而呼吸不用改变,而在后半程的摆臂能否保持或者更快取决于平时的训练。跑步一般3步一吸3步一呼
适荡的二至三步呼吸一次
我总结的经验是这样的 一般3步一吸3步一呼 在长跑是都有一个呼吸极限 只要克服这个极限 后程跑会轻松
如果中途出现呼吸困难是要及时的调整 深呼吸几次 能缓解呼吸能过顺利
6. 短跑与长跑,血型
短跑属无氧呼吸,肌肉内的葡萄糖转化成乳酸;长跑属于有氧呼吸;A型、AB型。
7. 短跑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
当氧气不足时。但总体而言。短跑是剧烈运动,无氧呼吸的相对含量就高,消耗大量氧气都有,还是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8. 短跑和长跑时进行着怎样的呼吸作用
你的问题打错了吧,100米跑的总需氧量应该是8升,实际摄入氧量应该是0升,血液乳酸增加量应该是未见增加吧,否则就不对了。
按照正确的提问
C是正确的。
马拉松长跑过程中,机体实摄氧589升,接近总需氧量(600升),乳酸含量略有增加,说明此过程机体供能方式主要是有氧呼吸,其次是无氧呼吸。
在400米中长跑过程中,机体实摄氧为2升,远小于总氧量(16升),乳酸含量增加,说明此过程机体供能方式主要是无氧呼吸。
在100米短跑过程中,机体实摄氧为0,说明没有耗氧,乳酸含量也未见增加,说明此过程机体供能既没有通过有氧呼吸,也没通过无氧呼吸。故此仅10秒左右的运动过程是磷酸肌酸分解提供能量的。
9. 生物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有氧呼吸跟无氧呼吸是什么
呼吸作用中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需要氧气的参与,而无氧呼吸不需要。以人举例,人在短跑中主要是细胞的无氧呼吸,因为剧烈运动所以氧气无法及时参与呼吸作用。在长跑中则主要是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是消耗葡萄糖然后生成糖元和二氧化碳,而无氧呼吸动物会生成乳酸,植物是乙醇,这也就是你运动完了之后,会觉得浑身酸痛的原因,乳酸大量堆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