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特殊因子有哪些

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特殊因子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06 19:53:57

微生物培养基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有哪些

培养基(medium)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任何培养基中均需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能源、碳源、氮源、矿质元素、水和生长因素,但不同营养类型、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营养元素的要求又有很大差异。目前已使用的各种培养基都是前人经过反复实践,比较设计的成果。

培养基的基本成分

能源、碳源:自养微生物以二氧化碳为碳源,光或无机物为能源,在无机物组成的培养基中生长。例如化能自养型的氧化硫杆菌培养基中,加入粉末状硫为能源,以空气中的CO2为碳源。异养微生物以有机物为碳源和能源,培养基中常需加入葡萄糖、蔗糖或麦芽糖、乳糖等单糖或双糖,有的可利用淀粉、纤维素等多糖,或利用动物组织中的糖类。例如培养细菌常用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其中牛肉膏即为主要碳源和能源。(培养基配方见后,下同)。

氮源:自养微生物以含氮无机物铵盐、硝酸盐等为氮素营养,例如氧化硫杆菌以(NH4)2SO4为氮源;异养微生物以无机物铵盐、硝酸盐或含氮有机物为氮源。自生固氮菌利用空气中的N2为氮素营养,其培养基中无须加入氮源,称为无氮培养基。

矿质元素、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P、K、Na、S、Mg、Ca等主要矿质元素以及Fe、Cu等微量元素,因此培养基中常加入K2HPO4、KH2PO4、MgSO4、NaCl、KCl、FeSO4等无机盐类;生长因子主要是调节微生物代谢活动的B族维生素,常由酵母膏、肝浸出液等提供。许多天然成分的原料如牛肉膏、麦芽汁、玉米粉、豆芽汁等,含有各种无机元素和生长因子,不需另外添加。

培养基的类型 根据原料来源不同,可将培养基分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与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由化学成分已知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配制而成。成分精确,重复性强。但营养局限,微生物生长缓慢。适用于菌种分离、选育、遗传分析及生物测定等。如培养放线菌的高氏培养基、培养霉菌的察氏培养基以及各种化能自养菌培养基等。

半合成培养基:由某些天然物质与少量已知成分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营养全面,能有效地满足微生物对营养的需求。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的培养。如培养细菌用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霉菌的薯仔葡萄糖培养基,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玉米粉等天然物质加无机盐配制的各种发酵培养基等。

天然培养基:由化学成分不清楚或不衡定的天然有机物配制而成。成分复杂,但营养丰富全面。常用于实验研究和生产。如麦芽汁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以及生产中使用的麸皮、锯末等。

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用各种营养成分加水配成,或用天然物质的浸汁(麦芽汁、豆芽汁等)制成。组分均一,适宜各类微生物的营养生长。广泛应用于实验研究及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利于广泛获得大量菌体或代谢产物。

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或用麸皮等固体原料配制。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又称琼胶、洋菜),由石花菜等海藻中提取加工制成。市售琼脂为条状、片状或粉末状,主要成分为多聚半乳糖的硫酸酯,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将其分解,在培养基中仅起支撑作用。其熔点约98℃,凝固点42℃,1.5~2%的水溶液在一般培养温度下呈凝胶状态。琼脂固体培养基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培养、菌种鉴定和保藏。

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2~0.5%琼脂制成。用于观察细菌的运动、菌种鉴定及测定噬菌体的效价等。

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可分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加富培养基、基本培养基等。

选择培养基:根据某一类或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而设计的培养基,用于提高所需微生物的分离效率。如分离固氮微生物的无氮培养基、加入滤纸条或纤维素粉为碳源分离纤维分解菌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合物,可有效地分离出对这种化合物有抗性的微生物,例如在放线菌培养基中加入数滴10%的酚,可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加入一定量的青霉素、链霉素,可抑制细菌生长等。

鉴别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通过显色反应以鉴别不同的微生物。例如检查乳制品和饮用水中是否有肠道细菌污染所用的伊红-美蓝培养基。当大肠杆菌等肠道细菌生长时,发酵培养基中的乳糖,使加入的伊红-美蓝变色,在菌落上沉积为紫黑色,并呈现金属光泽。

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以下为常规方法,如配方中有特殊规定或要求,以配方为依据。

1.根据配方,计算各种营养成分用量。一般药品可用普通药物天平称量,用量少的药品,可按比例配成高浓度溶液,再按所需量用移液管吸取。称好的药品放入玻璃烧杯或搪瓷杯中。

2.在另一容器中将所需量的水(一般可用自来水,有特殊要求时需用蒸馏水)加热,取全量的1/3左右倒入放药品的容器中,用玻璃棒搅拌,待药品全溶后,再将其余热水全部倒入。

3.若配制固体培养基,则称取1.5~2%的琼脂放入已溶化的营养液中,继续加热至琼脂全部溶解。加热中随时搅拌,防止溢出或糊底。烧糊的培养基营养物质破坏,并产生有毒物质,不宜再用。

4.待溶化的培养基稍冷却后,按配方要求调整pH值。先取10毫升培养基装入试管中,用pH试纸测其自然pH,再用1%NaOH(或1%HCl)调至所需pH,根据用量计算,换用10%NaOH(或10%HCl)调整所配全量培养基的pH。加碱(或酸)溶液时,应边滴加边搅拌,至应加量将近用完时,再次测试,最后调至要求的pH值。

5.配好的培养基,根据需要趁热分装至试管或锥形瓶中。分装需用漏斗,以免琼脂粘在管口或瓶口上。装瓶量一般为瓶容量的1/3~1/2;装试管一般为试管高度的1/5~1/4,以免灭菌时培养基上溢,粘湿棉塞。

6.用预先制好的棉塞塞住管口或瓶口。棉塞既有利于通气,又有滤菌作用,故松紧、大小应适当,以免使用时影响操作(如图)。

最后用牛皮纸或报纸包住棉塞,扎紧在瓶颈或试管上方,以免灭菌时水蒸汽沾湿棉塞或脱落。

7.灭菌后取出的固体培养基,根据需要可将试管立即斜放,冷凝后即成斜面培养基,用于菌种扩大培养及保藏;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冷凝后即制成平板培养基,可用于菌种的分离、鉴定等。液体培养基冷却后可直接根据需要接入菌种。

❷ 什么是生长因子它包括哪些物质是否任何微生物都需要生长因子

  1. 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生长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

  2. 包括碱基、卟啉及其衍生物、甾醇、胺类、C4~C6的分枝或直链脂肪酸,以及需要量较大的氨基酸;而狭义的生长因子一般仅指维生素。

  3. 只有部分的微生物是需要生长因子的,并不是所有。

  4. 核酸和酶是微生物的“不动产”,不像糖会变为H2O和CO2散逸,核酸和酶即使分解也会留在培养基内,以备再用。且酶作为催化剂本来用量就很少,所以微生物的生长因子需求量非常少。

细胞因子是指在组织培养中,除了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以及无机盐等正常成分之外,可以代替培养基血清高分子物质从而促进细胞生长的物质。是具有刺激细胞生长活性的细胞因子。一类通过与特异的、高亲和的细胞膜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生长与其他细胞功能等多效应的物质。存在于血小板和各种成体与胚胎组织及大多数培养细胞中,对不同种类细胞具有一定的专一性。

❸ 求教,微生物有哪些生长因子,添加的量各是多少

A、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正确; B、生长因子主要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碱基,B正确; C、有些微生物自身能够合成生长因子,C错误; D、因为不能合成生长因子或合成量有限,所以需要添加,D正确.故选:C.

❹ 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理化因子有哪些,分别简述

答:(一)微生物的营养
微生物要求的营养物质必须包括组成细胞的各种原料和产生能量的物质,主要有:水、碳素营养源、氮素营养源、无机盐及生长因素。
细胞的分子式:C5H7O2N(或C60H87O23N12P)。对营养的需求:好氧微生物:BOD5:N:P=100:5:1;厌氧微生物:BOD5:N:P=400:5:1。
1.水:组成部分,代谢过程的溶剂。细菌约80%的成分为水分。
2.碳源:碳素含量占细胞干物质的50%左右,碳源主要构成微生物细胞的含碳物质和供给微生物生长、繁殖和运动所需要的能量,一般污水中含有足够碳源。
3.氮源:提供微生物合成细胞蛋白质的物质。
4.无机元素:主要有磷、硫、钾、钙、镁等及微量元素。作用:构成细胞成分,酶的组成成分,维持酶的活性,调节渗透压,提供自养型微生物的能源。磷:核酸、磷脂、ATP转化。硫:蛋白质组成部分,好氧硫细菌能源。钾:激活酶。钙:稳定细胞壁,激活酶。镁:激活酶,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5.生长因素: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二)温度
各类微生物所生长的温度范围不同,约为5℃~80℃。此温度范围,可分为最低生长温度、最高生长温度和最适生长温度(是指微生物生长速度最快时温度)。依微生物适应的温度范围,微生物可以分为中温性(20~45℃)、好热性(高温性)(45℃以上)和好冷性(低温性)(20℃以下)三类。当温度超过最高生长温度时,会使微生物的蛋白质迅速变性及酶系统遭到破坏而失活,严重者可使微生物死亡。低温会使微生物代谢活力降低,进而处于生长繁殖停止状态,但仍保存其生命力。
(三)pH
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pH适应范围。细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的pH适应范围是在4~10之间。大多数细菌适宜中性和偏碱性(pH=6.5~7.5)的环境。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应保持最适pH范围。当废水的pH变化较大时,应设置调节池,使进入反应器(如曝气池)的废水,保持在合适的pH范围。
(四)溶解氧
影响生物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好氧微生物处理的溶解氧一般以2~4mg/L为宜。
(五)有毒物质
在工业废水中,有时存在着对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杀害作用的化学物质,这类物质我们称之为有毒物质。其毒害作用主要表现在细胞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以及菌体内的酶变质,并失去活性。在废水生物处理时,对这些有毒物质应严加控制,但毒物浓度的允许范围,需要具体分析。

❺ 微生物培养基中的生长因子指哪些

指在组织培养中,除了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以及无机盐等正常成分之外,其可以代替培养基血清高分子物质的而促进细胞生长的物质。与发育因子和增殖因子为同义词,但因在组织培养中是以细胞增殖为直接目的,所以称增殖因素较确切。生长因子多为广义的肽激素,有胰岛素、表皮生长因素(EGF)、成纤细胞生长因素(fibroblast gfowth factor,FGF)、血小板来源增殖因素(platelet-derivedgrowth factor,PDGF)以及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somatostatin=SRIH)等。在肽激素之外,皮质醇和甲状腺素(T3)等也属于生长因子。在这些物质中,已知激素之外的物质可作为培养细胞生长因素已被发现,但推测也是活体的发育因子。所以认为组织培养是探索活体发育因子的良好的实验手段。
生长因子是具有刺激细胞生长活性的细胞因子。

❻ 微生物需要的六大营养因子都是什么

微生物需要的营养要素可分为六大类,即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

阅读全文

与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特殊因子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