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一种嘴巴最扁的鲨鱼叫什么鲨鱼啊我只知道是靠吃水生浮游生物的,好像是在地中海一带是有的。详细点谢
鲸鲨是须鲨目的一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鲨为鲸鲨科及鲸鲨属中唯一的成员,是一种滤食动物。这种鲨鱼被认为大约出现在6000万年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中,寿命大约有70年 。虽然鲸鲨具有宽大的嘴,不过它们主要以小型动植物为食。
中文学名: 鲸鲨
拉丁学名: Rhincodon typus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软骨鱼纲
亚纲: 板鳃亚纲
目: 须鲨目
科: 鲸鲨科(Rhincodontidae)
属: 鲸鲨属
种: 鲸鲨
分布区域: 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中
身长: 约18米
体重: 约13.6吨
英文名: Whale shark
Ⅱ 扁扁的鱼叫什么
蝙蝠鱼, 𩽾𩾌目(Lophiiformes)蝙蝠鱼科(Ogcocephalidae)约60种暖水及温带海产鱼类的统称。成年体形可以达到八米,重量超过1.4吨,温柔而优美,性情温和和好奇。喜欢在波浪中嬉戏,深得潜水爱好者的喜爱。它们分布在全球范围内的热带以及温带海域中,马来西亚附近的海域是“蝙蝠鱼”的聚集点之一。
1、形态特征
蝙蝠鱼学家在墨西哥湾发现了两种珍稀的新物种。这些隶属于蝙蝠鱼科的怪鱼生活在深海450多米处,样貌十分奇特,它们可以用胸鳍和 腹鳍支撑身体,在水底“行走”。可是,科学家担心这些深海生命还未被人类所认识,就要遭遇灭顶之灾,原因就是它们恰好生活在原油泄漏的事故现场。
2010年4月发生在美国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不仅威胁到 海鸟、 生蚝养殖场、 湿地资源、渔业以及旅游业,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更可能殃及到这些刚刚被发现、但还没来得及被人类所认识的深海物种。
现今科学家还无法确认这次原油泄漏事故对墨西哥湾、乃至墨西哥湾水域以外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有着怎样的长期影响,但可以肯定,这3种还几乎不为人知的蝙蝠鱼就生存在这种脆弱而微妙的生态平衡中。一旦这种平衡被 原油污染打破,这些珍稀的物种就可能因此而灭绝。
由于生活在深海,这些蝙蝠鱼似乎没有受到海面漂浮的油污和焦油团的影响,但南佛罗里达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海底发现的絮状油团却可能给蝙蝠鱼带来致命的威胁。尽管英国石油公司并不承认,但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随后还是证实了这一发现。
Ⅲ 扁平鱼是什么鱼
扁平鱼,别称为银鲳、平鱼等,鲳亚目鲳科动物。分布于中国江浙一带,系名贵的海产食用鱼类之一,肉质细嫩且刺少。
扁鱼体形侧偏,头胸相连明显,口、眼都很小,两颌各有一行细牙,食道侧囊内具有乳头状突起,嘴舌不能伸缩;背鳍与臀鳍同形,稍长,无腹鳍,鳍刺很短,尾鳍叉形,下叶长于上叶;体披细小的园鳞,颜色银白。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之,东海与南海较多。主要渔场有黄海南部的吕泗渔场,可形成较大的渔汛。产季:渔期自南往北逐渐推迟,广东及海南岛西部渔场为3~5月份;闽南渔场4~8月份。
食料以小鱼小虾及浮游生物为主。由于它的游泳能力缓慢,嘴巴又小,所以常以水母、硅藻和绕足类充饥。银鲳是名贵的海产鱼类,是近洋机动渔船捕捞的对象。
雌鱼比雄鱼大,腹部膨大,臀鳍前端尖形,鲜红色;雄鱼臀鳍前端钝圆,色泽浅。繁殖箱用90厘米长的大型水族箱,箱底铺满枝叶细密的水草或人工为巢。
产卵后分散索饵,秋后南下进行越冬洄游。过冬后,随暖流增强,鲳鱼由南北上,作产卵索饵洄游。
Ⅳ 海里那种扁平的像地毯一样的鱼叫什么
蝠鲼类
还有什么动物比蝠鲼(fèn)更神奇!它们伸展着宽达6米多的巨大“翅膀”在海中“翱翔”,时而轻轻拍动“翅膀”向前滑行,时而做出360度的转体翻腾,时而在原地自由旋转,跳起优美神秘的舞蹈。巨大的身躯和优雅的舞姿,山洞般的巨口和温柔的性格,蝠鲼将种种“矛盾”集于一身,它们就是谜一般的动物。
为蝠鲼唱歌
当我哼起我心爱的歌《通往天堂的阶梯》时,透过潜水面罩,我清晰地看见巨大的蝠鲼转身向我游来。它极为“隐密”地滑翔在水中——它的身体几乎没有任何运动,那厚重的翅甚至没有丝毫的拍动。
游至离我不到1米的近处,它弓起背,抬起已经收卷的圆裂型大嘴,就在我眼前慢慢向天空升腾,宽达5米的巨翼完全遮住了太阳的光辉。我抬头仰望,它在我头顶蔚蓝色的海面上形成一片巨大的“云彩”。
接着,这只蝠鲼悠然略略前行,在我上方轻柔地盘旋起来。我继续着哼唱,伸手向上,开始触摸它白色的腹部。虽然它的皮肤非常粗糙、感觉像在摩擦砂纸,我还是继续抚摸着,一直向下到它的尾部。
它的身体,尤其是它的翅,开始振颤,宛如人沉浸在多重狂喜之中。我看见自己呼出的串串气泡急冲到它的身体下方,然后沿它的翅尖慢慢上升飞散。它在我的指尖上“悸动”了10秒后,渐渐上升离开。在这蓝色深渊完成了一个“巨拱造型”后,它又回来谋求另一次搔痒。在它游走之前一直这么享受着。
四周的海水碧蓝透彻,光线从海浪的缝隙中刺入水中,巨大的生物在我身边“翱翔”往来,我在这种类似宗教性体验的感觉中一阵恍惚,不由自主地张大了眼睛和嘴,结果呛了自己满口海水。尽管我的手指被它粗糙的皮肤擦伤,这次经历简直不可思议!
潜水乐园索科罗
蝠鲼是世界上最大的鳐鱼,它们近似菱形的身体宽达六七米,体重能达到2吨多。我这次潜水遇到的蝠鲼全名叫“双吻前口蝠鲼”。这是因为它们头上口两侧各有一对能够转动的鳍,这对鳍能帮助捕食浮游生物和小鱼。
这次潜水旅行中,许多同伴像我一样,和蝠鲼这种庄严的动物有过亲密接触。我们潜水的地方叫“the Boiler”,是位于墨西哥的雷维亚希赫多群岛附近海域的水下山脉。雷维亚希赫多群岛位于太平洋东岸,它在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半岛以南350公里处。它由4座火山岛屿组成,其中最大一座叫索科罗,所以人们也称这里为“索科罗群岛”。这几座小岛是在数千年前的火山活动中从海底涌起,如今繁育着丰富的海洋生物,从当地特产的号角天使鱼到各种鲨鱼应有尽有。
我们这组22个潜水者看到了好些种类的鲨鱼,包括双髻鲨、丝鲨、银鳍鲨、白鳍礁鲨、加拉巴哥鲨、白鳍鲨和当地特产的巨大的索科罗鲨鱼。我和鲨鱼的大多数遭遇都发生在罗卡帕蒂达岛附近海域,那里有一座被鸟粪满满覆盖的海底小山峰,只有海域状况良好时才能抵达。
我们中的一些人还在一个潜水点与一小群宽吻海豚有了10分钟的邂逅。这些兴致勃勃的小型鲸类体长不到4米,和我们玩起了走走停停的游戏,它们故意游得很慢,让我们能跟上,却从不让我们靠近到一个身长以内的距离。
蝠鲼表演水中芭蕾
在雷维亚希赫多群岛附近潜水的6天里,我依然享受着和巨大的太平洋蝠鲼相遇的极乐瞬间。有几次我们在邻近水域同时遇到4条以上的蝠鲼,每一条都表演着独一无二的水下芭蕾。像是由某位隐形的指挥家精心设计,这些蝠鲼迅速扭转、猛然变向、轻巧空翻、原地回旋,仿佛依照着无声的交响曲翩翩起舞。我们这些旁观者只能满怀敬畏和惊叹地观测着。
当这些海洋中的“大鸟”接近我们潜水点时,许多号角天使鱼和彩虹隆头鱼冲上去迎接它们,原来这些小鱼是去啄蝠鲼身上的死皮和寄生虫。这些海洋动物之间有着完美的共生关系,细小的鱼儿热切地在庞大的嘴部进进出出,在5对腮裂间反复穿插,而蝠鲼们一动不动地呆着,酣畅地享受着小鱼们的修饰清理服务。有时,“佩戴”在蝠鲼身上的3英尺长的吸盘鱼则会驱赶这些身量小巧的清洁工,似乎想独占蝠鲼身上所有的废屑。
索科罗群岛的蝠鲼和太平洋上其它的鳐相比,有些独具的特性。这些家伙非常大,我们遇见的翼展在4到5.5米间,而有报告说在这里发现过翼展达到6—6.7米的个体。这里的蝠鲼大多数都没了尾巴,可能是被鲨鱼咬掉的。
我们还在这个地区还发现了相当数量的背部为黑色的蝠鲼。有些潜水者叫它们“Darth Vader”(电影《星球大战》中的一个角色),因为它们的样子很像《星球大战》电影中Darth Vader的“黑披风”。当然,这些庞大的动物与这个邪恶角色名不副实。科学家们正对这些雷维亚希赫多群岛巨大蝠鲼进行DNA测试和其它研究,试图发现它们和它们太平洋中的体型很小的亲戚间是否有遗传差异。
喜欢听歌的蝠鲼
我们潜入海中时,蝠鲼似乎很愿意游过来围绕着我们。当它们向我们游来或和我们平行游动时,它们的眼睛翻转着,总是望向我们这些潜水者的方向。潜水教练鼓励潜水者唱歌给蝠鲼听(当然,潜水时不能用嘴唱,只能轻轻哼唱),有趣的是,这似乎真的管用。它们总是离唱歌的潜水者更近,有时近到我以为自己会被撞上。所幸每当临撞上的最后一刻,这些水下“芭蕾舞女”就会竖起身子旋转着,完全避免了任何碰撞。
另外一些时候,这些奇特的生物会在目瞪口呆的潜水者面前翻个360度的筋斗。这些优雅的巨人喜欢潜水者的气泡给它们抓痒,喜欢在它们身体某些特定的部位擦摩。有条蝠鲼还对人类表现出极大的信任,它甚至会让潜水者擦摩它的腮裂。墨西哥当局制定了法律来保护蝠鲼,潜水者不准戴手套(可能刺激蝠鲼的皮肤),也不准骑乘或追逐蝠鲼。
有人提出蝠鲼是鳐鱼家族中最聪明的,但专家们也常对此争论不休。虽然如此,是什么原因令索科罗蝠鲼喜欢和潜水者接触,我们从未弄明白过。因此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它们的友好行为。我期待享受它们的舞蹈演出和那不可思议的亲密接触,而且,我希望不久能再次唱《通往天堂的阶梯》给它们听(这首歌在20世纪70年代被许多世界性的广播电台提名为“世纪之歌”)。
http://www.cng.com.cn/nh/photo/20050131/20051311624100.jpg
http://www.sonic2000.com/cgi-bin/lb5000/attachment.cgi?forum=9&topic=2615&postno=1&type=.jpg
http://www.18888.com/bbs/1149676853/Fid_59/59_18225_6149f14e927f339.jpg
Ⅳ 浮游生物是什么对人类有害吗
浮游生物,指身体很小,缺乏或仅有微弱游动能力,受水流支配而移动的水生生物。如单细胞动植物、细菌、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某些动物的幼体等。对人类无害。
总体来说,浮游生物是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的重要部分,是幼鱼的饵料,也是很多滤食性生物比如贝类的食物。自然水域只要有生态系统,必然要有浮游生物。
种类划分
按个体大小,浮游生物可分为六类:
巨型浮游生物,大于1厘米,如海蜇。
大型浮游生物,5~10毫米,如大型桡足类、磷虾类。
中型浮游生物,1~5毫米,如小型水母,桡足类。
小型浮游生物,50微米~1毫米,如硅藻、蓝藻。
微型浮游生物,5~50微米,如甲藻,金藻。
超微型浮游生物,小于5微米,如细菌。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浮游生物
Ⅵ 扁的鱼是什么鱼
无图 , 不宜分辨
鲼科 Myliobatidae 软骨鱼类 (下辖7属 约41种)
鲼属 Myliobatis 鱼类
体长可达8米,重达1吨以上,身体扁平,有强大的胸鳍,类似翅膀,在海洋中巡游,胸鳍前有两个薄、窄、似耳朵的突起,可以向口中收集食物,牙齿细小,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经常在珊瑚礁附近巡游觅食,性情温和。
Ⅶ 海洋生物有哪些种类越快越好!
1. 海洋动物性浮游生物(原生动物门、线形动物门、部分其他动物门幼体等)还有如:端脚类、桡脚类......等。
2. 海洋脊椎动物(脊索动物门):
鱼类:各种鱼类:鲨鱼、旗鱼、石斑鱼......等
海洋哺乳类:鲸鱼、海豚......等。
3. 海洋无脊椎动物:
软体动物门:各种贝壳、螺类、乌贼、章鱼、海兔......等。
棘皮动物门:各种海参、海星、海胆、阳燧足......等。
节肢动物门:各种螃蟹、虾子......等。
腔肠动物门:各种海葵、珊瑚......等。
环节动物门:各种多毛虫、管虫......等。
海绵动物门:各种海绵......等。
扁形动物门:各种扁虫、旋涡虫......等。
Ⅷ 青岛海边扁有花点的是什么鱼
如图 不止这两种 , 方氏锦鳚 和 鼠【鱼衔】均无毒
锦鳚科 Pholidae锦鳚属 Pholis 鱼类
下图为方氏锦鳚 Pholis fangi(方氏云鳚 Enedrias fangi )
在中国,分布于黄海、渤海等海域,一般生活于近海。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烟台。幼体在50毫米左右时,体呈微黄色,俗称萝卜丝。成鱼俗称高粱叶。主要食物为浮游生物。1龄可达性成熟。生殖期9~11月。卵胎生。分布于黄海、渤海。常用底拖网、张网类渔具捕捞。幼鱼味鲜美,多加工咸干品。成鱼味差,多做饲料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