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有哪些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11 02:53:15

㈠ 生物多样性损失及原因

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因素

生态环境退化加剧,物种面临威胁。目前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形势是严峻的,森林覆盖率低(中国森林覆盖率16.5%,世界平均26.6%),草场超载过牧,质量下降,退化、沙化加剧;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源头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北方地区江河断流、湖泊干涸;全国主要江河湖泊水体受到污染。由于野生物种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加上一些地区滥捕、滥猎,导致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在《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个物种,约占总数的1/4。
外来入侵物种危害严重。据专家初步调查,世界上100种最坏的外来入侵物种约有一半入侵了中国。生态科学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即生物种类越多,生物系统越复杂,其系统结构也就越稳定。众多的生物物种及其相互之间的制约与平衡关系,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要特别重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的研究。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生物类型,他们互相依赖又互相制约,使自然生态和 食物链保持动态平衡和稳定,各种生物得以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生物多样性是 地球上各种生物赖以长期存在、繁衍、昌盛的基础和社会财富的源泉。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资源)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保护生物 多样性就是要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维持和恢复各物种在自然环境中有生命力的群体, 保护各种遗传资源。但是,由于人类生物活动的扩展和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许多物种已经 灭绝或正面临灭绝的危险。

据统计,近2000年来,地球上已有106种哺乳类动物和127种鸟类灭绝;濒临灭绝的哺乳类动 物有406种,鸟类有593种,爬行动物209种,鱼类242种,其它低等动物更不计其数。我国的 大熊猫,西伯利亚虎,亚洲黑熊。印尼马鲁克白鹦、亚洲猩猩、非洲黑犀牛、北美石龟,北 美玳瑁等均濒临灭绝。从1950年到1992年,非洲的科特迪瓦大象从10万头锐减到1500头。如 果偷猎活动不加禁止,到下世纪初,非洲大象将灭绝。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额每年达50亿-9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犯毒活动的 第二大经济犯罪活动。海洋生物的生存也面临严重威胁,每年有数百万头海豚、海龟丧生。 据国际捕鲸委员会的一份报告说,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蓝鲸,目前仅存400余只,濒临灭 绝。由于采用漂网捕鱼,许多鱼类正面临灭绝的危险。随着森林的滥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许多野生珍稀生物惨遭浩劫。如位于地球赤道一带的热带雨林,是天然的动植物园,是地球 的生物宝库,又是“地球的肺”,但是,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每分钟20公倾的速率减 少,照此下去,不出100年,全球的热带雨林将荡然无存,大量珍稀生物也将随热雨林的消 失而灭绝。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小时有两个物种灭绝,照此下去,本世纪末,现有物 种1/5将会灭绝,生物多样性保护遭受到严峻的挑战。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是要行动,这必须所有缔约国广泛合作,积极行动,制定必要的 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技打击和控制,对濒临灭绝的物种、破坏严重 的生态系统和遗传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和抢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另一重要措施是“移地保 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

我国是多种生物的起源中心,物种资源十分丰富。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了积极步骤, 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等珍稀动物和鱼类;建立了国家种质库,共保存的各种物种种 质资源30多万份,仅保存的水稻品种就达6万多种,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
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 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2 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2.1 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草原的退化。
2.2.2 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2.2.3 环境污染
2.2.3.1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着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着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2.2.3.3 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 ,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4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 ~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政策:

研究制订生物多样性保护

外来入侵物种监管

生物资源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组织开展全国生物物种资源重点调查

组织制定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为物种资源的保存与可持续利用提供政策指导和投入保障

拟订国家生物物种资源专利保护战略

参考资料:8上生物课本、

㈡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因素

大体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过度的捕杀,导致有些物种灭绝或者正在濒临灭绝的状态:另一方面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有些生物的栖息地消失.

㈢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主要有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主要有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

1.生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生物组成结构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可以反映群落组织化水平,而且可以通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间接反映群落功能的特征。
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始于本世纪初叶,当时的工作主要集中于群落中物种面积关系的探讨和物种多度关系的研究。1943年,Williams在研究鳞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时,首次提出了"多样性指数"的概念,之后大量有关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概念、原理、及测度方法的论文和专着被发表,形成了大量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一度给群落多样性的测度造成了一定混乱。自70年代以后,Whittaker(1972)、Pielou(1975)、Washington(1984)和Magurran(1988)等对生物群落多样性测度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遗传(基因)变化,亦称为基因多样性。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物种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包括一定区域内生物区系的状况(如受威胁状况和特有性等)、形成、演化、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等。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
从目前来看,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可分为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和γ多样性指数三类。α多样性指数包含两方面的含义:①群落所含物种的多寡,即物种丰富度;②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即物种均匀度。β多样性指数可以定义为沿着环境梯度的变化物种替代的程度。不同群落或某环境梯度上不同点之间的共有种越少,β多样性越大。精确地测定β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①它可以指示生境被物种隔离的程度;②β多样性的测定值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地段的生境多样性;③β多样性与α多样性一起构成了总体多样性或一定地段的生物异质性。
群落物种多样性是梯度变化的。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是指群落组织水平上物种多样性的大小随某一生态因子梯度有规律的变化。①纬度梯度:从热带到两极随着纬度的增加,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如北半球从南到北,随着纬度的增加,植物群落依次出现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带苔原,伴随着植物群落有规律的变化,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逐渐降低。②海拔梯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在温度、水分、风力、光照和土壤等因子的综合作用下,生物群落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在大多数情况下物种多样性与海拔高度呈伏相关,即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群落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如喜马拉雅山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就表现了这样的规律。③环境梯度: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有的时候表现明显,而有的时候则表现不明显。如Gartlan(1986)研究发现土壤中P、Mg、K的水平与热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之间存在着显着的关系。Gentry(1982)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新热带森林类型,物种多样性与年降雨量呈显着正相关,而在热带亚洲森林类型,两者则不存在相关关系。④时间梯度:大多数研究表明,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随着演替的进展,物种多样性增加。在群落演替的后期当群落中出现非常强的优势种时,多样性会降低。

海南:
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东南亚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是中国热带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保护区内大规模造林,严重破坏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为进一步保护好该区的原始森林和生物资源,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已经于2006年7月下文,要求海南省林业局调查处理此事。经跟踪了解,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就这样一个意见。

㈣ 生物多样性下降及其原因是什么

(1)生态系统受损严重地球上许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正遭受破坏,表现在量的减少和质的退化两个方面。被称为“自然之肾”的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被人类开发得最剧烈的生态系统之一。新西兰有90%的湿地自欧洲殖民时代以来已经丧失,森林面积减少和被破坏的情况也十分严重。

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及森林火灾与病虫害的破坏,原始森林每年减少0.5×104千米2;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及鼠害等影响,已有50%退化,25%严重退化;土地受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面积已达367×104千米2。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坏和退化,不仅表现在总面积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结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例如水体污染达80%以上,淡水生态系统濒于瓦解。

(2)物种及遗传多样性丧失加剧生物物种的灭绝是自然过程,但灭绝的速度则因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而大大增加,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在减少。自1600年以来的生物灭绝,被称为地质史上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其灭绝量大约是以往地质年代“自然”灭绝的100~1000倍。据科学家估计,自1600年以来,人类活动已经导致75%的物种灭绝。鸟类和兽类在1600~1700年的100年间,灭绝率分别为2.1%和1.3%,即大约每10年灭绝一种,而在1850~1950年期间,灭绝率上升到大约每两年灭绝一种。1992~2002年的10年间,全球有800多个物种灭绝,1.1万多个物种濒危。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国家,拥有极为丰富的基因资源。然而,目前资源正在不可逆转地退化,极大地影响了资源利用状况。尽管中国政府、科学家、政府官员和人民在自然保护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采取了大量措施,但是中国的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根据动植物的稀有程度和发展趋势,对物种划分优先等级,一般按个体数量、分布面积来决定。将它们划分为以下几类:

①灭绝的种类:历史上存在,目前已经完全消失。如恐龙、美洲旅鸽。

②濒危的种类:指自然群落数量很少,它们在脆弱的环境中受到生存的威胁,有走向灭绝的危险。它们有可能是生殖能力很弱,或是由于所要求的特殊生境被破坏。如大熊猫、白鳍豚、朱鹮和水杉、水松等。

③渐危的种类: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在其分布区范围内已走向衰落,如不立即采取措施,会逐步走向濒危的种类。如广西枧木及伴生种金丝李。

④稀有的种类:指分布区比较狭窄、生态环境比较独特或者分布范围虽广但比较零星的种类。只要分布区域产生对它生长和繁殖不利的因素,它就很可能成为渐危或濒危种类。高山、深海、海岛、湖沼上许多植物多属于这一类,动物中的黑麂、獐等也属此类。

⑤不定种:处于受威胁状态,数量有明显下降,但其真实数量尚无法正确估计,其他情况也不太清楚的种类。如毛冠鹿等。

㈤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阐述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

早期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大部分原因是由气候、地理等自然因素引起的,但是近期特别是随着工业革命以来,地球物种和生物多样性加速丧失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引起的。(1) 自然因素:自然进行的种内或种间竞争和生物演替等生物因素、气候条件变化、小行星撞击地球、火山大爆发、大地震和史前造山运动等自然因素。(2) 人为因素:人类对生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和片断化、生态环境污染、环境条件变化、农业、林业生物种类趋于单一化、人类大量盲目引入外来生物物种。

㈥ 生物多样性下降及其原因是怎么样的

(一)生态系统受损严重

地球上许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正遭受破坏,表现在量的减少和质的退化两个方面。被称为“自然之肾”的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被人类开发最剧烈的生态系统之一。新西兰有90%的湿地从欧洲殖民时代以来已经丧失。森林面积减少和被破坏的情况也十分严重。

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及森林火灾与病虫害破坏,原始林每年减少0.5×104平方千米;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及鼠害等影响,已有50%退化,25%严重退化;土地受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面积已达367×104平方千米。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坏和退化,不仅表现在总面积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结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例如水体污染达80%以上,淡水生态系统濒于瓦解。

(二)物种及遗传多样性丧失加剧

生物物种的灭绝是自然过程,但灭绝的速度则因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而大大加速,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在减少。从1600年以来的生物灭绝,被称为地质史上的第6次生物大灭绝,其灭绝量大约是以往地质年代“自然”灭绝的100~1000倍(孙儒泳,2000)。据科学家估计,自1600年以来,人类活动已经导致75%的物种灭绝。鸟类和兽类在1600~1700年的100年间,灭绝率分别为2.1%和1.3%,即大约每10年灭绝1种,而在1850~1950年期间,灭绝率上升到大约每2年灭绝一种。从1992~2002年的10年间,全球有800多个物种灭绝,1.1万多个物种濒危(余超然,2002)。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国家,拥有极为丰富的基因资源。然而,目前资源正在不可逆转地退化,极大地影响了资源利用状况。尽管中国政府、科学家、政府官员和人民在自然保护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采取了大量措施,但是中国的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根据动植物的稀有程度和发展趋势,对物种划分优先等级,一般按个体数量、分布面积来决定。将它们划分为以下几类:

(1)灭绝的种类:历史上存在,目前已经完全消失。如恐龙、美洲旅鸽。

(2)濒危的种类:指自然群落数量很少,它们在脆弱的环境中受到生存的威胁,有走向灭绝的危险。它们有可能是生殖能力很弱,或是由于所要求的特殊生境被破坏。如大熊猫、白鳍豚、朱鹦和水杉、水松等。

(3)渐危的种类: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在其分布区范围内已看出种群走向衰落,如不立即采取措施,会逐步走向濒危的种类。如广西枧木及伴生种金丝李。

(4)稀有的种类:指分布区比较狭窄、生态环境比较独特或者分布范围虽广但比较零星的种类。只要分布区域产生对它生长和繁殖不利的因素,它就很可能成为渐危或濒危种类。高山、深海、海岛、湖沼上许多植物多属于这一类,动物中的黑麂、獐等也属此类。

(5)朱定种:处于受威胁状态,数量有明显下降,但其真实数量尚无法正确估计,其它情况也不太清楚的种类。如毛冠鹿等。

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最近公布的2000年物种调查数据显示,l996年以来,全世界濒危物种数目出现令人担忧的严重上升趋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正在受到严峻挑战。根据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转载的数据,目前全世界濒危动、植物已经达到10954种,其中动物达5423种,植物达5531种,以动物为例,全世界现存鱼类的1/3,哺乳类和爬行类动物的1/4都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此外,与1996年的统计数据相比,目前世界生存受到威胁的鸟类已经从2059种上升到2133种,哺乳类动物从1978种上升到2133种,爬行类动物从407种上升到454种,巴西特产的斯皮氏鹦鹉在野外生存的只剩80多只,而足迹曾遍及美国西南部的象牙嘴啄木鸟很可能已经绝迹。与此同时,在今后的几十年里,世界上植物种类的l/4将面临绝迹的危险。

许多动物种类已濒临灭绝,约12%的哺乳动物种类和11%的鸟类及植物种类面临灭绝的危险。

世界物种保护协会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等组织提供的报告说,现在地球上每8种已知植物物种至少有1种面临灭绝的危险。这份长达862页的报告指出,由于柄息地遭到破坏和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世界上大约有3.4万种植物物种处于灭绝的边缘,占世界上已知的27万种蕨类植物、针叶植物和有花植物的12.5%。然而,这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实际情况严重得多。比如,美国大约29%的物种受到灭绝的危险,澳大利亚和南非的情况与美国相似。全世界75%的紫杉属植物面临消失的危险,而抗癌药物“塔克索尔”就是从这种植物里提取的。大约14%的玫瑰、32%的百合属、鸢尾属植物以及29%的棕榈属植物都面临灭绝的危险。

中国的物种受威胁或灭绝现象较严重。由于人为破坏和其它多种原因,加速了动、植物种群的灭绝。据估计,全世界濒危脊椎动物(除两柄、鱼类外)有510种,我国占91种。我国已经基本灭绝的珍稀野生动物有高鼻羚羊、犀牛、豚鹿、门臂叶猴、白鹤、黄腹角雉、新疆虎、麋鹿、野马、大熊猫、长臂猿、坡鹿、东北虎、华南虎、白鳍豚、儒艮、扬子鳄、野驼、懒猴、金丝猴、雪豹、朱鹳、黑颈鹤、鲟、野象、叶猴等种类分布区显着缩小,种群数量稀少,已属濒危物种。

高等植物中有4000~5000种受到威胁,占总种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水平;约20%的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中国被子植物有珍稀濒危种1000种,极危种28种,已灭绝或可能灭绝7种;裸子植物濒危和受威胁63种,极危种14种,灭绝1种;脊椎动物受威胁433种,灭绝和可能灭绝10种。

㈦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人为对土地的开垦和扩张,使未受干扰的自然生境面积急剧缩小和破碎化,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也造成了物种的消失;
二是荒漠化,荒漠化土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而且还在扩大;
三是过度利用与消费,大量的野生生物资源遭到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严重减退;
四是生物入侵,外来物种的侵入造成很多当地物种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构成,造成一些物种在当地的丧失,甚至灭绝;
五是规模化农业生产的影响,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方式会间接造成几千年来农民培育和保存的大量作物品种和家畜品种的丧失,使遗传多样性受到影响。

㈧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2、荒漠化,荒漠化土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而且还在扩大;3、过度利用与消费,大量的野生生物资源遭到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严重减退;4、生物入侵;4、规模化农业生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我们已经知道大约有200万种生物,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就构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阅读全文

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9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