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生物进化如何判断

生物进化如何判断

发布时间:2022-08-11 02:37:26

1. 什么是生物进化

常见的教科书式定义:生物进化=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隔代变化。
更新一点的非基因中心的定义:生物进化=可遗传性状在种群中的隔代变化。

2. 生物进化的进化特征

生物界的历史发展表明,生物进化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过程,从中呈现出一种进步性发展的趋势。
一般说来,进化过程的进步具有如下特征:
1.
在生物界的前进运动中,可以看到不同层次的形态结构的逐步复杂化和完善化;与此相应,生理功能也愈益专门化,效能亦逐步增高。
2.
从总体上看,遗传信息量随着生物的进化而逐步增加。
3.
内环境调控的不断完善及对环境分析能力和反应方式的发展,加强了机体对外界环境的自主性,扩大了活动范围。
生物进化的道路是曲折的,表现出种种特殊的复杂情况。除进步性发展外,生物界中还存在特化和退化现象。特化不同于全面的生物学的完善化,它是生物对某种环境条件的特异适应。这种进化方向有利于一个方面的发展却减少了其他方面的适应性,如马由多趾演变为适于奔跑的单蹄。当环境条件变化时,高度特化的生物类型往往由于不能适应而灭绝,如爱尔兰鹿,由于过分发达的角对生存弊多利少,以至终于灭绝
。对寄生或固着生活方式的适应,也可使机体某些器官和生理功能趋向退化。如有一种深海寄生鱼,雄体寄生在雌体上,雄体消化器官退化,唯有精巢特别膨大,以保证种族繁衍。
有些研究者对进化的进步性表示怀疑,认为进步性不是进化的基本特征,也不是进化的本质。科学研究证明,进化不全都引起进步,进化过程中也有退化,但从有机界总的进化过程看,进步性发展是进化的主流和本质。

3. 判断生物进化的依据

A、长期的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因此不一定会进化成2个物种,A错误;
B、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是判断生物进化的依据,判断生物是否发生进化的依据是种群基因频率是否发生变化,B错误;
C、生物通过有性生殖,使后代生物遗传多样性增加,C正确;
D、生物的进化是共同进化,捕食者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出现绝对优势种,为其他生物的生存开拓了空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D错误.
故选:C.

4. 如何判别生物进化顺序

生物进化的顺序肯定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过程。

5. 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判断是什么

生物进化看的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而物种形成的判断也是看物种间是否产生了生殖隔离

6. 生物进化的依据有哪些

1宏观:
生物进化是大自然熵变的逆过程.越混乱无序能量越低,系统越稳定,这是一个趋势,但生物进化却是相反进行,变得越来越复杂、稳定、有序。这也是一些科学家说人类终将灭绝的一个科学依据。
2微观: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其由氨基酸缩聚形成。c、h、o、n、s等五种元素是组成氨基酸的基础。而地球早期的大气层中恰好有ch4、h2o、n2等物质,这就为氨基酸的产生提供了原料。在雷电、太阳辐射、宇宙高能射线的作用下,以上原材料发生反应,无机化合物断键,高能中间体彼此形成新键,一些新的化合物生成,这就包括了简单的氨基酸。生成氨基酸就像建房有了砖一样,产生蛋白质就是必然的结果了。蛋白质经过团聚组合形成了单核生物。于是经过无比漫长的进化,最终有了高级生命体。

7. 科学家是如何知道生物进化过程的呢

人类起源至今还没合理的解释。
随着现代科技、考古的进步,人类进化之迷逐渐清晰,同时达尔文的进化论越来越受到强大的挑战。

无论进化论各个主流学派之间的分歧有多大,它们对人类祖先体形的想象却很相近。认为人类体质有两个最大的迷:一是直立,二是体毛稀少。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指出人是从古猿进化来的,结合当代考古成果,人类进化时间表是:

古猿(1400--800万年前)南猿(400--190万年前)猿人(170--20万年前)

由此来看,古猿与南猿间空缺400万年,南猿与猿人间空缺20万年,其间进化的关键阶段至今未找到过渡种类的化石,因此,科学家们对于人类起源产生了谜团。1960年英国人哈代提出\'海猿说\',指出800-400万年前,古猿曾下海生活,后重返陆地。证据是:人的皮肤裸露无浓密体毛,有皮下脂肪,泪腺分泌及排出盐分,出汗及性行为生理机制像水兽一般,而灵长类动物体表有浓密体毛,无皮下脂肪,其生理机制与人类大相径庭。人在水中分娩无痛苦,婴儿天生喜欢水,人潜水时地反应与海豹等类似。但该理论无法解释400万年的化石缺环,人类

至今并未发现海洋古猿化石。另外一些科学家提出在400万年空缺中古猿与某种海洋生物发生了基因重组,即\'海陆双祖复合说\'至于是哪一种海洋生物尚无证据。还有科学家认为人的祖先是外星人与地球雌猿结合出来的。总之,人类起源之谜还在争论,还需要证据。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人类的体毛特征是由多毛变化而成的。与哺乳动物相比,人类的体毛稀而细小,表皮柔软。人类的皮毛特性是自然界唯一的。许多人认为人类的祖先穿了动物皮"衣裳"才导致体毛逐步退化的。这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热带或非洲大部分人直到近代才穿衣服,他们身体的大部分是长期裸露的,但是非洲人的体毛最稀少。长期生活在寒冷地带白种人的体毛反而要浓些。唯一的解释就是:人类的体毛尚未丰满,而不是退化!

达尔文是用性选择理论来解释人体裸化的。这个解释也很牵强。

8. 生物进化的证据在哪

现在的科学家们不仅接受了生物进化的理论,而且找到了大量的证据来证实它。

最直接和最可靠的证据是古生物学研究中挖掘出来的大量化石。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古代生物的遗体、遗骸和生物活动的遗迹、遗物的总称。在不同的地质年代所发现的不同化石,就是在地球演变的不同时期各类生物发生和发展的真实记录。因此化石是能够证明生物进化的最有说服力的历史证据之一

通过化石人们了解到,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古代,地球上没有生命存在。目前已知最早的生命痕迹,出现在34亿年前。元古代开始出现一些原始动植物,主要是单细胞绿藻、原生动物和腔肠动物。古生代的化石非常丰富,几乎所有无脊椎动物门类都能找到其化石的代表。有一种属于节肢动物门的古生物叫三叶虫。它的甲壳容易存留成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小动物在寒武纪初期即已出现,寒武纪晚期发展到高峰,志留纪以后逐渐衰亡,二迭纪未完全绝灭。前后长达几亿年,品种多达一万种,所以有人称那个时代为“三叶虫时代”。

古生代中期是鱼类的极盛时期。古生代末期两栖类高度发展,同时出现了原始的爬行类和原始的裸子植物。中生代是爬行类和裸子植物的时代,这一代的中期,恐龙称霸于世,广布于水陆空各个领域。新生代出现了现代类型的生物,恐龙等大型爬行类和裸子植物基本灭绝,代之而起的是鸟类、哺乳类和被子植物。在新生代后期距今200~300万年前,生物进化达到高峰,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

化石的发现和研究,使人们清楚地看到,地球上各类生物并非在同一时期出现,而是有早有晚。越是早期地层发掘的化石构造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发掘的生物化石构造越复杂,和现在的生物类型越相似。演变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种类也由少到多。这清楚地说明,生命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是不断前进的,各类生物都是通过亿万年的逐渐进化发展才形成的。

一些过渡类型的生物化石更能说明问题,比如始祖鸟化石,兼有鸟类和爬行类两类动物的特征,表明鸟类是从古代爬行类动物演化来的。各种各样马的化石多达数百种,按地质年代顺序排起来,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始祖马、渐新马、中新马、上新马直到现代马的整个变化过程。

此外还有一些器官,在某些生物体内十分发达有用,而在另一些生物体内却显着退化,变得无用,这叫做“痕迹器官”,像人的阑尾。从痕迹器官的存在可以追溯物种进化的历史。鲸的体内留有后肢骨的痕迹,说明鲸起源于陆生脊椎动物。蟒蛇光溜溜的,一条腿也没有,但体内却有四肢的痕迹,说明它起源于四足动物。

通过发掘化石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是很有说服力的,但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任何一个结论的作出,都要经过艰苦的发掘和认真的考证。自从近几年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中华龙鸟”和“孔子鸟”的化石后,一场关于“究竟谁是鸟类真正始祖”的争论就开始了。但不少中外科学家在看了中华龙鸟的化石后,认为这是一种恐龙的化石而不是鸟类的化石。而孔子鸟与始祖鸟虽然都生活在中生代晚侏罗纪,但孔子鸟化石所在地层的地质年代稍晚于始祖鸟。因此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过渡类型的鸟类化石还是德国的始祖鸟。不过这场争论还在继续中。

比较解剖学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体上,有些位置相当的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内部结构却基本一致,而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相似的起源,这样的器官叫“同源器官”。例如鸟类的翅膀和哺乳类的两个前肢。这说明,它们都起源于原始的爬行类。与此相反,有些器官外形相似,功能也相同,但内部构造和胚胎发育中的起源都不同,这叫做“同功器官”。例如鸟类的翅膀和苍蝇的翅膀。这说明这些生物并非从同一祖先发展而来,它们的器官是在适应外界环境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趋向于一致,形成了相似的形态。

胚胎学的证据更加有趣。一切高等动物、植物的胚胎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这似乎可以说明高等生物起源于低等的单细胞生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人,在成熟的生物个体形态上,差别非常大。但是观察它们的早期胚胎,却相似到难以辨认的程度。胚胎早期,各种高等生物都有鳃裂和尾巴,头大,身体弯曲,发育到一定程度后才显现出不同的形态。这说明脊椎动物都有共同的祖先,人类是从有尾巴的动物进化来的。这个现象正是德国的赫胥黎、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的“生物发生律”,也叫“重演律”的佐证。这是由于生物在个体发育中迅速地重现了祖先的主要演化阶段,这种重演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是生物进化有力而又有趣的证据。

此外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也都能为进化论提供证据。例如可以从生物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上研究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染色体数目相同,形态相近,说明它们在物种上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如果用血清比较法进行鉴别,会发现狗和狼的亲缘关系比较近,而与狐狸和牛的亲缘关系就比较远。先进的科学技术所提供的各种精细的测试手段为研究物种关系和生物进化打开了方便之门。

物种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也从某个侧面证实了进化的过程。比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很多袋鼠、袋狼等有袋类动物和鸭嘴兽、针鼹等单孔类动物,但很难见到胎盘类动物。这说明胎盘类的哺乳动物最初出现在北方大陆上,后来逐渐向南方推移。但新西兰陆地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就脱离大陆而去,澳大利亚陆地在中生代白垩纪前也与北方大陆分离,所以北方大陆上的新物种无法进入远隔重洋的地区,这才使隔离出去的陆地上仍然保持着原始哺乳动物物种的水平。

总之,各种各样无以数计的证据都为生物进化这一科学理论作了很好的说明。在令人信服的科学理论和有力证据的支持下,生物进化论和细胞学说一起成为近代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并带动和引导生物学的各个分支学科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9. 怎样证明地球上的生物是进化而来的

如果只有重现地球生命近40亿年的历史才叫“证明”,那穷尽人类文明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以可观测的证据证实生物演化的趋势,那现代科学早就已经给出了证明。

化石证据

化石是现代科学家了解十几万年以前生物的主要依据,因为现代技术最多只做到过在十数万年的化石中找到基因碎片。从地球生命历史来看,生物的种类最开始是比较少的,因为接近40亿年的生物化石很少,而地球历史上又经历过数次生命大灭绝和大爆发,大灭绝好说,是环境不适宜生物生存导致的,可大爆发是为什么?

陆地生物拥有十分相似的胚胎发育规律,在受精卵早期的时候,蛙等两栖动物,兔子等哺乳动物和人类十分相似,胚胎的相似部位分化为新的器官和组织,在哺乳动物中,胚胎的各部分发育规律十分相似,只是不同动物胚胎发育的时间不大相同,最后的结果当然也有区别。对动物胚胎发育规律的研究,也可以用于间接研究人类胚胎的发育过程,在过去也获得了不少成功的案例。

生物技术证据

技术源于科学发现,现代生物学技术已经可以从生物的基因层面改变基因的表达,产生自然界原本不具有的生物,技术的实用性源于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很难以一个错误的开端搞出一个正确的技术,就像永动机一样,从科学理论上都是不可以实现的,至今也没有人搞出来。

地球生物是进化而来的证据非常多,只是由于知识传播的限制,还有很多人对进化论持怀疑态度,但是在生物学界,基本上已经没有科学家质疑,而且在主流的生物学杂志中,已经没有了直接怀疑整个进化论理论体系的文章发布,只有少数科学家因为个人发现,对以往进化论的某些方面有疑问。

阅读全文

与生物进化如何判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9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