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物性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有哪些
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的疾病
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职业病包括:炭疽、布氏杆菌病、森林脑炎三种,其致病微生物分别为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
一、炭疽
炭疽是炭疽杆菌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草食动物,人接触病畜及其产品后而被感染。炭疽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之一。
1、病因及发病机制
炭疽杆菌为有荚膜革兰阳性需氧芽孢杆菌。炭疽杆菌在宿主体内或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上有荚膜形成。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和很强的致病性。炭疽杆菌在活的动物体内不形成芽孢。在体外,暴露于充足氧气和适当温度下可形成芽孢。芽孢耐受性强。细菌的繁殖体抵抗力弱,对热和普通消毒剂都非常敏感。
二、布鲁菌病
布鲁菌病,是布鲁杆菌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常见于牧区,也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之一。
1、病因及发病机制
布鲁杆菌属革兰阴性短小球状杆菌,无鞭毛,不形成芽孢或荚膜,可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对人类致病的有马耳他布鲁杆菌(羊种菌)、流产布鲁杆菌(牛种菌)、猪布鲁杆菌、犬布鲁杆菌4种类型。其中,以羊种菌致病力最强,也最常见。该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但对日光、热、常用消毒剂很敏感。
本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细菌、毒素、变态反应均不同程度地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病病理变化广泛,受损组织包括几乎所有的器官和组织.以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的病变最为显着。可引起菌血症、败血症或毒血症。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内生长繁殖的病原菌多次进入血流,使临床症状反复加重,形成波浪式热型。
三、职业性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又名蜱传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经硬蜱媒介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劳动者在森林地区从事职业活动中,因被蜱叮咬而感染的森林脑炎,即为职业性森林脑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森林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其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及抵抗力均类似乙脑病毒。该病毒耐低温,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对高温和消毒剂敏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大多数患者呈隐性感染或临床表现轻微。本病的病理变化与乙脑相似,神经系统出现广泛的炎症病变。神经细胞有变性、坏死和脑组织软化灶等,病变涉及大脑、间脑、脑干、脊髓,重者可波及延髓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拓展资料:
一、生物性有害因素
生物性有害因素是存在于生产原料和生产环境中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存在有害影响的一类生物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及动植物、昆虫等及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生物性有害因素会造成多种危害,但主要是对职业人群健康的损害。
二、生物性有害因素导致的生物危害
由生物性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称为生物危害。生物危害分为五类:①职业性细菌传染病,如炭疽、布氏菌病等。②职业性病毒传染病,常见的有森林脑炎、口蹄疫、狂犬病等。③职业性真菌病,如放线菌病、皮肤真菌病等。④职业性螺旋体传染病,如钩端螺旋体病。⑤职业性寄生虫病,常见的有包囊虫病、绦虫病、钩虫病等。这类职业性传染病往往与非职业性传染病同时存在,具有地区性。
生物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损害,除引起如炭疽、布氏菌病、森林脑炎等职业病之外,因病原体不同,也可引起鼠疫、口蹄疫、挤奶工结节、牧民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尤其是近年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猪链球菌病等新的传染性疾病,对禽、畜类相关行业职业人群的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资料链接:网络--生物性有害因素
2. 生物危害、化学危害和物理危害的来源
物理性危害与化学性、生物性的区别
物理性危害指高温、低温、高湿、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辐射等物理因素对人员、设施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物理性危害更多的是通过物理性质的危害,比如粉尘的污染,是粉尘阻塞了肺,噪声污染,则是大分贝对耳膜造成的伤害,如此的等等,化学伤害就主要是化学腐蚀,生物性的则是通过生物对生物的破坏,例如病毒,细菌等
3. 常见的生物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生物因素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原料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对职业人群健康有害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动植物、昆虫等及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统称为生物性有害因素。例如,附着于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某些动植物产生的刺激性、毒性或变态反应性生物活性物质,以及禽畜血吸虫尾蚴等。职业性有害生物因素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和致病寄生虫,如布氏杆菌、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GBZ 2.1-2007)的规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白僵蚕孢子与枯草杆菌蛋白酶的容许浓度见表1。
有害因素作业
常见的生物性有害因素作业主要见于病原微生物实验研究、医疗卫生技术服务、生物高科技产业、动物饲养与屠宰以及植物种植等相关行业。
(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可能因接触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而引起相应的健康损害。
(二)医疗卫生行业
从事医疗卫生技术服务的工作人员可能因接触致病性微生物而引起相应的健康损害。
(三)生物高科技产业
以DNA重组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操作对象主要是活性有机体,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可经常接触致病性微生物或非致病性微生物或其有毒有害的代谢产物,有可能对其健康产生危害。
(四)动物相关行业
从事畜牧业、动物饲养、动物屠宰等动物相关行业的作业人员存在感染动物性传染病的风险。
(五)植物相关行业
农业生产人员可能因接触有机粉尘导致农民肺;菇类栽培、采摘工作的人员可因吸入大量真菌孢子而诱发蘑菇肺;从事稻田作业的人员会发生各种皮肤疾患;在森林地区的作业活动中可接触森林脑炎病毒等。
生物性有害因素的危害
生物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的损害,除引起法定职业病,如炭疽、布氏杆菌病和森林脑炎外,也是构成哮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和职业性皮肤病等法定职业病的致病因素之一。生物性有害因素还可导致鼠疫、口蹄疫和矿工钩虫病等,以及因接触各种生物性毒素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4. 生物性危害包括哪些如何防止微生物导致的中毒
生物与生物之间形成的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一种生物受到影响,其他生物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受到影响的。那么对于人来说,某些生物对人的危害有哪些呢?主要有:
1、某些凶猛的动物捕食、攻击人类;
2、某些生物给人类带来疾病,如禽流感等;
3、微生物、病毒寄生对人类的健康带来危害
其中,微生物、病毒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比较突出。生活中,如何防止微生物中毒呢?
1、不吃不清洁的食物,如青菜要洗干净,不要生吃;
2、不吃变质的食物;如过夜的食物不要吃,购买食品要看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3、长时间裸露的食物慎吃。如牛奶开瓶后,最好短时间内喝完;喝水的杯子要加盖,等
5. 食品危害主要包括生物性的、化学性的和
生物性污染是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污染食品。化学性因素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引起。
重工业的大力发展,是污染环境的重要来源,也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重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空气的污染和排放的不合乎标准的废水、污水,使农作物吸收,生产加工的产品本身就含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空气的污染使农作物不能够正常的生长,畸形变质都是存在的隐患。
(5)门店生物性危害是什么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饭前饭后勤洗手:无论是否使用筷子,无论是否用手直接接触食物,饭前饭后洗手都是一个好习惯。这样可以保证人体不会将更多的细菌弄到食物上,避免因为手部细菌导致的植物中毒现象。
2、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看到食物刚刚过了保质期没多久,或者微微有些变质,就舍不得扔掉,想着没事儿。吃下去以后就产生不好的反应,轻者拉肚子,重者食物中毒,危及生命。所以,一定要保证日常饮食安全健康,忌吃过期变质食物。
3、敢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旦在超市或商场发现过期变质的卖品,要坚决向食品安全部门反应,积极维护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
6. 生物性危害的介绍
生物性危害(Biological hazard或Biohazard)指的是生物的物质会对人类及环境有危害者。这些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病毒等的组织切片、液体、固体、气体等。
7. 什么是生物性危害
生物性危害(Biological hazard或Biohazard)指的是生物的物质会对人类及环境有危害者。这些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病毒等的组织切片、液体、固体、气体等。
具有生物性危害的物质,有一个国际通用的图样表示之。
该词及其符号通常用作警告,提醒可能接触到生物性危害物质的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8. 生物性危害包括哪些
生物性的危害主要包括一些生物病毒的污染还有外来生物入侵,这两个危害如果控制不住的话一般来说是非常严重的。
9. 食品安全中常见的三种危害是什么,针对显着危害或不显着危害分别的控制措施是什么
首先是发胖,致癌
油炸食品的害处
肉类和粮食中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定的重金属污染,但含量很小,同一锅油反复被用来炸这些肉类、粮食,无形中油就成了这些重金属
物质的“浓缩剂”,使溶解在油里的这些物质越来越多,这些物质又进入到后炸的食品中,最终进入人体,而这些物质中含有大量致癌物
。
油炸食品对人体有害还是没有害的关键是食用油的用法。众所周知,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多环芳香烃类物质-3,4一苯并芘,它是一种强致癌物,既污染大气,又危害人体健康。
食用油加高温后产生“油烟”中就含有这类物质。食物经油炸后,在浓油烟的环境下停留时间过久,或炸食物用油因长期不更换,被3,4一苯并芘污染,用这样的油炸食物,长期食用对人体有害。因此,不宜长期食用油炸食品。
10. 食品中物理危害有哪些
品危害:
1、食品中危害大多数并非食品的正常成分,而是通过一定的途径进人食品,因此又称为食品污染;食品卫生学的任务之一就是研究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污染食品的途径,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障食品的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2、食品的生物性危害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和其他虫害,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污染食品,并由于食品存在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所以可以在食品中生存甚至增殖。食品的生物污染中最常见的是细菌性污染,它不仅可以造成食品的腐败变质,引起食品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的降低。
3、生物危害主要指生物(尤其是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谢过程、代谢产物(如毒素)、寄生虫及其虫卵和昆虫对食品原料、加工过程和产品的污染。生物性危害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真菌。
(10)门店生物性危害是什么扩展阅读: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是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这些污染物包括环境污染物、无意添加和有意添加的污染物以及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环境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染,废气通过沉降作用可以直接降落在食品上,也可以降落在水体与土壤中,并通过作物根系吸收进入食品或由水产养殖进入食品。
生物污染包括寄生虫危害。在寄生关系中,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具有重大的食品安全意义。畜禽、水产是许多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消费者食用了含有寄生虫的畜禽和水产品后,就可能感染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