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俩性生物质是什么
铝的两性
关于铝的两性,在不同的辅导书籍上有着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说:“铝有两性,但此两性不是既显酸性又显碱性,而是既显金属性又显非金属性”。
理由:从铝与稀酸反应放出氢气说明铝具有金属性,从铝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含氧酸盐(AlO2-的中心原子为Al,其它多数含氧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硝酸根、磷酸根等的中心原子均为非金属原子)说明铝显非金属性。
另一说:“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但不属于两性物质(因铝与碱反应不能生成盐和水),也不能说它具有非金属性。”
理由:因为铝与强碱溶液反应的本质是2Al + 6H2O = 2Al(OH)3 + 3H2↑,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两式相加为:2Al + 6H2O + 2NaOH = 2NaAlO2 + 4H2O + 3H2↑,由以上反应方程式可知:铝不直接与NaOH作用,铝失去电子,仍表现为金属性。
此事化学界有争议.但支持铝的两性的人多于反对派
如果有帮到您 请给予好评 谢谢拉#^_^#祝您愉快
2. 什么是生物酸性物质
大概就是指生物体内的各种酸性物质吧,
比如:氨基酸,乳酸以及许多带—COOH的物质````
我也不晓得其他的了!
3. 生物质主要成分是什么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质能则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特点: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泛分布性。资源丰富。碳中性。
生物质的主要成分
1、糖类:常见的糖类生物质有纤维素、淀粉、麦芽糖和葡萄糖。两个葡萄糖分子之间脱水后,它们的分子就会连到一起,成为淀粉,有利于贮存;更多的葡萄糖分子脱水后聚集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更大的集团——纤维素,这个物质就相对比较稳定了,自然界中只有某些细菌类(如沼气菌)能把它分解成为淀粉或葡萄糖。有的葡萄糖则被细胞转化为其他物质,参与各种生命活动,在不同的条件下与不同的物质组成为不同的碳框架物质。
2、醛类:生物质内一个羰基(C=O)基团和一个氢基(-H)基团,可以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基团,叫醛基(CHO)基团,有这个基团的物质叫醛,我们相当熟悉的甲醛,碳框架中只有一个碳的醛类,甲醛的重要特点就是它能使蛋白质稳定,具有防腐作用。
3、酸::生物质内一个羰基(C=O)基团和一个羟基(-OH)基团,可以组合成为羧基(COOH)基团,有这个基团的物质叫酸,甲酸、乙酸、丙酸、脂肪酸、氨基酸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酸”。甲酸又称蚁酸,蜜蜂蜇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了一点蚁酸,会引起局部皮肤红肿和疼痛。乙酸就是醋酸,用粮食做的,因为粮食中的淀粉可分解成为葡萄糖,再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成食醋。它连在一起的碳框架碳的个数是两个,所以食醋学名叫乙酸;如果连在一起的碳框架碳的个数为三个,叫丙酸,人们熟悉的乳酸就是一种丙酸,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乳酸。如果碳框架中的碳的个数是多个,并且是首尾相接的排成一列的,就统称为脂肪酸;如果再结合一个氨基,就成为大家熟悉的氨基酸。
4、醇:葡萄糖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变成醇,醇是碳框架中含有羟基(-OH)的物质,如乙醇,就是酒精,在自然界中,熟透的水果可能有酒精的味道,就是葡萄糖变成了乙醇的原因,酿酒就是利用了这一变化。自然界中很多醇都有特殊的香味,现在人们常说的植物精油,有些就是醇。
5、酯:生物体内的酸和醇会生成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例如乙酸和乙醇可以生成乙酸乙酯,在酒、食醋和某些水果中就有这种特殊的香味的物质,所以陈年的老酒和老醋都十分香;乙酸异戊酯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苯甲酸甲酯存在于丁香油中;水杨酸甲酯存在于冬青油中。脂肪酸的甘油酯是动植物油脂的主要成分;酯是蜡的主要成分。
三条脂肪酸链与甘油组合,形成甘油三酸脂,就是一种脂肪类物质,我们平时食用的油,它们的成份都是甘油三酸脂。胆固醇、维生素D和生物体内的很多激素如性激素都是脂肪类物质。
6、苯:还有一种叫“苯”的物质也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它的碳框架结构为六个碳围成一个环,叫“苯环”,含有这种“苯环”的物质,大多有特殊的香味,被称为“芳香族”物质,在脂肪酸一类物质中,碳没有形成环状,被称为“脂肪族”物质。
7、酚:植物体内的“苯环”如果和一个羟基(-OH)集团组合起来,那就不是醇,而是“酚”了,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树皮和果实,是单宁的主要组分,它能使植物的花和果实显示各种不同的颜色,也是许多染料的主要组成成份。酚类物质能和氨基结合,使蛋白质稳定,适量的酚类物质对人体有利。
8、胺:胺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其中大多数是由氨基酸脱羧生成的。工业制备胺类的方法多是由氨与醇或卤代烷反应制得,产物为各级胺的混合物,分馏后得到纯品。由醛、酮在氨存在下催化还原也可得到相应的胺。
4. 高中生物酸性条件下反应
1、光合作用暗反应
2、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上述二者都有[H]的参与)
3、蛋白质分解为多肽(胃液显酸性)
4、DNA的合成(需要消耗核苷酸)
5. 容易产酸的食物有哪些
产酸的食物很多的,但是需要弄清楚食物为什么会有酸。
一,酸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产酸其实是和微生物有关系的,一般为细菌和酵母菌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分解食物中的有机质,同时分泌出酸性物质,使食物变成了酸性。
例如:
1,牛奶变成酸奶。就是通过乳酸菌的繁殖,使奶的成分发生了变化,把动物性蛋白质变成了菌体蛋白质。同时,ph值也从一开始的6左右变成了4.5左右。这种从大自然中选育的菌种使工业化生产酸奶成为了现实。
2,酿造业的酿造工艺就是利用微生物分解粮食和其他作物来获取微生物的衍生物,把曲霉类真菌通过纯培养后,获得了酸性的产物,如,乙醇,酱油,酸醋等。
二,植物果实的组织成分使然:
有很多的食品中,酸性物质是本身就有的,如:
苹果,果肉中的酸性物质为苹果酸,一般含量为1.02%左右。
西红柿中的酸性物质为苹果酸和柠檬酸,一起其他有机酸,这些酸性物质具有美容抗衰老的功效,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另外,蔬菜中也有很多的酸对于人体是不利的,如菠菜中的草酸,就是比较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结石的,还有豆制品和春笋,杏,柿子中的草酸和鞣酸,都是不利于人体的酸性物质。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食品中含有酸性物质的还有:
苹果
3.0-5.0
胡萝卜
5.0
梨
3.2-3.95
西瓜
6.0-6.4
杏
3.4-4.0
番茄
4.1-4.8
桃
3.2-3.9
豌豆
6.1
辣椒(青)5.4
橙
3.55-4.9
南瓜
5.0
菠菜
5.7
草莓
3.8-4.4
一些食品的pH
羊肉
5.4-6.
猪肉
5.3-6.9
鸡肉
6.2-6.4
鱼肉
6.6-6.8
牛乳
6.5-7.0
鲜蛋黄6.0-6.3
6. 生物质的基本介绍是什么
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广义概念: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和动物粪便。狭义概念:生物质主要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物质。生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质发电每千瓦时可补贴0.25元。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
特点: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泛分布性。
生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广义概念: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和动物粪便。狭义概念:生物质主要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物质。
7. 生物质包括哪些有机物质
糖类:
常见的糖类有纤维素、淀粉、麦芽糖和葡萄糖。两个葡萄糖分子之间脱水后,它们的分子就会连到一起,成为淀粉,有利于贮存;更多的葡萄糖分子脱水后聚集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更大的集团——纤维素,这个物质就相对比较稳定了,自然界中只有某些细菌类(如沼气菌)能把它分解成为淀粉或葡萄糖。有的葡萄糖则被细胞转化为其他物质,参与各种生命活动,在不同的条件下与不同的物质组成为不同的碳框架物质。
纤维素是分子量最大的糖类,人的消化系统不能将它分解,所以它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是现代人们研究发现,它有利于肠内有益细菌的生存,能促进肠胃的蠕动,对人体健康有利。自然界中有的细菌能够将它分解成为简单的葡萄糖。
淀粉是比纤维素简单的糖类,是人类重要的食物和原材料,它在人的口腔里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麦芽糖,所以人在多次咀嚼米粉时,感觉有点甜。它可分解为简单的葡萄糖供人体吸收利用。
麦芽糖在我们常见的啤酒中含有,它是淀粉分解后的比葡萄糖复杂一些的糖类。
葡萄糖是最简单的糖类,能够直接为人体细胞所用,在生物体内,和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同时,也参与构成细胞,如核糖。
醛类
一个羰基(C=O)基团和一个氢基(-H)基团,可以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基团,叫醛基(CHO)基团,有这个集团的物质叫醛,我们相当熟悉的甲醛,碳框架中只有一个碳的醛类,甲醛的重要特点就是它能使蛋白质稳定,具有防腐作用。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化妆品行业,同时,过量的非天然甲醛可以致癌。自然界中的甲醛对人体是有益的,如西红柿是很好的抗衰老食品,它里面就含有微量甲醛,这个含量就决定了它清除自由基的特性。植物燃烧不充分时发出的烟中也有甲醛,所以用烟熏过的肉,能够长久保存。在人工心脏瓣膜移植手术中,把牛的心脏瓣膜经过一种醛(叫戊二醛)的处理后,再移植到人的心脏中,可以使人获得健康。甲醛给人类带来的伤害也不少。据美国有关部门统计,全世界每年生产了五十亿磅甲醛。装修材料中超标,化妆品中超标,非法用于食品防腐等事件也常有报导。
酸:
一个羰基(C=O)基团和一个羟基(-OH)基团,可以组合成为羧基(COOH)基团,有这个基团的物质叫酸,甲酸、乙酸、丙酸、脂肪酸、氨基酸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酸”。甲酸又称蚁酸,蜜蜂蜇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了一点蚁酸,会引起局部皮肤红肿和疼痛。乙酸就是醋酸,用粮食做的,因为粮食中的淀粉可分解成为葡萄糖,再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成食醋。它连在一起的碳框架碳的个数是两个,所以食醋学名叫乙酸;如果连在一起的碳框架碳的个数为三个,叫丙酸,人们熟悉的乳酸就是一种丙酸,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乳酸,如人体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葡萄糖分解不完全,肌肉处会产生大量乳酸,使肌肉感到酸痛;人体对酸都是比较敏感的,会产生不舒服的反映。只有胃中有盐酸,保持强酸性。如果碳框架中的碳的个数是多个,并且是首尾相接的排成一列的,就统称为脂肪酸;如果再结合一个氨基,就成为大家熟悉的氨基酸。这些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从人体对酸的反应可以知道,现代人们通过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人体摄入了大量的脂肪酸和氨基酸,就形成了酸性体质。
醇
葡萄糖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变成醇,醇是碳框架中含有羟基(-OH)的物质,如乙醇,就是酒精,在自然界中,熟透的水果可能有酒精的味道,就是葡萄糖变成了乙醇的原因,酿酒就是利用了这一变化。自然界中很多醇都有特殊的香味,现在人们常说的植物精油,有些就是醇。
陆地上的动植物都要保持水分,保持水分离不开一种物质,叫“甘油”,它与酒精乙醇是同一个家族的,叫丙三醇,都有(OH)集团,只是甘油碳框架的每个碳原子上都有三个集团,所以才叫“丙三醇”。甘油是食品加工业中通常使用的甜味剂和保湿剂,大多出现在运动食品和代乳品中。由于甘油可以增加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含量,所以可以增加高热环境下人体的运动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和硝酸可以变成“硝酸甘油”,是一种烈性能炸药,同时,也是一种良药,硝酸甘油还常用作强心剂和抗心绞痛药。
曾经报导的齐二药事件中,就涉及了一种醇,叫二甘醇,它与丙三醇(甘油)一样能保持水份,曾在牙膏和化妆品和工业中广泛代替甘油使用,齐二药事件后,说明这两种醇在人体内的代谢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国家也禁止了在牙膏中用“二甘醇”代替“丙三醇”。那些肾衰竭而去世的受害者,是他们的牺牲,让更多的人们免受了“二甘醇”的危害。
8. 生物碱多数具有酸性
生物碱大多呈碱性反应。但也有呈中性反应的,如秋水仙碱;也有呈酸性反应的,如茶碱和可可豆碱;也有呈两性反应的,如吗啡和槟榔碱。
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有似碱的性质,所以过去又称为赝碱。
生物碱在自然界主要主要存在植物,但有的也存在于动物中。
植物体内生物碱含量虽少,但与人类关系密切。
生物碱在生物体内存在的形式:
1.游离碱:碱性极弱,以游离的形式存在。
2.盐类:与其成盐的有机酸有:柠檬酸、酒石酸等;特殊的酸类:乌头酸、绿原酸等;无机酸:硫酸、盐酸等。
3.苷类:以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中。
4.酰胺:如秋水仙碱、喜树碱等。
5.N-氧化物:植物体中的氮氧化物约一百余种。
此外,还有氮杂缩醛类、烯胺、亚胺等。
生物碱具环状结构,难溶于水,与酸可以形成盐,有一定的旋光性和吸收光谱,大多有苦味。呈无色结晶状,少数为液体。生物碱有几千种,由不同的氨基酸或其直接衍生物合成而来,是次级代谢物之一,对生物机体有毒性或强烈的生理作用。大多数生物碱有复杂的环状结构,氮素多包含在环内,有显着的生物活性,是中草药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光学活性。有些不含碱性而来源于植物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有明显的生物活性,故仍包括在生物碱的范围内。而有些来源于天然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如某些维生素、氨基酸、肽类,习惯上又不属于“生物碱"。
自然界已知生物碱种类很多,约在10,000种左右,有一些结构式还没有完全确定。它们结构比较复杂,可分为59种类型。随着新的生物碱的发现,分类也将随之而更新。由于生物碱的种类很多,各具有不同的结构式,因此彼此间的性质会有所差异。但生物碱均为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总有些相似的性质,因为在其生物合成的途径中氨基酸是起始物,主要有鸟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等,主要经历两种反应类类型:环合反应和碳——氮键的裂解,所以总有些性质相似。
9. 什么是生物酸举例说明
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