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生物职业病危害有哪些

生物职业病危害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08 06:48:02

A. 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类
分为:
1、粉尘类;
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3、化学物质类;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等10大类115种。

B. 搞生物技术的人有什么可怕的职业病吗

做生物技术行业的覆盖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并不是所有生物技术的职业都会有职业病风险的,除非工作环境长期接触到微生物的孢子体,自然会有职业病的,主要是尘肺,因为长期接触到微生物的孢子体呼吸入肺,形成了一个过敏的职业病。

C. 职业病的危害都有哪些

职业病危害可以分为很多种,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如有机溶剂类毒物,铅、锰等金属毒物,粉尘等)、物理(如噪声、高频、微波、紫外线、X射线等)、生物(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因素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如不合适的生产布局、劳动制度等)。
职业病的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D.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哪些

由于行业的多样性,不同行业在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也不一样,但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三类: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法律分析
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铅、汞,乙烯生产过程中,有苯、甲苯、乙基苯、苯乙烯等毒物;生产丁苯橡胶过程中有丁二烯、苯乙烯、高芳烃油、亚硝酸钠、过氧化二异丙苯等几十种。生产性粉尘,如炼油生产过程中,有石油焦粉尘,使用催化剂硅酸铝粉(粉尘状)等;催化剂生产过程中,有金属粉尘、水泥粉尘等,此外,还有石棉尘、煤尘等。2、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微波、激光。电离辐射,如X射线、放射性同位素仪表产生的丫射线等。3、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毛上的炭疽杆菌、蔗渣上的霉菌等。在石化行业少见。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是指生产过程的劳动组织、操作体位和方式以及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比例等。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有:大检修或抢修期间,易发生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精神紧张;自动化程度高,仪表代替了笨重的体力劳动和手工操作,也带来了精神紧张问题。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职工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个别系统或器官过分紧张,如视力紧张等;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E. 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如铅、苯系物、氯、汞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

2、物理因素:主要为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及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射频辐射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其他如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不能合理地安排与劳动者身体状况相适应的作业。

4、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高温辐射,寒冷季度因窗门紧闭而带通风不良等。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

(5)生物职业病危害有哪些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

在生产劳动中,接触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粉尘气雾,异常的气象条件,高低气压,噪声,振动,微波,X射线,γ射线,细菌,霉菌;长期强迫体位操作,局部组织器官持续受压等,均可引起职业病,一般将这类职业病称为广义的职业病。对其中某些危害性较大,诊断标准明确,结合国情,由政府有关部门审定公布的职业病,称为狭义的职业病,或称法定(规定)职业病。

中国政府规定诊断为法定(规定)职业病的,需由诊断部门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规定职业病患者,在治疗休息期间,以及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亡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有的国家对职业病患者给予经济赔偿,因此,也有称这类疾病为需赔偿的疾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F. 以下属于职业危害生物因素的有毒物质是什么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是造成职业病的原因,为便于了解和操作,卫生部3月12日发布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10类,并详细列举了有关行业和工种
被过滤广告
,是用人单位明确职业病危害控制内容,劳动者了解哪些工作可能造成职业病,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开展职业卫生检查的依据。

这10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G. 职业病危害种类有哪些

按照2011年12月3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它包括十大类,分别是:
1. 尘肺。有硅肺、煤工尘肺等。
2. 职业性放射病。有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内照射放射病等。
3. 职业中毒。有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4. 物理因素职业病。有中暑、减压病等。
5.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有炭疽、森林脑炎等。
6. 职业性皮肤病。有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
7. 职业性眼病。有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等。
8. 职业性耳鼻喉疾病。有噪声聋、铬鼻病。
9. 职业性肿瘤。有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等。
10. 其他职业病。有职业性哮喘 、金属烟热等

H. 常见的生物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生物因素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原料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对职业人群健康有害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动植物、昆虫等及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统称为生物性有害因素。例如,附着于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某些动植物产生的刺激性、毒性或变态反应性生物活性物质,以及禽畜血吸虫尾蚴等。职业性有害生物因素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和致病寄生虫,如布氏杆菌、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GBZ 2.1-2007)的规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白僵蚕孢子与枯草杆菌蛋白酶的容许浓度见表1。
有害因素作业

常见的生物性有害因素作业主要见于病原微生物实验研究、医疗卫生技术服务、生物高科技产业、动物饲养与屠宰以及植物种植等相关行业。
(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可能因接触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而引起相应的健康损害。
(二)医疗卫生行业
从事医疗卫生技术服务的工作人员可能因接触致病性微生物而引起相应的健康损害。
(三)生物高科技产业
以DNA重组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操作对象主要是活性有机体,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可经常接触致病性微生物或非致病性微生物或其有毒有害的代谢产物,有可能对其健康产生危害。
(四)动物相关行业
从事畜牧业、动物饲养、动物屠宰等动物相关行业的作业人员存在感染动物性传染病的风险。
(五)植物相关行业
农业生产人员可能因接触有机粉尘导致农民肺;菇类栽培、采摘工作的人员可因吸入大量真菌孢子而诱发蘑菇肺;从事稻田作业的人员会发生各种皮肤疾患;在森林地区的作业活动中可接触森林脑炎病毒等。
生物性有害因素的危害
生物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的损害,除引起法定职业病,如炭疽、布氏杆菌病和森林脑炎外,也是构成哮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和职业性皮肤病等法定职业病的致病因素之一。生物性有害因素还可导致鼠疫、口蹄疫和矿工钩虫病等,以及因接触各种生物性毒素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I. 职业危害因素分为那几类

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包括:

一、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
1、化学因素:粉尘、铅、三氯乙烯、苯、正己烷等

2、物理因素:噪声、异常气象条件、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

3、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等。如:作业人员因接触患有炭疽病的牛、马、羊、骆驼等食草动物,或因接触受炭疽病传染的病畜皮毛、产品而罹患。

二、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不良体位操作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危害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等。

阅读全文

与生物职业病危害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