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病媒生物防效果三方评估报告如何写

病媒生物防效果三方评估报告如何写

发布时间:2022-08-08 21:09:45

‘壹’ 申办病媒生物防治服务企业资质证书要满足哪些条件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防控病媒生物传播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全国爱卫会、卫生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病媒生物是指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下列生物:
(一)蚊;
(二)蝇;
(三)蟑螂;
(四)鼠;
(五)省级以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规定的其它病媒生物。
第三条 县级以上爱卫会要将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纳入爱卫会工作规划,负责对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病媒生物的预防控制工作。
第四条 全国爱卫会办公室负责全国病媒生物控制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爱卫会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宣传教育;
(二)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
(三)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检查;
(四)表彰奖励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先进单位和个人;
(五)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遵循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预防控制原则,坚持政府组织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鼓励个人和家庭搞好居家卫生的方针。
第六条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实行单位责任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要建立日常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媒生物密度,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防止病媒生物孳生、繁殖和扩散,避免和减少病媒生物危害的发生。
第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爱卫会要根据本行政区域人口分布、病媒生物密度、传染病流行等情况确定病媒生物重点预防控制地区、场所,并提出具体的预防控制目标和要求。
第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爱卫会可以根据当地病媒生物活动高峰规律,组织集中、统一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要按照当地爱卫会的部署,积极参加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
第九条医院、宾馆、机场、港口、火车站、汽车站、交通工具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筑工地、农副产品市场、废品收购站、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场、粮库等易招致或者孳生病媒生物的场所,要指定人员负责病媒生物的预防控制工作,并设置病媒生物防范和消杀设施。
第十条 城镇建设规划要包括治理蚊蝇孳生地等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建筑物管线、市政管井和下水道系统要设有防范病媒生物侵害的设施。
第十一条 农村地区要结合改厕、环境改造、垃圾与粪便管理等工作,在清除孳生地的基础上,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第十二条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使用的药物、器械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禁止使用违禁药品。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爱卫会要组织专业机构对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效果进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有责任单位的,要及时责令整改。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并及时将监测结果报告当地爱卫会。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协助爱卫会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工作。
第十五条 鼓励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机构为单位和个人提供符合质量安全要求、收费合理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
第十六条 对具备以下条件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爱卫会办公室可以建立公示制度,以方便需要服务的单位和个人选择:
(一)有合法资质;
(二)有完整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操作规程;
(三)有与业务量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合格的技术人员;
(四)有符合要求的经营场所、库房、专用药物与器械;
(五)收费合理。
第十七条 各级爱卫会要将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需经费纳入工作预算。
第十八条 鼓励和支持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技术的研究,鼓励和支持推广应用先进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技术、方法和药械。
第十九条 各级爱卫会要对在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贰’ 病媒生物防制宣传标语


1、爱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除害防病,保障健康。
3、大搞环境卫生整治,清除“四害孳生场所。
4、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迎接病媒生物,防制C级评估检查。
5、改善人居环境卫生,享受健康美好人生。
6、搞好环境卫生,消除四害孽生条件。
7、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美化环境,人人受益。
8、坚持经常性除四害工作,努力提高群众生活环境质量。
9、健康水平要提高,讲究卫生是关键。
10、讲究卫生,消灭四害。
11、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12、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预防疾病传播。
13、普及健康知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叁’ 克拉玛依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病媒生物的孳生和扩散,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爱国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病媒生物的预防控制、监督管理等工作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病媒生物,是指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生产生活的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病媒生物。第四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应当坚持政府组织、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科学治理的原则,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物理或药物灭杀为辅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消除病媒生物孳生条件,将病媒生物的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第五条市、区人民政府将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经费纳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为所需人员、设备、监测等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第六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实行单位责任制。各级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社区(村)等建立日常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制度,履行防制病媒生物的义务,防止病媒生物孳生、繁殖和扩散,避免和减少病媒生物危害的发生。第七条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具体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规划和计划,组织开展宣传发动、健康教育以及专业培训;

(二)协调、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做好职责范围内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三)指导实施突发病媒生物传染疫情事件的预防控制与应急处理,发布相关应急处置信息;

(四)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对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

(五)负责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单位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六)组织开展春、秋两季灭鼠活动和夏、秋两季灭蚊、灭蝇、灭蟑螂活动;

(七)组织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科学研究、技术交流;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八条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场监督管理、商务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建筑工地、居民小区、垃圾站(场)、排水管道、环卫设施、公园、广场、公共绿地、市政道路等场所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单位、药品经营单位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三)商务部门负责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加油站等场所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四)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公共交通运营单位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五)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农田、定点屠宰场等场所和动物诊疗机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六)林业和草原部门负责森林、草原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七)水利部门负责河道、堤防、水库大坝管理范围内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八)教育部门负责学校、幼儿园和教育培训机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九)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第九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方案,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措施;

(二)定期对社区的专(兼)职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技术指导员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建立健全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工作机制,组织开展病媒生物种群分布、密度和抗药性监测,建立病媒生物监测网络,定期开展风险评估、风险报告和控制效果评价,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告同级卫生健康部门;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十条下列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依法履行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职责,指定专人负责,设置病媒生物防制和消杀设施,采取专业队伍与群众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经常性病媒生物消杀,并建立工作档案:

(一)宾馆、电影院、博物馆、体育场(馆)、游泳馆、图书馆等文化体育场所;

(二)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公共交通工具等人员密集场所;

(三)文物保护单位、工业遗产等重点保护场所;

(四)食品生产加工、餐饮服务、畜禽养殖、屠宰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垃圾站(场)、废旧物资收购站等易孳生病媒生物的场所。

‘肆’ 病媒生物消杀记录怎么写

1、 每月按照消杀标准进行自查

2、 合格打“√”,不合格记录原因

‘伍’ 有关于银行的病媒生物防治的方案怎么写

大体的思路
防制对象是什么,鼠,蟑螂,蚊,蝇?
确定防制区域,面积大小
设计做业处理的频次
分别设计针对防制对象具体一点的处理位置,使用的化学药剂
同时是否发现一些潜在的风险隐患,如何去消除
简单就是这样了,可随时交流,也可私信。

‘陆’ 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整改报告怎么写

病媒生物防治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县创建重庆市卫生县城工作,现将20XX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开展拟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存在的问题

(一)县城公共区域除四害专项经费投入不足,工作开展困难。

(二)农贸市场、“五小行业”、建筑工地等重点地区四害密度超标严重,巩固重庆市灭鼠灭蟑螂先进城区任务艰巨。

(三)监督执法力度不够坚决。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现象在极个别部门和少数乡镇尤为突出。

(四)宣传发动不够深入,群众参与意识淡薄,群防群治积极性不高。

(五)四害密度监测工作流于形式,开展乏力。

二、采取的措施

(一)印发《病媒生物防治》宣传资料30000份,结合创卫综合宣传及时向广大市民发放,爱卫办负责,3有30日前完成。

(二)认真组织开展好春秋两季统一灭鼠活动。印发《统一灭鼠活动》的通知,采购灭鼠毒饵盒2万个,把病媒生物灭防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确保各级各单位和乡镇全部参与。爱卫办负责,3月20日前准备完毕。

(三)抓好重点地区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4月1日至4月30日)

(1)县城公共区域专业化防治工作。由爱卫办聘请病媒生物专业化防制公司统一消杀,4月15日前完成。

(2)拆迁工地防制工作。联合国土房管局对县城内及周边地区拆迁工地场所开展好防治工作。国土房管局督促参与,爱卫办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4月20日前完成。

(3)建筑工地防制工作。联合城乡建委对县城内及周边地区建筑施工场所开展好防制工作。城乡建委督促参与,爱卫办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4月20日前完成。

(4)农贸市场防制工作。联合县商委对县城内各农贸市场开展好防制工作,县商委督促参与督促全面落实。县爱卫办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4月20日前完成。

(5)“五小行业” 防制工作。把病媒生物防制作为 “五小行业”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督促全面落实。县爱卫办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4月30日前完成。

(四)开展一次病媒生物防制专项检查,督促落实。对拒不执行市政府215号令的单位进行处罚。由县爱卫办负责,5月1日前完成。

(五)由爱卫办牵头,由县疾控中心具体负责,对全县五个乡镇四害监测点和县城公共区域,按照监测技术要求扎实开展春季灭鼠监测工作,并做好资料存档。

三、组织领导

由县爱卫办牵头开展好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县爱卫办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副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并将任务层层落实到个人,做到任务明确,时间明确,措施明确,确保以上工作的全面完成。

‘柒’ 河南省手足口病等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治应急预案(试行)

你要打印?还是?下面就是。如果打印保存word就行了。

1、总则
肠道病毒是人类最常见的病毒,是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个属,主要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共有70多个血清型,易致任何年龄段的人类和某些哺乳动物发病。该类病毒往往在人类胃肠道细胞侵袭繁殖,然后通过血液侵袭其他器官,引起各种典型或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出疹性疾病、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心脏疾患、流行性肌痛、婴儿腹泻、急性流行性结膜炎等。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其中,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在托幼等婴幼儿集中的机构与家庭引起暴发和局部流行。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为有效做好我区手足口病等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本预案。
1.1目的
有效和及时预防、控制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暴发和流行,指导和规范全区范围内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
1.2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河南省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办法》、《焦作市手足口病等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治应急预案(试行)》、《焦作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原则
政府领导,部门配合;依法防控,科学应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控,分级负责;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全区范围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暴发和流行且达到本预案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时,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开展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组织体系及其职责
2.1卫生行政部门
根据疫情等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建议同级人民政府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同时,要迅速成立防控工作指挥小组,其职责是:在同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辖区内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应急处理工作,统一调配应急技术力量和应急物资,组织实施各项防控措施;组织专业队伍培训和疫情应急处置演练;对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向同级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本辖区内发生的疫情应急处理情况。
2.2 应急处置专家小组
为了及时有效快速控制疫情,区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成立相应的应急处置专家小组:
⑴医疗救护专家小组。主要由传染(感染)科、内科、儿科、急诊科等专科的专家组成,参与病人的医疗救治。
⑵预防控制专家小组。由流行病学、病媒生物防制和卫生监督等专业人员组成,参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
⑶检测技术专家小组。由病原学和血清学等方面检验专家组成,负责病原学、血清学样本的采集、运送、检测及结果的判定等。
2.3 应急处置专业技术机构
2.3.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疫情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信息上报;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参与和指导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疫区消毒;负责病例样本的采集、检测、上送;按照卫生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对疫情应急处理情况依照疫情的发生、发展、控制过程进行初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2.3.2 医疗机构
⑴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病人的医疗救治,并做好病人隔离、院内消毒、疫情报告等工作。
⑵做好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⑶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感染性疾病科或肠道门诊,负责完成门诊和住院病人的登记、样本采集、检索和报告,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落实肠道感染性疾病防控措施。
2.3.3 卫生监督机构
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的卫生监督检查,督促规范各项应急处置措施的落实。依法加大对食品、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力度,加强对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防控措施的监督检查。
3、疫情分级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内涵的释义(试行)》,根据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例数、流行范围、扩散趋势和危害程度,结合当前防控工作需要,将手足口病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疫情(Ⅰ级)、重大疫情(Ⅱ级)、较大疫情(Ⅲ级)和一般疫情(Ⅳ级)四级。
4、监测、预警与报告
4.1监测
4.1.1 建立区、县、乡三级手足口病监测网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制定《全区手足口病监测技术方案》,并指导各地实施。各地要按照《全区手足口病监测技术方案》要求开展手足口病日常监测工作。
4.1.2 设置监测点。根据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工作需要,科学设置手足口病的监测点医院(按疫情发生发展需要适时调整监测点的设置),各监测点医院要根据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和诊断标准开展病例监测,每日定时报告监测情况及收治病人的动态情况,实行“零报告”制度。在重点地区和高发季节,要加大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力度和重症病例的主动搜索工作。
其它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和诊断标准,开展病人筛选,发现有可疑症状的病人要及时向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2 预警
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的监测信息,根据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其对公众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做出预测,提出预防控制措施和建议,报同级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做出疫情预警。
4.3报告
在发生一种或几种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暴发和流行时,区卫生局根据疫情性质和危害,可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日报告;卫生部列为法定传染病管理的病例(如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其它感染性腹泻),要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未列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的,也要加强疫情报告与管理。一旦出现暴发疫情,达到本预案中规定的疫情分级标准时,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在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责任报告人。
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责任报告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报告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及其处置情况。
5、应急响应和终止
5.1应急响应原则
当辖区内疫情达到本预案中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分别由省、市、区三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重大疫情(Ⅱ级)、较大疫情(Ⅲ级)和一般疫情(Ⅳ级)的应急处置工作,并向当地政府提出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的建议。同时,要遵循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和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预警和反应级别,以有效控制事件,减少危害和影响。对事态和影响不断扩大的事件,应及时提升预警和反应级别;对范围局限、不会进一步扩散的事件,应相应降低预警和反应级别。
卫生行政部门及其有关部门对在托幼机构、学校或重要活动期间发生的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要高度重视,可相应提高反应级别,确保迅速、有效控制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维护社会稳定。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各级专业机构在处置肠道病毒感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河南省手足口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焦作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以及其它相关技术方案的要求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5.2应急响应措施
5.2.1卫生行政部门
(1)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疫情的调查与处理。
(2)组织专家小组对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疫情性质进行评估,确认疫情的级别,提出应急反应级别的建议。
(3)应急控制措施: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应急疫苗接种、预防服药、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隔离、疫区检疫或交通封锁等应急控制措施。
(4)督导检查:区卫生局组织对全区或重点地区的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
(5)发布信息:按照“公开、透明、及时、准确”的原则和《卫生部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豫政办明电[2008]83号)的规定,省卫生厅是我省发布疫情的唯一单位,负责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疫情信息,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同时配合宣传主管部门做好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未经省卫生厅认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散播有关疫情的消息。
(6)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培训:区卫生局针对卫生部、省卫生厅新制定的有关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技术标准、规范和防控指南等,及时组织开展培训工作。
(7)普及卫生知识:针对事件性质,有针对性开展卫生知识宣教,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8)进行事件评估:组织专家对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的措施、效果评价等。
5.2.2医疗机构
(1)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类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
(2)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标本的流行病学调查,做好标本采集工作。
(3)做好医院内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环境。
5.2.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信息收集与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做好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信息收集与分析工作,并根据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通过中国疾病信息报告系统开展网络直报或日报告。
(2)流行病学调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到达疫区现场后,应尽快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提出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查明传播链,并向相关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情况。
(3)实验室检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按有关技术规范采集标本,或指导医疗机构进行标本采集,开展实验室检测,如不具备条件,可送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检测。
(4)技术培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辖区内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应急处理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5.2.4卫生监督机构
(1)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相关单位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应急处理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
(2)围绕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应急处理工作,开展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等的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
(3)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调查处理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应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5.2.5非疫区地区的应急反应措施
未发生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疫情的地区应根据其邻近地区疫情的性质、特点、发生区域和发展趋势,分析本地区受波及的可能性和程度,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密切保持与疫区地区的联系,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2)组织做好本辖区应急处理所需的人员与物资准备。
(3)加强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监测和报告工作,必要时建立专报制度。
(4)开展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5.3应急响应的终止
疫点(区)在各项防控措施均己落实,最后一例病例治愈后,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无新病例出现时可解除应急响应。当辖区所有的疫点、疫区宣布解除后,方可终止本辖区的应急响应。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区终末消毒合格,由启动应急响应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6、善后处理
6.1后期评估
疫情结束后,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本级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对疫情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疫情、现场调查处理、病人救治、措施效果、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评估报告上报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
6.2奖励
卫生行政部门可对在应急处置工作中做出显着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6.3责任
对在疫情监测、报告、调查、处置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7、保障措施
7.1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应对能力
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消毒处理和实验室检验的能力;加强对医务人员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的培训,要求每一位接诊医务人员都要掌握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诊疗、预防控制和流行病学调查的相关知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早期发现病人的意识、能力和诊疗水平,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7.2 完善检测网络,提高检测能力
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均应建立肠道病毒感染等急性传染病检测实验室,专人负责,并选择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承担检测工作。
7.3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1)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科研机构要完善有关生物安全规章制度,配备必要的人员,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使生物安全管理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2)开展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检测工作的实验室必须符合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依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2002)》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等规定开展工作。
(3)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对专业人员进行有关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
7.4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措施落实
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开展对肠道病毒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和指导,特别加强对重点地区的督导和检查,督查应急预案制定、业务培训、技术演练、疾病监测、疫情报告、传染病预检分诊及疫情现场控制等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玩忽职守的人员要严肃处理。
7.5 做好物质储备,保障经费支持
卫生行政部门要合理安排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经费,做好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包括防护用品、应急预防性药物、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药品、消杀药械、检测试剂等物资。
8、预案的制订
7.1本预案由区卫生局组织制订,并定期进行评估,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并由区卫生局按规定公布。
7.2可能发生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流行的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本预案的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制订本地区工作方案。
9、 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区卫生局负责解释。
10、 预案实施的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捌’ 卫士康做消杀工作好吗

现在越来越多的工厂重视灭鼠的工作。那么,灭鼠公司怎样做好工厂灭鼠工作?卫士康通过18年的消杀经验实践认识到:有害生物的防治主要是通过控制病媒生物的孳生地从而控制传染源、切断它的传播途径以达到改善公司或公共环境卫生,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对于一家有害生物防治(PCO)专业的灭鼠公司企业来说,仅仅对服务单位定期放放药、喷喷药是远远不够的。

老鼠的牙齿非常锋利,不但经常毁坏文件、票据、办公桌椅,灭鼠公司提醒大家。而且还会经常咬坏电线、电缆、机器零配件、仪器仪表等,并造成重大的恶性生产事故。而食品加工企业,有较高的卫生要求,食用的物品的原料繁多,不论是成品还是生产的废弃物都有很浓的香味,生产场所均有较好的温度、湿度,为有害生物的入侵、孳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灭鼠公司介绍,同时食品行业涉及仓储、食品、机械、环境以及运输等,给虫害防制带来了较大困难。

下面内容由专业灭鼠公司整理:

灭鼠公司既要对杀虫剂、灭鼠剂和常见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有所了解和掌握,灭鼠公司又要能针对某一地域的有害生物进行分析和判断,实施有效地、有针对性的防治和管理,特别在客户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尽量在多方面满足客户的要求,这也是一般公司和专业工厂灭鼠公司的区别。

工厂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是以工厂生产、仓储、物流为主的区域。以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与城市乡村比邻关系的变化,形成不同的微小生态环境,栖息于这样环境之中的鼠类种群,其活动规律发生相应改变,引起危害也有一些新的特点。

一、有待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工厂灭鼠综合虫害治理系统

(1)检查目标虫害预防设施齐全完好,确保所有门窗、管道符合虫害防治要求;

(2)尽可能减少给有害生物提供食源、水源、良好的栖息环境(如垃圾桶日产日清、绿化盆景托盘保持干燥等),从虫害生存的根本进行控制。

(3)灭鼠公司需建立鼠类三道防线,综合现场环境及客户要求,室外选择性安装化学或物理监控设施,室内选择性安装物理或生物监控设施,对室内外鼠虫害活动情况进行监控。

(4)定期的统计虫害设施所监控的数据,并对虫害活动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结合现场日常营运及环境问题,提出风险评估报告及相应整改建议,同时配合厂方共同完成。

(5)还需开展工厂虫害现场培训工作,针对工厂方管理人员及现场其它人员进行虫害风险控制培训,提高虫害风险意识!

二、工厂灭鼠的施工程序目标

(1)运用国内外先进的专业方法,国外先进药物及器械进行定期虫害治理措施,包括检查、监察及全面或重点处理,确保工厂环境免受害虫滋扰或影响。

(2)需通过建议工厂进行内外环境改善及加强公司防虫防鼠设施,减少害虫滋生及进入的机会。

(3)应采用安全而有效的非化学或化学方法,提供有效害虫控制。发现害虫活动时,能及时跟进检查、处理及建议,确保害虫控制质量。

‘玖’ 怎样办理有害生物防治服务机构资质证书,

申请办理备案手续,并提交材料;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核实。

服务机构自愿性申请办理备案手续,并提交如下材料:全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机构备案表;服务机构的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服务机构经营场所租赁合同复印件;专用药物与器械清单;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培训合格证明;服务机构管理制度(含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操作规程)。

全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评估中心对备案服务机构所提交的材料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核实,对材料符合规定要求的,办理备案手续,并颁发《全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机构备案证书》。对材料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通知备案单位并说明理由。

(9)病媒生物防效果三方评估报告如何写扩展阅读:

有害生物防治服务机构资质证书的相关要求规定:

1、服务机构应在《资质证书》到期前两个月向全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评估中心提出换证复审申请,并应提供下列资料:复审申请报告一份;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完成复审,根据复审结果换发相应级别的资质证书。

2、《全国病媒生物生物预防控制服务资质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资质证书》使用“全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评估中心”印章及钢印。

阅读全文

与病媒生物防效果三方评估报告如何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