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有哪些病不适合生物化学实验

有哪些病不适合生物化学实验

发布时间:2022-08-13 18:06:01

1. 生物化学 肝功能实验意义有哪些

检查肝脏病情的常规血清生物化学试验,可分为肝损伤性试验和肝功能性试验两大类,现在混在一起叫,实际很不一样。
肝脏的常规血清生化试验包括哪些项目?
肝脏血清生化试验的项目很多,主要有肝酶、胆红素和血清蛋白。肝酶包括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γ转肽酶。血清肝酶(特别是转氨酶)和胆红素反映肝细胞损伤,表达肝脏功能状态的意义很有限,将其列入“肝功能试验”并不准确。真正的肝功能包括合成、分解代谢和清除毒素。临床常规检查的主要有血清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反映肝细胞合成白蛋白和凝血酶原的能力,白蛋白降低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表示肝功能降低、或有功能的肝细胞数减少。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肝病科方清

表示肝损伤的试验与表达肝功能的试验可以清楚分开,但在肝损伤(如肝炎)时,也常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的异常,肝损伤愈重,肝功能降低也愈明显。

谷丙酶升高说明什么?

转氨酶包括谷丙酶和谷草酶。谷丙酶存在于肝细胞浆中,血清水平升高表示酶由损伤的肝细胞渗漏,细胞膜的轻微损伤即有明显升高,可以灵敏反映炎症活动性。升高的幅度可以从几十到几千:炎症活动性强的升高幅度大,起病就急;炎症活动性弱的幅度升高小,起病就慢。升高幅度大的可能发展为较重的病变,但如及时消炎降酶治疗,炎症可以消退,病变未必严重。急性肝炎病人的谷丙酶常常上千,绝大多数几个月就好了;许多肝硬化病人的谷丙酶只有100上下,能说比急性肝炎病情轻吗?很多慢性肝炎病人的谷丙酶只有小幅度波动,病情却在持续中缓慢进展,所以系列的定期检查比一时的升高幅度更为重要。

任何组织细胞中都有谷丙酶,升高了不一定有肝脏的损伤,踢一场球腿肚子酸了,谷丙酶也升高。但肝胆系统中谷丙酶最丰富,如超过200,多数是肝胆的疾病;如超过1000, 就只能是肝胆的疾病了。

谷草酶升高说明什么?

谷草酶只有1/5存在于肝细胞浆中,约有4/5在线粒体(细胞内管理氧化和能量的细胞器),线粒体损伤时谷草酶明显升高,反映肝细胞病变的程度。谷草酶升高的幅度一般小于谷丙酶,如超过谷丙酶,而且长期持续,提示病变的慢性化和进展性。

酒精性和药物性肝病时主要是谷草酶升高,故谷草酶/谷丙酶比率>1.0;病毒性肝炎时谷草酶/谷丙酶比率<1.0,但当进展至肝硬化时比率>1.0,甚至谷丙酶正常而谷草酶升高。

在许多组织中都有谷草酶,分布更广泛,特异性就更低。急性心肌或骨骼肌损伤时谷草酶会升高。

碱性磷酸酶升高说明什么?

碱性磷酸酶存在于肝、胆管、肠壁、骨骼、肾脏、胎盘和白细胞等许多组织中。正常妊娠3个月后,由于胎盘长大,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可增高2~4倍,产后3周才恢复正常。在儿童和老人此酶升高,显然与骨骼的改变相关。

如有γ转肽酶同时升高,说明碱性磷酸酶也来自肝胆系统,由于肝胆系统疾病而两者升高;如果胆红素也升高,就是肝内外的淤胆性疾病。

转肽酶升高说明什么?

γ转肽酶存在于许多组织,在肝、胰和肾脏浓度很高。在肝脏疾病,γ转肽酶升高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有30%,活动性肝硬化有50%,酒精性肝病有70%,对诊断酒精性肝病是重要的指标。

胆红素升高说明什么?

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相加就是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轻度升高,而转氨酶并不升高,在正常人中并不少见;间接胆红素升高还见于红细胞溶解而肝细胞又代谢不了时的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同时有碱性磷酸酶和γ转肽酶升高,见于淤胆性疾病,包括胆道阻塞、淤胆性肝炎等。肝细胞的病变血清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都升高,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是典型的肝细胞性黄疸。

白蛋白降低说明什么?

影响白蛋白合成的不仅是肝脏疾病,还与营养状态、甲状腺和糖皮质激素等相关;白蛋白降解加速见于一些疾病时从肾、小肠和腹水中丢失。因而,血清白蛋白水平不只取决于肝脏的功能状态,这一试验对于肝脏功能是非特异的。

正常成人肝脏每天合成白蛋白约10克;降解很慢,血清水平降低一半要20天。故在急性肝病时不会降低;而在慢性肝病则是一个重要的肝功能异常表现。肝硬化病人每天的合成量只有3~4克,白蛋白降低的程度反映肝病的重度和病期的长短。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说明什么?

凝血酶原时间由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的水平决定,凝血因子合成少了,凝血酶原时间就会延长,所以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病变严重程度和疾病后果的重要指标。

血清凝血酶原水平降低一半只要12小时,假设肝细胞合成功能完全丧失,2日后凝血酶原下降95%,而白蛋白只下降8%,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最能反映急性严重肝损伤。但一般肝损害时并无改变,不是一种灵敏的肝功能试验。

血清肝生化试验是非特异的,非肝脏的生理和病理因素可能也会出现试验的异常结果。所以在肝脏疾病诊断时要除外肝脏以外的原因。

2. 生物化学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临床生物化学是化学、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独立科学。临床生物化学有其独特的研究领域、性质和作用,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较强的、边缘性的应用学科,以化学和医学知识为主要基础。广义上讲,临床生物化学是研究器官、组织人体体液的化学组成和进行着的生物化学过程,以及疾病、药物对这些过程影响,为疾病诊断、病情监测、药物疗效、预后判断和疾病、预防等各个方面提供信息和理论依据。临床生物化学除了要求应用化学与医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外,还应与生物学、物理学、教学、电子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密切联系,广泛地应用这些学科领域的新成就。
1、阐述有关疾病的生物化学基础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这些生物化学改变可以是原发性的,也能是某种原因引起器官病损或并发症导致体液生化组成发生的一系列继发性的改变。这部分内容又称文为化学病理学
(c h e m i c a l p a t h o l o gy)。
2、开发应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方法和技术,对检验结果的数据及其临床意义作出评价,用以帮助临床诊断以及采取适宜的治疗。这部分内容有两方面的侧重点:在阐明疾病生化诊断的原理方面,侧重于论述疾病的生化机制,比较接近化学病理学的范畴,而在技术方法的开发应用方面,偏重于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应用,有人称之为临床化学(c l i n i c a l c h e m i s t r y),其中一部分内容又称之为诊断生物化学(di a g n o s t ic c l i ni c a l c h e m i s t r y)。

3. 生化全套能检查人体哪些疾病

生化全套是什么东西呢?生化全套检查包括大部分的常规检查项目,如肝功能检查、血脂检查就属于其中之一,它是对身体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对身体情况的一种全面了解,可以检查出来潜伏的疾病。那么通过生化全套检查能检查出人体哪些潜在的疾病呢?泉州延年健康管理体检专家表示,生化全套检查项目有很多,不同的生化全套检查项目,能检查出不同性质的疾病,下面将针对常见的几项检查项目来做讲解。常见的生化全套检查项目以及对应可能检查出的疾病: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 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 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 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等。 4、血清白蛋白 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病,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升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转移癌、骨折恢复期。另外,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骨胳系统活跃,可使ALP增高。 注意:使用不同绶冲液,结果可出现明显差异。 6、血清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或r-GT) 升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7、血清总胆红素 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肝外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急性黄疸性肝炎、新生儿黄疸、慢性活动期肝炎、闭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 胆石症、阻塞性黄疸胰头癌、肝硬化。 8、血清直接胆红素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9、血清甘油三酯 增高:可以由遗传、饮食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TG值2.26mmol/L以上为增多;5.65mmol/L以上为严重高TG血症。 降低:常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 性B脂蛋白缺乏及吸收不良。 10、血清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B是低密度脂蛋白的结构蛋白,主要代表LDL的水平,病理状态下APOB的变化往往比LDL明显。 增高:常见于高脂血症、冠心病及银屑病。 降低:常见于肝实质性病变。 11、血清总胆固醇 (1)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判断; (2) 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及分类; (3)CHO增高或过低可以是原发的(包括遗传性),营养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甲状腺病、肾病等。当CHO值在5.17-6.47mmol/L时,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边缘;6.47-7.76mmol/L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水平;>7.76mmol/L为动脉粥样硬化高度危险水平;

4. 生化全套能检查人体哪些疾病

不少的人都做过生化全套的检查,但是对于生化全套是检查什么的,能够反应我们身体哪些地方不正常就不大清楚了。一般人不知道生化全套能够检查人体的哪些疾病?那么接下来就由泉州延年健康管理体检中心的专家给大家做个介绍。生化全套能检查哪些疾病生化全套检查包括大部分的常规检查项目,如肝功能检查、血脂检查就属于其中之一,它是对身体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对身体情况的一种全面了解,可以检查出来潜伏的疾病。那么通过生化全套检查能检查出人体哪些潜在的疾病呢?泉州延年专家表示,生化全套检查项目有很多,不同的生化全套检查项目,能检查出不同性质的疾病,下面列举部分情况。常见的几项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可能检查出的疾病: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骨细胞瘤、骨转移癌、、闭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 胆石症、、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等疾病。关于具体的生化全套能够检查的疾病比较多,具体的情况需要到体检机构进行体检了才能够确定你具体是否有相关的疾病,以及是什么疾病等。 延年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健康管家、体检中心。 中心健检环境优美,健检设备先进,健检流程科学。遵循“未来式体检”,在整个体检过程中,无论检前、检中、检后,都由中心专人跟踪服务。随时解答您在体检途中遇到的问题。中心有区别与其它医院就诊,泉州体检行业的服务性更强更周到。

5. 生物化学在医学的应用

生物化学,顾名思义是研究生物体中的化学进程的一门学科,常常被简称为生化。[1]

它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各组分,如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而对于化学生物学来说,则着重于利用化学合成中的方法来解答生物化学所发现的相关问题。[1]

中文名
生物化学
外文名
Biochemistry
核心
用化学的方法、理论研究生命
简称
生化
快速
导航
历史

物质组成

物质代谢

结构与功能

繁殖与遗传

分类

研究内容

实际应用

发展简史
定义
生物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基础生命科学。

拉瓦锡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这一名词的出现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它的起源可追溯得更远,其早期的历史是生理学和化学的早期历史的一部分。例如18世纪80年代,A.-L.拉瓦锡证明呼吸与燃烧一样是氧化作用,几乎同时科学家又发现光合作用本质上是植物呼吸的逆过程。又如1828年F.沃勒首次在实验室中合成了一种有机物──尿素,打破了有机物只能靠生物产生的观点,给“生机论”以重大打击。1860年L.巴斯德证明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但他认为必需有活的酵母才能引起发酵。1897年毕希纳兄弟发现酵母的无细胞抽提液可进行发酵,证明没有活细胞也可进发这样复杂的生命活动,终于推翻了“生机论”。
历史
在尿素被人工合成之前,人们普遍认为非生命物质的科学法则不适用于生命体,并认为只有生命体能够产生构成生命体的分子(即有机分子)。直到1828年,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成功合成了尿素这一有机分子,证明了有机分子也可以被人工合成。[1]
生物化学研究起始于1883年,安塞姆·佩恩(Anselme Payen)发现了第一个酶,淀粉酶。1896年,爱德华·毕希纳阐释了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进程:酵母细胞提取液中的乙醇发酵过程。“生物化学”(biochemistry)这一名词在1882年就已经有人使用;但直到1903年,当德国化学家卡尔·纽伯格(Carl Neuberg)使用后,“生物化学”这一词汇才被广泛接受。随后生物化学不断发展,特别是从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例如色谱、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电子显微学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生物化学有了极大的发展。这些技术使得研究许多生物分子结构和细胞代谢途径,如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成为可能。[1]
另一个生物化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是发现基因和它在细胞中的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在生物化学中,与之相关的部分又常常被称为分子生物学。1950年代,詹姆斯·沃森、佛朗西斯·克里克、罗莎琳·富兰克林和莫里斯·威尔金斯共同参与解析了DNA双螺旋结构,并提出DNA与遗传信息传递之间的关系。[1]
到了1958年,乔治·韦尔斯·比德尔和爱德华·劳里·塔特姆因为发现“一个基因产生一个酶”而获得该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1988年,科林·皮奇福克成为第一个以DNA指纹分析结果作为证据而被判刑的谋杀犯,DNA技术使得法医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006年,安德鲁·法厄和克雷格·梅洛因为发现RNA干扰现象对基因表达的沉默作用而获得诺贝尔奖。[1]
生物化学的三个主要分支:普通生物化学研究包括动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生化现象;植物生物化学主要研究自养生物和其他植物的特定生化过程;而人类或医药生物化学则关注人类和人类疾病相关的生化性质。[1]
物质组成
生物体是由一定的物质成分按严格的规律和方式组织而成的。人体约含水55-67%,蛋白质15~18%,脂类 10~15%,无机盐3~4% 及糖类1~2%等。从这个分析来看,人体的组成除水及无机盐之外,主要就是蛋白质、脂类及糖类三类有机物质。其实,除此三大类之外,还有核酸及多种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如维生素、激素、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肽、核苷酸等。若从分子种类来看,那就更复杂了。以蛋白质为例,人体内的蛋白质分子,据估计不下100000种。这些蛋白质分子中,极少与其它生物体内的相同。每一类生物都各有其一套特有的蛋白质,它们都是些大而复杂的分子。其它大而复杂的分子,还有核酸、糖类、脂类等;它们的分子种类虽然不如蛋白质多,但也是相当可观的。这些大而复杂的分子称为“生物分子”。生物体不仅由各种生物分子组成,也由各种各样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所组成

阅读全文

与有哪些病不适合生物化学实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8